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步兵再冲的绞肉机战术,这样的战术已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用不计其数的死尸证明了效果的可怜,现在英国人当然也不会有奇迹。
在数千门大炮掩护下,近三百万英军就像涨潮的海浪撞击防波堤一样徒劳地在两军之间的缓冲区一遍一遍反复冲锋着,然后一片一片变成尸体留在烂泥里。唯一的亮点就是英国人的飞艇对德军阵地展开了大规模轰炸,而且大量使用了白磷ran烧弹,但可惜他们无法获得制空权,在空战失利之后。他们的飞艇也同样以损失惨重的方式结束了战斗。
可这样一来英国陆军就很丢人了,看看两个盟友,尤其是同一个战场的法国人那简直就是高歌猛进。在圣米耶勒突破防线以后,法军一刻不停地向北进攻,趁着德军因为猝不及防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机会向着凡尔登狂飙,在开战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前锋就已经到达了这座曾经的要塞,当然也是他们曾经的伤心地,到现在被烧成玻璃化的凡尔登要塞还杵在那里呢。
不过这时候凡尔登并没有德军守卫,这里已经属于战线后方,仅有的少量溃兵在这里没有形成任何有效阻击,进攻的法军一个师,几乎以微不足道的伤亡重新夺回这个重要战略节点,切断了从梅斯到法国徳占区的铁路,在接下来的很短时间内,法军向这个突出部重新塞进了两个集团军。
而且一部分法军甚至开始向梅斯发起了进攻,虽然战略上这没什么太大意义,以法军实力不可能继续向德国纵深进攻,仅仅是在这个突出部周围,拿下凡尔登就已经足够了。但象征意义巨大,因为这就意味着法军已经进入洛林,进入这片代表他们耻辱历史的土地,一下子原本奄奄一息的法国民间舆论,就仿佛猛然打了一罐子鸡血般兴奋起来,搞得法军就好像真得获得什么大捷一样。
这更显出了英军的无能,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誉,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元帅也豁出去了,他也很清楚这时候德国人已经乱了,为了重新夺回凡尔登,德军在西线的最高指挥官利奥波德王子正拼命了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发起反攻,这种时候可以说拼的就是消耗,拼的就是指挥官的意志和士兵的英勇。于是弗伦齐元帅很高贵地命令他的部下继续进攻,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要考虑伤亡,只要胜利,无论什么样的伤亡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要用鲜血淹死德国人,大英帝国的勇士们也毫不退缩。
他那边享受这掌声与赞美了,前线的英国士兵们倒了霉,他们就像毫无价值的牲口一样在各种口号,当然还有严格的军法驱使下一遍一遍徒劳地进攻着德军防线,血淋淋的伤亡数字与日俱增,甚至就连明日报,都开始感慨英国士兵的勇气了。
不过虽然这种战术很血腥残酷,但却也是真正有效的,因为德军比他们更经不起这种消耗,德国的战争潜力已经到了极限,前线的减员根本得不到补充,在这种两败俱伤地进攻下,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利奥波德王子愁得头发都白了,这位参加过普法战争的老将,巴伐利亚王王子,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奥匈帝国驸马可以说心力交瘁。
不是他的指挥不行,实际上这些年他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英法身上,也不是德军士兵不够勇敢,西线有着德国最精锐部队,关键是人越打越少,几乎没有一个师是满员的,补充的新兵年龄连他自己看着都于心不忍。
其实西线这边还好点,法军的攻势也就是看着唬人,实际对战局影响不大,英国人的进攻很让人头疼,但短期内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突破,毕竟流干德国人的血的同时,英国人自己的血也在流干,真正要命的是东线,在日托米尔被突破以后,从突破口涌入的俄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向西牵制,向南主攻,很明显目标就是合围乌克兰境内的同盟国主力。
虽然这听上去很夸张,毕竟那是一个三百万人的庞大集团,但却并非没有可能,俄军在乌克兰战线上至少投入了五百万陆军,接近两倍的兵力优势,虽然俄军士气不高,但作为东线主力的奥匈军队还不如他们,最近这段时间逃兵情况极其严重,那些斯拉夫民族的奥匈士兵根本不愿意战斗,无论从兵力上还是战斗力上俄军都完全具备合围的能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了。
德奥两国总参谋部立刻开始命令各自在乌克兰的部队收缩防线,放弃目前正在交战的战线向西,向乌克兰与加里西亚,波兰等地的边界撤退,这样实际上就等于退出了乌克兰。
不过这还是不行,他们必须得获得援军才行,没有援军的话在总兵力超过八百万的俄军持续进攻下最终还是得继续后退,尤其是对于奥匈帝国来说,甚至有可能退到加里西亚这个最初战争开始的地方,这无疑对于原本就低迷的士气会是一个极其沉重打击。
但无论德国还是奥匈帝国已经都没有人了,想要增援就只能从其他战场抽调,西线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一来意大利战场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虽然这同样很令人沮丧,但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放弃意大利了。
原本压在阿尔卑斯山区和意大利西北的两个德国集团军立刻开始向后收缩,其中第十四集团军直接撤出意大利乘火车增援乌克兰战场,同时原本在意大利东部沿海的奥匈第六集团军也撤出意大利增援乌克兰,至于和他们一起的两个希腊集团军和黑山军,则向北撤退和亚平宁山区北部的奥匈第十,十一集团军连成一线。
这样意大利战场上同盟国就只剩下了五个集团军,虽然不可能保持攻势,但防御还是没有什么太大压力,毕竟他们面对的主要敌人是意大利陆军,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有足够的地方可退,必要情况下完全撤出意大利也不是不可以。(未完待续。。)
第五三二章 协约国的曙光()
然而即便是同盟国在乌克兰又投入了这两个不满员的集团军,也没能改变他们在那里的处境,和他们的敌人那庞大的数量优势相比,这不足三十万人根本微不足道。—顶—点— 。23'。o乌克兰的空旷平原上,五百万头灰色牲口,就像决堤的洪水般肆无忌惮地冲垮他们面前的任何阻碍,仅仅半个月时间,除了作为主力的德军依然还能够暂时守住乌克兰西北部,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的防线之外,加上最新加入的,一共九个集团军的奥匈军队已经全部被俄国人撵出了乌克兰,撵回到了加里西亚。
而且这场失败,极大影响了那些斯拉夫民族士兵本来就不高的士气,战场上甚至出现了大批向俄国人投降的,这更是雪上加霜,从目前战局看,奥匈帝国别说再重新打回乌克兰了,就是连加里西亚他们都很难守住,最终结果恐怕还是得退入喀尔巴阡山区,这样一来还滞留在乌克兰西北部的德军,就必须得面临侧翼威胁了。
至于南线的戈尔茨元帅,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是这场大溃败中损失最小的,他在日托米尔被突破以后,就立刻意识到了乌克兰战局已经无法挽回,原本围攻敖德萨的德罗联军,以最快速度撤过了德涅斯特河,在比萨拉比亚的罗马尼亚人帮助下,迅速重新建立起防线。
为了避免俄军再次夺取加里西亚,奥匈陆军总司令斐迪南大公和总参谋长赫岑多夫男爵这时候也顾不上管意大利了,紧接着又将在那里的第十一集团军撤出增援加里西亚,这样一来意大利战场上的同盟国总兵力下降到了四个集团军。而且除了两个希腊集团军和黑山军之外,剩余德国第十六集团军和奥匈第十集团军都不满员,四个集团军总兵力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万人,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整整两百万意大利军和差不多七十万英军。
这种情况下,纵然是意呆们也难免斗志昂扬起来,说到底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着。无论从声誉上还是现实的利益上,都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在意大利国内汹涌的批评声中,当然主要是英国人的全力支持下,意呆们终于杀出了亚平宁山区。
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了,以三个英国集团军为前锋,意大利人分三路杀出,一路从热那亚向北,一路出帕尔马,另一路从佛罗伦萨向北进攻博洛尼亚。前两路的目标是夺回目前由德国第十六集团军防守的米兰,后一路目标是夺回博洛尼亚后继续向北以求收复威尼斯。
米兰的德国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官弗朗索瓦上将很聪明地放弃了这座城市,他很清楚意大利是一块儿准备抛弃的战场,既然这样就没必要浪费宝贵的兵力防守这样一个相对孤立的城市,向东撤退把战场放在右山左海,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才是目前兵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个家伙在撤退前,将整个米兰的所有工厂,全部堆上炸药炸成了废墟,甚至就连一些机器都装上火车运往奥地利。这座意大利最大的工业中心几乎变成了一片白地。
而就在他撤退的同时,奥匈第十集团军司令博罗耶维奇上将也同样无视赫岑多夫要他坚守博洛尼亚的命令,这座城市同样没有坚守的意义,他侧翼的希腊人不可能在沿海的平原挡住英军。一旦侧翼被突破,他想走都麻烦。跟弗朗索瓦一样,这两个在战争中凭借战功爬上来的少壮派集团军司令都把真正的防线选择在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奥匈第十集团军在把博洛尼亚破坏得比米兰更彻底。甚至连铁路都边走边拆光以后,直接撤退到了波河北岸。
紧接着希腊和黑山军也在英军的攻击下,一路溃败而来。不过这两条杂鱼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尤其是黑山的山民们在前期的山地作战中,把英国人打得闻风丧胆,有这样一个好队友,希腊人损失也不大。这样同盟国四个集团军,便以波河为依托靠着亚得里亚海和阿尔卑斯山护住侧翼,建立起一道新的更加牢固的防线,收缩防线带来了防御密度增强,接下来英军和意呆就开始碰得头破血流了。
但意大利战局的稳定,对奥匈帝国来说没什么太大意义,他们依然没能守住加里西亚,好在这时候戈尔茨元帅拉了他们一把,因为不是俄军主攻方向,在加上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全力支持,他在德涅斯特河防线守得相对从容,甚至抽出了一个德国集团军从侧翼向加里西亚战场上的俄军发起进攻,而此时北线德军在波兰边界也逐渐稳住脚步开始从北面对俄军构成威胁。
当然主要是连续的进攻,让灰色牲口们也筋疲力尽,这样奥匈军队才再一次守住了至关重要的普热米什尔,不过主力依然被赶到了喀尔巴阡山区。
可就在东线逐渐稳定下来后,西线德国人却遇上了真正的危机,在英国人不计代价地疯狂进攻下,减员严重而又得不到补充的德国第二集团军,终于还是没有能够守住圣康坦,英国人用几乎德军五倍的整整三十万人伤亡,硬是凭借前赴后继的精神在已经僵持了快四年的法国战线上撕开了一个致命的缺口。
这个缺口对于法国战场上的德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样一来英军就等于切断了从比利时到法国的运输线,而在这之前,法国人在凡尔登重新夺取的突出部,已经切断了从德国直接进入法国的运输线。
这也就意味着,圣康坦以南的德国第三,四,五三个集团军被割裂出来,在明白这一点后,威廉和施利芬都快疯了。
他们毫不犹豫地命令这三个集团军全部向法德边境撤退,放弃已经被他们占领快四年的法国北部领土,集中全部力量向凡尔登突出部进攻,再加上原本进攻这里的第六,从荷兰撤回的第十五两个集团军,左右夹攻之下从来就没有过兵力优势的德军,居然在这里用人海冲垮了法国人的顽强阻击,重新打通了运输线。
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在尾随的英法军队攻击下,德军不但丢失了几乎所有开战后夺取的法国领土,而且损失了超过十五万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被逼到了法国和德国,比利时的边境线上,下一步协约国任何突破都意味着战火烧到了德国的国土上。
欧洲战局的突然逆转,让所有那些等待下注的赌徒都瞪大了眼睛,很显然这已经是可以下注的时候了,当然这时候还有游离战场之外的看客其实也没几个了,欧洲只剩下北欧三国,西班牙,奥斯曼帝国还有瘫痪在床的保加利亚,亚洲也就只剩下中国,波斯和完全可以忽略的日本,另外最多的也就是美洲各国,这里面尤其是最有资格的美国。
但美国是够呛了,因为几天前在阿拉巴马州刚刚发生的一起恐怖击,让美国政府和阿拉巴马共和国的和解谈判一下子破裂,他们无法达成和解,也就意味着加勒比海同盟不会解除封锁,港口都被封锁着呢,美国人怎么参战?再说布莱恩总统也坚决反对任何战争,这位一心一意享受田园生活的总统,正带领着美国人民努力忘却尘世纷争,陶醉在青山绿水间。
这样也就还剩下南美了。
不过这时候同盟国集团在南美却收获了一场胜利,完成维修的阿根廷舰队杀出西班牙港,英俄舰队不得不再次出击,结果这一次阿根廷人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了,虽然他们损失一艘战列舰后实力大减,但好在英俄舰队同样损失过半。里瓦达维亚号在格林纳达南部进行的第二次海战中大现神威,接连击沉英俄各一艘战列舰,而且他们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在海战中击沉一艘英国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可以说大获全胜,把英俄舰队直接撵回金斯敦不敢再出海。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等于哥伦比亚的十几万英俄联军后勤补给被切断。
虽然这支军队里面并没有多少真正的英军,绝大多数都是俄军和加拿大军,甚至还有日本雇佣军这些杂牌,但英国也不可能坐视他们被哥伦比亚人灭了,这样一来把巴西或者智利或者两个都拉进战场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巴西倒是还没答应,毕竟他们也不喜欢俄国人再次染指南美,而且如果在这时候参战,就等于得罪了周围所有南美国家,毕竟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这些都是在支持哥伦比亚人,一直喊着南美兄弟一家的巴西人背后捅刀子就很让人不齿了,而且就算参战协约国胜利,巴西也得不到什么。
但和巴西的犹豫不决相比,智利人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英国人的邀请。(未完待续。。)
第五三三章 圣彼得堡惨案()
“英国人给智利开出的条件除了战后可以分得他们同阿根廷的争议领土之外,还可以承认他们在战争中夺取的所有领土,另外英国商人手中持有的硝石矿也可以由英国政府以经济援助形式出钱让他们购回,最后这一条最重要。(顶—点)。'x'。 co”张权说道。
“真不要脸,战后都玩合成氨玩石化了,谁还会要他们那些开采困难运费高昂的硝石,英国人这是玩傻子呢!”杨皇帝差点被逗乐了,不过智利人毕竟没有他这种高瞻远瞩的本事,把硝石矿收归国有可是他们多少年梦寐以求的,现在英国连这样的条件都开出来了,也由不得他们不动心。
张权不由得笑了笑,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现在中国的合成氨工业就已经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了,等战争结束后从军用上转移出来一下子就能冲垮天然硝石市场,尤其是智利的硝石,不但距离遥远而且开采环境恶劣,根本不可能有和中国的合成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