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人员调动和大臣任命。这其中当然包括长安城守军一些列下属军官的任命,这些人在名义上当然只接受徐济这大司空的指挥调动。
这道命令一下。徐济名义上的权力立时激增,这等于说在六州之内徐济就是个土皇帝,不说别的,至少六州地刺史他自己可以随意更换。
更何况这大司马一职了,立刻使得徐济变成大汉权利最大地位最高的军事长官。更可以调动天下兵马。现在天下大乱,刘协又令徐济专事征伐,这等于把随意杀人的宝剑放到了徐济的手里,可以说刘协对徐济的恩赐已经到了极点。
不过徐济却并不是十分开心。他再一次发现,自己绝对不可以放松对刘协的警惕。尤其是刘协当着这许多臣子的面给自己这般大的恩宠之后。这些时日,徐济只顾得对付王允和解决长安控制权的问题去了。早已经把这刘协抛到了脑后,他实在没有想到刘协会此时摆自己一道。虽然自己可以化解,但那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现在自己唯有隐忍不发,让刘协得意一段时日。
在朝堂上众人的祝贺声和羡慕声中,徐济无奈地和其他接受任命的大臣跪倒谢恩。
不说刘协对其他人的人事任命有拉拢人心之意,就说刘协对自己名不副实的封赏,就令徐济心生不满,对刘协心生警惕。
的确,从表面上看,自己受到了天大的恩宠,可仔细一想,这又算怎么一回事?
“总管六州事物”,难道在这之前自己就没总管六州事物吗?这六州的官员哪个不在自己的调配之内?
还有那个大司空一职,更是鸡肋得很,所谓的“掌管天下兵马”简直就是个笑话。兵荒马乱之中,自己能掌管的就是自己的部队,再加上眼前这刚刚收服的长安的军队而已,又哪能掌管天下兵马那?
中央集权的松散乃是东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东汉自建立起就从没有真正意义的完全控制天下兵马的;更何况是现在呢?难道自己可调动曹操又或者孙策的兵马吗?
若是可以的话;那天下也不会大乱了。还有那个专事征伐,说得更是语焉不详,就现在看来,袁绍和长安地区都需要平定,可是刘协并没有说在消除这些势力之后,这些地区归谁来支配。到底是徐济呢?还是另外派人出任州郡的刺史或者是太守?
诚然,作为大汉的臣子来说,徐济的权力实际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实在已经是荣耀到了极点,但是作为一个要改朝换代的人来说,刘协的这些所谓恩赐不但对徐济作用不大,反而还是一种变相的消弱。可以想见。刘协今天对徐济的封赏不日就会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时候谁不知道刘协不把徐济当成是肱骨之臣?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自然会认为徐济就是大汉朝廷忠臣的代表,确认刘协的地位更是徐济和已经死去的刘虞共同倡导的。可以说徐济的声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此而来。若是徐济日后对刘协稍有不敬。那么天下的舆论就会把矛头齐齐指向自己。这个中滋味实在不舒服。更不用说自己想要改朝换代的想法了,叫别人知道了更是大逆不道,到这时徐济才真切地体会到曹操当时的辛苦。
哎,说穿了。还是权力和野心在作怪,刘协现在这么做根本是自己将了一军。其他事情可以姑且不论。就说即将要结束对袁绍的豫州之战,在自己打下豫州后,刘协若是另派一人作豫州刺史难道自己可说不行吗?只怕自己才一反对。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自己恃宠生娇。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坦白说。徐济自己倒是并不大在意皇帝的位置,若是刘协乃是一代明君那也无妨,毕竟皇帝这个活要想干好。那着实是天底下最难地活计。但问题是刘协根本无力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问题,自己改朝换代并非是理想的结束。而恰恰是自己斩断这时代华夏分裂的根源的理想的开始。故此,刘协这块绊脚石是必须要搬开的。哪怕日别人说自己是篡位者,那也在所不惜。
不过想一想,徐济不得不承认刘协实在是天生搞政治的料子,他很会利用形势打击敌人。这小子一惊看穿了自己势必要杀掉王允的决心。更看出在长安自己无论再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不占优势,只有借助皇帝之名才可以站稳脚跟,故此才敢那里大发君威。大肆地伸张君权,避免自己完全沦为徐济利用工具地命运。
而实际上,刘协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在刘协把杀王允地责任大包大揽过来、避免别人说徐济随意枉杀大臣地同时。刘协成功的给朝廷中地大臣们一种错觉:徐济不过是他的心腹而已,徐济杀王允看上去真地只是奉命行事。如此一来,仿佛平定长安之乱的人不是徐济,而是他刘协似的。弄得刘协的声望一时之间在长安群臣心中攀升到极点,这一点只要看看此刻站在朝堂中的大臣们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可以想见,在现在这个阶段,长安将会出现人人巴结刘协的局面,因为刘协的手中有自己这把刀,可以随意地杀人。而这种局面正中刘协的下怀,刘协将会大肆笼络人心,扩张自己势力。只要时间充足;刘协甚至可以把朝廷上的其他势力完全掌握;然后寻找一个理由;在把自己一脚踢开。结束自己只能充当政治工具的悲惨命运。只要自己真正掌握了权利;再作出几件出色的事情来;他刘协就是中兴之主。至少天下诸侯在名义上不敢和他对抗。到那时;谁再想控制刘协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徐济不由得心中苦笑:没有想到;自己原本要利用刘协;现在却反过来被刘协利用;看来自己实在不是搞政治的料子;想到这里;徐济下定决心要把荀彧从兖州调过来;只有荀彧这政坛老手才可以对付刘协这个小奸巨猾之人。至于现阶段,徐济唯有默默接受刘协的所有安排,只要自己稍有不满,立时就会被有心人利用,他们会和刘协联起手来一起排挤自己。而且对方在长安城内他们也的确有这个实力。
徐济很清楚。虽然说左右要和刘协翻脸,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翻脸的时候。
这个结论只要和历史上迎接刘协时候的曹操对照一下就可以得出。那时的曹操虽然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但确实汗献帝唯一可以依仗的军队,至于其他小股诸侯的部队都已经被曹操分化瓦解又或者驱逐,比如说杨奉等人。
那时的曹操根本就是大权独揽,所以才会强制性质的迁都到许昌,更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变成朝廷中的大员,逐渐地掌握政权。
可是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呢,显然没有那个资格。不说自己现在身边一个文臣没有,无法在朝中安插亲信。至少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控制长安。
表面看自己现在兵权在握,而且名义上长安地军队都归自己掌管。但到底不是自己地嫡系部队。就拿刘协新任命的那些长安守军的各个大小军官来说,徐济这外来者几乎可说是一无所知。看看刘协在点他们名字那不假思索地样子,就可知道这些人都是刘协早已经思考多时的结果了。一旦有起事来,真正能指挥动他们的还是刘协。
长安的势力错综复杂,再加上长安地区大小城市不少。而且每座城市都有驻军。现在这些驻军还没有别收服,谁知道王允一死,这些军队都听命于哪个大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兵变事件。最糟糕就是长安城地驻军也参与进来,来个里应外合。那自己可真的就无发在长安立足了。
现在。经过刘协的一番蓄意拉拢,人人向刘协谄媚。一定有不少人想要取代自己这个称谓的“刘协心腹”的位置,只要自己处理不好和刘协的关系。一定会有人出头这么做的。不过徐济并非无还手之力,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说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现在刘协这么有恃无恐是看穿了自己在长安的实力不强。
自己此来长安地目的是为了控制长安,可是现在倒好,反倒是刘协借着大肆封官的机会,弄得他控制长安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了。
只此一项。徐济就发觉自己治政只能实在不如曹操,至少曹操不会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
但是刘协还是太嫩了,他恐怕根本不知道自己还留有后手。
用不了多久,张绣和贾诩的军队就可以回长安。而王晨和王凌一旦劝降了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奔长安而来。
到时候自己在长安地区地嫡系军队将不少于十万。看谁还敢不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即便是刘协可以拿汉中的战事为借口,不让张绣的军队回长安又如何?有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便足够了。
不过现在只好看着刘协在自己面前嚣张了。
想到这里。徐济心中不由得轻轻地叹了口气,第一次发觉自己此次长安之行有点疏忽大意了。的确,只要自己的军队一到,自己立时权倾朝野。但是自己在现在已经先输了一局,看着朝中的一个个重要官职被刘协老实不客气的分给了别人,徐济只能怨恨自己忘记带文官进长安的事情了。
朝会结束之后,徐济心情大坏,和那些想要巴结自己,向自己祝贺的大臣们匆匆打了声招呼便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也就是杨彪的府邸。
不多时,史阿、郭淮、王凌、王晨四人便赶来。史阿才一进来便想徐济高声祝贺;徐济苦笑接受了史阿的一番心意。
郭淮不明白徐济为何会露出这种表情;大奇之下;出声询问。
史阿这才注意到徐济不对劲的地方。
徐济便把刘协对自己的封赏说了一遍。史阿到没有什么反应,郭淮和王凌、王晨三人却立时看出这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显然,这三人对政治的解读能力都比史阿强很多。
王凌和王晨闻言后,面有忧色,低头不语。
郭淮倒是对徐济充满信心,脸色一变后,便若无其事,他知道徐济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徐济看了王凌和王晨一眼,心知这两人现在是惊弓之鸟,命运更和自己挂上了钩,若是他徐济在长安站不住脚,王氏家族的政治声望便彻底完了。
为了坚定这两人的决心,让他们两人为自己悉心办事,徐济便把自己的打算稍作透露。
当王晨和王凌两人得知只要拿下潼关和青泥口,徐济另有大军潜入长安的时候,立时欣喜若狂,马上请命要到两座关口去。徐济见他们两人这般主动,当然很高兴了,于是便要两人前往两处关口,与贾诩和张绣两人会合,迅速放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进关。
两人领命而去。
史阿在一旁听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徐济在为什么担心。
等两人走之后,徐济才耐心的解释给他听。史阿张颌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加事。他没有想到刘协居心叵测,在这耀眼的封赏下有如此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时间眼中厉芒闪闪,显然是对刘协很不满意,最后唯有长叹一声,便不再言语。
徐济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头,知道史阿拿刘协没有办法。
不过徐济却知道,长安的斗争如今正是方兴未艾。
不仅在长安城外的战场上,也在长安城内的朝堂上。自己如今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一个不小心自己一番计较就会全盘落空,而这也就意味着贾诩制定的由长安为核心的西进计划也完全搁浅,这是徐济绝对不愿意见到和接受的事情。
徐济比任何人都清楚的知道现在局面的暗潮有多汹涌,刘协的一番作为让徐济不得不按下自己焦急的内心而选择静待良机,只要于禁和李严大军一到,那便是自己的翻身之日!
燕雀哀鸿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七章:混战(五)()
最快更新无双鬼才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就在徐济在长安大显神威的时候,长安城外也是战乱一片。
当王允在长安城里为吕布的去向大伤脑筋、并且把华雄抓起来的半夜时分的时候,吕布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了池阳,悍然发动了突袭,池阳的守军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已经被吕布攻占了东门。
吕布和自己手下的几员战将在池阳城中横冲直撞,杀的池阳守军哭爹喊娘。随即,吕布手下大将宋宪遇见了一名西凉打扮的战将,与之交手,大战三十多回合,宋宪的同伴侯成从后面杀到,双战此人。最后宋宪一刀劈中此人肩膀,那人负伤吃痛,大吼一声后便仓皇而逃。
宋宪和侯成也不追赶,只是抓住了此人的俘虏无数。
随后,吕布占领池阳。把抓来的俘虏一问,才知道被杀走的那人乃是韩遂手下大将梁兴。至于其他事一概不知,只是知道他们此来是奉了王允的命令,要到长安来对付一个大人物。而他们只不过是先头部队而已。
不明就里的吕布越发地肯定了贾诩的说法,手下众将也恨得要一切齿,哪里知道这个所谓的大人物指的不是他吕布而是贾诩?
仇恨充满了胸膛,自然也就忘记询问为何韩遂和王允能联起手来的原因。若是贾诩在此,一定会惊讶为何与吕布交战的人不是李李淮郭汜反而是韩遂。吕布那里会管这些,反正在他看来都一样。只是命令手下积极备战。
黎明时分,就在徐济发动长安之战的同时,池阳之战也已经打响。
韩遂大军杀到。
吕布亲自出城迎敌,韩遂一见吕布便大骂说他和贾诩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吕布完全没有想到韩遂的意思是指自己帮助贾诩谋夺长安的权利。还以为韩遂已经知道贾诩帮助自己的事情了,大吃一惊。极力否认。只说了一句“某家欲独自横行,与贾诩何干”便极力邀战。
韩遂晓得吕布天下无双,自然遣手下众将群战吕布。
吕布抖擞精神,大战梁兴、程银、张衡、杨秋四将。
吕布手下众将深知吕布的习惯。当然不会出手帮忙。吕布是何许人也?当年力敌三英。更大战关、张二十多回合而不落下风,以陈到的神勇也只能换得两败俱伤的局面。而且还是重伤换轻伤。
韩遂手下四将虽然在西凉一直以勇武著称,但哪里会是温候地对手?
只两三个回合,吕布大喝一声。方天画戟红光闪动,诡异的在一招之内便刺穿了四人的手腕。四人吓得魂飞魄得到。拨马便走。
吕布一摆手中方天画戟,身后大军掩杀而至。
韩遂见吕布来势汹汹,立足不住,连忙带军转身便逃。
吕布在后面衔尾而击,大开杀戒。
要不是生性冷静的成廉唤住吕布,令杀热了手的吕布杨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只怕韩遂此一战便要被吕布杀残。背泾水结营的韩遂万般无奈下。唯有向池阳的周边城市求援兵。
谁知这些城市纷纷拒绝援助,理由是在他们城市的周围,也发现了吕布军队地斥候。而且已经接到王允的严令,只能严守城池。绝对不能出城,以免中了吕布之计。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斥候并非是吕布派出的,而是贾诩的疑兵之计。
不明真相的韩遂气得跳脚大骂,但又无可奈何,虽然他在怀疑这是吕布的稳军之计,但是吕布的下一步动向的确是扑朔迷离。看吕布倾城而出的样子似乎是要放弃长安,但是放弃了长安的吕布又将何去何从呢?毕竟池阳城小。而且粮草不多,无法长时间坚守,吕布虽然鲁莽,但是却绝对不会做出这般没有兵法常识的事情。
唯一的解释就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