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前一本书中的“皮利”和后一本书中的“希兰达利上校”。
李为民不仅听说过,而且看过他本人写的自传,轻描淡写地说:“如雷贯耳,不过越南不是菲律宾,我想他会遇到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肖恩似笑非笑地问:“你对他没信心?”
“我对他有信心,但对我们的法国朋友和西贡那些实权人物没信心。”
“确实如此,对了,你还没说你的打算。”
“我来实地了解一下局势,顺便探望一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老朋友,然后就回西贡。鉴于时间比较紧,机场又非常忙,如果您能帮我搞一架运输机,我和我那些希望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的朋友们会不胜感激。”
河内机场跑道上的运输机几乎全是美国支援的,由于法国空军缺少地勤人员,美国海军和空军还派来一批人员负责维护保养。
肖恩消息不是一点两点灵通,知道眼前这位msu顾问其实是一位千万富翁,况且对他而言管法国人借一架运输机并非难事,毫不犹豫答应道:“没问题,我给远征军司令部打电话,不过要记住你欠我一个人情。”
“到西贡请你吃饭。”
“一言为定。”肖恩会心的笑了笑,接着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海防他不熟,但陈润威等侬族军官熟,再说华人圈就那么大,一天时间应该足够了,李为民盘算了一番,低声道:“后天下午吧,后天下午三点我准时去机场。”
第三十六章 潜伏计划(泣血求推荐票)()
移居越南的潮人,绝大多数原来是潮汕地区的贫苦民众。
他们在越南艰苦创业,很希望自己的子孙能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能传承中华和乡邦文化,永远不要忘记故国故乡。因此,潮人很热心在居住地创办华文学校,发展华文教育。
早在1913年,堤岸潮人就集资创办义安学校,渐渐发展成现在的义安中学。此外又先后创办明道小学、南侨中学等华文学校。
由于西堤义安中学和华侨中学重视对学生进行进步思想教育,教学质量高,校风良好,办学声誉高,到这两所华校就读的不仅有堤岸、西贡和南方各省的华人子女,泰国、柬埔寨、老寮(老挝)不少华人子女也慕名就读。
李家几代积极参与各校创办,慷慨捐赠。
李冠云去法国之后,李为民便自动成为义安中学、华侨中学、明道小学等十六所华校的校董。
潮人办学不仅限于西堤,在蓄臻、芹苴、薄寮、坚江、金瓯、茶荣、朱笃和中部的会安等地生活的潮州人,在也先后创办华文学校。
比如会安市潮籍侨领、实业家许渭滨,在该市带头捐资创办培英小学和树人中学;蓄臻市潮人创办蓄臻中学、中华公学和新中学校;芹苴市潮人创办兴中学校,薄寮市潮人创办新华中学,迪石市潮人创办明德学校,朱洋市潮人社团创办培青学校,并且全是越南南方比较为闻名的中学和小学。
据李为民所知,迄今为止越南潮人创办的华文学校达到100多所。
一些潮人比较少的地方,则与其他各帮华人共同创办。比如居住在河内的潮人,与福建帮共同创办河内中华中学。岘港市潮人与广府帮和海南帮华人,合作创办岘港市树人中学。
芹苴市丐冷镇、迪石市迪吹镇和坚江省周城县叻港华人区,虽然当地所居住的华人大多是潮人,但为了增进当地华人团结,与当地所有华人共同创办。
海防是越南北部第二大城市,自然少不了潮人参与创办的学校。
去美国国际开发署使团驻地感谢了一番,李为民便带着众人来到海防华侨中学,同校长及十几位校董关门谈了近两个小时,才来到陈润威等官兵临时休息的教师宿舍。
陈润威也是刚从外面回来,一见面就起身汇报道:“李先生,医生说因为抢救及时,三个弟兄没生命危险,并且没伤到骨头,只要伤口不感染,应该没什么大碍。”
一切因自己而起,李为民很是内疚,一边示意他们坐下,一边低声问:“牺牲的那个兄弟呢?”
“葬在城外军人公墓,外面乱成一团,到处挤满没地方住的难民,时不时能听到有人打冷枪,店铺全关门了,后事只能从简。”
“他成家了吗,有没有孩子?”
陈润威与韩参谋对视一眼,凝重地说:“上有老下有小,好在有两个弟弟,不然这个家就完了。”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了,李为民心如刀绞,沉默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抚恤金不能少,等他们一家全部撤到南边,我亲自登门送去。”
“有李先生帮着照料家人,他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陈润威知道他心情不好,因为他连午饭都没吃,连忙岔开话题:“李先生,我们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兵分两路,韩参谋留在海防,我去河内。想方设法动员,能撤走一个是一个。”
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活,更何况河内、海防及周边有数以万计华侨。
该怎么做路上已经交待过,李为民微微点了下头,再次叮嘱道:“河内两所华校的校长我刚联系过,他们会全力协助。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有耐心,毕竟故土难离,说走就走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
商人、医生、教师、工人……只要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华侨,都在必须南撤的范围之内。这个任务不是一点两点重,好在有足够时间和足够的人力财力。
陈润威再次保证了一下,韩参谋则流露出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李为民拍了拍他胳膊:“少校,有什么话直说,这里又没外人。”
他明天就回西贡,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韩烁深吸了一口气,直言不讳地说:“李先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内地和朝鲜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卑职以为一些事情不能不防,不能不未雨绸缪地做一些准备。”
他是搞情报的,据说很厉害,在侬区抓过不少渗透进去的越盟分子,其中包括替越盟做事的华人。
李为民依稀猜到他到底想做什么,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李先生,跟越盟交这么多年手,卑职对他们非常了解。他们不会满足于半壁江山,要么乘胜追击,要么休养一段时间再挥师南下。这次有您提醒,我们能逃过一劫,下次呢,下次谁提醒?”
韩烁摸了摸鼻子,接着道:“他们组织严密,我们撤走容易,想回来就难了。如果您没意见,如果您能提供一点经费,我就能在撤走之前做一些准备……”
这件事太敏感,知道太多没好处,陈润威立马干咳了两声,拉开门道:“李先生,韩参谋,我去隔壁看看弟兄们,你们谈。”
“去吧。”
“是!”
陈润威走出房间,韩烁顺手带上门,继续道:“人不是问题,侬区有许多孤儿,侬人、客家人连越南人都有,他们跟越盟有血海深仇,肯定愿意留下。只要有足够时间培训,足够时间安排,就可以编织一张情报网。有自己的情报网,越盟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可以早做准备。”
有点意思,缺得就是他这样的人才。
李为民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紧盯着他双眼问:“少校,你在越盟那边是不是已经安排了人?”
长官们说了,今后全听他的,韩烁坦诚相告道:“确实有几个,但全在侬区周边,并且在越盟内部地位不高。”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侬区四面受敌,如果不在敌方安插几个探子那才怪呢。
从内心来讲,李为民不认为像军统在解放军攻占前那样安排几个特务潜伏能起多大作用,不过这种事做肯定比不做好。毕竟正如他所说,撤容易,想派人回来就难了。
他略作权衡了一番,沉吟道:“少校,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经费不是问题。但我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战,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威胁到我们华人,所以留下的兄弟要做长期潜伏准备。归纳起来十二个字:只潜伏,不联络,待战事,起奇效!”
建议能被采纳,并且能看这么远,韩烁真有些刮目相看,不无兴奋地说:“李先生放心,卑职一定安排好,一定不让您失望。”
越盟杀起人来可不管你到底是不是特务,手里有没有掌握证据,留下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李为民还是有些不放心,低声叮嘱道:“考虑周密点,尽可能让留下来的兄弟单线联系,绝不能暴露一个牵出一群。”
“我会注意的。”
想到天朝隐秘战线的那些先进经验,李为民接着道:“千万别设什么地下电台,太容易暴露,就算设也只能作为万不得已的应急联络方式。往往最笨的办法反而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把香港作为联络点,成立一家公司,扶持一个爱国越侨。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多捐点钱,打造一个红色资本家,能跟胡志明、武元甲说上话的那种。光明正大来,带着情报走,顺便帮助越盟走私一些紧缺的战略物资,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许连经费都能帮你赚回来。”
有钱人搞情报就是不一样,真大气!
韩烁越想越有道理,由衷地说:“李先生,您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们可以做几手准备。比如爱国越侨不碰情报,让随从或伙计去取,这么一来就算暴露了也可以推脱。”
“你是专业人士,你看着安排。总之,要想方设法控制风险,要对潜伏下来的兄弟负责。”
“是!”
…………………………………
ps:对手强劲,已经被爆一次菊了,不能再被爆,十万火急,跪求宝贵的收藏和推荐票!
第三十七章 安全归来()
c-47运输机安全降落在跑道上,大少爷安全归来,刘家昌终于松下口气。
桑德森教授一起来接机,同机乘客又多是从海防来的潮州老乡,他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简单打了个招呼,把一起转运来的三个伤员搀上车,然后带潮州老乡回堤岸安顿。
带去的保镖全留在侬区,黄亚生将军安排的护卫又全留在河内和海防,他身边只剩下林嘉生一个文弱书生。西贡一样不安全,刘家昌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走之前把阿成留了下来,同时给他留下一辆车。
桑德森四十多岁,并且是一位教授,在他眼里身边这位有钱的越南小伙子就是一个学生,一上车就一脸不快地说:“天啦,你怎么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我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抱歉,我只是去处理一点私事,生意上的事。”
“生意上的事,那鬼地方有生意吗?”
桑德森教授冷哼了一声,摘下极具越南特色的“绿帽子”,没好气地说:“李,别忘了我们是搭档,我向驻扎在那里的使团打听过,你去的是侬族武装聚居区,护送你回海防的也是侬族军队。而琰先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军队支持,你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
真会联想,李为民装出一副尴尬的样子问:“教授,您猜到了?”
“不光我,全使馆的人几乎都猜到。为此,我受到大使先生近半个小时责难,他大发雷霆,不断重申他才是合众国在越南的最高首长。未经他允许,我们不得从事任何与政治或军事有关的活动。并警告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使馆将不再提供领事保护。”
“我本来就不是美国公民,他确实没这个义务。”
“这一点他提到了,就差开记者会发公告,告诉所有人你不是美国公民,今后不管你遇到什么麻烦,都与合众国政府无关。”
李为民耸了耸肩,不无自嘲地苦笑道:“记得在那天的招待会上,他还说过遇到什么麻烦尽管去找他。翻脸比翻书还快,难怪人家总说政客的话不能信。”
桑德森教授忍俊不禁地笑道:“才知道?”
“亨利先生没教过这些,其他教授也没有给过类似忠告。”
“显而易见,他们只教你怎么赚钱,没教你怎么理解外交官的话。不过我对你此行的经历更感兴趣,说说吧,有什么进展,有没有收获?”
看着他满是期待的样子,李为民摇了摇头:“很遗憾,除了在遭遇袭击时缴获到一批战利品之外,这趟侬族聚居区之行没取到任何成果。从日军入侵越南到现在,他们一直在作战,同日本人战斗,同越盟战斗,族人伤亡惨重,再打下去就剩下老弱妇孺了。”
桑德森教授显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感同身受地说:“对一个部族而言确实不容易,可以想象他们的处境有多艰难。”
“是啊,为了保护我,他们又牺牲了一个勇士。”
“上帝保佑,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但愿吧。”
李为民微微点了下头,岔开话题问:“教授,琰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费舍先生上午发来一封电报,他在电文上说琰先生与保大元首在军事指挥权问题上依然没能达成共识,可能要顺延几天,让我们不要着急,再等等。”
桑德森教授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接着道:“对了,你刚才提到的那些战利品有人感兴趣。前几天刚上任的助理空军武官兰斯代尔上校想看看,越盟拍摄的电影实属罕见,事实上我也想看看。”
三部电影胶片没什么军事价值,但对急于了解越南尤其越盟的情报官员却非常有价值,毕竟越盟组织严密,像这样的电影拷贝真不容易缴获到。
那家伙未来几年内将会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几天正琢磨怎么与他搞好关系,李为民自然不会拒绝:“没问题,就在后备箱,他打算什么时候看。”
“当然越快越好。”
“我们现在就去使馆?”
“如果你不怕见到大使。”
“我怕他,开什么玩笑?不过我确实不想见到那个口是心非的官僚,想起来了,使馆附近我正好有一栋房子,放映机现成的,您可以请上校去我那儿看。”
桑德森教授乐了,似笑非笑地说:“好主意,既能看电影,又能拜访你家。有没有女主人,要不要准备一份小礼物?”
“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明年才结婚。”
“哦,想起来了,希望到时候我仍然在这里,可以参加你们的婚礼。”
“谢谢。”
刘家昌为李大少爷找的房子环境确实不错,距使馆大约200米,在一栋五层建筑后面,不临街,有一个近两百平米的院子,院子左侧是草坪,右侧是花园,闹中取静,周围住户全是殖民地政府高官。
陈妈早搬过来了,里里外外、楼上楼下,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见大少爷带着客人回来,急忙去煮咖啡。
客厅里有电话,桑德森教授一边拨着使馆号码,一边半开玩笑地说:“李,这里才是人住的地方,我可以搬过来吗?放心,我不会白住的,我可以支付租金。”
这个要求很难拒绝,因为就在三十秒前,才把林嘉生安排到一楼最里边的客房,把保镖兼司机阿成安排在林嘉生隔壁。
李为民放下刚取出来的电影胶片,指着另外几个房间笑道:“教授,您能搬进来一起住是我的荣幸,房间随便挑,只要您喜欢。至于租金就不用提了,哪有管老师、朋友兼搭档收房租的?”
“我没跟你开玩笑。”
“我也没有。”
“亨利真走运,能有你这么一个既慷慨又好客的学生。恭敬不如从命,看完电影就搬来,不过这玩意你会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