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次的危机之中,他们的农田并没有收到暗算,一直以来,又勤于操持,土地的肥力极其雄厚,以这样的土地种植出来的胡椒,其品质自然是要远高于农户手中的贫瘠之地。
却不想,谢轩却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给他们当头泼下了一盆凉水。
不过,他们显然都已经吸收了上次的教训,心中虽然愤懑异常,表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
谢默熟练地将胡椒幼苗,移植到早已准备好的另一处椒房之内。众人在观看了整个过程之后,也都是一一散去。
谢轩回到后堂之后,端起矮案上的茶碗,抿了一口,冷笑道:“重利在前,不怕尔等不钻入彀中。”
闻听此言,身旁的谢默,眼中顿时精光一闪。
三大豪门的那些个元老耆宿怀着愤懑的心情回到家中,各自商议之后,纷纷提笔就书,将一干事宜尽述于信中,派人投往长安。
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么大的事情,绝不是谢轩一个人,几句话便可以做主的,必定要上朝会议定。
他们派人投书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在朝中做官的族中子弟可以进言,阻止谢轩的表议通过。
而他们对此也极有信心,此事与那些交于金陵沈氏的纺织机械不同。
纺织在世家大族眼中是下贱的行当,少有涉及,但农田却是人人皆有,谢轩此举,无疑是侵犯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
第120章 引经据典()
事实上,也正如三大豪门所预料的那样,谢轩的提议一经在朝堂上提出,顿时就引发轩然大波。
代表各大豪门势力的官员集体反对不说,便是李唐宗室也都持反对意见。
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若论兼并土地,李唐皇室才是当之无愧最大的地主。
最要命的是,现时的长安,张九龄南下治理江淮恶钱,而杨国忠也身在扶风处理茂陵民变之事,朝堂上便只剩下了李林甫一人独揽朝政。
他无论再怎么失势,仍是当朝的三大宰辅之一,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临机决断之权。在张九龄与杨国忠不在京师的情况下,李林甫对于此事的态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而李林甫蛰伏良久,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直接在朝堂上进言,竭力反对此事。
对于众朝臣来说,因慑于杨国忠的权势,这个时候也需要李林甫站出来,为他们遮风挡雨,李林甫的相府沉寂一年有余,终于是再度热闹了起来。
而朝堂中的众多见风转舵之辈,心中也起了心思。
杨国忠虽然势大,但在此事上却站到了诸多世家豪门以及李唐皇室的对立面上,最终的结果殊难预料。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此事基本上没有成行的可能,届时即使杨国忠的权势不遭损折,李林甫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趁势而起。
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不想成为双方争斗的牺牲品,能够左右逢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而李林甫虽然看透了这些人的心思,却也不去点破,对任何人都是来者不拒,颇有东山再起的威势。
此事传到身在茂陵的杨国忠的耳中,顿时就让他紧张不已。
对于李林甫,杨国忠一直都非常忌惮,甚至可以说有些害怕。如今两人的关系可谓是水深火热,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李林甫如今有东山再起之势,自然是让杨国忠感到如芒在背。
事实上,杨国忠在此事上选择站队谢轩,根本就没有深想,只是一直以来对谢轩的信任和对其能力的认可使然。
直到他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细思之下,才发现了谢轩这项提议的诸多不妥之处。
不过,他还是相信谢轩绝不会做出这种破绽百出的事情,必定还留有后手,只是自己才学有限,无法领会其真意而已。
杨国忠能够由一介市井混混做到宰辅的高位,除了依靠从妹和溜须拍马之外,最大的一点,便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能够放下身段。
他知道论权术和手段,自己绝非是官宦出身的李林甫的对手。在这种时候,无论谢轩是否留下后手,能够帮他对付李林甫的,便只有谢轩一人。
是以杨国忠也不再枯坐室内,直接派人叫来了谢轩。
谢轩来到杨国忠住所,看到杨国忠脸上愁苦的脸色,笑道:“恩相似有烦心之事?”
杨国忠笑道:“幼安来了,快请坐!”
谢轩在软榻上跪坐下来,开门见山道:“可是因为李林甫在京中搅动风雨?”
杨国忠闻言顿时一愣,不过转瞬就已明了,谢轩虽然身离长安,但京师之中还有王逸之与王子璇为其张目,只怕知道的隐密远比自己要多。
念及于此,杨国忠开口道:“正是,幼安可有良策?”
谢轩笑道:“李林甫拿种植胡椒一事做文章,火中取栗,趁乱而起,朝中群臣看不清形势,又多有左右摇摆,见风转陀之辈,走到今日之境,原也是在意料之中。想要解决此事,也并非太难,只需行釜底抽薪之策便可。”
杨国忠问道:“何为釜底抽薪?”
谢轩笑道:“只需证明下官的提议是对的,朝中众臣自然就没有了攻讦的理由。”
杨国忠闻言,心中顿时大定:“如此说来,幼安心中已有定计。”
谢轩笑道:“恩相与下官已有月余没有回京,如今茂陵局势既定,想来便在近日,陛下便会差人召恩相与下官回京了!”
杨国忠见谢轩有些莫测高深:“幼安可否将计策对我详述一二?”
谢轩拱手道:“正要向恩相禀告!”
几日后,玄宗果然派身边近宦来茂陵,宣召杨国忠与谢轩二人回京议事。
临行前,谢轩来到谢默的住处,直接开口道:“此去京师,我会尽力在皇帝面前进言,为二哥洗脱罪名。”
谢默被流放极北之地,至今已有十余载,看透世情,对能否洗脱罪名早已就不在乎,闻言只是拱手道:“如此便多谢太守了。”
谢轩看他兴致不高,又开口道:“我知二哥有通天晓地,博古论今之才,胜我十倍,并非只限于农学一道,不知二哥可有入仕的打算?”
谢默嘴脸浮现出嘲弄的神色:“太守说笑了。”
古代官员选拔,极重人的仪表,相貌丑陋者,想要入仕尚且困难重重,就更不要说他这种两面脸颊上刺着“奸”字的罪人了。即便是真的得到了平反,此生也永与仕途无缘。
谢轩心中长叹一声:“二哥想要经吏部铨选入仕,或许不太可能,但入幕参议军事却是并无不可。天下不久将有大变,我欲将兄举荐到单于副使郭子仪帐下,以兄之才学,他日必定会有大作为。”
谢默沉默良久,突然开口道:“太守近日在我面前,数次提及单于副使郭子仪,似乎对他十分看好。”
谢轩闻言,心下一跳:“此人乃是武状元出身,半生戎马,兵法娴熟,他日大乱开启,必定有所作为,兄长在此时追随与他,他日也可立下一份功业。”
谢默却盯着谢轩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太守并没有对在下尽吐真言。”
谢轩不由地心头有些骇然,此人心思之敏锐,实为谢轩穿越至大唐所遇到的第一人。
这时,谢默突然话锋一转道:“茂陵农户对于种植胡椒一事,兴致不高,茂陵危机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太守心中可有定计?”
谢轩吐出胸中一口浊气,趁机转移话题道:“此去京师,如果一切顺利,回返之时,便可彻底解决茂陵之事。”
谢默目中精华一闪:“茂陵之事,关系民生福邸,宜先处置,至于在下之事,不急在一时,且容后再议。”
谢轩闻言不再坚持,开口道:“如此也罢,椒房内种植的胡椒便交于二哥了!”
当夜,杨国忠和谢轩的车架便到达了长安。
第二日一早,兴庆殿内,人声鼎沸,不时有人针对谢轩的提议冷嘲热讽。今日虽不是朔望,但因有要事商议,京官九品以上者,皆被召到了兴庆殿。
未久,后殿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唱喏:“圣人到!”
兴庆殿中顿时就变得安静了下来,行礼之后,高力士高喊道:“众卿有表奏来。”
话音方落,就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乃是户部的仓部主事陶金,算是李林甫的铁杆。
谢轩斜瞥他一眼,这自然只是个小角色,顶多只能算是个引子,真正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大鳄还远远没有出现。
事实上,早在朝中群臣得知谢轩将于近日回京之时,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磨刀霍霍。
谢轩辩才无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想要将其驳倒,除了要引经据典之外,更需要集合众人之力。
因此,今日众人的准备极为充裕,要与谢轩打一场车轮战,其目的也并非是谢轩以为的要置他于死地,只是为了将他的议题搁置,顺带也挫一挫他的锐气。
古代文人最厉害的是什么?当然是嘴皮子。
这一群人发挥起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当真是把谢轩的提议给批判地体无完肤,把杨国忠的冷汗都给听出来了。
众朝臣骂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但是很快他们就发觉到不对劲了。
以往每到这种时候,谢轩总是会针锋相对,将对方驳斥得哑口无言。
但是今日,直到现在为止,谢轩还没有开口说过一个字,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若不是眼睛还睁着,众人还以为他睡着了。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顿时就让众人心中一阵打鼓,时刻提防着谢轩要用使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这位的想法向来都是天马行空,常以奇招致胜,虽然年岁还小,但是却丝毫轻视不得。
又过了一会儿,兴庆殿中终于是冷场了,众人都有一种用尽全身力气,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这时,玄宗或许也有些看不下去了,看向谢轩道:“幼安,众卿之言,汝以为如何?可有不同的看法?”
谢轩走出队列,躬身道:“臣以为诸公说得都极有道理,请续言之。”
众人闻言,嘴角都是一抽,不少人都有骂娘的冲动,这是什么话,敢情他是来看众人表演杂耍猴戏来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行军打仗是这样,朝堂议事同样也不例外。
李林甫虽然算是不学,但是却绝不是无术,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开口道:“幼安若有不同的意见,尽管道来,何必对众位同僚冷嘲热讽?”
李林甫一开口,顿时就让众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位权术方面当之无愧的天才,一出手,果然就是不同凡响,抓住谢轩的一句话,就将他置于不利的境地。
李林甫身为当朝宰辅,他一开口,谢轩自然不能不回应,于是拱手道:“下官确是肺腑之言,诸公引经据典,所言皆有出处,岂能没有道理?然。。。”
“噗嗤!”谢轩站在大殿之上,顿时笑了一个前俯后仰。
众臣心中立马为之一凝,经验告诉他们,这货只要在朝堂之上一笑,准保要出大事。
这位算是本朝之中,唯一一位在朝堂议事之时,数次有失官仪,而未被处罚的。基本上御史台的御史对他已经放弃参奏。
李林甫也被谢轩笑得一阵恶寒,沉声道:“放肆,朝堂之上,圣人面前,成何体统?”
这时,高坐在龙床之上的玄宗也开口道:“谢卿,汝孟浪了!”
谢轩这才止住笑声,跪拜在地:“臣想到诸公引经据典,一时难以抑制,这才发笑,请陛下责罚!”
玄宗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直接无视了谢轩的后半句话:“引经据典有何可笑?”
谢轩道:“回陛下,引经据典当然不可笑,但是不察实情,胡引乱据,以致隐元会奸计得逞,就大大的可笑了。”
玄宗闻言,目中精光顿时一闪。
众臣闻言,心中也都是一凝,“隐元会”这三个字一出口,立刻就让所有的朝臣为之失声,众人虽然都是想维护自身或者家族的利益,但却绝不想与谋反叛乱联系到一起。
这时,李林甫开口道:“明明只是田地种植的事,何必要扯到隐元会身上,幼安勿要危言耸听。”
谢轩道:“下官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诸公当还记得去岁的五子谋逆一案,此事便是由隐元会背后谋划,可谓是环环相扣,计中有计,让人防不胜防。此次的鬼刺,乃是隐元会针对我大唐的又一条毒策,虽暂被破解,但同样也是计中有计。”
说完这话,谢轩看向玄宗道:“陛下,臣相信,若是张相在此,必会一眼就看穿对方的阴谋,而杨相,亦因为身在茂陵,对当地事多有了解,察觉到了不妥,这才同意在臣的表书上签押!”
一直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李麟,闻听此言,目中顿时闪过一道光华,不由地在心中暗呼厉害。
谢轩的话看似在向玄宗陈情,却清晰无误地传达出了两个意思。
其一,是向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太子派传达一个信息,张九龄若在,在此事上,必定会支持自己。
其二,此事的主导者,乃是他自己,而并非是杨国忠指使,也就是说,此事确有内情。
此举不但争取到了太子派的支持,还让以李林甫为核心的反对派,根基产生了动摇。
李麟几乎可以肯定,很多墙头芦苇,自此后,再不会多发一言。
第121章 舌战群儒()
李林甫与隐元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他既想借隐元会之手除掉杨国忠和谢轩,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不甘心为对方所利用。
听了谢轩的话之后,李林甫的心中也一阵打鼓。他当然知道与隐元会合作是与虎谋皮,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反噬。
倘若谢轩说的是实情,他再坚持下去,势必要受到牵连,是以,李林甫很识趣地闭嘴了。
李林甫保持了沉默,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引火烧身,兴庆殿中,一时间变得沉寂起来。
这时,玄宗开口道:“隐元会有何阴谋,幼安请详述之。”
谢轩拱手道:“敢问陛下,胡椒可饱腹否?”
只这一句话,玄宗顿时就明白了谢轩的意思:“幼安之意,隐元会欲效管夷吾买鹿治楚之事?”
谢轩拱手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这时,李林甫闻言,心中顿时一喜,开口道:“如此说来,对方早在祭出鬼刺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胡椒之事?”
谢轩心中冷笑,李林甫此话看似分析合理,甚至还有些为谢轩打圆场的意思。但是,只要自己应和,李林甫立马就会展开反击,咬死谢默乃是隐元会暗子的身份。
要知道,茂陵危机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解决,功劳大半都在谢默身上。杨国忠和谢轩已经先后上表为其表功,请求玄宗为其平反。
如果李林甫能把谢默给拖下水,杨国忠和谢轩多少也要担上失察之罪,功劳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谢轩自然不可能让李林甫的阴谋得逞,于是开口道:“非也,对方不是仙神,岂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林甫开口道:“怪哉,如此说来,以胡椒克制鬼刺,并非是隐元会露出的风声?”
面对李林甫的明知故问,谢轩点头道:“克制之法,乃是下官族兄谢默提供。”
李林甫疑惑道:“既如何,幼安何以一口咬定种植胡椒乃是隐元会买鹿制楚的计策?”
谢轩道:“顺势而为而已,这世间本就不存在完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