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名赫赫的的雷公琴——‘九霄环佩’才不过是蛇腹断,那龟背断的古琴要多珍贵才能够达到这种条件?
想到这里,付昆脸上惊讶的神色已经转换成了震惊
“昆子,你见鬼了?没事把嘴张那么大干嘛?还有,再瞪的话,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付昆没理会好友满嘴讽刺的话,而是猛然转头,神色满是羡慕的朝着刘东道:“小东,这次真是让你捡到宝贝了”
“呵呵,意外所得我也没想到刚出门就能够捡到这样的好东西”刘东也是满脸喜色的笑道。
在他的舍利元光下,这把古琴上的红色灵光简直跟天上大日一般,浓烈而又透着一股煌煌大气
在他现在所有的收藏中,能够在灵光浓郁程度上跟眼前这件古琴相比的艺术不超过50件
别以为这个数字很多,这是汇集了刘东到现在为止得到的所有藏宝之后才有的数字。其中,包括泉城日军藏宝,赵家藏宝,庄王宝藏,荷兰范加尔家族藏宝,159艘沉船藏宝,阿兹特克圣城‘阿兹特兰’宝藏,京城地下藏宝,孙殿英藏宝,康居王室藏宝,基地组织藏宝,还有刘东自己这两年多来淘宝捡漏多得的宝藏足有上百万件的艺术中能够排进前五十的,无一不是国宝中的国宝,珍中的无价之宝
“咦,这琴不会是被烧过吧,这里怎么这么黑啊”突然,朱军指着琴尾冠角的地方惊讶道。
刘东自然知道这把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付昆的眼神却不由自主的转移了过去。
“还真像是被烧过……”话说一半后,朱军突然顿住了,嗔目结舌仿佛极度震惊的盯了柜台上摆放的古琴后,‘唰’的一下,猛然俯身,脑袋几乎紧贴到带有烧焦痕迹的琴尾
“昆子,你干嘛呢?一惊一乍的”被吓了一条的朱军皱眉呵斥道。
不过此刻的付昆对他的言语没有丝毫的回应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的古琴上。
作为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朋友,朱军对付昆的了解自然深厚非常,此刻看到他的表现,心中多少有些明白过来,“难道这所谓的‘七弦古琴’还真是什么宝贝不成?”
“刘东,这是焦尾琴,这是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对不对?”
付昆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古琴上审视半响后,突然神色激动的抓着刘东的胳膊,大声开口道。
也是,拥有比雷公琴‘九霄环佩’上的蛇腹断更为珍贵万分的龟纹断,而且冠角部位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虽然尚不知这琴音色如何,也没有其他更多的证据,但也不妨碍付昆做出眼前古琴便是那名传千古的‘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的推断(。)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焦尾琴()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焦尾琴
……
《后汉。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 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这便是史上关于‘焦尾琴’最真实的记载。而东汉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也因为他所制作的这把‘焦尾琴’,悦耳动听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而闻名四海。
后人也把蔡邕的“焦尾琴”,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和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为中国四大名琴,千百年声誉不绝,为中华绝世之瑰宝
因此,也就难怪付昆会因为‘焦尾琴’三字而如此激动了就连旁边对古玩行了解不多的朱军,在听到‘焦尾琴’三字后也是同样震惊莫名
“我对杂项鉴定,尤其是古琴的鉴赏功力不够,虽然明白这把古琴珍贵非常,但到底是不是传说中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我还不敢肯定”刘东认真道。
闻言,情绪稍微稳定后的付昆点了点头。
他知道,古玩鉴定并不是随便看两眼,个人觉得不错就能轻易下结论的行业。它是一项非常严格而且谨慎的活动。
想要鉴定一件古玩,那怕它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都对,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怀疑无法消除,那就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开玩笑吧?这么破烂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焦尾琴’?”朱军语气中满是怀疑道。
也难怪他如此怀疑,毕竟焦尾琴如果真的流传到现在的话,足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能够抗住近两千年历史冲刷,而保存下来的木头可不多。
“走,刘东,拿回去让师傅看一下。他老人家虽然专攻画,但对杂项的鉴定也很精通。到时候肯定能给我们一个比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说着,付昆没理自己的好友,而是小心翼翼的抱起了眼前看着脏兮兮,但却拥有无限可能的宝琴
“也好。拿回去让陈老帮忙鉴定一下”刘东认同的点了点头。
而且,就算是陈老无法鉴定眼前的古琴,但以陈老在古玩圈内多年下来积累的深厚人脉,也肯定能够找到能够鉴定眼前古琴的琴道大家
有陈老出手。比起刘东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无疑要方便快捷的多了
“欸,你们两个还没回答我的话呢?哎,这蛇皮袋子你们不要了,里面好多东西呢?”看着两人只拿着那张古琴出门。朱军连忙在后面喊道。
“不要了,留给你了”
刘东的声音远远传来,除了这张古琴,剩下蛇皮袋子里的东西加起来价值都不到三千,刘东根本看不上眼。
“昆子,你的观音像?”
“先放你那了,以后再来拿”
看着两人消失在转角的背影,朱军忍不住摇了摇头,“两个都是急性子,真是的不过。看他们这么着急,难道那琴还真是焦尾琴不成?唉,管他呢,以后再问吧”
自言自语一番后,朱军把刘东的蛇皮袋子收拾了一下,然后走进了内间,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
听到开门声,陈邦达放下报纸站了起来,还没等他朝院子里看呢,就见刘东和自己徒弟已经急匆匆的推门走进了客厅。
“你们找急忙慌的干嘛呢?还有。你们不是逛古玩市场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师傅,你帮忙鉴定一下这把古琴”付昆答非所问的连忙道。
“古琴?”
老爷子的目光转移到了此刻被付昆抱在怀里的古琴身上。
“你们出去买的?”
“嗯,刚才在夫子庙古玩城,刘东用两万块钱买来的”
“刘东买的?”神色讶然的看了一眼后面走进来的刘东。老爷子看向已经被付昆放在桌子上的古琴时,神色陡然郑重了几分。
圆明博物馆的开业,让刘东淘宝捡漏的名声彻底的名扬四海,那怕是陈邦达这样的行内前辈,对他如今的眼力也极为信服。所以,在听到是刘东亲手买来的东西后。老爷子心里更重三分。
“龟纹断?”
刚刚审视不过几秒钟的时间,陈老爷子便发现了古琴上非同凡响的外部表现。
“昆子,去房把我的东西拿下来”此刻,陈老爷子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慎重万分
“是,师傅”
渴望得到准确鉴定结果的付昆大步上楼,用自己最快的时间把陈邦达常用的一套放大镜拿了下来。
接过徒弟手中的东西,把老花镜一摘,老爷子眼睛一点点的在这把残缺的古琴表面审视起来。
见此,刘东和付昆对视一眼后,双双沉默下来。房间中除了呼吸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足足一个小时后,陈老爷子才把翻过来的古琴摆正,坐直身体后,闭上眼晴长长的吁了口气
“师傅,这把古琴是不是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付昆看师傅鉴定完成后,连忙小心翼翼道。
“暂时还不知道”凝神思虑半响后,老爷子摇了摇头。
“不知道?”
徒弟惊讶的声音,让老爷子一阵不满。
“不知道很奇怪吗?你师傅我对杂项鉴定,尤其是古琴的鉴赏又不甚精通。现在仅凭一个小时的鉴定,怎么能下定结论还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咱们做鉴定的,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稳,眼睛要灵,下结论要谨慎你看看你,心浮气躁,比起小东差远了”
老爷子的训斥让付昆神色尴尬的同时,连忙诺诺称是
而涉及到自己的刘东此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采取眼观鼻,鼻观心的方式
不过,老爷子显然没打算放过他,但好在不是训斥
“小东,这琴是你买的,现在你怎么看?”
迎着老爷子莫名的目光,刘东在肚子里打了番草稿后,开口道:“当初我之所以要买下这张古琴,就是看到了它表面的‘龟纹断’,龟纹断的珍贵不需要赘言还有……”
话声一顿,刘东把古琴翻过来,露出了它的地面。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琴池的颜色虽然与琴表的颜色相近,但却有着细微的差别”
“还真是”一见之下,付昆忍不住点了点头。
虽然这把古琴的颜色都偏黑色,但表面的颜色黑中带紫。而琴池中的颜色却是完全的黑色,而且不像琴表带有光泽
“更重要的是琴池中的颜色并没有表面的龟纹断对于一把古琴来说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解释其一,便是这把古琴属于赝,琴表的龟纹断是做出来的。但作假的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只做这一面,除非他不想把这把琴卖出去。所以作假的嫌疑可以排除”
“其二,就是为了掩饰”刘东目露精光,语气肯定道。
“掩饰?”付昆惊讶道。
“没错俗语说‘财不露白’,千年古琴何等珍贵的宝物,价值千金都是少说了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收藏的宝贝被外人窥视,那么做一定的掩饰也就说得通了而且,凡是对古琴鉴定和收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琴的刻款和写款,一般都是在这背面的琴池当中。只要把这些刻款和写款隐瞒起来,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隐瞒这把古琴的秘密”说着,刘东手指放到琴池上轻轻搓错了。
等他收回手来的同时,一抹粉末状的黑色污迹出现在他的右手食指上。
见此,刘东一笑,而后继续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把古琴背面用来掩饰的材料是生漆和桐油的混合物这种东西,在古玩行内叫‘油胶’,有很强的附着力,而且对木质有很强的防护作用,以前工匠们制作家具的时候,就经常把它刷在表面。而这种‘油胶’时间长了,缺乏养护的话,就会失去光泽,用手搓会出现粉末状的黑污渍”
“啪啪……小东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你这古玩鉴赏水准真的是登堂入室了”鼓着掌,陈老爷子语气中满是赞赏的朝刘东道。
闻言,再看看身边付昆眼里流露出来的敬佩之色,刘东得意之余倒也不敢过分骄傲。他之所以了解这些,还是多亏了舍利元光带给他的几乎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记住了更多与鉴定相关的知识
“您老过奖了”
“呵呵,你小子倒是谦虚对了,既然你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那这把琴的来历你心中有谱了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应该就是东汉末年蔡邕所做的那把‘焦尾琴’当然,是与不是,还要我们把这琴池中的‘油胶’去掉,看看上面的款识就清楚了”刘东认真道。
“嗯”
陈老爷子认同的点了点头。
……………………………………………………………………………………………………………………………………(。)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觊觎()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觊觎
……
“小东,如果你允许的话,我倒是可以找人帮你把这把琴清理修复有他出手,保证还你一把完美无缺的传世宝琴”
“我当然允许,陈老愿意帮忙实在是再好不过”刘东高兴道。
清理这把琴上的污浊,拥有舍利元光的刘东做起来自然容易至极。但想要修复缺失的岳山和琴弦,他就办不到了
“那好,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这就去打电话”
看着老爷子立马转身离去的背影,刘东连忙道:“陈老不着急,您慢点走”
“没事”
看着老爷子矫健的步伐,显然对于解开这把千古名琴的底细,也是深感兴趣。
事实上,刘东绝没想到陈老爷子这一去居然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原本按照他的理解,能找来行内一个大名鼎鼎的制琴大师修复这把古琴就算了,但在第二天刘东起来后,居然一连迎来了六七个老头,老太太
而且每一个都不是简单人物。简直有点医院里碰到疑难杂症时,召集全国行内名家国手医务会诊的架势。
“老陈,你这次兴师动众的把大家都招过来,不会就是为了让我们坐在这里陪你喝茶吧?”
“对啊,你在电话里说的那把‘龟纹断’古琴呢?”
看着一众鼓噪的老友,陈老爷子连忙安抚道:“老几位,先安心的在我这里等等,到时候人齐了,古琴自然就给各位拿出来了”
“这么说你还请了别人?谁啊?”一个削瘦老者好奇道。
“呵呵,是广陵派的刘少椿老先生”陈老脸上带着一缕敬仰道。
“什么?刘老先生,你连刘老先生都请了?”
陈老话一出口,立即在客厅众人中引起了一片骚动
而此刻正在客厅里给各位老爷子端茶倒水的刘东,此刻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
刘少椿老先生的大名他也是早已耳闻,我国现代古琴家。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琴风厚重沉稳、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刚健,左手吟猱细腻圆满。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广陵琴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陵琴派审美韵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称为‘刘樵歌‘。
同时因为老先生精于道家养生的关系,如今102岁了,却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
刘东真没想到陈老居然能够把这位中国古琴界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请来
“老陈,你到底得到了什么宝贝古琴,居然连刘老都惊动了?”众人忍不住惊声问道。
“呵呵,惊动刘老,自然有惊动刘老的理由。而且这把古琴的出世乃是中国,甚至是世界古琴界的盛事,邀请刘老做个见证,也是应有之义”
一听陈老爷子的口气这么大,客厅中一众受邀而来的老头老太太们不禁面面相觑,他们都有些被陈老的言辞给惊住了
“老陈。你别告诉我,你找到了四大古琴?”一个有些谢顶的儒雅老者神色惊疑道。
神秘一笑后,陈老道:“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听完,看着闭口不言的陈老爷子。一众老头老太太们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挑动起来。不过碍于刘老未到,他们也不好开口自己先一睹为快
否则,那就真的是对行内前辈的不敬了
好在他们等得时间也不长,大约半个多小时过后,外面便传来了开门声。一听之下,众人齐刷刷的站起,等看到外面那位须发皆白。身穿简单的灰色外套,脚蹬黑色布鞋,面色红润的老者,在付昆的引领下走进来后。众人连忙上前问好。
不过,站在一众平均年龄都在85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们身后,属于小字辈中的小字辈的刘东,只能随波逐流的跟着这些前辈们行动,连混个脸熟的机会都没得到。
好在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