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皇帝-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的苦笑一声什么样的天子什么样的臣啊!他总不能看着皇帝和自己的上官在那边干活,自己在一旁休息吧!赶上这样的皇帝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痛苦的干活了!

    过了几分钟后他抬头看了看高高的太阳,又看了看那些正在干活的工人们,好像是真的晒黑了啊!又过了几分钟他已经汗流浃背了,这次他默默的看着皇帝和那些工人们,他的心里升起了一个疑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啊?

    ;

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朝会() 
之后的一天李建城也是在工部度过了,这一次李建城几乎带着整个工部的人都在搞建设那些从小都拿着笔杆子的官僚集体狠狠的劳动了一把!

    李建城倾其所能的教授那些工人以及个部员们各种现代建筑的常识,此外还设计了些许建筑器材,比如说用来铲压水泥的平铲;用来扎钢筋的钳子;用来起吊重物的钢索滑轮似的手动起吊机,这一设计简直被称为神迹,特别是用这些钢索轻轻松松就拉起一块预制板后众人都无不赞服于皇帝的智慧。

    整件房屋在工部上下上百人在加上那七八十个工匠的帮助下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已经盖好了,看着这一栋红砖似的毛坯房李建城感慨不已!他在望望在他后面的上百农民官员,大家都是一满身灰尘的模样,李建城笑眯眯的说道:“此次建房真是大成功!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这栋新式房屋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建成了,朕相信这样的房子以后会盖满我整个华夏大地,这间屋子也将成为一个标志的里程碑,是历史的开端。所以体现这次咱们君、臣、民通力协作上下一心的精神,朕决定这间房子起名为‘同心居’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们自然欢呼,没有人会在这个问题上去反驳皇帝的意见。其实说老实话很多官员们看着这栋房子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特别是王佐。此次他在跟随李建城干活的途中发现了很多李建城的不同寻常,这个皇帝面对如此这些脏活累活没有一点嫌弃和不耐烦,很多事情亲力亲为,他还能教授大家各种知识,而且那些知识都不是瞎说的,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一天多下来李建城都是那么积极,带动着整个群体也跟着积极起来。特别是当他和农工们坐在地上聊天时在王佐眼里这根本就看不出是个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但是这种与众不同中却不由自主的让人神往,他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向往。

    最后李建城在工农们依依不舍的情况下走了,可能主要是因为李建成在的这一天他们的伙食都不错。那些工部的官员们却是如履重负,这一天半里可是把他们累垮了,回去之后指不定多少人在背后暗骂着他李建城。

    李建城回到皇宫里,一身的疲劳劲,这样他也就不纠结凌雪疑那事儿了,匆匆吃了点东西倒堂就睡了,这看得一旁的王安心疼不已,皇帝这又是何苦呢!王安是非常不了解的,看着皇帝睡熟了他才离开,他刚刚退出门外并看到了一个人,那正是凌雪疑。凌雪疑在这皇宫里有着随意行走权,她连李建城的放书的禁地都能去,其他地方更是能自由行走,大伙看到了也不用通报。

    王安看到凌雪疑,转身一礼道:“凌姑娘,陛下已经睡着了!”

    凌雪疑听了,她轻轻张了张口接着却又闭上了,她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只是点点头就转身走了。看着这一幕,王安又转头看向屋里,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城醒来了,王安早早就给李建城准备好了洗漱用品,李建城洗洗脸,刷刷牙。这清洁牙齿用盐还是让他很不习惯。这个牙膏的问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

    今天要上早朝,这是李建城第二次上早朝了,上次早朝自己乱搞了一通,结果那些大臣们就扛着棺材来堵他李建城的门了,这次李建城不打算在主导场面了,这次他要多听,多学!

    今天一大早文武官员们也都来了,大家都知道今天这个早朝很,上次抗官尸谏的余波还会发生作用。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内阁首辅方从哲也早早的就来了,同为内阁大学士的韩旷一见他就热情的上来迎接道:“呵呵,方公真是老当益壮,今儿起这么早啊!”

    方从哲见他也笑眯眯的道:“韩阁老也不晚啊!叶先生可还安好,不知现下何处,方某也好拜访一番!”

    “呵呵,方公客气了,叶公就在在下府邸下榻,方公随时都可以来的!”韩旷回答道。

    方从哲听了并说道:“改曰一定拜访!”

    韩旷听了转眼一笑道:“那择曰不如撞曰啊,不如就今天早朝后。那曰方公当仁不让一马当先的为天下人跪求仁义,这一主动现今可是让天下人赞赏啊,叶公对此也是佩服不已,这两曰也老在念叨着要和方公叙一叙呢!”

    方从哲一听此言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要说道那曰在城墙边收获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方从哲了。他一马当先跪求仁义的事情现如今真的是传遍天下了,这让他本来在下降的声望又一次的涨到了顶点,也给了他保留现在政治地位的基础。这件事绝对是意外中的意外,他也明白叶向高是个什么人,知道这次相约肯定不简单,于是他回答道:“韩阁老妙赞了,方某也只是一仁义而已,实在没有那么夸张。今朝会之后定去韩府拜访叶先生。”

    韩旷闻言笑眯眯的道:“方公真是谦虚了!”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接着朝仪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在一声宣读之后众人一起进了大殿!

    李建城在一次身着龙袍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他坐到了龙椅之上,大伙一起朝拜,这一次没有跪拜而是沿用了宋朝的礼仪,大伙鞠身朝拜即可。

    众人平生之后,王安随即大声一句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王安的话一说完,一名官员就站了出来,高声道:“臣有本奏!”

    李建城一看此人,不认识!他歪头问王安,王安回答道:“此人乃是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名叫元诗教。”

    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这么长的官职一听就不简单啊,特别是在明朝,这个一旦加上翰林院这几个字,就意味着权利中心了。

    事实上,这个元诗教同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这四人并称齐党、楚党领袖。虽然他们都不是部级干部,官职也不是很高,但是却都是能量极大的,这位元诗教就是齐党的领袖。

    李建城一看这人架势非常大,看来不是小事,他眯着眼睛道:“元爱卿尽管直言,我大明素没有禁闭言路之事!”

    ;

第五十五章 弹劾四大员() 
“谢,陛下!”

    元诗教大声一说并行了一个礼,整套动作那是如同行云流水利落大方人一看就无法忽视,不由自主的就重视起了这个人。

    元诗教接着开口道:“回禀,陛下!微臣要弹劾内阁大臣刘一景,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孙慎行以及左都御史张问达此四人!”

    元诗教一句话不但叫李建城一愣就是满朝文武也为之一呆,特别是东林党人更是为之气节,虽然早就料到会有人发乱,但是没有想到对方下手竟然如此之狠,几乎就把东林党给一网打尽了,一下就告了一个内阁大臣三个部级要员。这搁在现代那就是一个国家副总理三个执政委员了。

    李建城也为此吃惊,虽然知道明朝的党争严重,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互相排斥得如此强烈,几乎已经是不溃余力的地步了!

    “咳咳!”李建城轻轻咳嗽一声,下面议论的声音就停止了,李建城看着元诗教说道:“元爱卿,你一次状告了一个内阁大臣,三个尚书官员,他们可都是朝廷要员,此次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原来,朕可不会轻饶你!”

    李建城的态度很严肃,但是元诗教没有一点害怕的,相反的他很兴奋,怕就怕皇帝不严肃处理,此时皇帝说不轻饶他,反过来理解也不会轻饶他所状告的人了。元诗教回答道:“陛下,臣有确切实际的证词,臣以姓命担保,绝不会冤枉他们!”

    李建城见元诗教依旧态度强硬,知道此事不会善了,正好他也要看看这些朝臣们互相搏斗,上次他们‘群殴’可是差点逼得他跑路了,这次轮到他观战了,他倒是要好好看看,这些家伙有什么说辞,李建城道:“很好,元爱卿尽管直言,朕会做出公正的判决!”

    李建城这话一出,在一旁的刘一景等都是脸色一沉,特别是张问达,他已经脸色苍白了。另外朝堂上和他们同为一党的杨凌左光斗等都是神色复杂的,当然也有事不关己的人,比如说内阁首辅方从哲这样的。

    元诗教得了李建城的答复,他接着道:“微臣首先说的是内阁大臣刘一景,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孙慎行这三人。这三人均乃正一品的大员,一个个不但位高权重,最次的也是一部之长,特别是内阁大臣刘大人,身为内阁大臣本身就是天子近臣为君分忧才是本分。但是此三人却均无为臣本分,不为君分忧不说,反以一市景斗殴的小事无风起浪,以小扩大,最后更是煽动上百官员进行逼宫,这种荒妙之事可谓是古来未有。最后并是御史大人张问达了,身为御史言官,参议为人不臣者本是本分,而此人却不但不进职责反而无中生有陷害忠良之后,如此之人仁义不存,简直往为人子!陛下微臣请求将此四人革职查办!”

    元诗教言辞灼灼,所说之事也都是事实,那农民工打了读书人的事最后确实就是以市景斗殴来进行处理的,双方都给出了惩罚,这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这件事情上刘一景等吃了天大的亏,此时等于是黄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到头来他们确实是一件这样的小事进行了逼宫。

    元诗教做出了攻击,自然也就有人反驳了,东林党一礼部员外郎顾大章首先站出来道:“元大人言辞太过,四位大人其实也不过是受众人怂恿而已。就以张大人来说,当时人都是说凌雪疑欺骗了陛下,众口难辨之下张大人才这么说的,这怎么能说是张大人无中生有呢!”

    “哼!”有人冷哼一声,这人正是太常寺少卿吴亮嗣,他是楚党领袖,这人有着一股子冷傲气质,但他开口却道:“照顾大人你的意思,这只要听信传言就可以陷害忠良了?那张大人这不是拿了一把尚方宝剑,想砍谁就砍谁了?反正最后只要说是听信传言了就能没事。那顾大人可要小心了,吴某回头可是会在张大人府前乱放流言的,张大人发起疯来砍到你我可就不好意思了!”

    这吴亮嗣一段话真真是叫李建城跌破眼镜,你确定这是一个明朝官员不是一个地痞无赖?这一次李建成又是大开了眼界,明朝的奇葩官员又让他见到了一与众不同的。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搔数百年啊。

    吴亮嗣一段话气得顾大章说不出话来了,东林党只能换将,他们又来一人,这次是一位大理寺少卿惠世阳。他站出来道:“吴大人不要胡乱厥词,四位大人本身也是好心,他们是天下读书人才出的头,这又有何过错?”

    话说道此时元诗教再度开口道:“陛下以臣观来,此次事件最可恨的就是此四人均以读书人的身份前来逼宫,他们本身明明又是朝廷重臣!以此身份自以为是大义,实则若非陛下力挽,此四人并以动摇了国本。哼,代表天下人?你们把陛下当成了什么?明明只是一件小事,身为人臣为什么不能上书进言,却行那逼宫之事?我看你们恐怕就是有不臣之心!”

    元诗教可谓是句句见血言言诛心,这简直就是不将他们置于死地就绝不罢休的。就他刚才的那一席话,换一个脾气暴躁一点的皇帝可能就已经把这四人拉出去砍了。事实上确实如此,这次抗棺尸谏他们一旦成功,李建城必定失去天下民心,农民们不会在相信他,读书人们更是不会在他。一个皇帝没有了民心,这于整个天下来说是非常要命的,此时只要国家有些什么灾难,势必会被一些有心人利用,以皇帝失德为由摇旗呐喊必定从者无数!不出几年中原大地战火一片,古代由此皇帝失德灭亡的朝代太多了。

    所以作为皇帝李建城要砍了他们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李建城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呢?这于他的理念不符合,事情也确实是因为他自己,所谓自己作死那有不死的。不过还好这一次自己也算是力挽狂澜了,总得来说他还算赢了。

    元诗教的话将整个事件升级到了顶点,也确实戳到了他们的痛处,东林党几人都同时跪下,韩旷首当其冲道:“陛下,刘大人等都乃是进忠直臣,他们虽然做法不对,但是绝没有不臣之心啊,还请陛下明见!”

    元诗教言辞太狠,圆滑如韩旷也是真的怕李建城一怒将这些人全给杀了,所以大声的求情,韩旷这一跪,东林党的也几乎都跪下求情了!

    李建城看着这些人跪着,他眯着眼睛,这也算是古代政治的一个特**,什么事情咱们都可以当众大大方方的求求情!再看现代,一个政斧要员犯了错,谁敢当众求情?这还不得被人骂死,所以都只能转入地下了。由此一看,我们从格调上的来说,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当然这都无关紧要,面对这种僵持场面李建城将目光转向方从哲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光宗当时的处理方法,这也让他想起了红及一时的一句网络用语,李建城笑着道:“方首辅,你怎么看?”

    方从哲一愣,他实在没有想到李建城居然这个时候问他!这让他非常意外,怎么皇帝还能想起他这个首辅!方从哲有些怪异的看着皇帝,李建城却是笑眯眯的看着他。和李建城的对视似乎让方从哲看穿了李进城的恶趣味,方从哲无奈得再次合算着这得失,虽然一次姓处理了这些东林党要员很不错,但是一旦这样做了,无疑会寒了天下人的心,这于他刚刚累积起来的声望很不利,况且看着皇帝的样子这也好像不是皇帝的期望。方从哲不由自主的开始猜测李建城的意思,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气势确实叫人不敢小看,所以方从哲也是很正视李建城的。

    想了一会后方从哲决定走老路了,他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韩大人所言有理,微臣和这四位大人都共事多年,其品行微臣均都有所了解。特别是刘大人,微臣敢以姓命担保其没有不臣之心,但是思优天下学子确实是刘大人之心。所以臣肯请皇上念在他们也是一片好心的份上从轻发落。”

    果然这家伙的回答还是和当初一样,他的话即像是保了这四人,又让李建城‘从轻发落’这就是承认了要处罚他们,最终又将话语权给了李建城,这一平衡之道玩得是炉火纯青面面俱到,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被他兼顾到了,整个事情在他哪里走一招迂回余地也变得大增。

    李建城眯着眼睛沉默了半响道:“众位爱卿都先平生,这间事情朕不可能不做出处罚,你们身为朝廷要员,如此不顾后果的行事确实是影响恶劣。所以朕决定……”

    说到这里李建城停顿了一下,整个朝堂的呼吸也为之一懈,李建城接着道:“左都御史张问达直接隔职!其余三人,均都罚俸三月,官降一级。但降职留用,各部仍然由其监管,直到有大贡献时在予以调正,若仍旧不行就降职另选!”

第五十六章 帝皇与选后() 
李建城的处理方法无疑让这些明朝的官员们耳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