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追溯*龙魂也表示,玩家组织老大们一致见证了杨锐伐曹的全部过程,认定了杨锐讨袁过程也不会太过曲折,认同将统帅全交给杨锐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这一点杨锐倒是不会否认,此前整个伐曹的过程当中,凭借着攻城器械的犀利,凭借着骑兵先锋的机动,杨锐一方的伤亡一直都是十分有限的。
因而龙魂等大型玩家组织选择交出统帅权也算是一种十分理智的做法,同时还充分表达了本次协助杨锐的诚意,毕竟本次出兵的意向、出兵的规模都是杨锐提出的,大型玩家组织交出统帅权以配合杨锐是表示诚意最佳的一种方式了。
其实杨锐也想到了,本次他提出要大型玩家组织协同出兵,若是单独被杨锐安排一路的情况下,攻城和推进根本无法做到像杨锐部众一般,到时候杨锐若是使其独立攻击某一座城池,会产生多大的折损还真不好说。
正面对上袁绍部众无法避免损失,回避战事又无法体现出兵协助的价值,大型玩家组织方面也不能老是磨洋工吧,因而只要是理性地进行衡量,交出统帅权由杨锐统一调度、统帅,其实算是最好的一种做法。
最为重要的一点,大型玩家组织的100万部众都是玩家身份,基本上不必在意统帅权利变更对部众忠诚度以及士气的影响。
想通了其中关键,追溯*龙魂以及各大玩家组织老大的做法让杨锐都有些佩服了,若是换做一些个其他什么人,眼界、心胸稍有不及,恐怕少有能够做到将如此众多部众统帅权直接交出来的。
而杨锐最终决定接过大型玩家组织部众的统帅权,是出于更优配置其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减少自身折损的需要。
面对袁绍这样一个依然强大的诸侯,战事之中出现折损之类都是必然的事情,能够有人分担一些损失,杨锐自然也是乐得接受的。
当然了,杨锐并没有因为拿到了大型玩家组织部众的统帅权,而动了其他不好的心思,杨锐还不至于去刻意削弱大型玩家组织,较长一段时间之内也没有这个必要。
拿到了大型玩家组织百万部众的统帅权,杨锐与郭嘉稍稍商量之后,也随后给了追溯*龙魂一个想要的答复,他将把这些玩家组织部众与己方部众成建制混编使用,进行统一调配,并不会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杨锐的这一说法,追溯*龙魂等玩家组织老大还是十分满意的,他们当中一大半都将与部众玩家们参与接下来的讨袁行动,倒也不担心杨锐会空口说白话。
而当日已经无法接收和调配玩家组织部众,杨锐这便将韩馥留在内黄县城之内,并为其随身安排了10名空灵秘忍士卒,以随时对玩家组织部众进行调配。
空灵秘忍只要不显示隐身的特性,看起来也只是韩馥的贴身侍卫,杨锐并不担心追溯*龙魂等玩家方面会发现其特性。
杨锐虽然到了内黄县城与追溯*龙魂会面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其所统帅的中军部众在赵云、于禁两路先锋骑兵部众的配合之下,也是毫无悬念地将繁阳县城从袁绍手中夺取了下来。
实际上此时袁绍部众的前沿部众势力,大部分集中在邯郸、广宗、安平等几个重点城池,像是靠近黄河北岸的这些县城屯兵都不是很多。
获嘉会盟大败之后,袁绍反扑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覆盖到黄河沿岸冀州地域,否则龙魂等大型玩家组织也不会仍旧占据着几座县城了。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异常状况()
一杨锐返回繁阳县城,统协部众在城内暂住一夜,以等候与大型玩家组织部众相汇合;东路兵马也在杨锐分身的统帅之下,在绎幕县城屯住一夜,同样等待分配过来的玩家组织部众。
第二个游戏日,通过空灵秘忍,杨锐传令韩馥将玩家组织部众一分为二,两边各自50万名部众,相应的玩家组织老大也是一分为二,分别分配到东路和西路杨锐讨袁部众汇合。
这个调度就耗费了大半个游戏日的时间,在此期间杨锐也并没有急于推进,而是一贯地让空灵秘忍、飞行宠物单位和先锋骑兵部众先行,探查冀州腹地情况,并开拓前沿空间。
在正式出兵讨袁之前,杨锐就已经派出了使者,前往与幽州公孙瓒进行接洽,使其也在适当的时候能够与杨锐协同,共同对付冀州袁绍,至少形成一定的牵制。
本来杨锐准备亲自前往,或者是让分身前往,但是时间安排上实在是不够充分,因而只是派去使者带上了自己的亲笔信,并详细做了说明,以此表示自己的态度。
其实公孙瓒多次受益于杨锐,虽然其中杨锐有着牵制袁绍等诸侯的目的,但是杨锐对公孙瓒对付外族的态度还是一直很欣赏的,这也是杨锐一直与公孙瓒交好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
史实之中当前时间节点之下,公孙瓒已经消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演义当中虽是稍稍有些推迟了时间,但是也与史实相差不多,而且演义当中还有着一些对公孙瓒杜撰的内容,对其有些不太公平。
正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公孙瓒最终被描述的有些失实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杨锐自然不会在此方面多做计较。
但是不可否认的,由于杨锐一直以来的支持,才使得公孙瓒在游戏背景之下存续了下来,并且其所属幽州辖地也并没有出现大片流失的情况,这一点公孙瓒自己应该也能够感受到。
因而此时杨锐若是对公孙瓒有什么需求,一封书信已是足够了,杨锐有把握公孙瓒会毫无条件地答应下来,并完全按照杨锐的构划来进行配合。
果然,就在杨锐调度分配大型玩家组织兵力的当天傍晚十分,随着使者前往幽州公孙瓒处的飞行单位以及空灵秘忍已经交替将信息传递了回来。
公孙瓒的答复是肯定的,在收到杨锐的书信之后,公孙瓒第一时间便准备立即整顿兵力,从冀州北部地带对袁绍形成攻势,并且一切行动听从杨锐的调遣。
再加上河内郡方向、渤海郡方向随时可以调遣的杨锐部众,至此本次讨袁的合拢态势已经完全形成,此时冀州袁绍所面临的情势甚至比之此前曹操还要不如,可以说几乎已经没有了多少退路。
围拢冀州的几个方向兵马当中,前期杨锐并没有打算让河内郡、渤海郡以及幽州公孙瓒直接进取,主要的进攻方向还是杨锐自南而北进行推进的两路大军。
三个游戏日时间很快过去,冀州南部区域几乎成为了袁绍的遗弃之地,杨锐两路兵马已是拿下了清河国、魏郡两处郡国的12处城池,其中几乎整个清河国都被杨锐部众控制在了手中。
清河国仍旧控制在袁绍部众手中的只剩下一处郡国治所——甘陵郡城,而魏郡之地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6座县城都已经被杨锐攻取了下来。
冀州本就是民众集中之地,袁绍在冀州的根基比之杨锐在青州甚至还要深,比之曹操在司隶州方向更是根深蒂固,杨锐讨袁之前就曾经预估难度比之伐曹要大出来不少,并且也已经做好了细嚼慢咽、逐步横推蚕食的准备。
眼下的情况似乎与杨锐所估计的并不一致,当然其中也有着该片区域不久之前曾经被杨锐与玩家组织攻略过的原因,但是眼下已经不是袁绍此前溃败之时,其溃败的速度当真还要超出了杨锐的预期。
杨锐部众所攻取的城池当中,大多数守军实力都非常一般,数量也相对不多,直观看上去是袁绍主动放弃了这些城池防御下来的希望,但是总让杨锐感觉有着一些不对。
若是袁绍自认为无法防御魏郡和清河国的大部分城池和辖地,那么直接将部众撤除出去,收缩防御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袁绍却是没有这么做。
袁绍在每个城池当中都放置少量的防御兵力,让杨锐感觉对方很可能是在做着一些图谋,即使反扑是不太可能的,却也至少是在延误着时间。
而当空灵秘忍和飞行宠物单位更多的信息汇总而来,杨锐也终于对眼前袁绍布防的异常状况看出了一些眉目来。
此时杨锐所统帅的一路兵马正汇集于邺城郡城之下,团团将该座曾经兴旺发达的郡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随时准备攻取这座一直有着较为发达手工业的城池,不过却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杨锐攻城器械所使用的巨石之类,邺城周围地带竟是几乎无处可寻,要知道攻城所需巨石也只是最为普通的石料而已。
冀州本来就是平原之地,几乎到处都是一马平川的良田,这也是冀州丰饶的基础。在进入冀州地域之后,杨锐就觉察到了该区域之内石料的缺乏,只不过却不像邺城这般好像专门做过清理一般。
其次邺城本身的防御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城内守军不断地将土方一直填充到了护城河的边沿,尔后使用器械进行夯实,在城外隔着护城河形成了一个缓坡。
而城墙本身则同样被用土方不断拔高着,几乎高出了一半的城墙高度来,额外拔高出来的部分都是学着杨锐的做法,将土方和着冷水浇筑上去的,在当前寒冷的气候条件之下,所形成的土墙不比城墙脆弱多少。
同时杨锐的宠物飞行探查单位也早已发现了异常,邺城所拓展出来的土坡并不仅仅延伸向城墙之外,同样延伸向了城墙之内。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邺城初战()
一第三点便是这土方的来源了,根据飞行宠物单位的探查,所有延伸墙体或者增高墙体的土方,都是来自城内挖掘地道所得。
的确是挖掘地道!邺城袁绍部众守军在杨锐大军压境的时候就开始了动作,不过几乎所有的地道口都设在了民居之内,并没有第一时间引起杨锐探查部众的注意罢了。
邺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型城池,在游戏背景之下也同样如此,城池的延展范围十分宽阔,而袁绍守军部众能够将一周的城墙都用土方进行了加固,可见城内地道的规模之大了。
现实世界之中地道战所发生的地点便是在冀州,没想到袁绍眼下也玩起了地道这一手来,倒是杨锐所没有想到的。
其实袁绍一直在地道兵、地道战领域都十分擅长,虽然与现实世界的地道战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袁绍数次与人交手都用到了这种手段。
就包括当初袁绍援助刘岱与杨锐交手之时,也是用到了地道兵、地道战这种手段,并且还被杨锐获得到了相关的手段,此时已经降服于杨锐的许攸便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城内地道的存在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杨锐部众最终攻入城内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巷战,而且还多是那种见首不见尾的袭击。
这一点倒不是杨锐首先考虑的,眼下如何攻入到城池之内都是一个大的问题,加固之后的邺城城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拿下的,而且还是在重型投石机大型攻城器械“哑火”的情况下。
到得此时,杨锐已经大概看出了袁绍守军如此加固城墙的目的,也推测出了加固后城墙可能起到的作用。
加固过后的城墙截面呈现不规则的梯形,其外部虽然延伸到了护城河边,但是填充的宽度却是十分有限,因而坡面十分陡峭,几乎是70度以上的角度。
这种情况之下,虽然看起来袁绍守军似乎给攻城对手降低了攀爬的城墙的难度,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城外土方也都是使用浇筑的办法,一层土壤一层水冻结起来的,既坚固又光滑,攀爬起来几乎是别想,梯子之类攻城道具也是搭不上。
而且城墙延伸处与护城河紧密相连,护城河虽然已经无法阻挡攻城部众,但是冻结的冰面也同样光滑如镜,无论是部众士卒行走上方,还是要将攻城器械搭乘上方,都是难以立足。
而城内加固的斜坡却很是平缓,一直向城内延伸了很远的距离,十分便于城内守军上墙增援,也十分利于物资的运送。
加固城墙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提升了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莫说是失去了重型投石机的威胁,就算是有重型投石机投入攻城,也绝难再像此前一般直接将城墙或者城门楼给推平了。
袁绍部众应该也了解到了杨锐伐曹时的情形,眼下邺城郡城即使是城门的位置,也已经被土方给“淹没”了,加固的程度与其他城墙段一般无二。
此时整个邺城看起来,就像是被一圈坚实的小丘给围拢了一般,又像极了一只乌龟壳子,让杨锐攻城部众几乎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乌龟壳子,杨锐没有轻易尝试攻城,邺城城墙之上那一排排的弓箭手可都不是摆设,强取的情况下可能会拿下邺城,但是折损肯定不会小了就是。
在获知东路甘陵郡城方向也同样是类似的情况之后,杨锐统帅部众就此在邺城跟前扎下了营寨来,并传令分身所统领的部众同样屯住下来,亦不要急于攻城。
有了甘陵郡城作为对比,杨锐甚至怀疑冀州腹地的其他城池会不会有着相同的做法,这一探查之下,传回来的消息果然应了杨锐的猜度,自魏郡和清河国以北的冀州地域,数处城池都在做着类似的城墙加固防御,让杨锐好一会儿懵。
纵观史实和演义当中,袁绍部众其实一直都十分善于挖掘和筑土的,在与曹操的关键战役当中,袁绍便是与曹操比着看谁的土丘垒得更高一些,最终逼迫地刘晔造出了霹雳车,这才算是从根本上压制住了袁绍。
当然了,霹雳车在史实当中其实也并非刘晔发明,或者其只是进行了一些改进而已,游戏当中也同样如此,刘晔虽然掌握着霹雳车制造技术不错,但是也并没有将此车原创扣在刘晔的头上。
此时的刘晔已经被杨锐所擒获,不过霹雳车是暂时造不出来的,刘晔到目前也没有一丝要归服于杨锐的意思。
就算是有了霹雳车,难不成还要学着曹操那般与袁绍比着垒土丘么?这倒是典型的战例,在游戏之中应该也同样有作用,只不过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不一定是杨锐所能够接受的了。
“听吾将令!弩箭齐射!”
经过连夜的商量,第二日一早杨锐还是尝试性地发起了一拨攻击,将军中所携带全部墨家神机轰天炮弩、神机弩机以及各类脚弩、车弩等,都集中调集到了邺城南城门一侧。
“嗖!嗖!嗖!”
“呼!呼!呼!”
“吼!吼!吼!”
“。。。。。。”
各类弩具发出一阵破空声,由于弩具的箭枝和威力不同,破空声也强弱不一,有的听起来甚至犹如野兽的嘶吼一般,特别是迎着凛冽的北风,更显得凶猛异常。
“啪!啪!啪!”
“噌!噌!噌!”
“。。。。。。”
然而一拨攻击发出,弩箭所及城墙之处,效果却是让杨锐大跌眼镜,即使最为强劲的神机轰天炮弩,经由一阵撞击的响动之后,竟然也大半擦着墙皮拐了弯儿,弱一些弩箭甚至响动都不曾发出来,就已经撞击光洁的墙面改变了方向。
“刀盾手准备!护住弩具方队前行10米。。。。。。”
杨锐有些傻眼,微微停顿了一会儿,这便命令刀盾手弩具方队挪动位置,准备再行射击。
“嗖!嗖!嗖。。。。。。”
然而杨锐弩具方队还未真正到位,就听得漫空一阵破空声传来,己方部众竟然已经进入到了邺城袁绍守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
“撤退!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