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篇基友的文
论如何帮男友反向冲分
第603章()
确实不用多说;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跟诺曼·布鲁斯特眼神交汇的的不言中了。
“斯嘉丽为这部电影已经准备了快要十年,芭蕾舞的训练从未丢下过,最近她还在减重,务必会做到全片不用替身。等你完成了《断背山》,她结束了手头的电影之后你们之间可以好好的交流一下。至于男主角跟其他的配角方面; 我想你的团队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诺曼一脸笑容。
他跟公司的人开了一大堆的会终于决定还是邀请这位华裔导演来执导《黑天鹅》。罗伯特·雷德福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面了,而且这位老先生跟很多奥系导演一个毛病,都更加偏向于那些现实主义,特别是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题材。
这让诺曼很是头疼; 《黑天鹅》这片子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看都不符合他的胃口啊。
至于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这位倒是在惊悚悬疑的电影上面有一套,算得上是近年来比较出色的英国导演。但仔细的看了一下他的作品之后; 诺曼觉得这人的风格还没有完全形成; 某种程度上面有些过于粗糙; 也过于喜欢借鉴别人了; 所以这位也被pass掉了。
而李谙,诺曼把这位华裔导演的作品给翻了个遍,包括那些更早的诸如《喜宴》,《饮食男女》一类的华语电影; 居然发现并不难看懂,而且关系也捋顺的挺明白的。不但如此,诺曼更看重的是他的那种对人性的挖掘跟探索。尤其是那部扑街的《绿巨人》,客观的来讲,这片子其实不错; 摘掉超级英雄的名头之后依然是部优秀的作品。票房上面的失败原因很多,不能全算在导演的头上。或者应该说绿巨人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单独的人物来制作电影,太过单薄的剧情加上人物本身没有足够的线索跟内涵,即使李谙赋予了这部电影更多的浪漫色彩也不能拯救这一点。算是两者都有些水土不服吧。
不过这点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一种缺点,但在诺曼眼中却并不算是什么问题。李谙的这种对感情的驾驭能力即使在欧美导演中也算是出色的,对人物的深入挖掘也够。而且最重要的是这虽然是一位华裔导演,但在揣摩西方人思想上面他其实做的比很多欧美导演还要好,这就相当的难能可贵了。
所以开了一场又一场的会议之后,最终《黑天鹅》导演这个职位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
顺便的,别忘了木火炬的主业是什么,主打女性向电影啊!
诺曼觉得自己给公司挖回来了一块社会主义的墙砖,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而且貌似这块砖还被搬的很开心。
嗯,李先生确实很开心,作为一个有想法的导演,有人包养和没人包养区别还是挺大的。至少他以后不用苦逼兮兮的到处拉投资了,这种事情公司都会解决。而且也不用因为跟各种原因而对自己的电影修修改改的。
根据他的观察,诺曼·布鲁斯特在对待电影上面并不像是很多制片人那样喜欢指手画脚,意见不断。他是个成功的商人,对他来说只要电影最终达到了赚钱的目的,其他的并不是什么问题。甚至是在奖项上面,这位先生好像也不是那么在乎,这点从木火炬以往的出品电影就能看出来。
好歹也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了,李谙对某些东西还是有点儿了解的。跟当初的米拉麦克斯动不动就横扫奥斯卡不同,这家公司最多也只出了一个奥斯卡影后,剩下的。。。。就真的没有了。而那个奥斯卡影后,据说主力还是查理兹·塞隆本人。这么一来的话他的创作自主权将会被放到最大,他能不开心吗?
李谙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经过《绿巨人》的失败之后他也算是歇掉了商业大片的那点儿心思,准备在文艺导演独立制片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别的不敢说,他觉得自己的导演水平还是挺稳定的,拍出的电影不说大赚特赚,但至少不会赔的太多,有一些还能赚钱,这对于很多小型的制片公司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的,不对,是一个买方有意一个卖方有意,诺曼跟李谙互相看对眼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那还不是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嗯,这边还眉来眼去的呢,那边的斯嘉丽小妞也在跟玛格丽特吐槽。
跟自己的经纪人嘀嘀咕咕了一会儿之后这家伙就放下了电话,直接把自己的腿给挂到了酒店房间的柜子上面。整个造型看的玛格丽特都觉得替她累得慌。
顺便的也很佩服对方这种为了角色好几年都坚持着芭蕾基础功的劲头。自从被安妮放养之后她就再也没碰过芭蕾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了每天练拳上面,没办法,她真的是对这种优美的艺术爱不起来,还是暴力比较更加适合她一些。
“想要那个奖杯真不容易,天知道现在连欧洲的电影节都染上了政治色彩,电影这个行业真是越来越脱离纯粹的艺术了。”斯嘉丽一边压腿一边抱怨着。
威尼斯这电影节吧颇有些让人无语。在被好基友戛纳跟柏林后来居上之后就有点儿长歪,相对于前两者的先锋反叛跟政治为先的明确定位来说,威尼斯的注重人文色彩就有点儿过于含糊,感觉上什么都吃,口味杂的要命,到了近年来甚至都已经有些猎奇了。而更糟糕的是前狼后虎,本来就因为尴尬的时间而落后于戛纳跟柏林,现在又因为之后的多伦多迎头赶上而被夹击的半死不活,所以电影节的**oss马可·穆勒才会拍板引入大量的好莱坞电影赚观众跟片商的眼球。
看看今年的红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真是在美国呢,大牌明星们一个一个的谋杀记者们的菲林,又短又小的红毯都快被踩成黑毯子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比被亚。洲。色彩攻占的戛纳电影节上的好莱坞味道还要浓郁,放眼望去,真的是明晃晃的电影工业化的急先锋。
“奖项这种东西,从来就不是完全的纯粹化,是人就有倾向性,只要是人做出的判断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公正,政治化简直再正常不过。”玛格丽特淡淡的说。
哪个电影节不政治?别看欧洲的三大电影节都标榜公平公正的艺术,但在电影跟演员的选择上面他们还是会更加倾向于自己国家出产的作品跟人选,这就跟英国导演总是喜欢用英国演员一样。别说什么艺术无国界,创造了艺术的艺术家可是国界分明的很。
真要说公平公正的话,欧洲三大里面大概也只有柏林这个一直坚持不懈的偏重于政治跟社会现实主义的电影节还算是做得比较好,剩下的两家跟它都没法比。
原因也很简单,第一电影节的时间天气太冷,本身就缺少氛围,第二,偏重于政治色彩的电影节你能指望它有什么娱乐性?媒体跟记者们能够分出来关注来给它就算不错了,还能要求什么?第三就更简单了,柏林电影节是向所有的观众们开放的,你这么平民化有问过其他的两个不向普通民众开放的电影节的想法吗?人家可是只面对专业人士,连记者证都是分颜色的!这么不高大上的电影节当然也别指望能够像戛纳那样搞出商业的氛围,一场电影节下来除了柏林这座城市的狂欢外对于外来人士完全泛善可陈。
这么一来的话少了那些功利性的目的跟一大堆的杂七杂八的掣肘,它不公平的话谁公平?
“本来还以为你这次能够能够集齐了欧洲三大跟奥斯卡来个大满贯呢,现在看来是没可能了。”斯嘉丽叹了一口气。
电影节评委这种职务其实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光鲜,起最主要作用的还是主席,基本上评审团的主席是什么口味那最后拿奖的人肯定是接近主席口味的类型。而评审团之上还有个策划人,只要马可·穆勒说上一句话连评审团主席都得低头。
而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恰好是个不怎么喜欢好莱坞的英国人约翰·伯尔曼,更不巧的是评审团里面还有个同为英国人的海伦·米伦,而这次的入围人选中也有个英国女演员艾美达·斯丹顿。
平心而论,斯丹顿的演技不错,电影中的角色演绎的入目三分,让斯嘉丽在观看电影的时候都掉眼泪了。可这不是人有远近吗?正如玛格丽特所说的那样,她也有倾向性,相比较一个英国的陌生人来说,她当然更希望自己的好友摘下这朵桂冠,而且私心里她也觉得玛格丽特的表演更加具有震撼性,她被拔掉氧气管的那一幕整个观影室的人都静默了好吗?那种久久无言的沉默难道不能让她捧走一头小狮子吗?
但很可惜,首次当电影节评委的斯嘉丽还是个小菜鸟,无论是资历还是人脉上面都没法跟这些老油条们比。然后她这边还有个拖后腿的斯派克·李,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波特曼那个小妖精给迷惑了,总共评审团里面就两个美国人他还跟自己不抱团,简直差点没把斯嘉丽气死!
“就算是拿个大满贯也不能对我的事业造成什么影响,充其量能让我的粉丝们有点儿吹嘘的资本,剩下的我都不在欧洲混圈儿,拿了也没什么用。”玛格丽特一脸淡定。
法国的凯撒奖她还拿过呢,还是自2003年阿德里安·布罗迪之后的第二个外国人拿到的,刨去性别原因,她算得上是创造了一个历史了。但有毛用?除了粉丝们为此欢欣鼓舞外也没见她的电影在法国有什么别的差距。哦,还是有区别的,找她演戏的法国导演又多了一些,可是她真的对那些虐心又虐身的电影没兴趣啊。
所以她觉得斯嘉丽完全不用为她可惜。
“怎么没用?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荣誉。最讨厌的就是马可·穆勒,明明想要借着好莱坞的名头来扩大电影节的影响力,卖掉更多的片子,但却有偏偏不愿意付出代价。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任他呼来喝去的吗?我看到时候他把电影节玩塌了怎么办!”斯嘉丽冷哼一声,对马可·穆勒的行为不予置评。
作者有话要说:
<;FONT face=宋体 size=5 color=#000033
《绿巨人》那片真就是个坑,谁来都得扑,作为单人电影确实没有什么看点,多年之后美国影评终于为老李平反了,所以说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了。
然后导演被包养跟没包养的真的差挺大,典型例子请看如昆汀·塔伦蒂诺、大卫·拉塞尔等人和那一群苦逼兮兮的为了几百万的投资焦头烂额的独立制作的导演们
欧洲三大里面现在商业做的最好的是戛纳,柏林依然不紧不慢的自行其路,威尼斯已经快要被自己作死了,早几年的时候这个电影节获奖的都是自己国家的片子,把自己的口碑都给搞烂了,再后来就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地位了。
以及关于**影后的颜值问题,她主打的从来就不是脸啊,是知性的气质跟学霸人设和虔诚的教徒。论脸的话别说是塞隆了,连格温妮丝·帕特洛都能把她甩在身后,人家是正统的盎格鲁撒克逊美人,虽然貌似国内不怎么吃这一口。还有那一批七零后的如卡梅隆、巴里摩尔、两个英国的凯特,一堆的英伦玫瑰跟法国美人都比她好看。娜塔莉最出色的是一双眉毛,长得真是美丽动人,但她一哭的时候就真是丑的动人了,从来不变的八字眉,而且演员最重要的是眼睛,她的眼神没有内容,相比较起就剩下个轮廓的澳大利亚的凯特,人家的眼睛里面可比她有戏多了
感谢小天使
读者“沫”;灌溉营养液+32017…06…30 17:33:12
读者“阿柏”;灌溉营养液+202017…06…30 15:29:05
读者“路过的胖圈”;灌溉营养液+102017…06…30 14:43:41
读者“明后染风”;灌溉营养液+52017…06…30 13:28:42
读者“四面为我唱楚歌”;灌溉营养液+202017…06…30 09:15:51
读者“梅紫”;灌溉营养液+52017…06…30 08:01:43
读者“hiroyuki”;灌溉营养液+302017…06…29 22:03:25
者“lucky妮真”;灌溉营养液+12017…06…29 20:05:2
推篇基友的文
论如何帮男友反向冲分
第604章()
你拿好莱坞的明星们做嘘头; 但却又不愿意给人家甜头,这么搞下去迟早有一天要出事。 首发哦亲当别人不愿意陪你玩了,就是电影节没落的开始。
“威尼斯电影节终究还是一个讲究艺术的电影节,底线还是要有,否则的话跟那些向好莱坞谄媚的电影节有什么区别?”马可·穆勒如是说。
表明了自己对好莱坞电影作品的态度。
作为展台他们已经做的够多了; 再多的话那就不是威尼斯电影节了,而应该改名为好莱坞的威尼斯!
在这种基调之下那些来自好莱坞的电影不管是有内容还是没内容,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基本上读被一棍子打死了; 其中就有玛格丽特的那部《百万美元宝贝》。
“《百万美元宝贝》没什么不好; 但就是太过好莱坞,也太过于烂俗了。这种煽情的方式刻意的过头; 更像是一部为了迎合那些奥斯卡评委们的口味制造的特供电影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艺术。。。。。”斯派克·李说。
这位著名的黑人导演是欧洲各大电影节的常客; 虽然拿到手的都是一些比较边缘的奖项; 但他确实是美国国内少数能够在欧洲混出点儿名声的导演。
只不过这人是真的对那种主流电影不屑一顾; 认为那些作品都是在向奥斯卡献媚,迎合这个纯白色的奖项。这次的《百万美元宝贝》也是如此,他并没有因为电影中有一位黑人演员而对这部电影嘴下留情,反而是直接开喷; 把斯嘉丽给堵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我们讨论的是演员而不是电影,我不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对女主角的表演有什么影响。相反,正是这种非常主流的电影才让玛格丽特的表演更加的吸引人更难能可贵,难道我们要跟戛纳学习,只有乱。伦跟各种奇葩狗血猎奇的剧情中的演员才是好演员吗?”好不容易抚平了胸口的那股闷气; 斯嘉丽怼了回去。
妈蛋这个斯派克·李就是个神经病吧?没见过胳膊肘这么往外拐的!
玛格丽特的表演哪里不如斯丹顿了?那种最深沉的绝望跟生命中最后的叹息你让对方演一个试一试!看电影的时候明明被震惊的很,半天都说不出来话,现在居然这么说?我看不是威尼斯在献媚奥斯卡,是你在拍马可·穆勒的马屁想要以后继续抱大腿提知名度吧!
斯嘉丽感觉自己的双手蠢蠢欲动,好想要一巴掌乎上对面那个老男人的脸!真的,看起来就很欠揍怎么办?
“冷静一下,既然大家各有各的意见,不如我们投票决定吧。”意大利本土的导演米莫·卡洛普雷斯蒂笑呵呵的说。
基本上大家意见不同的时候都是投票决定奖项归属,投票都投不出来的话那就轮到评审团主席出马了。现在的情况来看,最佳女演员的主要争论点在艾美达·斯丹顿跟玛格丽特·简身上。最后的角逐也是这两个人,那么干脆就投票决定好了,省得大家吵来吵去的,这都一上午了,马上就到了午饭时间,继续吵下去也没个结果,赶紧速战速决吧。
狡猾懒散的意大利人心里想。
当然他自己的意见是倾向与艾美达·斯丹顿的。作为本土的导演,当然要支持电影节本身的决策,如果选择了玛格丽特·简的话那不就是对好莱坞妥协了吗?这是原则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