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刘启怎会不知道这两人是嫌弃他给的官职小了,权力少了呢?
将心中的不快压了下去,天子刘启站起身来,端着酒樽,向着殿中的一众百家巨头,致敬道:“朕承先帝遗命,执牺牲圭币以奉宗庙,至今已有两年,历日尚短,以不敏不明抚临天下,朕甚愧之!然上帝不以朕之不德,赐宝鼎归朕,朕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明,不能远德,辜负上帝之望……”
这番话说的看似谦虚,实则是向这些拒绝他征辟,不给他面子的百家诸子巨头示威。
意思是,你们看,你们
叫你们不服哥,哥今天有上帝的庇佑和赐福了,你们这些渣渣,赶快跪下来高呼万岁,舔哥的脚趾头吧!
反正,在有宝鼎的证明下,没有人敢说什么。
反而,必须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匍匐于他脚下,高呼万岁。
谁叫九鼎已经遗失了一百多年,如今出世,就是必然留名青史甚至流传万世的典故。
但凡文人,谁不想千百年后还有人能知道自己?
而想要参与到这个盛会之中,共同见证宝鼎归汉,奉祀宗庙的历史时刻,他们就必须得让天子答应带他们一起去。
要是天子不带他们玩,他们就没办法见证这一时刻了。
至于偷偷的跑去河东,做成既成事实?
基本上没有那个笨蛋愿意干这种事情。
因为,一旦那么做了,就必然恶了天子,刘氏的天子,可是记仇的!
不说别的,当初郑公为项羽说话,结果三代没人能出仕做官,过了五十年,才出了一个郑当时,走的还是皇子刘德的路线,靠着汲黯,勉强混了个官当。
谁愿意自己的子孙也跟郑当时一样?
于是,数十位声名显赫,天下知名的诸子百家巨头,一个个都出列三拜而揖,拱手恭贺道:“陛下德盛天下,上帝降之以宝鼎,以璋陛下之德,以述陛下之功,臣等鄙野嘉人,唯顿首顿首,以为陛下贺之!”
“哈哈哈……”天子刘启看着这些百家巨子匍匐在他脚下,心里狂笑了起来。
“刘德这次找出宝鼎,真是帮了朕大忙了!”天子刘启想道:“等见了面,朕就要好好嘉赏他!”
刘德找到宝鼎,不止是让这些百家巨子,全部跪在他脚下,更让关东诸侯们一下子就安分了,除了吴王刘濞外,其他诸侯王都已经上表称贺了,就连楚王刘戊这个刘濞的跟班都上了奏疏恭贺,还声称冬天要来长安朝觐天子……
这就是大功!
必须要奖赏!
“我该考虑准备册封太子了……”天子想着,趁着这个机会,确实可以册立刘德为太子,而刘武也不会有意见,就算有,窦太后也能说服刘武安安分分的接受现实。
毕竟,刘德有功啊!(。。)
ps: 这一章本来想写好就发的,但是想了想,我觉得还是留到早上8点定时发吧~
嗯,这样貌似多点订阅 …0…
明天吧,500票的话就能4更哦。
求订阅。。。撒泼打滚求u
第两百一十三节 宫变()
七月卯辰日。
曹阳亭渡口。
一艘艘巨舟沿河而上,最终一一停靠到码头。
河岸上旌旗招展,连营十余里,鼓乐争鸣,编钟齐响,乐声即使是大河对岸的民众也能清晰的听到。
刘德策马于一个山坡之上,眺望着对岸的天子营帐,问道:“丝公,可都准备好了吗?”
袁盎拜道:“殿下,已然吩咐妥当了,河东郡兵三千人已列队完毕,恭迎天子御驾的乐队与官民,也已安排了下去,只等陛下过河……”
“另外,河东、河西,河内诸彻侯也已经到了殿下前去慰勉、接见!”袁盎心中此刻是很激动的。
自从年前被晁错一脚揣出朝堂,赶出政坛后,他就一直在寻找着一个起复的机会,一个东山再起的时机。
如今,借着此次天子御驾驾临河东郡,他辅佐刘德准备迎接与安排民众、诸侯工作的机会,已然是重返朝堂了。
别的不说,只要能见到天子,就是成功!
对于怎么拍刘氏天子的马屁,这样的事情,袁盎真是太熟练了。
只要把天子伺候好了,到时候,找个朋友说点好话,必然能重新被起复!
“晁错,嘿嘿……”袁盎低着头,心里却是惦记着自己的死敌:“且待我回转朝堂,与尔再较量一番!”
既然晁错出阴招,把他赶出朝堂,那他也不打算再当什么君子了。
这时候,河对岸码头边停靠的巨舟开始有了动静,宦官与侍女们开始登船了。
……………………………………
与此同时。
长安城,未央宫。
粟姬缓步走在御花园中。
四下一片寂静,往昔繁华热闹的宫廷,此时,冷清的让人害怕。
偌大的御花园,只有粟姬身边的几个使唤侍女与宦官,余者,再无它人。
“老狗!老狗!老狗!”粟姬心中恨恨的骂着。
她当然有理由愤恨和暴躁。
皇帝出巡,不带她也就罢了,居然带上了薄氏!
这岂能让粟姬服气?
先前,王家姐妹受宠,压在她头上,那也算了!
谁叫王家姐妹确实年轻漂亮呢?
但现在,薄氏竟然咸鱼翻身,得到了宠爱,这就让粟姬感觉无比受伤了。粟姬自认为,自己的容貌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碾压薄氏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皇帝宁肯留宿皇后宫中,甚至带着皇后出巡,都不肯看她一眼,瞧她一眼。
输给更年轻漂亮的对手,或许还可以算非战之罪,但连薄氏都能骑到她头上了,这就实在是让她太受打击了!
当然……
还有……刘德……
“你们父子就会气我!”粟姬一想到刘德,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等老狗死了,刘德我看你怎么办……”粟姬总算想到一个让她感觉开心的事情。
只要皇帝一死,不管刘德是否愿意,她都能母以子贵,坐到太后的宝座上,到时候……
“我就把薄氏做成人彘!”粟姬心里得意的想着。
这么一想,粟姬的心情顿时就爽朗许多了。
这时候,花园对面的走廊中传来的脚步声,哒哒哒……声音让粟姬听着有些发慌,于是,她吩咐左右道:“去看看是那个奴才在瞎走,扰我赏花的心情,拖下去打他五十鞭子!”
皇帝宫中,粟姬这些天的脾气和性格,越来越暴躁。
就这两天,光是被她下令杖毙的侍女和宦官就有好几人了,连身边人都不例外!
因此,听到粟姬吩咐,一直战战兢兢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宦官连忙点头:“诺!”然后立刻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深怕要是慢了一点,被粟夫人恼恨上,那就小命都要没了!
这两个宦官只走两步,就停在原地没有动,站在那里惊呆的看着前面。
粟姬见到他们居然敢发呆,心中一股无名火涌起,立刻怒道:“你们两个奴才,到底在做什么?”
下一刻,粟姬也有些呆了。
只见从拐角出的花园走道中,走来十几个宦官。
领头的粟姬认识,是奉了天子诏去河东办事的章德,只是,章德的额角包着一块纱布,面容显得比较狰狞。
章德领着人,走到粟姬面前,笑着道:“奴婢给粟夫人问安!”
话是这样说,但却一点问安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抬着头,直视着粟姬的双眼。
“你这奴才,谁给你的胆子?”粟姬见到章德居然敢直视她,顿时就火气上涌,骂了起来,自打入宫以来,还没有那个奴才敢这么对她!
若在过去,粟姬这样一说,不管是谁,就算是这未央宫的宦者令,也要马上跪下来谢罪、叩首,求她原谅。
但章德却好像没听到一样,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宦官们命令道:“陛下有口谕,粟妃久病失治,其移永巷静养!”
说完他就挥挥手,身后的宦官们就一拥而上,将粟姬身边的侍女与宦官全部抓了起来。
章德狞笑着,走到粟姬身边,道:“粟妃吧……”
粟姬这时才知道恐惧和害怕。
她只自己的双手双脚都在颤抖!
永巷,那是什么地方?宫中最低层的宦官与侍女所住的地方!
而一个妃子进了永巷,基本上别想再出来!
“粟妃,您的身体实在太差了,陛下嘱咐奴婢好好的给您调养调养呢!”章德躬身谦卑的说着。
天子交代的事情,章德自然知道要怎么办,才能办得天衣无缝。
宫廷中,一个妃子忽然暴毙,那传出去,马上就能让有心人浮想连连,甚至让天下人议论纷纷。
当年刘长的事情,不就是这样闹得天下沸沸扬扬,什么版本的故事都出现了吗?
而一旦发生那样的事情,他章德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活命,章德必须把事情办得神不知鬼不觉人认为合情合理。
所以,就必须制造出一个粟妃有病,缠绵病榻的假象,甚至还要有传召御医诊治的假象。
而要做到这些,不止要控制粟姬,就是粟姬身边的宦官侍女,也必须全部控制住。
事情到了这一步,粟姬若还不懂章德想要做什么,那她就白混宫廷这么多年了。
或许是出于恐惧,或许是出于破罐子破摔,粟姬忽然张口嘴大喊了起来:“来人!救命啊!”
但她只喊出这么一声,就被两个宦官捂住了嘴巴。
“粟妃不要奴才们难做,我等可是奉了天子之诏,给粟妃看病的……”章德似笑非笑的道:“您就安心静养,奴才肯定给您把病养好了!”RS
S
第两百一十四节 拍马屁()
在文武大臣们的簇拥下,天子刘启缓步走上船头。。
看着脚下的这艘艨艟巨舰,刘启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他很满意这艘楼船。
他记得很清楚,十年前,他随先帝巡幸河东时,先帝所乘的楼船,似乎只有他脚下这艘巨舰的一半大小。
“少府做的不错!”天子随口吩咐道:“赐五十金!”
身边随侍左右的将作少府岑迈连忙谢道:“臣不敢当,应该的!”
但言语间却难免有些自豪。
除了少府衙门,当世还有那个衙门能出一支如此庞大、先进以及坚固的舰队?
楼船。
首先驶离码头的是三艘相对较小的战船。
然后是五艘运载着士兵的运兵船。
天子座驾与大臣彻侯所乘的车船紧随其后。
在其后是随行侍从、宦官、侍女与皇后所乘的凤船。
的战船加起来,总计六十四艘,在宽阔的江面上一字排开,井然有序的摆出一个完美的阵型,破流而行。
对岸的刘德看着这场景,只觉得心旷神怡,无比向往和期待。
而在岸边等候天子御驾的河东军民,却被场景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六十四艘像小山一样的艨艟巨舰,在大河之中迎风破浪,风吹在楼船的风帆上,发出呼呼的响声,阳光下的大河,碧波粼粼。
刘德吞了吞了唾液,这么庞大的舰队。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是天子卤薄啊……”袁盎也赞叹着:“果然尽显威仪!”
听袁盎这么一说,刘德再仔细一看,可不是吗?
江面上的舰队摆出来的阵型不就是天子在陆地上的法驾吗?
按照制度。天子出巡,有卤薄仪仗。
所谓‘“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大多数围观的百姓并不懂什么卤薄,他们只觉得看到这种阵仗,从心中就生出敬畏来。而懂得卤薄的贵族官员,则早就已经跪在地上,恭迎天子法家。
战船一艘又一艘。缓缓的靠向岸边。
但河东的码头渡口,显然不足以一次停泊如此多的大型战舰。
所以,大多数的战船,仅仅只是来到岸边。并未向码头停靠。而是原地抛锚后面的天子御舟与皇后、大臣所乘的船先到码头。
刘德见此情形,连忙带着河东郡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一起向码头走过去。
同时,早已经安排好的乐队开始演奏起了南风,这是养民之乐,也是地方迎接天子时必奏的一个乐曲。
刘德当先一步,走到码头时。刚好便宜老爹的法驾已经卸载完毕。
天子銮车六马拉车,此外。还有五辆副车,每车四马相拉,这些是随行的侍中与武官所乘,另外还有保护和簇拥天子车驾的三十六辆战车在左右。
刘德领着河东文武百官与彻侯贵族们,上前叩首参拜道:“儿臣刘德恭迎父皇法驾驾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必须要说明一件事情,这时候,大臣拜见皇帝或者皇子拜见皇帝,都没有人说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
咳咳,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得等刘彻封禅泰山,感觉山呼万岁之后,马屁精们才想到原来马屁还可以这样拍。
毫无疑问,刘德拍自己老爹的马屁,已经完全不要节操了。
因此,跟在刘德身后的文武百官与彻侯贵族们,一开始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但是,很快,他们就全部跟着叩首:“臣等恭迎陛下法驾,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前来迎接天子的河东军民数千人也跟着附和:“我等恭迎陛下法驾,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千人一起三呼万岁,刹那间声势响彻天地,即使过了许久,山谷河流之间,依然有余音在回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天子刘启两耳之中,万岁之声不断回响。
这让他感觉真是太爽了!
“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贵!”当年高皇帝在享受了叔孙通带领的百官朝拜与礼仪后,因此感慨。
天子刘启,如今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感觉。
他只觉得之前上朝出巡什么的,与现在相比,简直弱爆了!
只有这样的场面,才是皇帝应有的尊荣啊!
他心中虽然很享受,只是,他的性格向来不怎么会轻易的表露出他内心真正的感受。
因此,表面上,他还是一副很淡定的模样,肃穆而立,站在銮车之上,挥手让车驾前行,来到刘德面前,道:“诸卿平身!”
然后,他看了一眼刘德非常满意的朝刘德点点头。
然后,天子车驾前行,首先在列队恭迎他的河东郡兵阵列之前检阅了一番,然后,来到百姓与吏员之前,巡视一番,再回到刘德等百官身前。
“朕承先帝之遗德,以眇眇之身以获持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两年于今!昔者朕皇父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抚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奢欲,不受献,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诛无罪,出美人,重绝于天下。朕虽不敏不明,无有先帝之德,然亦愿随先帝之治也!上帝降以宝鼎,非褒朕,乃是嘉太宗孝文皇帝也!”天子刘启站在銮车上,高声向着文武百官,军民百姓宣告着:“其诏:命承宝鼎以奉太宗孝文皇帝宗庙,世世代代,尚飨不绝!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其除今岁租税,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两匹,赐河东百姓民百户牛一酒十石!”
然后,站立后天子身后的数十位童子齐声将天子诏命复述三遍。
刘德见了,脸颊有些抽动,老爹这个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