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公,勿要担心,河州兵力虽不多,但有刘昌祚坐镇,不会出现大的失误。继续将他们拖着,真不行,我立即下令,从秦州调拨一批兵马赶赴河州。”
要调现在就要调,这不是消息相互传递,用特脚递的方式,换人换马,一日能行七八百里,甚至近千里,大军出发,又有不少山路,一天能达到两程就不错了。不过吐蕃将兵力从洮州抽回来,也要一段时间。时间上还来得及。
“河州仍继续拖着,功夫不在河州,也不在平西砦,而是在洮州与鸣沙城。”
“洮州?”鸣沙城知道的,但洮州又让韩缜不解了。
“种家八子,个个是豪杰,但最骏者非是种谔,而是种谊。阿里骨手下得力大将者则正是留在洮州的阿里骨,并且只有两万兵马。如果将此人拿下,则是等于断掉了阿里骨一条胳膊。我想让种谊试一试……”
岷州官兵同样不是很多,但有一些诚服于宋朝的蕃部与羌部,本来这些蕃部羌部也未必管用,不过阿里骨为了立威,杀掉了数千人,无疑会激怒了这些部族酋领。为了自保,他们也会主动配合种谊了。
但为了支援种谊,王巨也从秦州拨出两将官兵前往岷州。
至于鸣沙城那边,王巨也就没有下令了。现在梁乙逋以为鸣沙城孤城难守,不管不问,但当真能坐得住?
不怕敌人阴谋诡计,就怕计不知从何而出。
如今两个敌人的军事行动基本明了化,王巨反而不担心了。
一道道命令下达。
但就在这时。司马光忽然上书。
书中说,自元丰三年起,西夏已经化干戈为玉帛,是有这么一回事,但背景是打了那么多年,西夏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胜利,相反国家疲惫,正好王巨挟南方大胜之威,返回京城,两者结合。西夏不敢用兵了。
但司马光只捡一面说,然后说谁知道朝廷穷兵黜武,五路大军伐夏,结果导致六十万军民牺牲,如今朝廷不知悔改,仍在不断地用兵,结果只得些许之地,却让会州与洮州无数生灵涂炭。
洮州勉强算是王巨失误,至少军事决策是由他一手承负的。
可会州管王巨屁的事。
要么李宪圈了几个堡砦,但别当真。西夏在这里统治了许久,使得王文郁与李宪都不敢执行朝廷的税赋政策了,无论是什一税,或者出助强人与壮马免赋役。即便修建几个中小堡砦关卡,还出了钱帛,雇募当地百姓与士兵共同兴建的。
梁乙逋杀害的就是参与修建这些堡砦的各部族百姓,不过到后来性质演变了,为了供给,甚至都不甄别。就派大军过去烧杀掳掠。
可能是有一些部族向往宋朝,但宋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这些百姓负责吗?
而且何谓慈不掌兵?
然后又说,朝廷兵戈四起,先与西夏树敌,再与吐蕃交战,接下来辽国南下,以宋朝的兵力,如何抵挡?那时国家危矣。因此望朝廷不要听信竖子挑唆,立派使者,与吐蕃西夏议和,这才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如果辽国与吐蕃西夏联起手,并且团结一致,宋朝很可能会危险了,即便最后胜利,也会是惨胜。
因此这份奏章似是非是的,也能蛊惑一部分软弱大臣的心。
王巨看到这份奏章后,气得无语了。
你个老小子,都跑到涑水去了,还继续使阴招哪!
王巨气极,正好第二是朝会,王巨索性将这篇奏章带到朝会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大声读了一遍,然后说道:“好一篇仁义道德的文章。”
“仁宗之时,司马光巡查丰州,挑起忽里堆之战,结果郭恩惨败牺牲,司马光归罪于郭恩黄道元,甚至他的恩公庞公,没想到西夏将黄道元释放回来,好一个仁义道德!”
“先帝之时,德顺军之西同家堡蕃人意欲附我朝,我朝为了和平,没有同意,结果让西夏人将数千户向往我朝的蕃户全部杀害,司马光一声不吭,这就是仁义道德。”
“陛下即位之初,河北大旱,正是司马光的建议,朝廷不顾饥肠辘辘的灾民生死,强行遣返各自州县,好一个仁义道德!”
“熙年七年,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旱灾,全国上下在救灾,司马光不顾灾民死活,却乘机攻击新法,好一个仁义道德!”
“董毡去逝,阿里骨接位,吐蕃有许多部族不服,我朝却一直耐心等待,他前面报丧,朝廷后面便赐予他太保之职,以便给他正名,巩固其统治权。然而现在西夏出动大军侵犯我朝,阿里骨却乘机攻占洮州。前线将士为了保卫大宋,浴血奋战,司马光却提议前线将士放弃武器,派使议和。难道在我朝领土上作战,是错了吗?”
“熙宁之时,西夏举国来犯,臣立即去了庆州,侥幸击败西夏,谁知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以致臣逃离北方,去了泉州。又于南方侥幸建功,陛下赐我为参知政事,本想回京替大宋效劳,但半途之上,先是极个别官员与一群无耻的说唱先生联手将我抹黑。去了成都府,没有一个官员迎接,相反的却被王安礼恫吓了一番。再到洛阳,立即遇刺。这番回来,先是带着一群高利贷商贾诬蔑我,后是小小案,又有程熙遇刺案。这等手段,即便晚唐时,也未曾有过。”
“作为国家,最好是以和为贵,做为小家,隆重款待宾客,也是当嘉奖之举。但一个家长不顾一家老小温饱,将家中的钱粮赠送给当地的地痞无赖,难道也是对的吗?”
王巨又举起了这篇奏章说:“为了打压异己,不顾国,不顾民,正是这道奏章也!”
“诸位,朝廷待大臣之厚,特别是高级官员之厚,自古未曾有过。祖宗之意,本是想善养士大夫,望士大夫加倍替朝廷效力。但这是养士呢,还是养蛊呢?就是养几个条犬吧,看到主人也会摇摇尾巴表示一下亲热吧。一群连犬都不如的人!”(未完待续。)
第815章 温馨()
王巨这一回真气急了。
现在他的时间无比的宝贵,不是赵顼不相信他,是赵顼说倒就倒下去了。
王巨说三年将西夏搞掂,鸣沙城之战过后,再来一个贺兰石,章楶调到河东后,再于银州战上一合,三年之内,足以将西夏摆平,这个摆平,不仅是拿下西夏,还包括将后面的叛乱都镇压掉了。
但这还有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赵顼还能活着……
然而现在又加上一个吐蕃,即便三年时间,都有些吃紧了,在这个关健时候,司马光又使阴招,拖后腿,让王巨如何忍受。
但有的人,如李清臣,心中则想到,说得太粗鄙了,这终是在朝会上,当真是菜市场哉?
可后面王巨一番话,立即让李清臣闭上张口的嘴巴。
“陛下,还记得轻泥怀侧乎?”
赵顼点点头。
轻泥怀侧是西夏大将,又是横山一个大部族的酋长,手下掌控着一万多名番兵,主要他离宋朝近哪,就在延州长城岭那边,一旦投奔宋朝,不管如何利用,对西夏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可能有人泄密了,程勘前面禀报朝廷,后面西夏就派人安抚,就没有然后了……如果真是有人泄密了,司马光就是第一个怀疑对象。不仅他排斥战争,而且与程勘同样有着私仇。(具体原因,参见前文)
还有呢,诅咒皇子不得好死案,也查到了司马光头上,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同样不了了之。
“陛下,臣不是很明白,吐蕃攻破洮州,西夏入侵定西城,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阿里骨擅杀经斡穆等数千熟蕃。梁乙逋在南会州大肆烧杀掳掠,知道的大臣并不多。”
这句话可能后人不大明白,但经常看史书,会看到这一句:某大臣“私泄禁中语……”然后被贬官。
如果不经常看史书者。那就是林冲误闯白虎堂。
也就是大臣在各部司处理公务可以,但不要将这些公务到处宣传,当然了,你可以将这些公务对比较可靠的门客说出来,让他们做一个参谋。但这些门客如果嘴巴不紧,传扬出去,同样会悲催了。
只要传扬出去,立即贬官。这就是所谓的私泄禁中语……
白虎堂便是帅府,林冲被高俅陷害,来到帅府前,帅府里有许多机密情报公文,因此被充军。当然,这一段是虚构的了,实际所谓的宋徽宗六贼当中。高俅还算不错的,许多得力大将,包括韩世忠,都在他手中得以成长,至少这种事高俅是不会做出来的。即便海上之盟失误,但当时谁会想到一群生女真那么强悍?原先一直默默无闻的耶律大石是那么牛逼?甚至不亚于岳飞!现在王巨还不同样用生女真在牵制辽国?
不过这些小说嘛,就不能当真了,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蒋干,唐朝演义中的反面角色苏定方,那得多冤哪。或者杨家将中的反面角色。潘仁美的原形潘美,狄青,庞太师的原形庞籍,都比高俅更冤。
但不管是虚构的小说。还是史书,道理都是一样。
那么国家事务,各地官员就没有权利知道了?还是有权利知道的,那就是邸报,它相当于后世的人民日报,能公开的重大事务。会用邸报发放到各地官员手中,不能公开的无论是邸报或人民日报,都看不到了。
然而问题来了,知道这条消息的,不过二三十重要的大臣,又是“禁中语”,是不准泄露的,但现在远在涑水的司马光是如何知道的?
李清臣忽然一惊,他是不会象司马光泄露了,但他于前天家宴时,与几个交好的官员说过这件事。
他是旧党大臣,这几个交好的官员同样是旧党大臣,他没有泄露,但这几个官员会不会泄露?
这样一想,李清臣吓得不敢作声。
王巨又说道:“陛下,臣一直想不明白,不管朝堂发生了什么事,可能连首相都不知道,但洛阳那边马上就知道了,究竟三省是在京城呢,还有洛阳呢,或者现在政事堂搬到了涑水?”
章惇说道:“将此贼贬到彼岸吧。”
凭借司马光这种种作为,贬到彼岸呆上两三年并不过份的。
王巨却摇了摇头:“他终是老了,他们能刺杀我,但我不能弄出人命,这是底限所在。”
如果不是害怕这个,王巨早就将司马光弄到彼岸了。
“之所以我说出来,是担心他似是非是的言论,能蛊惑一些大臣的心,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努力一把,就会连连大捷,松懈一下,则会连连惨败。诸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李靖李绩用兵胡虏,朝堂上却在抽后梯子,他们能不能击败强敌?为什么我不担心辽国,辽国也与我朝差不多了……”
辽国会不会用兵,真的不清楚。
不过辽国的种种王巨以前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辽国皇帝亲近汉家文化,对宋朝不是很恶,虽然勒索了一回,但自从萧峰这个好玩的结拜大哥登基后,包括边境打草谷的现象都渐渐少了,这也是一个证明。
辽国贵族安于享乐,因此“和平派”也渐渐占据上风。
还有五十万岁纳,它不是五十万贯钱,是银子是绢,只要运到辽国,即便是新贯,也相当于一百余万贯了,这笔收入对于辽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且两国商贸往来,涉及到诸多的利益,对宋朝还好一点,特别对辽国,这些商贸利益更加重要,因此会有许多贵族自发地反对对宋朝用兵。
以及辽国君臣越来越不作为。
这几个原因注定了辽国即便出兵,反应也很缓慢。
况且王巨还做了三步安排,杂粮的诱惑,边境的布防,以及女真那边的叛乱。
再说,想对宋朝产生危害,它必须有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三国齐心协力,一起向宋朝发难。
然而现在吐蕃与西夏才开始联手呢,就各怀鬼胎了。岂能指望三国齐心协力?
王巨再次点到了,赵顼与一些重要的大臣也就会意了。
当然,王巨不会细说的,否则说不定又被泄露给敌人了。
“但是自今天起。无论是何政务,诸位,你们不得与洛阳或者其他地区致仕的大臣,用书信泄露,否则严惩不怠。”
看看。王巨多“识大体”?
这就是王巨与王安石的不同,王安石颇似笨笨的小马,司马光则类似于阴诡的小英,如果换成王安石,可能这份奏章又引起一些麻烦了。
但换成了王巨,则截然不同。
至此,司马光等人的名声已经越来越臭了。
想一想,以后高滔滔如果再启用这些大臣,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吧。
但这个,王巨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包括章惇。
散朝后,章惇追上来问:“太保,就这样算了?”
“就这样吧,点到为止,难不成让我也学习他,戾气冲天?司马光这么做,无外乎是想学习赵普(赵光义继位后,打压赵普,第二次北伐前,赵普反对宋朝出兵。果然北伐惨败,赵普得以上位),但前线诸指挥将领乃是章质夫,苗授。王广郁,他们可不是曹公(曹彬)……而且即便西夏与吐蕃合力,也比不上萧太后、韩德让与耶律休哥这三驾马车。”
后面有一句话王巨未说,坐镇朝堂指挥的人是我,而非是宋太宗!
“只要前线胜利了,这些杂音也就消失了。”
…………
梁乙逋坐不住了。
开始时他陆续接到一个好消息。一个不解的消息。
好消息就是禹藏花麻同意配合他于定西城后方用兵了,不过现在不能用兵,必须等到吐蕃用兵河州之时,三方同时用兵,那么禹藏花麻那支蕃兵就能当成一支宝贵的奇兵了。
因此梁乙逋又暗中派人通知禹藏花麻,现在不能举兵啊,等我消息再用兵不迟。
实际禹藏花麻也长松了一口气。
梁乙逋派使联络禹藏花麻,禹藏花麻不是迟疑,而是吓坏了。
你们十万兵马,拿一个平西砦都没有办法,况且后面更大的安西城?
让老子如何配合你们哪。
他不敢怠慢了,立即就近通报了王文郁,王文郁也是这次大会战的重要主将之一。他是知道整个计划的,因此就下令禹藏花麻,你对夏使说同意出兵,先将他们拖在这里。事成后,我会向朝廷上报你的功劳,说不定你这一回团练使就会换成了少保少师的啥。
三公是不要想了,但三少也不差,虽然它只是一个阶官,连实职官都不是,但获得了三少,那么面见宋朝地方官时,地方官就会客气许多了。
但禹藏花麻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少保的啥,而是更加小心,因为王文郁说将夏军拖住,明显是有更大的阴谋诡计啊。他又想到了宋忠的传话,吾虽在京城,但一切皆在吾掌控之中。
这样一想,那敢再生糊涂心思?
并且王巨那四问,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于是他就假仁假义的接见了夏使,也假假地答应下来。
不过真相终要揭开的,现在西夏主动让他推迟起兵时间,那无疑最好不过了。
现在三方都在玩心眼,就看最后谁玩得高明……
但这次会战,也让宋朝一些重臣讶然,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与朝争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充满了各种阴谋阳谋。以前,都将战争想得太简单了。
还有一条消息,让梁乙逋不解,那就是鸣沙城。
宋朝已经拿下鸣沙城,为了顾全大局,梁乙逋索性暂时置之不理,看似这个想法也无不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