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斩邪-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郎问:“它说什么?”

    雄平听得真切,连忙做翻译:“公子,它说不用审,且容许它变为人身,问一句,答一句,绝不敢有半句欺瞒。”

    陈三郎哑然失笑:次次都这样,看来妖族比人还要怕死得多。

    他却不知道,这些底层妖类千辛万苦,才开窍明智,实在极其珍惜此身。

    一刻钟后,泥鳅就把该说和不该说只要是能说的,统统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最终事情的来龙去脉,却让陈三郎感到啼笑皆非。

    原来这泥鳅来泾河做检查,并非出自大统领蟒妖的授意——皆因这条蟒妖年前便闭关修炼,突破瓶颈,起码得两三年才会出关。

    水域的管理,本就松散,大统领这一闭关,下面的水族妖类就更没人管了。虽然大的纰漏不敢做,可小的手脚却前所未有的多。

    比如上次雄鱼精走门路获得玉符敕命,便是钻了管理上的漏洞,根本就不是蟒妖批准审核的,而是下面掌管的人收了好处,私自弄出来的东西;又比如这次泥鳅出行,就是举着“例行巡视”的幌子,到下面各河神庙里打秋风,狐假虎威,获取好处。

    听完之后,陈三郎觉得好气又好笑,不禁想起俗世衙门“钦差满天飞”的怪现象。

    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阿和,你带着他到大人那里去,由她发落。”

    蟹和一听,有些不情不愿,要是敖卿眉对泥鳅种下禁制,那不等于说自家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吗?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可就没水喝了。

    想着,就朝雄平打个眼色。

    雄平也是个乖巧的主,当即道:“公子,这泥鳅惯于披虎皮做大戏,狡诈如油,不如一刀杀了,落个干净!”

    陈三郎喝道:“我知道你们打着什么主意,你家大人自有分寸。”顿一顿,说道:“就算收为己用,也不会放在泾河,你们明白了吗?”

    两妖面面相觑,还是螃蟹领悟得最快,面有喜色:“好,我这就押送它走。”

    过不多久,雄平也明白了:这泥鳅不管怎么说,也是蟒妖大统领手下有名有号的一个家伙,要是贸然被杀,难免引来变故。不如收了,再打发它回去,等于在蟒妖身边安插了个眼线,日后或者有用得着的地方。

    想到这一层,满脸敬佩之色,对着陈三郎一竖大拇指:“公子,高,真高!”

    解决了这一桩事,陈三郎继续去视察建设事项。

    由于属于起步阶段,万废待兴,人力物力都不具备,全盘计划,当前只能先勾勒雏形。

    主要有三块。

    第一是田地生产,这个没甚好说的,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然这一块还有着许多能改善的地方,眼下却不急着弄,当徐徐图之。

    第二,建立族学,这个由杨老先生负责;夏禹王朝重教育,社学族学之类,大都属于私人组织,无需公家拨款,衙门乐见其成,只要不宣扬反动的言论事物,就不会干涉管制。

    对于族学,陈三郎颇为看重。知识改变命运是老生常谈,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他另有打算,准备把族学细化,多学科化。不仅办明经科举,还要办工农技术等。

    当把这个建议向杨老先生提出时,老先生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说陈三郎这个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在这个世界,匠人——不管什么匠,包括医生,但凡吃技术饭的,身份地位都颇为低微,被人看不起。

    万物为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才是主流,士子之外,轮到农民,商人又次之——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财万贯的商贾宁愿倒贴巨额嫁妆,也要找个有功名在身的女婿的主要原因。

    现在陈三郎办族学,却要设置各类技术科目,这不搞笑吗?

    天下私塾官学多矣,但基本没有哪间会设立这样的学科,实用些的,就是算术了。而对于工匠而言,他们的技术传承主要是父传子,子传孙;或者是收徒弟,两个方式,很少会拿出技术,广而告之的。

    思维的改变最为艰难,所以陈三郎只是提一提,没有和老先生争辩。

    第三:建立村庄坞堡。

    由于选址在城外,荒郊野岭之地,那么就需要做好应对贼寇进犯的物理防御准备。普通住人的农舍,简陋点没事,反正只是临时建筑,可一旦真正创建村庄的时候,布局设置,一丝不苟,用材用料,都不能含糊。这样的话,就算遭遇乱世,族人家人们都具备自保的力量。

    这三块是根基,至于锻炼壮丁那些,属于更远的筹谋了。

    陈三郎心头掠过诸多构思想法,然后每一个想法都用笔记载下来,写得清清楚楚,最后将纸张装订成本。

    这一本册子,便是所有计划的蓝图所在。等有了钱,有了相关人才,便可逐条逐条实现,把构思变作事实。

    真是期待那一天能早日到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十月之时,倩女怀春() 
(感谢书友“alvin4933”“龙王灭世”“王无罪”“书友140512173555278”“书友140809221804573”的慷慨打赏!)

    日子过得快,九月之后是十月,早晚气温变化颇大,清晨起床的时候,明显感到寒意,单衣有些禁受不住。

    陈三郎要赶赴京城长安,参加明年春闺的考试了。

    这一场会试,应该是他这一辈子最为关键的考试——至于会试之后的殿试,圣上朱笔点进士,其实有着“选秀”的性质,气氛绝不会和乡试会试那般压抑紧张。

    从举人到进士,从官身到官位,从鲤跃龙门到青云直上,会试,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枢纽转承点。

    陈三郎势在必得。

    他虽然不会望气术,但也知道目前自己的时运正是旺盛的时候,自当一鼓作气冲过去。

    这不是借东风,而是东风别有用心地鼓吹,但只要本心稳固,不受迷惑,不得意忘形,自然无碍。正好顺势推舟,将计就计。

    恰如诗云:“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高处固然不胜寒,可高处也别有风光,此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处”是也。

    行装已收拾完毕,主要是换洗衣服,干粮,银两等,还有一些文房四宝,书籍经义,全部装在书筪中,足有十多斤重,分量可不轻。

    对家里人说,陈三郎带上雄平做伴当,然而京城龙盘虎踞,乃天下中枢,雄平一介妖身过去并不妥当,故而送陈三郎到南阳府后,他就化身入水,返回河神庙去了。

    前往京城之路,要先到南阳,然后乘船到中州,穿过中州,最后进入名州——抵达京城长安。

    这个路线,当初叶藕桐便是这么走的。他与陈三郎一同从扬州出发,当到达南阳府后,就与陈三郎告别,各走各路。

    至今已过去许多日子,路上没有滞留的话,叶藕桐可能都已进入名州地域了。

    整个路程,可谓千山万水,时日不好估算,所以获得会试资格的举子们,基本都会提前前往京城,以免错过考期。又由于中间隔着一个冬季,当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甚至下雪。这般环境赶路十分艰苦,容易生病。故而动身的话,大都选择在十月份。

    南阳府码头,船只穿梭,人力繁忙。

    陈三郎打听前往中州的船只,过不多久,就有了结果——明天上午,有一艘商船会驶向洞庭湖,搭载货物之余,兼且带客。每人船费五贯钱,价格倒适合。

    陈三郎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登记在册,并交纳了五百文定钱。

    商船是抵达洞庭湖那边的,不过洞庭湖本来就位于几个州郡的交界处,下船后换乘马车,拐过去便进入名州了。

    “洞庭湖……”

    念及这个时常在梦境出现的汪洋巨泽,陈三郎面色不禁一紧——他人生的命运轨迹,便与此湖息息相关。

    虽然,他从未曾亲身去过。

    正是敖卿眉万里迢迢地从洞庭出走,一直游到泾县,他们之间,才发生了交集。

    造化如斯,实在妙不可言。

    那么,明日坐船扬帆而去,不出意外的话,大半个月就会来到洞庭湖,亲眼见一见这片浩瀚之景。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这句著名之言,陈三郎也早就听过。

    船只明天才走,当晚得在南阳府住下来。

    陈三郎决定趁着时间,到南阳学院去,拜访一下院长宋志远。上次来寻访周分曹,以及一些同窗,但没有拜访宋志远,却显得有些失礼。

    话说回来,由于他进学时期短暂,也就远远见过宋志远一面,彼此之间,不曾交谈过什么。如今陈三郎一考中举,获得举人功名,自然不需要在学院继续进学了。

    学院一如既往的清幽,宋志远的住所就在学院内。

    来到门外,举手敲门,很快有门子出来询问,然后返身进去禀告。片刻功夫,大门打开,请陈三郎进去客厅。

    宋志远等在那儿,呵呵一笑:“解元公终于抽得空暇,来看一看我这个院长了。”

    陈三郎连称“不敢”。

    宋志远也只是打趣,略作寒暄——南阳学院今科出了个解元,身为院长,他自是面上有光。

    瞥了陈三郎一眼,道:“道远此来,所为何事?”

    陈三郎干咳一声:“学生明日将奔赴长安,今晚在府城过一夜,顺路就来拜访院长。”

    “哦,顺路……”

    宋志远眉毛一扬,突然叹口气:“道远厚此薄彼,岂是为客之道?”

    陈三郎一愣,不明所以。

    宋志远又道:“前天我曾去陶然庄,老曹都告诉我了。”

    陈三郎一听,这才了然,略感尴尬。

    宋志远悠然道:“一人正身,百人正城,万人正国,千万人者,是谓浩然……这番论调,确有独到之处。道远,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解,实在让老夫惊讶。你在学院进学期间,未能与你深谈,老夫深以为憾。”

    陈三郎回答:“彼时学生只是个毛头小子,如何入得院长之眼。”

    “呵呵,反将我一军是吧。其实端午诗会,我听闻你的表现,神乎其神的,就想找你谈一谈,不料你第二天就回泾县去了。”

    那时候,螃蟹报讯,前来求救,故而陈三郎第二天就回了泾县。

    “神乎其神?”

    陈三郎摸了摸下巴:“这传言未免夸张。”

    宋志远道:“不,并非传言,而是事实,因为告诉我的人,她说话向来都是实事求是的。”

    陈三郎疑问:“宋小姐?”

    宋志远撸一撸胡须:“正是小女……我这女儿,说起诗会之事,眉飞色舞,有板有眼,我还从没有看见她如此兴奋欣喜过。”

    这话说得就有些含义了。

    顿一顿,又道:“不过最让老夫钦佩的,却是你在鹿鸣宴上面对刺史大人时的表现,可圈可点,老夫自愧不如。”

    说着,竟站起身,朝陈三郎拱手做礼。

    陈三郎连忙还礼:“折煞学生了。”

    宋志远坐好,叹一口气:“老夫读书多矣,经义倒背如流,自以为领悟真意,但和你相比,才恍然醒觉,那些理解都是纸上文章罢了。”

    陈三郎心里不由犯起嘀咕:这高帽一顶接着一顶戴上来,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按理说,宋志远进士出身,阅人不知凡几,乃是有名的大儒,能如此放低身段,对一个刚及冠的后辈学生推崇有加,实在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陈三郎面对元文昌不亢不卑,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风骨,赢得士林名声不假,但还不至于就能让周分曹宋志远这等人物五体投地了。

    宋志远又道:“道远,杜学政的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陈三郎一怔:“知道,实在遗憾。”

    宋志远双眼一眯:“登高跌重,仕途险之又险。别的我就不多说了,道远,你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倒在其次,到了京城,处处漩涡,江湖风波恶,必须多加小心。”

    陈三郎起身做礼:“多谢院长提醒。”

    “对了,你来得刚好,我有几封书信要带到京城给几位老朋友,你顺路的话,就帮我捎带过去吧。”

    言语中,特别着重“顺路”二字。

    陈三郎无语,心想这宋院长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有时候还跟小孩子一样斤斤计较:“学生一定把信带到。”

    宋志远就回书房去拿信,过不多久,拿出三封信来,另外还有一个包袱,沉甸甸的。

    陈三郎接过信,面对包袱不禁一愣神:“院长,这是?”

    宋志远淡然道:“一些程仪,小小意思。”

    所谓程仪,便是路费,但凡亲朋好友要出远门,便会有相关程仪赠送,这个世界流行的做法。

    陈三郎推却道:“学生愧不敢受。”

    宋志远一板脸:“长者赐,不可辞。”

    陈三郎微一沉吟,就拿了,告辞离去。

    他离开后约莫一刻钟,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跑步声,就看见一个身穿淡蓝色衣裙的少女急匆匆跑到客厅,东张西望,见只有宋志远一人在,小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宋志远皱着眉道:“婵儿,你跑那么快作甚?”

    宋珂婵低垂下头:“我听说家里来客人了,就跑来看一看。”

    宋志远瞥了女儿一眼:“那陈道远已经走了,他要奔赴长安考会试,顺路来拜访而已。”

    宋珂婵“哦”了声:“是哦,要去考会试了……爹,你说他能不能考中?”

    宋志远一耸肩:“我又不是神仙,能掐会算,哪里知道他能不能考中。你这么关心干嘛,快回房间去。哼,整天东跑西跑,成何体统。”

    宋珂婵只得怏怏地回闺房去了。

    目送女儿背影,宋志远幽幽叹了口气:他怎么瞧不出女儿的心事?而陈三郎弱冠之年考得解元,前程似锦,样子也不赖,才华横溢,自己要是女的,估计也会有爱慕之心……

    只是很多事情牵涉面大,得讲究时机,急不得。

    陈三郎这番前往长安,顺利的话金榜题名;到了四月下旬,便是殿试。做完这些,大概六七月份,其便会衣锦还乡。到时候,看是个什么状况,再做章程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怜故乡水,送游子舟() 
(感谢书友“虚像难”688的慷慨打赏——零点过后,新的一周,《斩邪》的故事走势也进入新篇章了。你们的支持,是南朝努力更新的动力!求订阅,求票票!)

    回到客栈房间,先把三封书信放好,然后打开包袱,见到一锭锭细丝官银,光泽柔和,成色极好。

    足有三十两之多。

    这份程仪,委实不轻。

    不过这也算是惯例,不足为奇。如果陈三郎去其他人那里拜访,说赶赴长安参考会试的事,别人肯定也有程仪相赠。

    此事本身,就是人情。

    一些寒门举子,盘缠筹备得不足够的话,往往便会先让人做人情,藉此筹措到大笔银子。

    因为有功名在身,这样的人情做得相当体面。

    陈三郎性格淡然,又带够了银子,却懒得去搞那些。

    是夜,盘膝坐于床上,观想《浩然帛书》。自从聚起人来,气息丝丝缕缕,若有若无地凝聚过来,虽然少量,但也体会到个中好处。让人满怀期望,期盼未来建立起来的局面。

    《浩然帛书》,三页书,一字一句,俱如烙印,不可磨灭,“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