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新时间:2009…1…12 0:18:26 本章字数:3229
赵烈文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大人,烈文不知!”
“共和一说,最早源于周朝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执政,冯桂芬用其词,意指多方联合执政,与西方的民主类似,其共同点在于否定了家天下和君主的至高无上,代之以议政会为最终权力机构,”虽然是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赵烈文对华夏的关注一直很重视,也看过名声很大的冯桂芬的新经学,对于华夏一再倡导的共和,了解得很详细。
“按照华夏联盟的通告和如今四省总督府的设置,联盟也会设置一个首脑,好比如今四省的叶兴华,但是这个首脑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首先不是世袭,也不是终身,而是有任期的,任期结束,便要由议政会选举新的首脑;其次是首脑即便在任期内,重大决策依然需要通过议政的表决,不然是无效的,按照冯桂芬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制衡,共和就是要反对绝对的权力,因为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赵烈文道。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曾国藩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儒家向来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教化治天下,不过像曾国藩这样的人物,自然知道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大清的官场,不过是和光同尘而已,从未有过所谓的吏治清明。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如何想却是另外一件事,至少曾国藩对传统的纲常伦理还是相当的重视:“共和虽有制衡。难免造成纷争。如何形成稳定有序的秩序?”
“冯桂芬在《共和说》中,对此有很详细地描述,不外乎平衡两个字,冯桂芬认为有人处皆有党,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话本来不错,历朝历代皆有党,前明党争尤其惨烈,而在共和地体制下。有党也有党争,但党争涉及的只是票选。”
“《共和说》中曾以前明为例,晚明曾有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等,后又有阉党,东林党与齐楚浙党,阉党与东林党相互争斗,有党派而无是非。兴党狱,死人无数,冯桂芬认为党祸的根源并非结党,而在于决定两党命运的权力在皇帝手中,是个人意志,这样谁都不服谁,无不以极端的办法来对付对方,从而导致没有原则的倾轧。”
“而在共和体制中,党争的评判标准并非某个人的意志,首先。各党代表的政策哪一个能得到通过,直接由议政会投票表决,票数多者通过,清晰明了;其次,议政会的成员可能都有党派和政策倾向,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议政会地议员,又是接受更大范围的选民投票产生,譬如湖南乡绅选举大人为议员,则大人可以代表自己的派别投票。”
“那大家不都投自己的票?”刘蓉不以为然地说道。
“可以,但议政会有不同的派别。如果别人不支持的话,那么这样的政策便无法通过,”赵烈文道。
“这就好像朝堂议事,有时候各派意见不同,也会争执不下。传统地办法就是由皇帝来决定。”曾国藩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共和:“以前明为例,前明的皇帝做决策时。自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偏向某个派别,无论怎样选择,总会引起另外一个派别的不满,以为皇帝是偏袒那个派别。”
“不错,若君王强势,自然好说,若君王暗弱,问题就来了,一方不服,自然会想办法打击另外一方,这就是党争,可怕的是,党争的胜负依然是某个人的意志,譬如天启信任魏忠贤,阉党自然取胜,崇祯登极以后,阉党又会倒霉,”赵烈文也拿明朝的事情来解说,其实他们都知道,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这样的,就好像清朝的汉臣和满臣之间地差别,只能是满臣有利,不过这种有利已经成为常态,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而共和制则不同,争执得再厉害,也只能通过投票来解决,议政会十三个省和京都的上百位议员,一人一票,支持者多,则通过,支持者少,则不通过,谁都无话可说。”
“但是在投票以前,还是可以想办法打击那些反对者啊!”刘蓉还是觉得不以为然。
“当然,冯桂芬就曾说过,每种制度都会有其缺陷,人类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弥补这种缺陷,但按照制度执行,总有规律可循,也就是说未来是清晰的,而以人的意志特别是某个人的意志来做决定,风险就很难控制。”
“《共和说》中强调多数人的选择,比如大的决策由议政会投票作出选择,议政会议员又要经过地方议政会投票选出,地方议政会议员则要经过当地乡绅的选择,冯桂芬认为不排除某个集团可以控制或联合大部分的议政会议员,比如东林党曾经名动天下,那么至少这个团体作出地决定,应该是维护他的团体的利益,由于这个团体是不同地方选出来的,那么他就应该是代表了大多数地方的利益,那么这个决策便是通过了,也是可以地,至少符合大部分地利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联合大部分的议员,那么就可以让制台大人做共和政府地首脑?”刘蓉难以置信地问道。
“是的,《共和说》里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譬如议政会提出谷物的税收降低而小麦的税收提高,对南方有利而对北方不利,通常情况下代表北方的议员会反对,代表南方的议员会支持,如果是传统的办法,大明皇帝很可能支持考取进士更多的南方,显然南方人在官僚体系中的人多,也可能支持他更亲近的北方。”
“但是在共和体制中,议员是不同地区选举出来的,南方北方可能不相上下,南方的议员如果多一点,可能支持的票数就会获得相对多数从而通过。”
“这不就是人多欺负人少么?我看也不咋的!”曾国藩微笑不语,刘蓉却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赵烈文摇了摇头:“刘大人刚才说的话确实在理,是只从利益角度来说的,但议员都是读圣贤书的,表决的结果也都是公开的,即便是南方的议员,也不会全部都选择支持,因为做出这样很不合理的选择,只能说明他并不合格,那么下一次的选举中,他就有可能被选掉,失去议员的职位,这便是制衡!”
“所以《共和书》认为,共和体制下投票的结果,必然是各地方利益和议员价值判断综合形成的结果,也就是说,投票结果可以反应多数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如果认为只是靠地狱或党派勾结便可以翻云覆雨的话,那就是说社会教化的作用是负的,甚至连这些大家选出来的精英都不会遵守,还能指望靠个人自觉来治理国家吗?”
“《共和书》在这里也明确提出,共和体制下的投票,必然是参加者受到过一定的教育程度,可以明辩是非的百姓,而能够成为最高级议政会议员的,定然是得到大家承认,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精英,他们的明辩能力和道德水准应该得到承认,至少在公众场合下是值得信任的。”
曾国藩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共和制不会避免所有的缺陷,但是和前明相比,前明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随意打击另外一派,哪怕他不过是个宦官。但是在共和体制下,必须和别的派别进行投票,而由于他们的投票权来自于更下一级的投票,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议员所投的票代表了他们的选择,所以像阉党这样的祸患就不会出现,齐楚浙党也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应对东林党。”
“是的,如果相信教化是有效的,那么投票的办法就要比前明的专制更好一点,虽然这依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会存在漏洞,”赵烈文最终评价道。
曾国藩笑了笑:“如果我没猜错,共和制还有一些别的做法吧?”
“是的,大人应该知道四省总督府设立内阁和院司寺的事情,根据《华夏时报》时报的分析,立法院也就是共和制下的议政会,不过四省现在还没有条件投票选出议政会,所以率先成立立法院以行使立法职能,与其类似的还有大理寺。未来的共和制政府,将形成立法院、大理寺和总督府并列的格局,立法院制定法律,所有人和部门都必须要遵守,包括总督府,所以说共和体制下,现在的立法院,未来的议政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制定法律,并对重大决策进行投票表决。”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81 松动
更新时间:2009…1…13 0:26:58 本章字数:3385
立法院、总督府、大理寺三权并列,这是叶枫根据制衡设计的华夏权力机构,基本就是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最好的制度,民主也有很多问题,但起码和以个人意志为特色的独裁制度相比,这会是更好的制度。
赵烈文作为曾国藩的幕僚认真地研究了以冯桂芬名义发表的新经学著作,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华夏的政治制度:“共和制的情况下,党争在于制衡和妥协。”
“刘大人刚才所说的那种打击异己的方式,必然会招致大部分基础选民的反对,那么他们就有权利通过投票将这个他们反对的派别排斥出权力机构,这也是制衡。”
“当然,共和制实际上要比这更加复杂,譬如四省很兴旺的报业被称为无冕之王,政府一举一动都会公布于众,无所遁形,这也是制衡。”
“在下并不认为这种种制衡就是完美,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消弭纷争,”赵烈文向曾国藩拱了拱手,缓缓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曾国藩抄起一只青花瓷茶盏,发现里面的茶水早已凉透,随手放到一边,微微一笑:“惠甫对于共和的评价,似乎很高?”
“只是见猎心喜而已,”赵烈文轻轻叹了一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乱轮回,赵某时常会想。何时能走出这样的怪圈,想来想去,冯桂芬提出的共和,前景虽然难料,或可一试。”
曾国藩捻着胡须,良久才道:“惠甫。你所说的,只是冯桂芬一家之言,便是那些报纸。也是四省那边暗地里送过来地,焉知不是粉饰?”
赵烈文眼前一亮:“大人,在下愿去杭州一看,定要探个虚实来。”
曾国藩和赵烈文对视一眼,都露出会心的笑容,曾国藩点了点头:“惠甫你去看看也好,必要时也可和叶兴华接触看看。若是双方可以暂歇兵锋。也好保全我湘乡子弟。”
“属下遵命,”赵烈文朗声道,他虽然只是去看一看,然而却是曾国藩决意跨出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曾国藩终于对共和路线有了一丝好感,这意味着将来双方和平共处乃至联盟都有可能。
“至于这份通电,就由惠甫你来拟写奏折,就说我曾国藩请皇上收回成命,拒绝这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曾国藩闭上眼睛,手掌按在红木桌面上,青筋隐现。
清廷对于他曾国藩的猜忌从未减少,可以说江南的布局固然是为了消灭太平军,而摆在第二位地必然是防备他曾国藩。此次奏折一旦送到上面。恐怕这等防备会变本加厉,好在南方形势恶劣。不虞清廷这个时候有什么大的动作。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袭占黄州,进逼武昌,英国人粉墨登场,要求太平军放弃攻打武昌,并出动炮舰轰击太平军,陈玉成无奈只得撤出黄州。
十二月初,李秀成进抵湖北通山,得知陈玉成撤出黄州,两路会攻武昌的计划破产以后,旋即放弃进攻,旋即撤军。
“陈玉成撤出黄州,太平军围攻武昌以迫使湘军西撤地计划彻底破产,陈玉成必定会回军直接进攻围困安庆的湘军,”在徽州,颜永京再度召集各军将领,商讨军事方略。
此时,四师与火枪团已经驻扎到太平,第一师第一旅和常胜军主力在休宁,福建第二师在乐平,广东第三师在赣州,第五师靖海师已经在霞浦登陆,正在北上增援第二师。
“湘军对安庆也是势在必得,我军占领上海、徽州以后,湘军对太平军的攻势唯有从长江上游发起,只要拿下安庆,天京再无险可守,攻灭天京指日可待,反之,太平军也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必然死守,安庆攻防,将成为双方的胜负手,”颜永京简单分析了战场的局势,然后才指出华夏军的军事目的。
“总督府来电,前番通电反对卖国地《瑷珲条约》,曾国藩、左宗棠、骆秉章虽然没有答应和华夏发布联合声明,但都上书朝廷要求拒绝这样地条约,反而是天京方面没有反应,所以总督府重新评价几方关系的变化,进而决定改变原先主动介入安庆战役的计划,改进攻为牵制。”
“什么,那是不是又没有仗打了?”战争狂人华尔不满地叫道。
“有,但不是安庆,而是江西,”颜永京指了指地图上江西的位置:“第五师预计在五天后到达铅山,将与李世贤部太平军联合进攻南昌,预计通山回撤的李秀成部也会向这个方向运动,李秀成在湖北、江西召集义军二十余万,加上李世贤部和第五师,总计近三十万人,要打一次南昌会战。”
“总督府命令,此次会战我军以靖海师为主,参加南昌方向的作战,第一师一旅和常胜军一部南下婺源、德兴,与第二师一部看住左宗棠,主力取饶州;第三师与广东石镇吉部太平军联合攻取赣州,组织赣州会战,我军要达成的目的,除配合太平军夺取南昌外,要实现对赣州府、宁都州、建昌府、广信府和饶州府的占领。”
“那我们第四师呢,就这么和鲍超干对着?”陈显良对这样地安排显然有些不爽。
“不,四师也有任务,一个旅在太平,一个旅在休宁,再一个旅和火枪团随时待命,准备配合皖南杨辅清部加入安庆保卫战,安庆还是要保的,不然湘军打下天京可就太膨胀了,”颜永京点了点安庆的位置。
在杭州,随着内阁和立法院、三法司的相继到位,叶枫终于可以将精力放到规划大方向,以及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面,但是像南昌会战、赣州会战这样地重大军事作战计划,还需要他最终拍板。
“湘军主力结集在安庆,要打南昌应该不是问题吧,”叶枫看过前线指挥部发送回来地作战计划,向内阁首相王韬问道。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通才,王韬虽然称不上每一门都精,起码是懂得不少:“南昌所凭恃的无非坚城和江河,有诺贝尔大炮在,坚城便如坦途,只是我军缺乏水军,恐怕会麻烦一些。”
“倒也用不着多担心,毕竟还有几十万太平军呢,”叶枫笑了笑,他对李秀成一路深入敌后,长途行军,手底下军队不仅不少,反而一下子膨胀了好几倍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他地花了两年时间,也不过才匆匆忙忙打造出五个主力师三万野战军,遇到大的军事行动总觉得人手不够,要和别人联合,显得非常麻烦。
“就怕英国人介入,”王韬道。
现在英国人的炮艇在长江水道横行,逼迫得陈玉成放弃攻打武昌,也很有可能从湖口进入鄱阳湖,沿赣江支援南昌的清军“他们不会的,别忘了再过几天就能登岸的考察团,这个关键时刻,我想英国人是不会放弃就要到手的利益的,”叶枫笑了笑,那个来自欧洲的考察团经过几个月的海上航行,很快就要登岸了,这是叶枫期待已久的事情。
“俄国人似乎铁了心要对付我们,这次有五百人的俄军加入东北的勇营,已经到达徐州,很可能南调,另外据北方的消息,俄国人似乎打算在北方组织一支舰队,然后南下,不过现在是冬天,可能要等到明年春夏,这支舰队才能动身。”王韬将内阁最近的重大事情一一向叶枫作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