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路桑鞫此吞炕鹆恕�
“你先放下吧!”陈飞说道。
杨家祥主动把炭盆放到了陈飞面前,然后陈飞随口问了一句说:“这是木炭吗?”
“不,陈县令,这个不是木炭,这个是石炭!”杨家祥说道。
“嗯?石炭?什么东西?”陈飞反问。
杨家祥马上说:“木炭是用柴火烧制而成,而这种石炭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直接就是炭。所以我们称之为石炭,而那种用木材烧制的叫做木炭。而我们朔县有不少县郊外有些石炭,所以我让人去弄一些出来。”
“石炭?哦,你说的是煤炭啊!”陈飞这才反应过来。
陈飞知道了这个不是所谓的木炭,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煤炭,这种东西在古代叫做石炭。而古代因为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对于古人来说应该是属于石头的一种。所以他们也就认为是石炭了。
“煤炭?你说这种东西县城郊外多吗?”陈飞问道。
杨家祥马上说:“还算不少,不过具体有多好我们也都不知道。因为他都被泥土埋着,我们也不知道啊!”
陈飞开始思考了一下,说:“你下去吧!”
杨家祥马上下去了,陈飞主动拿出了手机搜索了一下相关于朔县的资料。陈飞知道朔县属于后世山西一代。山西也就是煤炭特别多,在后世也都是一个煤都。所以陈飞也都难免想要找一下后世的资料,看看朔县有没有什么煤炭。
“我的个乖乖,没有想到朔县居然还有一个大煤炭啊!”陈飞惊呼。
陈飞用手机搜索了后世朔州的资料,结果发现了后世朔州居然有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在后世也就是被称之为平朔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而这个煤炭在后世可是地质储量高大一百二十六亿吨。在后世曾经轰动一时,在一定时间之内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这个露天煤矿也就是位于朔城区还有平鲁区的交界点,也就是说这个平朔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也就是位于朔县的县城郊外,位于朔县西北方一代。
这么大一个煤炭,居然就在自己这里?这么大的一个宝物。如果在后世绝对是富得流油了。可是古代的百姓并没有使用煤炭的习惯,虽然也有一部分使用煤炭来炼铁的情况,可是这种情况不是主流。所谓后世那些最早使用煤炭的例子,其实那些都是个例,并不能够当做全国都是采用煤炭的例子。这种个例对于陈飞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百姓都不需要煤炭啊!
在这个时代,百姓做饭取暖都是使用柴火。平常百姓要么自己去砍柴,要么也就是从樵夫身上购买柴火。然后用来做饭或者是取暖。可是陈飞却知道柴火以后逐步会被煤炭代替,尤其是蜂窝煤。普通木柴其实有很多缺点,第一个也就是使用麻烦。必须要有人上山砍柴,然后劈柴,最后晒干了之后才能够使用。而木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烧制木柴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很多烟尘,这些烟尘对于做饭的人可是非常不爽快的。毕竟没有人喜欢做饭的时候有烟尘,这个其实是因为木柴里面没有晒干。里面还有很多水分造成的原因。
而且木柴的缺点还不只是这些,木柴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也就是热值低。木柴每千克普遍热值在3000大卡左右,而标准煤足足达到了7000大卡。是木柴的一倍还多。至于木柴的缺点,还有很多,什么污染环境,破坏森林植被也就不说了。就说他木柴的形态各异,没有统一的形态,所以在古代很难开发出统一的火灶。木柴热值利用低,并且热量容易挥发,这样反而不如煤炭。
陈飞知道后来蜂窝煤发明之后,也就专门弄出了相应的蜂窝煤炉。蜂窝煤炉是专门使用蜂窝煤的炉具,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蜂窝煤不至于浪费热量,热量利用率达到了顶峰,而这个也是木柴达不到的。未来煤炭尤其是蜂窝煤将会逐步替代木柴成为百姓家用燃料的首选,至于到了一千多年之后,蜂窝煤也都会逐步被替代,最后使用液化石油气。因为液化石油气使用更方便,干净卫生,并且热值很高。不过现在还不具备使用气体燃料的手段,所以陈飞自然也不会想着实用气体燃料作为生活使用。
至于后世有一些蛋疼的家伙说什么木柴做饭更好吃,陈飞对于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所谓木柴做饭更好吃,先不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可是从历史发展来说木柴已经是注定要被淘汰到了。不但损害环境,破坏森林植被,尤其是他使用的残渣和各种环境限制,所以木柴被淘汰,那个可是历史必然。所以一些说木柴做饭更好吃的家伙,那都是一群蛋疼无比的家伙在yy。
“煤炭可是一个好东西,比木柴好多了。不管是取暖,还是生火做饭,那都是比木柴好多了。可是百姓不适用煤炭,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过,后世伟人说得好,没有条件,那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啊!活人还能给尿憋死!”陈飞突然想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蜂窝煤()
“快点搅拌好,把这些石炭粉还有黄泥放水进去搅拌,然后放到模子里面压紧!”张飞扬指挥着一些民夫说道。
而这些民夫分别开始在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好的黄泥粉还有煤炭粉末搅拌在一起,然后成了一种像是面团一样的东西,然后把这些“黑面团”放到了模子里面去压紧,之后也就马上把压好的煤块放到了另一边,然后等于是晒干这些煤团。也幸好现在是寒冬,天气非常的干燥,煤炭团里面的水分很快也就被干燥的空气剥夺走了,煤炭干得飞快。
如果是后世人看到了这个情况,很容易也就知道了这个流程其实是在制作蜂窝煤。张飞扬发现了朔县有煤炭,那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好东西。煤炭可是一个相对于目前木柴来说的清洁能源,虽然后世已经不用了,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反而是不错的东西。特别是张飞扬准备采用的蜂窝煤,那更是煮饭取暖都很有作用的好东西啊!蜂窝煤在后世不但可以用来煮饭,而且蜂窝煤相对于木柴来说使用方便,热值足够高,并且清洁环保,是一个比起木柴来说好很多的东西。既然蜂窝煤比起木柴有那么多好处,所以张飞扬打算在朔县范围之内推广蜂窝煤,让百姓可以放弃使用木柴来做饭取暖。
至于这些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在后世其实也都不是什么秘密了。最简单最原始的蜂窝煤制作方法也就是利用八成的煤炭,两成的红泥或者是黄泥来进行制作。这样一块蜂窝煤能够燃烧两个小时。而这些煤炭,在朔县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钱。现在是古代,煤炭使用很少。因为使用的少反而不值钱。只要发动一些人力去县城郊区去采集,都能够采集到不少露天的煤炭出来。然后打成粉末,和黄泥粉一起放水搅和之后搅拌到一起,放到模子里面。
至于模子,也都是非常简单。一个模子请一个铁匠按照有一定标准来做不到一天也都可以做成。如果认为铁太贵,还可以利用石头都可以。至于那些蜂窝煤的煤炉,也都可以使用黄泥按照蜂窝煤的大小来进行制作,然后晾干之后也就可以成了一个原始的煤炉了。这样的煤炉相对于过去的柴火灶,不但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到燃料里面的热值,并且能够让他节省燃料。让饭菜可以尽可能的尽快成熟。
“陈县令,你做这个真的有你说的那种大用吗?”杨家祥问道。
“当然了,这种蜂窝煤可以说是做菜还有取暖都可以的好东西。有了它,那木柴也就可以淘汰了,不用烧什么木柴了!”陈飞说道。
而杨家祥马上说:“那这样百姓岂不是要额外花费来购买这些燃料了吗?这样会不会给百姓增加负担呢?”
“你这个完全是一个无聊的伪命题!如果过去使用柴火。那柴火要么也就是自己去上山砍柴。而砍柴可是一个巨大的体力消耗,而这些体力消耗难道不需要吃更多的饭菜食物来补充吗?而且砍柴劈柴,花费的时间可是多了去了,这样难道也就不耽误农活的时间?而且哪怕他们去樵夫哪里购买柴火,那最终的价格也一定比这个购买蜂窝煤要高。这里面的体力成本还有时间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如果直接采用了蜂窝煤,那百姓不用消耗大量的体力来娶砍柴劈柴,这样反而能够节省下饭菜。这样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农活。能够休息很久,这样不就是节省了粮食吗?至于你说的要额外花费钱财,我想绝大多数百姓也都会愿意的。”陈飞说道。
这个杨家祥的话。让陈飞想起了后世一些所谓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村的说法。很多农村没有通自来水,所以必须要去挑水才能够维持自己家里面的饮用水需求。而有些城市里面的白痴说什么通了自来水,反而要花钱来购买这些自来水,所以反而是要额外花钱。这些家伙其实也都是不熟悉情况,所以才说出这种话。这种人其实也就是和那个晋惠帝的何不吃肉糜差不多,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也就乱说。
之所以很多农村宁可通自来水来花钱购买这些自来水。其实那是因为挑水的体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高。如果真的是挑水能比使用自来水成本更低,那绝对是一大群人是挑这些免费的水。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挑水。都是宁可选择自来水。
所以杨家祥这话说得非常没有道理,因为既然有了蜂窝煤。那百姓自然也就不会选择去砍柴劈柴来做饭取暖了。虽然也需要额外的花费一批财富,可是因此省下了不少体力消耗,而且也会因为这些体力消耗而节省粮食。如果陈飞可以肯定,如果能够用这些省下来的粮食来换取蜂窝煤,那还是有不少百姓愿意做的。毕竟人都是一种惰性的动物,如果两者最终结果都一样,那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会选择省时省力的。至于那些更费力的“远路”,恐怕没有多少人会选择。
所以这个蜂窝煤不怕没有市场,陈飞反而担心到时候一旦蜂窝煤开始流行,那会不会造成产能不够的问题。现在陈飞也都是在一部分人生产这个蜂窝煤,到时候可以分发给百姓,让百姓能够使用这个蜂窝煤,逐步淘汰木柴。至于那些非要吃木柴煮饭的人,陈飞也都不会理会他们了。陈飞认为哪怕有部分人认为木柴煮饭更好吃,可是现实的压力一定会让他们选择使用蜂窝煤。
“陈县令,我们已经弄出了一万块蜂窝煤了!陈县令你看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那个制作蜂窝煤的工头问道。
“好了,你们去休息一下吧!等这些煤炭晾干了之后,我们要去对下辖的百姓‘雪中送炭’一下!”陈飞说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煤()
“老婆,现在越来越冷了,柴火准备好了没有?”刘狗儿对自己老婆喊道。
“早就准备好了,本来你去砍柴已经有了不少,而前不久还跟樵夫买了不少,足够过冬了!”刘狗儿的老婆说道。
不过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过来喊道:“刘狗儿,你跟我来一下。”
“保长?有事吗?”刘狗儿问道。
刘狗儿被保长拉到了乡中心,然后看到了这里有一些人正在发放一些黑乎乎的东西。而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呈现一个圆柱形,而中间有一个个的小孔,而大家也都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
“各位乡亲,新来不久的陈县令这次来给大家发放特制的石炭,这些石炭可以用来烤火,也可以用来当做做菜的燃料,所以大家可以尽管拿去用。而每户人家可以领取三块这种叫做蜂窝煤的石炭。这个是陈县令给大家发放的,为了让大家的寒冬感觉温暖。”乡正说道。
而这些来领取这个蜂窝煤的百姓也都是一阵激动,因为陈飞代表的官府这个可真是雪中送炭啊!虽然三块蜂窝煤并不算太多,可是也好歹也是官府的一片心意。自古以来能够在冬天给百姓发放炭火的能够有多少?绝大多数朝代也都是皇帝给那些高官显贵发一些木炭,代表皇帝对于臣子的关心。虽然这些木炭高官显贵并不缺乏,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可是也都是表明了关心。可是普通百姓,官府几乎也都没有发放炭火的情况。因为虽然给一户百姓发放炭火并不需要多少钱,可是一旦给全国百姓发放木炭。那花费可就是无与伦比的了。所以给普通百姓雪中送炭这种事情,只有在极少数朝代,或者是只有在首都的百姓才能够享受的到,至于那些别的百姓,也都很难享受到了。
现在陈飞给大家进行所谓的雪中送炭。这个让百姓也都是对陈飞感觉印象很好了。很多时候百姓并不关心官府有多么好,而往往从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就可以看出来了。雪中送炭虽然价值不高,可是却也都是意味着官府对于百姓的关心,让他们心里面暖洋洋的。至于有些人说这个是“小恩小惠”,那这个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反正,绝大多数百姓也都是会被这种“小恩小惠”给收买了民心。毕竟这个世界上智者永远是少数。
“孩子他爹,这个是什么东西?”刘狗儿的老婆问道。
“大家过来,这个是县里面发放蜂窝煤,是给我们做菜取暖用的。而且上面还有送了一个煤炉,专门烧这种蜂窝煤的!等下我们也就试一下。用这个蜂窝煤来做菜!”刘狗儿说道。
刘狗儿把三块蜂窝煤放到了煤炉里面,然后利用一根木柴来引火,之后慢慢点燃了这个蜂窝煤。之后他把蒸笼放到了这个煤炉上面,开始进行做饭。而这个时代并没有炒菜这门艺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也都是把一些蔬菜放到了水里面,放盐之后乱炖了。而锅上放了一个蒸笼,乱炖的时候正好靠着火热的蒸汽把上面叫做“蒸饼”的类馒头的食物蒸熟,这样蔬菜炖好了之后馒头也基本上熟了。这样是普通百姓常用的手段。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可以节省燃料。
“好暖和啊!”刘狗儿的老婆说道。
“是啊!确实挺暖和的,我这个还是在烧着饭菜。而这些热量都还够我们取暖,正蜂窝煤真是好东西啊!”刘狗儿也都说道。
刘狗儿终于知道这个蜂窝煤是好东西,烧水一下子也就烧开了,比起木柴需要的时间居然少了足足一半以上。这个是因为蜂窝煤炉子能够更好的把热量集中到锅底,不让多余的热量散开太多。而柴火灶显然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热量也都浪费了。再加上蜂窝煤的热值比木柴高了很多。所以一边烧菜而另一边却感觉非常暖和。
“老婆,你记住。县里面的人说了,这个蜂窝煤有小毒。我们每次取暖做饭的时候不能够把房间封死,必须要留下一些空空。如果让这些小毒积累在房内,那也是会很危险的。”刘狗儿马上说道。
“好的!我们现在不是一直都在开着窗户吗?过去那些柴火烟尘非常大,我们也都要开着窗户的,所以无所谓。”刘狗儿的老婆说道。
陈飞也是担心这个使用蜂窝煤会引起二氧化碳或者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也就是跟这些百姓讲有小毒了。陈飞不好解释什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说法,所以既然解释不清楚,那也就是说是有小毒,让他们避免让这些小毒积累在房间里面了。不过陈飞这个担心也是不太要紧的,因为原先百姓烧柴火的时候,往往都有很大烟尘,所以他们也都是会打开窗户避免烟尘呛到。
“啊,这个蜂窝煤真是够好啊!饭菜都做完了,它居然还没有烧完?”刘狗儿的老婆问道。
这些蜂窝煤一般来说都是可以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