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王巨才开始去泉州时,船只数量还没有那么多,然而每年都会有好几艘船出事故。王巨十分不悦,虽然看似比例不是太高,然而每一个水手正常来说,得在海上飘上三十年辰光,如果乘以三十,则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水手早晚得葬身大海。
于是下令,严格训练舵手水手,改进船只技术,加大船只吨位,同时在船上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些年渐渐将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再加上设制了相关的营救措施,基本上将不能善始善终的比例下降到了百分之五。
这个牺牲率还稍稍能让人接收的。
毕竟这是大海,不是大运河,想不出事,那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章黄二人这一行,虽然有危险,但这个危险率只有五百分之一,还是顺着海岸线跑的,因此就是有了危险,只要及时上了皮筏,套上救生圈,就有三分之一的机率被援救回来。
然而两人不知道啊,那次台风将他们吓坏了。
不过最后两人还是平安地抵达了丰市,一个美丽的港口,地形优越,适宜种植,气温更是与中原相差无几。
但这不是两人关心的。
他们立即找到王巨,然后传旨。
“王卿怎么说的?”赵顼立即问,他有dian很不好的感觉,毕竟两人进京城了,王巨未出现。
“王公看到诏书后,呵呵一乐,随后就走了。那边的人说是王公去了大山东边的温市,离丰市有近千里路,直到一个月后,我们才看到王公。奴婢就说,王公,你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我们还要给官家一个回话呢。王公便说,那好,我就说说我想法,但你们回去后,将我的话传递给官家的同时,必须请太后到场。”
“行,”赵顼略略有些不悦,但还是去了后宫,一会儿太监出来隔起帘子,高滔滔从后宫也走了过来,坐在帘后。
两人连忙参见,高滔滔在帘后说:“哀家来了,你们说吧。”
章全忠还是没有作声,继续由黄和转述。
王巨就说,当年大长公主殿下在家中屡屡受婆婆的气,正好她的外公在延州供职,于是私自去了延州,主要是想去外公哪里散散心。但没有想到她外公调迁了,又遇到了歹人。最后王巨将赵念奴护送回来。后来王巨来到京城,赵念奴一直不愿意嫁人,甚至王巨还私下里主动劝她嫁人。
反正章全忠苦着脸,这种隐秘的事,不应当是他所知道的。
不过大多数高滔滔与赵顼清楚,包括赵念奴对王巨的情愫。
然而王巨估计西北有可能会出事,那么十之**,他可能会被赵顼调到西北,再加上看到赵念奴孤单一人,于是产生一个想法,两人不可能有结果的,那么给她留一个孩子吧,全当是陪她做伴的。这就是赵天赐的来龙去脉。
但王巨表示不解,就算有错吧,难道这是十恶不赦的错吗?那么错在哪儿?
自己不应当碰殿下,殿下太尊贵了。但为什么当初赵念奴受那个市井老妇的欺凌,满朝大臣没有一个支持殿下,反而个个都将赵念奴往死里逼?
就算自己荒唐吧,但也比那些不顾家中妻子儿女,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狎妓作乐的士大夫强吧。
但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有错,自己错了?
然后王巨说到自己。
先帝时,侥幸与陛下几次交游,相谈甚欢,也以为陛下颇有抱负,因此陛下即位,臣以为能够大展宏图,于是数次出生入死,也不惜之。并且借助竹纸,交好高家。为何,不仅要得到陛下的信任,也要得到太后的信任。两位圣人相信,才会给臣发挥才能的空间。
黄和在边上说,陛下是有抱负啊。
王巨说,那么你们随我来。
说着,将二人带到城外好几十里处。
在哪里王巨准备了一辆破旧的马车,王巨指着东边说道:“那边有一个小镇子,离这里有二十里路,但想进城,得有四十里路。在那个小镇子上有一个修车子的邸店,虽然近,但规模小。在城外有一个修理邸店,虽然离得远,规模大,能立即将这辆马车翻新。现在宋朝看似繁花似锦,如火烹油,实际弊病越来越多,这才是陛下让介甫公发起变法的原因。”
“陛下这番作为,就如这辆马车,陛下想要将它修好,不但将它修好,而且还要想使它更大更新。因此只有去城外那家邸店翻修。然而天色来不及了,因此必须得用烈马拉到城外,否则天色渐黑,我们为了这辆车子,全部得在野外过夜。”
王巨说完,吩咐下人牵来一匹良马套上绳子。
两人不明所以时,王巨又自言自语道:“不对,做为陛下的心态,会不会认为这匹马会将车子拉错方向,或者这匹马不听话,危害朝廷安全。所以呢,最好还来个平衡吧,来一个异论相搅吧。”
说着,又让下人在相反的方向套上一匹良马。
两个下人同时翻身上马,一个向东拉,一个向西拉,结果拉着拉着,马车呯的一声响,生生裂成两半了。(未完待续。)
第742章 抵消()
车子裂了,章全忠与黄和也明白问题所在了,可让他们怎么说?
黄和只好说,王公,你多想了,陛下还是很信任你的,甚至以为王公南下,只是散一散心,避一避风头,但不是不用王公。
王巨说,当真?就算事发突然,陛下还没有想好,可早在几天前,就有人用此弹劾我了,他们又非是孙固那样的高官,陛下为何不处执之?
这便是最好的反驳,就算赵顼不是想搞平衡,那也说明他心中同样有些不高兴,干嘛呢,你与俺姑姑没明没份,却让她生下你的儿子!
所以最后才有了孙固在朝堂上公开责问的由来。
王巨又说道,如果没有伐夏之败,想来官家多半也不会让你们来。
两人不敢作声。
王巨继续说,王公推荐我为参知政事,当真我只有军事上的天赋,请跟我来。
然后将他们带回城中,带到一栋看守无比森严的库房,王巨让人打开库房,带着他们走进去。
库房里堆放着许多金银,还有大量的金币银币。
王巨又说,这些金币银币是从大食天竺那边换来的,至于这些金子,有的是本地开采出来的,也有的是从大食那边换来的。去年我对官家说,彼岸一年商税达到了三百多万贯,然而去年的商税已经增涨到了五百多万贯,甚至今年就可能增涨到了七百万贯。
主要就是贸易的拉动,随着大食航海商道的开拓,不仅是从宋朝交换了大量丝绸瓷器去大食,本土也有许多商品,可以运到彼岸交易。实际连带着彼岸的贸易,至此,海外贸易,已经成功的拉回了贸易差,并且渐渐向宋朝扭转,实现了金银大量回流。
但贸易必须要有商品倒卖的。贸易量越大,本土就必须要生产大量的商品。因此连带着商税激增。
这同样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不管如何拉动,彼岸就那么几十万户。商税都几乎达到了宋朝一半,甚至渐渐向齐平发展,为何,齐商税!
所以王巨并没有说错,也没有做错。
王巨又说道。至于这些银子,则是从倭国得到的,去年终于在许多人寻找之下,找到了一个大型银矿,一个中型银矿,又因为不计浪费的暴力开采,外加原先的一些小银矿,那么一年可以为我朝得到三百万两银子。如果不是这个变故,明年我就可以替官家推出银行司了。甚至五年后,有了足够的金银为本金。可以发行一亿五千万贯帛交。
我说过,民不加赋而国用自足,有没有能力实现?
不但如此,我来到这里,还有几个目的,更厉害的武器,几种高产耐旱的新粮食……
不过想一想那个悲痛的异论相搅,实在是没有一点动力。
不知道符坚对王猛实行异论相搅,他还有没有能力一统北方?
王巨又拿出诏书,我担任参知政事。做事说话都要小心翼翼,况且这个有名无份的枢密使,于其这样,我干嘛回去?
“真找到银矿了?”赵顼惊奇地问。
黄和点点头。这是他亲眼所见,并且还用牙齿咬了一下,试一试其纯度。
赵顼叹口气说:“果然是厉害的数学……朕已经让孙卿致仕了。”
章全忠与黄和那敢接话,但他们心想,你让孙固致仕也不管用哪,后面还有文彦博等一大群大佬呢。
如果不将他们逼着退下去。王巨是不可能回来的。
他不回来,那些海客同意让王巨将这些金银带回国内?
不用太长时间,恐怕几年,真的就会象王巨所说,将宋朝这辆马车彻底翻新,但两人能说什么,难道说,皇上,你干脆将文彦博他们弄下去吧,一百个文彦博也不抵一个王巨哪。
高滔滔忽然又开口:“这么说,他用他那些金银,用来做砣码,与官家进行交易了。”
黄和心里想,可不仅是那些金银,银行司,以及整个西夏。
但王巨确实有那么一层意思,要么搞异论相搅,要么用我,若是用我,那些大臣该清洗的,皇上,你看着办吧。
所以黄和说不出口。
章全忠在边上忍不住说道:“太后,乐毅归附赵国,还是上卿,然而燕国却每况愈下。”
人家也没有要求什么,就是朝廷将文彦博罢官了,王巨也未必回来呢,说不定心思动了动,将朝廷官员驱逐出去,然后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小国国王。但宋朝恐怕自此就失去了一个大好的中兴机会。
高滔滔也会意,于是再度沉默。
赵顼问:“章卿,丰州有多少户百姓。”
“近二十万户。”
“这么多?”
“它是彼岸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有无土著作乱?”赵顼又问道。
朝廷去年派了十八名官员去彼岸,不要说彼岸了,就连琼州岛,也没有那个官员愿意前往,况且去年因为将王巨弄到海外,吴楠不平,将周浔狠狠的扁了一顿,谁还愿意去啊?也不用挑选了,那怕是一个小县尉,都不愿意去那边做知州。
最后还是朝廷强行摊派了十八名官员,全部是一县小主薄县尉,或者一些监管坊场盐酒的税官。而且他们临行前,老王在诏令里还刻意写了,让他们去了彼岸后务必以安静为主。不求治理,但求先渡过磨合期,让那边的百姓渐渐再度对朝廷认可。
其实不用老王吩咐,也没有那个官员敢来那边生事。不是安静吗,我们就安静吧,混上几年,有了这个资历回去后不说一个知州,最少能混一个通判吧。
安静就好,这边权当是每年花上近万贯钱,买一个朝廷的认可。
但不是每一个来这边的官员都是这样的,有一个官员大约读书读傻了,或者在国内作威作福作惯了,一来到这边,就开始插手政务。那能让他插手吗?
于是州城外有百姓纠纷,下面的胥吏汇报,他带着人过去察看。半路上遇到土著,被乱刃分尸。
这条消息才送到京城。
有许多人产生怀疑,可怀疑之后,又倒吸一口冷气。那边太无法无天了。
但又有什么办法。难道派御史秋后乘船过去调查吗?那个御史敢去哉。
不过现在章全忠还不知道这件事,他答道:“因为我们一直呆在丰市城内,活动范围也不大,所以未看到土著。但我们拜访了乐知州与大长公主殿下,据他们说内腹已经很太平了。周边地区仍有许多土著人。但也非是朝廷所想像的那样,虽有镇压,然而只要是安静的,那怕是食人部族,当地也尽量拉拢之。只是仍不准与他们通婚。但就是这个禁婚令,以后也要废除。一旦移民达到九成以后,就可以准许双方通婚了。”
想移民占据百姓数量九成以上,那要很久了,况且一支庞大无比的船队又驶向彼岸的彼岸……
但这不是赵顼所关心的,他问道:“食人部族多不多?”
其实宋朝也有吃人的人。比如夔峡蛮,那些首领就喜欢吃人的心肝,赵匡胤的小舅子在洛阳吃掉了一百多个美丽的婢女。但总之是极个别现象,并且大家很反感,所以赵匡义才将他大哥的小舅子问斩了。还有李处耘征湖南时,为了震慑敌人,从战俘里挑拣了数十个身体肥胖的俘虏,令部下分食,结果让朝廷得知,立即罢官。
因此每每王巨说起夔峡蛮首吃汉人心肝。就连孙固这些政敌都没有反对。
“丰州所在的大岛上还好一点,特别再往东去的那个岛上,几乎全部是食人族(毛利人)。”
“王卿在那边做什么?”
赵顼问得莫明其妙。
实际他最想问的是,王巨有没有插手那边的政务。
“陛下。这个奴婢不大清楚,不过大长公主殿下却提到过,说少保在那边很忙碌,一是在修书,二是去年安排人去彼岸的彼岸,三是研发武器与一样作用很大的机械。”
“修书?”
“奴婢想来是修更深奥的数学书吧。”
也能这么说。但不能完全这么说。
彼岸的科研底子就是王巨在桂州与泉州教导的那些学子,以及他以前所著的浅显数学书,还有一些嘱咐。
不过去了彼岸,王巨找来他几个得意的学生,将所有教科书细分。
大约与后世一样,语文,数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
只是化学因为条件原因,放在最高年级进修了。
至于经义,则与以前各个优秀文章诗词一起散落在语文里,或者放在政治里分析。
并且又将古今往来各个朝代的重大变故择出来,分析它们的成功失败。
最后才是一些洗脑性的文章。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有可能得花十几年时间才能完善,但用不着那么着急,以后可以一步步地完善。
彼岸的彼岸,同样重要,但赵顼又疏忽了,他又问:“是什么武器?”
“奴婢也不大清楚,不过殿下曾说过一些,她说为何游牧民族一直成为中原王朝的危害。游牧民族一旦停止战乱,人口迅速繁衍,然而苦寒的大漠却养活不了这么多百姓,因此往往就盯上了定耕发达的农耕文明,中原。他们一旦南下,只要不大败,就会有收获。然而中原想北伐,即便大胜,所得却往往支付不了三分之一的军费。因此兴趣不大,更因为缺少骑兵,供给的拖累,又没有深入大漠。骑兵对步兵,动力足对兴趣不大,用兵成本低对用兵成本高,野蛮对温顺,所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成为中原最大的难题。”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就象宋朝每年从辽国与西夏买来大量的羊,非是牛,无论西夏还是辽国,因为寒冷,牛数量太少了。
缘边地区一头羊是一贯钱,但在京城是三贯钱,为何,羊从缘边地区运到京城,得派人赶,得消耗草粮,还有相关的税务。
但问题是在那边,比如辽国一些商人将大漠部族的羊赶到边境互市交易,只得了一贯钱,那么在大漠上能给那些部族多少钱?往往一匹绢就能换回好几头羊。
所以无论他们养了多少羊,却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所以有一些部族不顾辽国与西夏的禁令,将马通过走私渠道卖给宋人。卖马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
其次是食物与盐。
为什么这些部族不能将羊宰杀了,直接卖腌制的咸肉,这样便于运输,还能另卖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