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变得和别人一样,我分不清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了。”他忧虑的说道,“在莫斯科的街头,我看到所有人穿着几乎相同的衣服,露出相同的神情,我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区别。”
“你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一位青年起身高呼道,“打倒资本家,打倒资产阶级自由派。”
“穿相同衣服是人人平等的表现,消灭了阶级,这是社会的进步。”有人呼应道,“你这种高高在上的资本家怎么能明白。”
“苏俄不欢迎你,滚出去。”有人叫喊道。
“我正准备离开。”林子轩平静的说完,走了出去。
走出会议室,他不由得露出了苦笑。在这里说这种话果然是自讨苦吃。
他原本还想讲的更多,却不得不中断。
他一直崇尚的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碰撞交锋,多元并存。从而产生多元的文学,如此文学艺术才能蓬勃的发展。
他还想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来讨论在苏联的见闻。
但他不会为了讨好这些青年而说假话,为苏联歌功颂德,这是做人的底线。
和来的时候受到的迎接不同,林子轩走的相当孤单。只有蒋京国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坐上火车,林子轩暗自松了口气,他还担心苏联当局会为难他呢。
看来不被重视也有好处。
冯程程担心的望着丈夫,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事情她听说了,她怕丈夫一时想不开。
以往林子轩在国内大学演讲和讲课都会受到欢迎,这是第一次被学生轰走。
“你说我是不是太较真了,其实说点好听的也没什么难的,我演过电影,演戏很容易。”林子轩自嘲的说道。
“我可不想你说假话。”冯程程宽慰道,“假话说多了会成习惯的。到时就听不到真话了。”
“说的也是,这个坏习惯还是不要有的好。”林子轩点了点头。
火车开动,他望着车窗外的莫斯科,不由得想起后世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在后世流传甚广。
林子轩轻声唱了起来,其中有这样的歌词。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声响;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多少话儿留在心上。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他看出冯程程的担心,想用这种方式来打消妻子的顾虑。
对于这次的遭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有点遗憾,如果能让他把话说完就好了。
冯程程在学校里学过音乐,音乐和绘画都是女孩子喜爱的课程。
她听着林子轩的哼唱,感受着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结合起来,就像是一首流淌着的诗歌。情景交融,极富魅力。
“你不是不喜欢莫斯科么,怎么会写这首曲子?”冯程程不解道。
“是因为有你在身边,莫斯科才变得美好起来。”林子轩回答道。
以往,他很难说出这种情话,这次是想转移妻子的注意力,忘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不愉快,才说了出来。
说出之后,他发觉也不是那么难为情。
“骗人的吧。”冯程程心中欢喜,却还是娇嗔道。
“我可没养成说假话的坏习惯。”林子轩一脸无辜道。
两人嬉闹一阵,把心中些许的不愉快抛在脑后。
林子轩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歌词和曲谱写下来,给了冯程程。
这是他对莫斯科最后的纪念了。
16年4月9日,林子轩结束了苏联之行,从莫斯科返回中国。
在中国的北方,张座霖的东北军正和冯羽祥的国民军激战。
早在三月份,冯羽祥知道打不过张座霖,便宣布下野,带人由绥远启程前往苏联考察,不给张座霖挑起战争的借口。
冯羽祥到苏联是想得到苏联的支持,他不甘心政权落入张座霖手中。
没想到,他刚走到蒙古的库仑,北平便发生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
冯羽祥的部将、时任京畿警卫司令的鹿中麟没有阻止警察镇压学生,使苏联怀疑冯羽祥的革命精神,让他暂缓前往苏联。
直到5月份,冯羽祥才来到莫斯科。
这时候,张座霖并没有因为冯羽祥的下野而放弃消灭国民军的计划。
4月7日,直奉联军南北夹击,从山东、河南、直隶三处向国民军进攻。
国民军节节败退,两军在天津等地战斗不休。
林子轩沿着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的时候便接到了消息,前面正在打仗,道路不通,他只好在哈尔滨等待战事平息。
哈尔滨是中东铁路的中心,城内居住着大批的苏联人,设有苏联人的医院和学校。
来到哈尔滨,林子轩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天才女作家萧虹。
他在后世看过那部许鞍化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讲述了萧虹的一生。
萧虹出生于1911年,原名叫做张秀环,生活在哈尔滨郊区的呼兰县,今年刚刚十五岁,应该还在上中学。
反正暂时没办法离开哈尔滨,闲着也是闲着,林子轩便想去寻访一番。
他想看看自己和这位未来的才女有没有一面之缘。。
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副校长叫做米夫,他和校长拉狄克不同。△↗,。
拉狄克更像是一位学者,不怎么管理学校的事务,米夫则工于心计,擅长拉帮结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里颇有权势。
在学校里,他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定期的进行思想汇报。
从中国留学生那里,米夫对林子轩有所了解,他觉得像林子轩这样的中国资本家不可能倾向于布尔什维克的苏俄。
所以,他对林子轩格外警惕,一直在暗中关注林子轩的行踪。
直到林子轩和颠覆分子扎米亚京会面,米夫终于确认了林子轩资产阶级奸细的真面目。
他把林子轩的详细情报向上级汇报,绝不能让组织被林子轩蒙蔽。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上级部门根本没有重视他的情报,反而让他该干嘛干嘛。
米夫同志很受伤,但作为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没有那么脆弱,他要和敌对分子做顽强的斗争。
这次针对林子轩的事件正是他一手策划。
他举行这个座谈会的目的是为了揭发林子轩的真面目,让敌对分子无处藏身。
为此,米夫从他的小团体内安排了三个他较为器重的中国留学生。
如果林子轩在座谈会上赞颂苏联,他安排的人就会把林子轩和扎米亚京勾结的消息说出来,当场揭穿林子轩的面具。
如果林子轩不赞成苏联,那正中米夫的下怀,他安排的人就会严厉的批判林子轩。
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资产阶级反动派打倒,让学生们看清楚此人的嘴脸。
最终的效果不错,米夫很满意。
在副校长办公室里,他对那三位批判林子轩的中国学生给予了表扬。
这三人是他非常看好的中国学生,最重要的是听话。
米夫并不满足于只是担任一个学校的副校长,他有着更大的抱负。苏联的大革命已经结束,他没有赶上关键的时候。
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才刚刚开始。
米夫为能够揭穿林子轩的真面目而兴奋,他把座谈会上的情况递交了上去。本以为会得到赞扬,却没想到依然没有引起上级的重视。
苏联的情报部门不认为一位中国的家能够危害到苏联。
你们会后悔的!
米夫在心里发泄道,其实他也认为林子轩掀不起什么风浪,他有点立功心切了。
谁都没有想到,米夫的话应验的那么快。
仅仅过了一年。林子轩的《1984》在西方出版,苏联的情报部门开始后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国内的状况和中的描述惊人的相似。
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这一切都起源于1926年。
正是林子轩在1926年的一次苏联之行,以家敏锐的眼光察觉到了苏联国内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出了预言式的描述。
这是家的天赋,他们往往能通过细小的问题推演出未来的世界。
很多科幻家都有类似的天赋,林子轩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他描述了一个国家政权演变的过程。
苏联当局对这本恨之入骨,非常后悔当初放任林子轩离开。
他们发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批判,特别是在中国。苏联对林子轩和《1984》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抨击。
他们想让林子轩收回版权,不允许在西方出版。
但被林子轩拒绝了。
这是一位家和一个国家的抗争。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家的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政权可以更迭,任何人都会死去,然而,文字只要写出来,就不容易抹去。
回到1926年,米夫只是在心里抱怨一下,便放下了林子轩。
远在哈尔滨的林子轩无法预料以后会发生的事情。他和冯程程一起来到呼兰县。
呼兰县在哈尔滨的郊区,松花江北岸,两地距离并不远。
这是一座普通的东北小县城,一条呼兰河横贯西部地区。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如果没有萧虹,没有那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印记的《呼兰河传》,或许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座小县城的存在。
这就是家的影响力。
《呼兰河传》是萧虹对于故乡的记忆。
她写出了一个北方小城镇单调的美丽,人们的善良与愚昧,有讽刺,也有幽默。
开始读时感觉轻松。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它更像是一篇叙事诗,或者一幅风俗画,亦或者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和鲁讯对于故乡农民的批判不同,也异于《边城》对于湘西风俗和人物的追忆。
萧虹的《呼兰河传》采用女性的视角,用散文的笔触娓娓道来,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
这正是她被称为天才女作家的原因所在。
在民国时期,能够称为天才女作家的并不多,也就是丁灵和张爱灵可以相比较。
其他女作家或许同样杰出,但在作品的灵性上,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上,在别具一格的文笔上能够和她们相提并论的很少。
冯程程不明白林子轩为什么来到这座小县城,林子轩只说是过来郊游。
只是这座小县城实在是太普通了,没有什么景致可看,不过只要是两人一起游览就好,不必分在什么地方。
林子轩对照着《呼兰河传》中的描述寻找,有点探访名人故居的意味。
或许萧虹的记忆有偏差,也或许是文学加工的需要,呼兰县和中不太一样,他找了好久才找到萧虹生活的张家大院。
他没有贸然寻找萧虹,而是以游客的身份和张家人攀谈起来。
在这座偏僻的小县城,没有人认识来自上海的大文学家,他们只是觉得这位先生和太太很有气质,想必是大户人家出身。
张家在呼兰县是个大家族,生活较为富裕,人多嘴杂。
林子轩根据记忆很快锁定了萧虹的家庭。
在这一时期,萧虹的母亲已经过世,有一位继母,她的父亲时常不在家,萧虹在县第一女子初高上学,平时住校,只有假期才会回来。
在张家人的介绍中,萧虹似乎并不是一个乖女孩,心比较野,一直想到哈尔滨上学。
林子轩和冯程程来到萧虹所在的中学,在学校外边看着里面的学生。
片刻之后,他和冯程程离开了呼兰县,返回了哈尔滨。
他来过,看过,就已经足够,并不一定真的要见面,以后还有机会。(。)请访问
第三百一十九章 动荡之年()
1926年4月15日,张座霖的奉军占据天津,到了17日,奉军进入北平。
冯羽祥的国民军朝着蒙古溃败。
至此,这次战事以张座霖的胜利而告终,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落入张座霖之手,他成为中国政坛最为耀眼的人物。
一时风头无两。
不少人认为张座霖最有可能一统中国,有帝王之相。
在历史上,往往从北方起兵的人物占据优势,挥军南下,成就霸业。
奉军入京,标志着张座霖掌控了中国政治权利的中心,东北地区自然要讴歌赞颂一番。
林子轩所在的哈尔滨一片欢腾,当地的报纸上甚至出现了让张座霖就任大总统的呼声,似乎张座霖就是天命所归,能够拯救中国的那个人。
林子轩却知道这只是昙花一现,这一时期是张座霖的巅峰,可惜没能持久。
对他来说,好消息是战事平息,可以离开哈尔滨,前往北平了。
4月20日,林子轩来到北平,发现北平的局势相当严峻,能够称得上恐怖了。
北平城内城外都有驻军,城门口招兵的旗子随处可见,不同派系的军队之间摩擦不断。
这种状况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下午不到六七点钟,平日繁华的街道都已经熄火打烊,来往的人们一个个慌慌张张地,好像大祸就在眼前一般。
这只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文化界受到的波及更为严重。
奉军在城内大肆查封报馆,搜查各个学校的教职工宿舍,抓捕捣乱闹事的分子。
包括北大、北师大、女师大、中国大学等地,北大是搜查重点。
不少学生和教员被抓走,一批鼓动学生的社会名流上了缉捕名单,北平城内人人自危。
自民国以来,北平的政治氛围颇为宽松。
文化界的学者借助于各种公开的请愿、游行活动,以愈加高昂的姿态不断挑战当权者的容忍底线,加剧了他们与北洋政府之间的紧张对立。
不过双方的斗争一直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但在这一年。三一八惨案突破了各自的底线,让局势彻底失控。
张座霖和张宗倡等人查封报馆、捕杀记者、教授的所作所为体现出与以往北洋政府主政者并不相同的思维逻辑。
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社会名流,是不是记者教授,逮到就抓。抓住就杀。
采用高压政策控制社会舆论,谁不听话就杀谁。
这让一直生活在比较宽松舆论环境中的北平文化界陷入恐慌境地。
无论是在教育界或不在教育界的,无论是教员或学生,大家都像有大祸临头似的,处在十分不安的状态。
《现代评论》上如此描述。
“最近七八个月。北平这个都会永呈一种恐怖状态。最初是空中炸弹的恐怖,接着是军队入城出城的恐怖,接着是无数军官或军事机关任意拿人任意杀人的恐怖。”
林子轩在和新月社的成员交谈时,他们处在惶恐和观望之中。
一些察觉到危险的人物已经离开北平避难了。
《国闻周报》这样报道:“会叫会跳的分子,都匆匆忙忙离开了北平,这样一来,北平的教育界,愈成了黄昏景象。”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就此离开。
北平是人文荟萃的古都,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众多。学术积累深厚,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如非迫不得已,很少有学者选择离开。
在他们眼中,上海是商业城市,中国其他城市都是文化荒漠,不适合研究学问。
只是,这些人在北平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