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湘军和太平军作战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不同的战场上互有攻守,除了战略要地,也很难将阵线守得固若金汤,有时也不管地方的陷落,只顾双方打得热闹。
如今反清的几方军队就在湖南外面,湘军再不能如同往常那般打到那里是哪里,只好发挥自己的特长,扎牢营寨,全线防守,好在华夏和石镇吉虽然也时常有些动作,却没有全力进攻,石达开对四川尚不甘心,李世贤一心要打武昌,湘军的日子倒也不是过不下去。
湖广熟、天下足,这里所谓的湖广说的其实就是两湖,湖北和湖南。大家都盯着湖南,不过也都知道湘军不好对付,毕竟是战场上打出来地军队,这才让湘军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叶枫倒是想彻底解决湖南的问题,只不过原本做试探进攻的江北进展顺利,几乎可以拿下两淮的盐场和扬州膏腴之地,海州的意外又让战事规模不得不扩大,要有别的军事行动,也只能等待十个国防师整编完成以后。
所以叶枫决定还是再给曾国藩一次机会,向湖南发出了善意的消息。其中包括释放湘军的高级将领鲍超等人,赵烈文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再次来到杭州和叶枫谈判。
“如果叶大人所说的盟友能保证不主动进攻,湘军自然也不会找他们麻烦,”赵烈文道,战事一再失败对曾国藩地打击很大,加上叶枫的不断挑逗,心怀天下的曾国藩也不得不考虑这条道路是不是适合中国,至少通过赵烈文眼中看到的华夏。是一个安定、富足并且异常强大的势力,不过对曾国藩来说,他和赵烈文一样不认同叶枫的某些政策,譬如思想开放、公开辩论,对到处都充斥着的铜臭也不以为然。当然也不是全然排斥就是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并不愿意马上就加入华夏联盟,而且在曾、赵看来,湘军虽然遭到暂时大挫败,但是这种挫败以前也有过,甚至当初曾国藩就差点因此自杀,可以说湘军就是在屡败屡战中成长起来的,败到现在。打到现在。曾国藩也已经适应了。
况且,在曾国藩、赵烈文看来,他们还是有机会地,这个机会就在于围困湖南的不只是华夏军一方,还包括了石达开和李世贤,分别代表了三股不同的势力。
而根据赵烈文的观察,随着李秀成主政苏福省。李世贤主政江西。杨辅清主政宁国,天京太平军分裂之势依然形成。胜保、僧格林沁、多隆阿围攻和州,一旦攻破天京,太平军必然分崩离析,即便一时之间不能下,看如今的太平军也已然不是一个整体了。
石达开部情况稍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石达开过早在昆明定都,石镇吉久在桂林,可以说二石虽然步调仍然一致,但石镇吉掌握着广西和广东、福建地一半,已然可以和在云贵的石达开部分庭抗礼,看上去现在就有了苗头。
至于华夏虽然实行军政分离,而且军队整编较多,又很少常驻一地,在训练、后勤和作战上有独特的指挥系统,看上去还是铁板一块,但曾国藩和赵烈文都认为华夏对思想的放纵必然导致内乱,这种动乱可能发生在将来,也可能发生在现在,赵烈文这次来,也有这方面的任务。
还有更大的危机则存在于反清联盟各方之间,三方中唯一打出改朝换代旗号的天平天国现在的地盘反而最小,几个实权分别盘踞江苏、安徽、江西一隅,而且都和华夏地占领地靠在一起。
在曾国藩看来,太平军这些年轻地将领打仗或许还行,但是说到地方建设恐怕也就是李秀成在苏福做的还马马虎虎,但是苏福做得再好也不如华夏的上海,华夏的发展甚至让赵烈文也感到可怕,那么紧邻着华夏最核心地区的苏福必然会感到这种压力,这种压力积累到某种时候,就必然会爆发。
对于李世贤和杨辅清也是一样,宁国也好,南昌也好,未来的发展恐怕都不如徽州、景德镇和赣州,无论是太平军诸王忍不住也好,还是华夏要向外扩张也好,双方必然会爆发冲突,那就会是他曾国藩和湘军的机会。
至于华夏和石达开、石镇吉之间,曾国藩觉得两者之间地矛盾会更大,在华夏军拿下赣州等地后这种矛盾就更加明显,因为广东、福建靠内陆这一侧全部是石部地地盘,对华夏来说,赣州等地竟成了飞地,这显然是不能长久的,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必然会爆发冲突。
因而曾国藩和赵烈文认为,虽然现在看上去湘军地形势很不好,反清联盟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在反清联盟内部已经产生了新的危机,所以曾国藩也打定了主意,先守一守,静观其变,等反清联盟内部的矛盾爆发时,就是他曾国藩重出江湖收拾残局的时候,所以这老小子已经打定主意好好做他的湖南巡抚,同时也想借着英国人的支持,把华夏那一套东西有选择地在湖南实施,至少军械局是要办,武器上不能差华夏军太多,对新式枪炮的威力,湘军如今是深有体会。
对赵烈文的回答,叶枫并不意外,他轻轻笑了笑:“这件事我可以来协调,但是湘军只是湖南的湘军,对于湖北、武昌,似乎也不应该介入吧?”
“自古以来,湖北皆是湖南的屏障,武昌更是湖南的门户,若失去湖北、武昌,湖南无疑是死地,湖北在则湖南存,为生存计,湘军不得不守湖北,不得不守武昌,”赵烈文理直气壮地大声说道。
“自古以来,荆州乃江南门户,得荆州则江南安,失荆州则江南乱,如今湖北当家做主的是官文、胡林翼,他们既然没有和平的心思,那我华夏和盟友自然不能让这根刺卡在那里,”叶枫微笑着摇了摇头。
武昌是李世贤的刺,也是叶枫想要的战略要点,武昌在手,则随时可渡江北上,但是和海州这个可直接威胁山东、直隶的江北桥头堡来说,价值就大大不如,叶枫死死咬住这一点,只不过是要给赵烈文施加压力,与曾国藩暂时保持和平的局面,也符合叶枫整军和经济发展的策略,至于曾国藩也要在湖南搞洋务,那是他很乐于看到的,如果胡林翼也能在湖北这么搞,他倒是真愿意劝说李世贤放弃进攻武昌。
事实上,李世贤这时候也没有直接打到武昌去,并不是他的兵力不足,而是英国人跳了出来,当初陈玉成、李秀成两路会攻武昌之时,陈玉成打下黄州,兵锋直指武昌,就是因为英国人的干涉和欺骗才错失战机,虽然孤军打到湖北通山的李秀成也只能撤军,这一次还是英国人跳了出来,理由是武昌城内有英国人的租借,不让李世贤进攻。
李世贤也只好暂缓进军,打算先扫清外围,至少要在幕阜山一带构筑一条北面的防线,却在通城、通山、兴国一带遇到湘军和湖北练军的顽强抵抗,最后还真的只能在幕阜山构筑防线。
叶枫和赵烈文在湖北的问题上都没有纠缠,大的原则就是双方要打就只在湖北的地盘上打,对此赵烈文也感到很无奈。
具体的细节叶枫不会过问,至少是不会和赵烈文详谈,两人的身份并不对等,叶枫也没那个时间,当然内容如何他还是会关心的。
对于赵烈文来说,争取湖南的和平是一个方面,发展才是最关键的,所以他提出在湖南和华夏之间开放贸易,这个想法倒是让叶枫大吃一惊。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12 取舍
更新时间:2009…2…23 14:18:41 本章字数:3255
两湖也是鱼米之乡,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说的就是两湖的富庶,不过两湖的经济依赖的是农业,商业并不是很发达,学术氛围又相对比较浓厚,在近代史上,两湖出了很多儒学大师和旧式官吏。
赵烈文代表曾国藩说出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看上去不错,只是叶枫稍为发问,便知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历史上那一套官办,或者是官方督办。
而两湖提出的贸易,也不是叶枫所想的那种双边自由贸易,而是湘军和华夏进行商品交换,说白了就是湘军用湖南的出产换取华夏的出产,譬如枪炮、电报、机器等。
“枪炮武器方面进行贸易是不可能的,”叶枫再宽宏大量也不至于在双方还存在战争可能的时候将先进的武器出售给湘军,何况华夏也在不停地扩军,现有的产能也不足以转卖给其他人。
“电报方面有线电报也可以出售,无线电报暂时还没有多余的产量,不过,少量的需要还是可以满足,”实际上经过半年多的发展,无线电报技术日渐成熟,甚至可以直接联通台湾和上海,产能也逐渐增大,不过需求也在日渐增长。
徽州之战、黄海之战已经证明无线电报在军事上的战略和战术作用,不过叶枫并不担心曾国藩拥有无线电报便会如何,和李秀成一样,至少在短时间内,湘军无法解决电源问题。
何况在决定发动海州会战以后,叶枫已经将目光投放到江北。距离清廷统治中心更近的地方,在他看来,曾国藩的湘军即便是拥有了一些新东西,也未必就能提升多大地战斗力,而已华夏的发展速度,过一段时间以后,领先的距离只能是更加巨大。
“至于机器,只要不涉及军工,都可以和商务部谈,如果湖南真的有心合作。产业部可以进行技术支持,”叶枫定下了基调,具体的问题就让赵烈文和内阁去谈,不过对湘军的处理,显然不会是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李世贤想要武昌,并表示说只要华夏军能帮助他打下武昌,他可以将袁州府让给我们,”送走赵烈文以后,叶枫立即召开了内阁会议。然后又召集国防部的军事人员来商量两湖的形势。
颜永京简单说明了前线的情况,原靖海师师长,早期游学欧洲和叶枫一起回国,在战场上打磨了几年,现在已经是总参谋部参谋长地赵勇不屑地摇了摇头:“李世贤想得倒好。不过袁州比起武昌可小多了,还要帮他挡着湖南的湘军,我看要给也要给抚州。”
“抚州紧挨着南昌,恐怕李世贤不会同意,”已经成为中央警备区守备的陆易达摇头说道。“军事上的事在下不懂,但是从局势上来说,留着武昌对我们很有利,”下半年华夏开始组建治安警察。在当前的情况下也算是一支武装力量。因而司法大臣王运也得以出现在这种军事会议上。
在王运看来,这种所谓的军事问题都应该在内阁讨论,不过叶枫有意识让军队远离政治,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让这两方面的人坐到一起。
不过王运的话叶枫隐隐有些明白,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其实李世贤要打武昌的目地很简单,就是让南昌更安全,纵观二李的所作所为。偏安谈不上。溺于享乐是肯定的,一旦打下武昌。李世贤依长江为天险,控制武昌到南昌这一区域,偏安之势已然形成,从地形上来说,很难指望李世贤会跨过长江北征,因为距离他更近的还有华夏和湘军,我要是李世贤,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合并整个江西。”王运道。
“他敢,”赵勇恶狠狠说道,这人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打起仗来说得很精,绝对是科班出身地那种,恨不得将作战计划精确到秒,这才被叶枫调到总参谋部。
按照华夏先行的军事系统权力分布,总督是各支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一定程度的军事行动和各项重要决策必须经由总督批准。总督府下设总参谋部,职责是制定作战计划,下达作战命令,军务处,负责审核批准作战和军事调动命令,都是直接向总督负责,像今天的会议其实就是军务处联席会议。
国防部隶属于内阁,国防大臣是内阁六大臣之一,其职责只是非战时的军队整编、训练、装备,也就是负责军队建设,战时则负责后勤,军事调动和军事行动则是总督府总参谋部才有的权力。
在华夏军的将领看来,装备极其落后地太平军虽然人多,但只要地方警备军都可以将其解决,这倒不是轻视,双方在装备和训练水准上地差别是巨大的。
“我们都觉得太平军战斗力弱,但李世贤不一定这样认为,或者说即便他知道华夏军的装备比较先进,也不能保证太平军的装备不会更新,”王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了叶枫一眼,因为李世贤确实已经向华夏提出购买军火的请求,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如果华夏想继续笼络二李,就必须给予一定地支持,但是在国内局势逐渐明朗,特别是江南地地盘几乎已经瓜分完毕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很难说不会发生冲突,如果这个时候将新式武器卖给他们,未来一旦发生变故,等于是武装了自己地敌人,所以内阁在这方面争论很大。
“我们再说第二点,李世贤一旦攻破武昌,则清军在江南再无根基,当然,湖南的湘军、四川的淮军都还在,但是江北的清军对江南是再无断想,势必集中全部兵力对我军在江北的行动进行反扑,也就是说,武昌在,则必然牵制清军的注意力,毕竟湖广和长江上游不能失,一旦丢失,在打击清军的同时,清军也必然在江北进行反扑。”王运道。
“他来,我们也不怕,”赵勇大咧咧说道,脸色却非常凝重,想来是在计算清军的反扑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压力。
王运说的这两点非常现实,第一点很难说李世贤会不会头脑发热,即便李世贤不会,失去了江北的洪秀全也可能会,华夏和太平天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不太顺,虽然洪仁和叶枫通过几封信,但是看得出来洪仁那一套在洪秀全那里根本不被接受,洪仁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反而是洪秀全另外两个不学无术的兄弟掌握了天京的大权。
至于第二点也是需要考虑的,叶枫向来都希望用简单的方法、损失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果能将清军牵制在长江中上游的话,那么对即将开始的江北会战就会容易得多,甚至有机会直捣清廷的统治中心。
“那就告诉李世贤,我军正在整编,无法配合作战,但是可以提供一部分火枪给他们,”叶枫最终还是选择了权术,内心深处未尝没有避免和湘军再度自相残杀的打算,只要打下江北,继而是山东、河南、直隶,湘军只有投降一种选择。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新的整编计划,大致的方案各位应该已经看到了,整编以后,在福建、广东、台湾和兰芳一共有一师加一旅,总共四个旅的兵力,这部分驻军暂时不动。”
“一师、二师、三师、四师和常胜军、火枪团整编七个师,一、二、三、四师的基本框架不变,整编完成后依然基本维持原来的防区,也就是三师驻防赣州、吉安,二师驻防湖口、饶州、广信,四师以一个旅驻防徽州,一个旅驻防严州,一个旅驻防湖州,一师的两个旅分别驻防上海、松江,第八师驻防宁波,第九、第十以旅为单位,人员到位即开赴江北,边整编边行军,同时准备江北会战。”
“如此,江北战场就将拥有第六师、第一师一个旅、第七师两个旅和第九、第十两个师,共计四个师三万多主力军队,同时从中央警备区抽调两个警备旅前往江北,与当地整编义军合并整编出至少两个警备师,同时整编两个民兵师。”
“江北会战的计划第一步是攻取海州,这个任务将由第六师、第一师和第七师的五个旅完成,第二步就是在第九、第十两个师加入以后,和李秀成联合进攻扬州,其任务是将清军的皖中集团和扬州集团留在原地,方便北路军的进一步深入。”
参加会议的诸位将领和内阁首相王韬、司法大臣王运看着地图都是久久不语,沉默了一会,王韬才试探着问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