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拳术天王-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我在班里看见一份报纸,上面有招工启事,顺风快递招快递员,送一件两块钱。”

    “两块钱?那谁干?太谷这么大,只城里,南北跑一圈得半个小时,一天挣上十来块钱,开车不够油钱,骑车子累个半死,吃得多了?”

    张爸坐在老旧的沙发上,靠着扶手,和老妈一起看电视剧。

    “可不是这么算。”张上回忆起来:“城区以外的不送,让他们自己来拿。城区以内的,货都是成堆送的。比如农大,一天只要跑一趟,给货主发个短信让出来拿,有几件就是几件的钱。”

    张上记得很清楚,2017年双十一,老妈在的申通快递,光农大,一天就是一千多件货,3000块,只要跑一趟就行。

    而且双十一回货是连续好多天的,这钱好挣不?

    这是申通一家快递,一个学校的收入。

    整个太谷,张上准备搞的六家快递,如果真的都拿下,不吹不黑,那是垄断。

    送快递只是小头,来邮东西的才是大头。

    太谷的企业不少,少说有二十家,食品厂,各种厂家。

    据他所知,前世,网上卖火爆的荣欣堂太谷饼,和申通合作,每个月走货的钱,要给申通将近七万块。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网购雄起,快递业蓬勃发展,这个数字呈几何增长。

    张爸思索了一下:“那也不行,送快递得知道地址,人家写个什么什么小区,你找不见,怎么送?”

    张上笑了:“爸你可谦虚了,太谷还有你找不见的地方?”

    这话,让张志伟脸上一红。

    他跑出租车有几年了,别的不说,太谷这犄角嘎达,只要你能说出地名,没有他不知道的。

    可送快递,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认识中,真比不上开出租车的面子大,谁不想体面一点?

    “爸,你先熟悉一下门道,将来咱们在太谷开个快递分部,您也就当老板了。”见张爸不给回应,张上接着劝:“而且这只是兼职,有人用车,您还是出去跑,没人用车就送快递。”

    张上这是钻空子。

    这个时候,快递的管理还没那么严格,能招上快递员很不容易。

    只要你不把货私吞,总公司也懒得管你,送慢点就慢点,没办法的事情。

    张志伟没话说了,只是乘张上低头喝粥时,仔细看了看儿子,心里多出一些莫名的感慨。

    爷爷住院,又借了不少钱。

    张爸是个要面子的人,只开出租车,收入明显不够。

    这快递,还是送了吧。

第4章 狗眼看人遭报应() 
暑假,这天中午。

    “爸,咱们太谷的两个太谷饼厂在哪呢?”张上问。

    “问这作甚?”蹲在地上,背靠土炕床沿,舒服的吹一口啤酒,扒拉两口饭,舒服。

    “我打算暑假找个活儿干,两个月总不能歇着吧,听说那俩厂子招人呢,我去看看。”

    张上坐在椅子上,喝了口面汤。

    “嗯?”张爸抬头,实在没想到儿子有这种觉悟,懂事了。

    想了想,说:“一个在去聚仙楼的路上,你注意看路两边,有个巷子,进去就是。另一个在铁三局,你在那绕一绕就看见了,厂门口有牌子。”

    “知道了爸。”张上点头,心里做着打算。

    饭后,张爸在炕上眯眼睡了二十分钟,就又出去跑出租,得给孩子攒学费了。

    等到两点,杨芯去上班,张上洗了把脸,扫视一圈屋子。

    黑漆漆的,大中午就得开灯,不然看不清。

    只要下雨,屋里阴冷潮湿到让你一进门,就能感觉一股凉气扑面,瞬间春秋转换,即使这样,这一家人也要将就住着。

    “等我。”张上目光深邃。“两个月。”

    骑车二十分钟。

    在铁三局附近绕了好几圈,走街串巷,最后问街上坐着的老奶奶,才找见鼓楼太谷饼厂子。

    说是厂子,其实只是一个大院子。

    老旧的双开铁栏杆门,刚刚能让面包车进去,门上面用铁丝拧悬一块木板牌子“鼓楼太谷饼”,要多简陋有多简陋。

    推车子进去,几间低矮的平房,四五辆自行车散乱停着,平房里传来机器的“嗡隆隆”声,很响。

    见有人进来,靠大门的屋里,姑且说是传达室,出来个老大爷,白色汗衫,洗得有些发黑了,脸上胡子拉渣,很朴实。

    打量张上一眼,看他的“玛莎拉蒂”两眼,平和问道:“小伙子,有事?”

    “大爷,您贵姓?我家开了个小超市,想从咱们这进太谷饼卖,管事的在么?”把车子停好,锁住,张上问。

    “叫我刘德顺就行,你家在哪开的,是专卖店,还是捎带的卖?”老大爷招手,示意张上进屋里说。

    六月的北方,已经热起来了,大中午的太阳底下暴晒,不是好玩的。

    进到屋里,简单的一张单人床,床单散乱,水泥地忐忑不平,露出被踩黑的砖块,粗糙的立柜,上面摆着有些年代的黑色电视机,画面模糊,能将就看。

    “我家开的是专卖店,在榆次开的,正装修呢,我在咱们太谷五中上学,我爸让我过来打听一下。”张上满嘴胡诌。

    “榆次?那房租不便宜,比咱太谷贵多了,咱们太谷饼利润小,专卖这个护不住本钱。”

    刘德顺从床底下掏出交叉凳递给张上,凳面是几条牛皮带,凳子撑开,牛皮绷紧,就能坐人。

    “我爸想的是开了这个专卖店,然后往榆次周边的超市、小卖部、商场上货,让大家一起卖。我们这个专卖店当中转站,超市想拿货就去我们那拿,不用跑太谷来,有点远。”

    “这个想法好,我们厂也在招代理商。”刘德顺眼睛明亮,眼看这厂子不景气,他也急,却无可奈何,销路打不开。

    这个年代开超市和小卖部,货源要自己去拿。

    你想进货,得找到厂家才行,或者从二道贩子手里拿货,利润少很多。

    哪像后世,别人的货物要在你超市上架,得求着你,我看好你的货,你才能摆架子上卖,甚至得给我交保证金。

    开小卖部都不要自己去进东西。

    送货的人来了,你把东西给我摆在架子上,摆整齐喽,我看顺眼喽,你才能上货。

    着急起来,见货架子不干净,你还得给我拿布子擦两下。

    而鼓楼太谷饼这犄角嘎达,张上这本地人都找不到,更别说外地人了,也就能在太谷卖卖,其他县市根本没上货。

    “刘大爷,您这太谷饼出厂价多少钱?”

    “给我个你爸的电话,我和他谈吧?”刘德顺怕张上做不了主,这孩子一看就没断奶,还在上学呢,初中生。

    “我能做主。”张上语气有些重,接着说:“我不准备上了,我爸这店也是给我开的,谋个出路。”

    刘德顺将信将疑,低吟一句:“也行。”

    反正从他这儿拿货,都得现金现结,不赊不欠,这也是厂子没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这年头还有不让欠钱的厂子?

    谁会从你这进货?

    张上在17年的时候也打算开个小卖部,打听了一下,上货基本不用钱。

    十万的货,顶多花几千块钱就能上齐,各种齐全,全部赊账。

    上完货,东西卖了,就给你钱。

    东西压住了,将来给你退回去顶账,超市小卖部都是这么开的。

    所以到了后世,满街满巷子小卖部,隔几百米就是一处。

    只要你有个门面,有个货架子就成,基本不用压钱进货,需要什么一个电话,经销商就给你送来,只挣不赔。

    当然,连房租都挣不下的另说。

    “咱们太谷的超市从我这进货,都是一斤包装的,2块5一袋,上架卖4块,这是行价。我们按箱子走货,一箱八袋,20块钱。”

    张上笑笑,说:“那是他们的价钱,走货不多。我这可是专卖店,榆次一个大市,少说有三百家超市小卖部,一天还不卖个一百箱?而且,如果榆次卖的好,我会再去其他地方开专卖店。您不用投资,不用奔波,坐等开工走货收现金,您得给我来个实在价格。”

    刘德顺静静听张上吹牛逼,良久,等他说完,感叹道:“小娃娃嘴皮子挺行,你爸有个好儿子。”

    “那是!您给个实惠价,能行的话,咱就合作开搞。”

    “这样吧,18一箱子,最低价。”

    “您不诚心。”

    “这还不诚心?要是让太谷那些小卖部知道了这个价格,我这厂子都得塌。”

    “我和他们不一样。”张上摇摇头,站起来准备走人,出门时嘀咕道:“太谷还有喜容呢嘛,人家给的价格比你低。”

    说完,出门推了自行车就走。

    刘德顺掀门帘追出来,喊道:“嘿!小伙子别走,16一箱,2块一袋,他要是比我价格低,我今儿撞了墙!”

    张上骑车就走,眼里藏着笑,眼看这厂子不景气,他这单生意能救命,却也不会便宜了别人,回头喊一句:“我明天再来,您想好喽。”

    刘德顺要不是穿着拖鞋,又年纪大了,真能追上去把张上提下来一顿打,这熊孩子,唠半天,逗你大爷玩呢?

    聚仙楼,可是太谷鼎鼎有名的地方,进去出来,据说只要30块钱就能让你软腿,够便宜吧?

    喜蓉的厂子不难找,路旁一条宽巷子到顶就是。

    这厂子比鼓楼强一些,厂门宽大,两扇大黑铁门打开,卡车能随意进。

    地面的机耕路厚实,十分平坦,只是厂房也不大,院里的车子有二十多辆。

    张上看厂门大开没人管,推车子进去。

    “哎,那个小后生,作甚了?闲人免进!”门房里出来个中年人,光秃秃的脑袋顶着八角帽,歪戴的,讲话一股流氓气。

    “你们管事的在不在,我来进货。”张上驻足。

    “你?小屁娃娃懂什么?”上下打量一眼,见张上的自行车连个框子都没,摆明了来逗人的,接着说:“让你家大人来。”

    然后直接撵人。

    张上没说什么,转头就走,他知道自己年龄小,难让人信服。

    大黑铁门上有电话,默默记下。

    来到街上,找一公用电话亭,拨通。

    “喂,你好,喜蓉太谷饼厂。”

    “我是太原沃尔玛超市的人,你们厂子不让进人?”

    “嗯?”一听省会沃尔玛的,电话对面一愣,立马堆上笑脸:“肯定误会了,我们厂子大门随时开的。”

    “哦,已经把我撵出来了,咱们就电话里谈吧,我们全球的沃尔玛超市想上你们的太谷饼,什么价格?”

    电话对面一听这话,笑得脸都裂了,全球的沃尔玛,我x!

    赶忙回答:“行价,一袋一斤,四块饼,出厂价2块5。”

    “那是外面的价格,我们可以把你们的太谷卖向全球,走货量大,你给个诚心价。”

    “2块3,最低了,保证其他厂没有比我更低的价。”

    “那算了,你们厂门卫处的人不入眼,说明你们厂的东西也不怎么样。”

    啪。

    张上就把电话挂了。

    喜蓉厂里。

    嗯?

    嗯??

    嗯???

    厂长瞪大眼睛,手里的电话停顿在空中,只觉寒风凛冽

    仿佛滚滚钞票在眼前,你妹夫却往上拉了一泡屎,把毛爷爷得罪了

    “郭三民,你!给!老子!滚!过!来!”震天动地的咆哮,让玻璃轰隆隆作响。

    传达室,正悠哉悠哉看电视的郭同志,声音调得很大,掩盖住厂里机器运转的噪音。

    “嗯?谁叫我?”往窗外看看,仔细听听,没人啊,接着看电视。

    最近总是起幻觉,被厂子里的噪音弄疯了。

    十秒钟后,率先入眼的,是一根足有一米长,手臂粗的擀面杖

第5章 第一桶金() 
回家路上,太阳在薄薄的云层中慢慢下落,天色渐黑。

    屋里昏暗,即使开了灯,也有一股压抑。

    眼下张上只有一条路,刘德顺那里便宜,不能赊账。

    而喜蓉贵,也肯定不会赊给他这个孩子,只能拿刘德顺的货了。

    “启动资金,去哪里偷呢?”

    张上静静思量,他只要第一笔资金就够了。

    一箱16块,以智升祥家9。6米的大箱货,能拉将近600箱,一共9600块钱,足足可以供应一个县的全部商铺。

    还得买个手机,一万块钱都不够。

    至于运费,当然是送完后才结算。

    有这么一刻,张上生出想借高利贷的心思。

    翻口袋看看,上次说交卷子钱骗了50块钱,这些天也花得差不多了。

    “看来,还得再抠扒爹妈一回。”张上无耻的心想。

    张爸张妈都是老实人,勤勤恳恳,一毛钱都要攒着的那种,已经好些年没买过新衣服了。

    家徒四壁,还有张上这人穷志短、不思上进的毛孩子。

    以前,这么一家人,就是在这种穷困潦倒中生活的。

    直到国家修108国道分支,将现在住的老宅拆迁,姥爷又把钱给三个女儿分了,才扭转这三家人的命运。

    杨芯先下班回家。

    打开老旧的黑白电视,边看边做饭。

    不一会儿,张志伟也回来了,今天难得的早归家。

    “去太谷饼厂看得怎么样,人家要你么?”张志伟对这事比较上心。

    “那必须要,鼓楼太谷饼缺打下手的,给我派了个师傅,让我跟他四处跑,当销售。”

    “跑腿?在太谷跑?”

    “省内。”张上胡诌道。

    “那也行,吃喝住厂里管吧?”

    “嗯,厂里都报销,还能四处见见市面,学学卖东西的技巧,挺好的,不过工资不高,一个月六百块,没销售分成。”

    “工资多少无所谓,能让你学点东西就成。这活儿不错,公款消费,还有师傅带,更能出去看社会,不错不错。”张爸赞许。

    “好是好,就是第一个月得垫钱,毕竟师傅和我不熟,人家带我出去不会掏钱的,住宿吃饭得自己掏,然后开发票,月底厂里给报销。”

    这话让张爸眉头皱起,闭眼靠在沙发靠背上休息了一秒钟,然后似乎下了大决心,睁眼,叹气,说:“也行。”

    屋里黑暗,即使开着灯,离远了也看不大清楚。

    可这一刻,张上却把父亲的表情看在心里,鼻子一酸,心头滋味难言。

    “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张爸的声音,变得沙哑了一些。

    “明天入职,后天和师傅去榆次。”张上解释说:“入职的时候,得登记家长的身份证,明天中午还会来咱家给您俩照相,毕竟员工出门在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厂里得留个家属的联系方式,知道父母是谁,住哪,有备无患。”

    “哦?这厂子有一套,管理上弄得不错。”本来还有疑虑的杨芯和张志伟,一听这话,心就落了地。

    张爸从兜里把自己的身份证掏出来,接着去了内屋。

    张妈的身份证就在柜子里,平时几乎用不到。

    良久,张志伟从内屋出来,手里拿了一摞钱,没有红色毛爷爷,最大的50,大部分都是20块的。

    把钱放在桌上,声音沙哑地说:“这是五百块钱,出去省着点花。”

    张妈一看这么多钱,做饭的手抖了抖,欲言又止,被张爸瞪了一眼,话没说出口。

    这一夜,全家人无眠。

    第二天,等张上醒来,已经是上午十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