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说一点,一旦走过比较泥泞,甚至沼泽地,那么火炮几乎是必然落伍的。
比起普通的行军来说,火炮的运输更加的困难,这也是不对装备的火炮少的根本原因,如果军队大量的装备火炮,只是一个后勤压力,就足以让部队的战斗力,降低到难以承受的程度,这也是一个矛盾的焦点,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每一个陆军军官所必须要做,看样子,西北不但找到了,而且解决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章 155毫米重炮()
没错,西北解决了,解决的方法,当然是依靠机动车了,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到二战之中,伴随着机动车的大量应用,很多的军队都采取了摩步化的改造,改造之后的部队实力很强大,后勤满足了,速度满足了,火炮的配备也是越多越好,后世的摩步化的部队,不但拥有大量的军用装甲卡车,还有坦克和装甲车这样纯粹攻击性的兵种。
汽车的出现,似乎代表着某种方向,看着大马力的汽车,平稳的拉着重达数吨,甚至是数十吨的火炮,在汽车的牵引之下,平稳的向前,只要路面稍稍的平整一些,就可以拉动快速的前进,如果泥泞一点的,以汽车更大的拉动力,比起马更大的拉力,面对着泥泞环境,也容易通过。
哪怕是对西北最警惕的朱尔典,也不得不赞许,西北的汽车质量极佳,汽车工业,是西北冠绝于世界的一个体系,也是最大的一个体系,有无数人,想要从西北汽车之中研究出来点东西,可是除了体系和布局上面学到一点皮毛之外,其他的学到的很少,甚至一模一样按照西北的样式,复制过来的汽车,也达不到西北汽车的质量和动力,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关于西北汽车的传闻非常多,但是工业领域公认的是,西北的加工能力,还有材料的质量,远比其他国家更强,这也是西北汽车更大的秘密。
朱尔典等几位大使。已经做好了,在演习之后,向西北订购一批军用汽车的念头。虽然双方是隐隐敌对的关系,在没有宣战之前,购买对方的工业品,增强自身是可行的,大批汽车的配备,必然会改变战场上面的后勤环境。
汽车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各国的军方在考虑。把汽车用到后勤之上,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实现,真正用上的,也就只有德国。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汽车。只是刚刚出现,普通汽车还好办,马力不足,小型的,一二十马力的汽油机就可以推动,可是载重汽车,拉货的汽车,需要的马力就更大了。
大马力的发动力,现在还非常不成熟。很多就是从小马力,增大的气缸,增加转速。可是本来结构却没有改变,而且大部分是使用的汽油机,不是他们不想使用柴油机,可靠的柴油机跟汽油机相比,就是另外一种内燃机了,不但设计需要时间。材料上面也需要专门的,故而。放大的汽油机的故障率很高。
大马力商用汽车,可靠性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可靠性不足,在运货的时候,时间上面就无法的确定,甚至容易出现事故,商用尚且如此,军用方面,更是对质量要求很高,军令如山,命令你多长时间抵达,就需要多长时间抵达,不能够用汽车坏了来搪塞,这就进一步的制约了汽车的广泛应用。
只有西北这样,有杨元钊这么一个来自后世的动力工程师,再加上材料上面的出色的,汽车质量很好,不像是其他国家的,故障率极高,维修也不方便,西北的军用卡车,基本上都是按照军用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故障率非常低,在维修上面,也是考虑了战场的条件,任何零件的更换,都在外侧,就连发动机,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简便的方法的,完成拆卸。
这就大大的方便,在一半的军用后勤车队和牵引车队,都有必要的简单零件和发动机,这些都是跟车走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中更换,这也是西北军车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
作为外交官,朱尔典他们之前就得到了德国方面装备了军车的消息,但是具体的信息并不详尽,一直到亲眼看到了这些军车之后,才从这些军车的结构上面,推算出大体的功效,要知道,整个阅兵的道路长达10公里左右,从最开始到现在,一共几十个方阵,超过500辆汽车之中,没有一个抛锚的,这就代表着,正常行驶距离最少是50公里以上,这对于军队后勤来说,太关键了,一次冲锋,大规模前进,也不过是一两百公里,有了汽车50公里无故障的保证,汽车的使用效力也就大大的增加了。
不提朱尔典等人心中的盘算,恐怕连杨元钊也没有想到,一单生意,可能就在这么转念之间就形成了,接下来的2个月之中,英法俄美一共向西北下达了4000多辆载重卡车的订单,总造价高达800万,而未来一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1。8万辆,在未来的战场上,会出现双方使用的卡车,都是西北生产的,战斗结束,缴获过来的,或者是拆拆之后,也就能够拼凑起来的,也算是一件奇事。
一排排的火炮,整齐的而来,周围观看阅兵的群众们都是一片欢呼,还没有抵达阅兵区域,整齐划一的简单行进,已经让西北的民众们,欢呼不已了,这是西北的力量。
如果说之前,年轻的,充满了朝气和阳光的战士们,给他们的感觉是,振奋和力量的话,这些火炮,带给他们的却是安全感了的,特别是从37战防炮开始,一路上口径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了108毫米以上,甚至是15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可是真正的重炮了,看着粗大的口径,长长的炮身,给他们的感觉截然不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西北展现的,是全方位的能力的,特别是155火炮,居然有5个不同的款式,大小和样式完全不一样。最早的,也是曾经装备给西北军,几乎是脱胎于的克虏伯155火炮,虽然是1909年款的,距离现在不过是4年,世界各国的军队之中,都算的上是主力和师一级得战略支援火力,可是在西北,已经开始逐步的退出市场。
在实力没有进展到某种程度的情况之下,只能够复制克虏伯的火炮,依托着一体机的帮助,最初的克虏伯火炮,并没有如同中国其他的仿制品那样,降低质量,几乎是完美的复制了克虏伯,后期熟练和材料跟上之后,甚至隐隐在克虏伯之上。
要知道,在顶级的火炮之中,155火炮之中,克虏伯不是世界上最强的火炮,却是一流之列,而且比较的适合中国,这样的火炮,在初期,在对俄罗斯作战的中间,几乎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3火炮无法移动的时候,克虏伯155,几乎充当了战场上面的主力,起到了对抗对方主力火炮的职责。
科技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武器也是如此,西北是新兴的势力,再加上一体机的逆天作用,对于火炮加成作用非常强大,在克虏伯155毫米火炮建功之后,西北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研究,高歌猛进。接下来,伴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西北的材料学,走出了跟世界各国完全不一样的道路,材料学以常理所不能猜度的速度发展,材料变化最困难的,就是机械化加工,武器材料,其实各国都有发展,一些远高于时代的材料,也不是没有,有一点就是最大的制约,这些材料,硬度越来越高,强度也越来越大,给加工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不少高硬度,高韧度的材料,都是因为加工的问题,而被束之高阁的,也只有加工技术达到了某种程度,耗费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条件之下,这些材料,才会真正的被用上,后世不少飞机之中的部件,被塑料和高分子材料取代,就是如此,轻只是一个方面,易于加工才是主要的。
西北在这一点上面,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又不同,在其他国家还在初级机床和高硬刀之间徘徊的时候,西北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越过了高速刀,直接进入到了粉末冶炼的刀头,哪怕只是后世21世纪的民用材料,可是比这个时代,不知道高出了多少,硬度足够,速度上,远远高于这个时代,正好跟材料的发展符合的。
材料,这个到后世的历史上,一直到二战之后,才会被重视起来,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这样说吧,之前的科技进步,还没有进入到材料瓶颈的时候,即便有新的材料,也无法发挥出材料的特性,反倒是有些得不偿失了,西北因为杨元钊这个后世的车队工程师的缘故,在动力上面,本就是达到极限,顺带的,以点带面,推动了其他的体系和材料的发展
西北就这样,跟其他的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攀科技树不一样的是,他们以材料为龙头,借助着材料的进展,以之相关的发展起了一条跟别人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一条路,看起来另辟蹊径,却正好合乎了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西北,从一个不问一名的弱国小国,在短短时间之中,一举跃升为一个世界上知名的强国,而且是科技上面,仅仅是这个,西北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九十二章 袁世凯来包头()
ps:11月16日夜11时30分,十年嫂为十年生了一个女儿,本命年的十年,36岁终于有了孩子,这是上天赐予的精灵,本来是值得庆祝的,应该爆发,可惜没有存稿。虽然早在准备存稿,可实际上没有多少,只有17号的两章而已,16号整晚没睡,看着女儿和妻子,刨宫产妻子输了一夜水,女儿也整晚不安生。17日白天睡了2小时,起来写了一章,晚上会继续守夜,看女儿给不给面子了,争取不请假,真的没办法,也会提前写好请假条的,希望大家见谅。
北京,袁宅,来自西北的收音机,照例放在八仙桌上,此时,袁世凯没有调到戏剧频道,听那些西北请到的大师表演,而是按照徐世昌的建议,全程听了的西北阅兵的全过程,这个看起来机械,只是一步步的介绍每一个方阵来历,参与人员和行进的姿态,简单的东西,却让袁世凯听到是津津有味的。
作为一代枭雄,袁世凯对于危险的嗅觉几乎是很敏锐的,过去几十年时间之中,能够从普通士兵开始,逐步的走到了北洋的总统,整个中国最具权势者这一,就多亏了这种预见性,这一次也不例外,西北藏住了爪子,可是隐隐带来的威压,却让袁世凯非常的警惕,这也是他放着日本人的好条件不接受的真正原因,
一个个的介绍,看起来有些平铺直叙。看起来杂乱无章,可是袁世凯却能够从这些平铺直叙和杂乱无章之中,感受到某种力量。之前接到徐世昌的电文。袁世凯的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疑惑,可是现在,那种疑惑再也没有了,西北已经开始展露出爪牙了,可是北洋,革命党。没有多少人体味到,多亏了他多个心眼。在最后的关头,把握住了这么唯一的机会。
说实在的,从西北崛起之后,他就对西北的缔造者杨元钊。充满了好奇,这么一个当时不过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即便是到现在,也不过是30岁,他所取得的成就,远比他一个老头子取得的多,自问对一生的功业非常自豪的袁世凯,真的要跟西北的杨元钊比起来,也多有不如。
西北是什么地方。贫穷落后,陕西,或许在汉唐以前。还可以称之为不世霸业之基,可有宋以后,已经彻底的沦为了边塞,除了战争和贫瘠,就没有别的了,这样的地方。却建立起一个超级工业基地。张家口一战,打醒了北洋。也打醒了袁世凯,后面跟西北的接触,也让他感觉到了西北藏在火山之下的巨大力量,对于他来说,占据无上的地位是第一选择,可是在无法占据,或者说有危险的情况之下,躲避危险,保持一定的安全,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西北既然敢于向世界,向革命党和北洋,展现这种力量,就代表着西北已经开始解决,统一中国的问题了,就连北洋和革命党都有谋夺中国的念头,更何况是实力更加强大,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的西北,对于这个判断,袁世凯十分的肯定。事不可为了,话匣子里面直播还在继续,一个个英武的名字,一个个的接连出现在收音机之中,或许这些名字,在未来可以被写入史册,拥有更大的辉煌,可是北洋这个在清末和现在,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团体,注定要被淘汰。
这几年,北洋在表面上看来,发展一直都不错,实力在扩张,地盘在扩大,收入也在增长,袁世凯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安全感,老了,精力不济,既然年轻人有这个力量和实力,那他又何妨不做出态度,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
想到了这里,袁世凯按响的电铃。30分钟之后,北洋最主要几个军事主官和一批中间将领,最少7个统制,4个军长,控制着整个北洋几十个镇最少一半以上力量的军头,一个个的进入到了袁世凯的书房,闭门会议一直进行了一夜的,激烈的争吵和说服之后,最终勉强达成了共识。
大阅兵的第一个影响出现了,曾经作为整个清王朝做大的军事集团,一手托起整个清王朝命运,甚至集中了整个洋务运动的成果,中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的,然后通过特殊的渠道,对西北传递了一个消息,袁世凯希望参观西北。
袁世凯要来了,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杨元钊这些年的足迹,几乎是遍布在中华大地上面,可是北京城和南京城,他是一次都没有去过,当然了,1911年,西北正式站在政治舞台上之前的不算,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商人的身份。
1911年之后,西北跟北洋对抗,正式独立,再加上对抗俄罗斯,西北的名头声名大振,而作为西北实际上的领导人,他着实不方便出现在对方势力的腹地,即便是乘坐火车,去九江和上海视察,也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人心隔肚皮,政治上面,从来都不是清正廉明的,对于政治家来说,只要利益足够吸引人,他可以的抛开一切,连已经签署的条约都可以撕毁,更何况在自己的一个地盘,干掉一个影响力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心腹大患的对手的。
故而无论正式非正式的情况之下,杨元钊都不会走到北洋和革命党实力集中的区域,更别说他们的首都北京和南京,无独有偶,袁世凯和孙中山也是同样,三个中国最强大的势力,几乎都主动的避开进入到对方的势力范围之中。
现在,这个平衡被打破了,袁世凯的这一个的举措,似乎是代表着某种态度。某种妥协和投向的态度。
袁世凯既然已经做出了这么艰难的决定,那么接下来,就再也没有犹豫了。中国的铁路已经非常的便捷了的,特别是北京这么一个大城市,这是连接整个华北和东北的重要节点,而从北京到包头,也是脱胎于中国自行研制,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么多年了,通过一系列的改造。铁路那是哪个铁路,甚至连轨迹都没有很大的变化,可是内在的,就截然不同。
从北京到包头。铁路的总距离不过是700多公里,在平均时速达到120公里以上的情况之下,不过是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袁世凯也知道,他只是做通了手下的大将的工作的,底下的人员,还没有来的及沟通,仅仅是大将之中,也有认可的。有不认可的,这种时候,大张旗鼓。只能够说是打草惊蛇的,反而不利于接下来进程。
在袁世凯看来,在西北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