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称雄-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b这也是商品化经济,工业化时代才能有的一种巨大同化能力。如果神圣大汉也还只是一个农业化的时代,想要做到这些也还是非常困难。

    &nb随着大汉帝**队不断向西推进,一个个的西域部族将被迁入中原,被打散分到各地。大批的汉人将迁到这片新的疆土上来,到那时,西域的一道道山脉脚下、盆地边缘的一个个绿洲上,都是汉人。

    &nb那么这片土地,也就将永远成为汉人的土地。

    &nb这虽然会有不低的成本,但却是唯一一劳永逸的办法。

    &nb“把哈密的****全迁走?”

    &nb“这个成本不低啊。”

    &nb刘钧笑笑。

    &nb“其实也不难,现在各地不是都出现用工荒,雇人难的情况嘛。为此,许多人都已经开始花高价从那些劳务中介那里雇人了。这样的成本其实并不低,我们现在可以给各地的商民们下道诏书。告诉这些有用工需要的商人、地主们,只要他们送一个中原移民过来,他们就可以从我们军队的手里带一个****回去。”

    &nb让那些工厂主、地主们来负责移民,他们从中原迁一个过来,就能带一个回去。

    &nb搬迁的费用以及路费,都由他们先垫付,这笔钱最后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份算是他们雇人的成本,第二部份则可以算是预付给那些****的雇佣费用,以后这笔钱得在那些****身上扣,就跟他们雇佣那些劳务中介手里的外国劳工一样。这些雇工每月也要付笔生活费,然后等什么时候生活费和那笔雇佣费扣清了,他们什么时候就可以自由选择继续雇佣或者是寻找新工作了。

    &nb剩下的一部份费用,则可以到朝廷报销,由朝廷补贴他们。

    &nb“好办法,如此一来,朝廷花费的成本最低,但既能解决这些****迁走和汉人迁来的问题。”

    &nb“这个事情也得有个详细的章程和规模,比如从中原迁出来的人,必须得由朝廷选择,得是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比如一些落后山区,或者是一些常受旱涝灾害的地区,或者是现在一些矿区的百姓。朝廷挑选,然后动员这些地区的人报名。只有是朝廷挑选出来的地区,以及自愿报名前往的百姓,才能列入这个移民计划里,那些想参与的商人们也只能负责运送这些人过来。”

    &nb刘钧说的这几点补充,也是分清了权责,商人们只负责搬迁。而搬哪里搬谁,这些却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加这条,也是为了让朝廷的这个政策落到实处。不能随便迁些人,必须得是需要搬迁的人。

    &nb大汉虽然年年移民,可依然还有大量的地区是那些贫困山区,以及经常受灾的地区。而朝廷年年移民,可移民的费用很高,哪怕有各大银行等加入进来,提供贷款等,但朝廷的移民规模也都是有限制的。

    &nb许多百姓也可以自主移民,但这笔费用也很大,不是人人都愿意冒这个险的。

    &nb现在让需要用工的那些商人垫款移民,然后再通过雇佣西域土著工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大量移民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变通。

    &nb各取所需。

    &nb朝廷要移民,商人要劳工,朝廷有人没钱,商人有钱没人,互补合作,正好。

    &nb“如果把西域征服地方的土著都移走,只怕他们肯定不太乐意,尤其还是交给那些商人手里,让他们去做上八年十年雇工才能自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nb不管是朝廷要移民,还是商人们要雇工,这都是朝廷一心情愿的事情,西域的这些人并不见得乐意。

    &nb“他们乐不乐意,其实没有关系。带头造反者死,从者流放新大陆去开荒。朕相信,只要杀一儆百,会顺利推行下去的。”

    &nb不少将领都已经感受到皇帝最近越来越强硬了,但细想想,在西域的问题上,如果不铁血一点,只怕后患无穷。

    &nb况且,双向移民也是朝廷对新征服之地的一惯政策,东北、朝鲜、日本,以及中南和南亚等地,无不如此,而到现在,这些新征服之地,都很平静,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个政策的实用之处。

    &nb东北、朝鲜、日本、安南、缅甸,这些新征服之地,一座座汉城正拔地而起,无数的汉人移民在新的土地上生活,原住民已经越来越少,不断的被迁离,帝国对新征服之地的控制日渐稳固。

    &nb本来这种大规模的迁移西域原住民,应当等到征服整个西域之后再进行更好一些。毕竟现在移民,可能让那些土著对大汉产生敌意,甚至加入到叛军之中去,也可能让准噶尔等叛军更加顽抗。

    &nb不过刘钧考虑到西域绿教的巨大影响力,还是打算早点动手为好。

    &nb占领一城,就清理一城。

    &nb他对于绿教的防范,甚至远在十字教之上。

    &nb“拆除所有的寺庙教堂!”

    &nb在中原地区,刘钧还讲究个火候,宗教裁判所办事还比较低调,掌控着节奏。但是在这片新土地上,刘钧却毫不客气。

    &nb其实刘钧已经跟朝廷的中枢重臣们都早已经交过了底,大汉以后是要明确禁止星月教、十字教、印度教、藏传佛教等等教。

    &nb那些信奉什么天主啊真主佛主之类的,都是要封禁的对象。

    &nb以后的大汉,只能信一个,天。

    &nb天不是什么实物,天是天道,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而大汉皇帝,则是天之子,是天授君权,神圣不可侵犯。

    &nb大汉皇帝,既是世俗的管理者,也是天的代言人。总之,一切解释权都得归于大汉天子,其它人都没这个资格。

    &nb英国国王都知道宗教争夺王权,因此费尽心机搞出一个国教,国王兼任宗教领袖。而中国自西汉时起,也有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有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等。

    &nb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也正是世俗和宗教争夺权力的矛盾体现。

    &nb星月教和十字教不比中国的道教和佛教,中国的佛教和道教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已经被中国的世俗给驯服了,那些造反的弥勒教、白莲教、太平道、五斗米等造反的教派最终都被列为了邪教。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个各个朝代灭亡时,总能看到有那些佛道在背后掺乎的影子。

    &nb刘钧能容忍大汉本土这些可受控制的佛道教派,但却绝不能容忍如星月教和十字教这样充满侵略和蛊惑性的教派在大汉真正的扎根生芽,一旦纵容,早晚要成心腹之患。

    &nb“禀奏陛下,外面有军情送到。”一名侍卫进来禀报。

    &nb“传。”

    &nb“启禀陛下,青海总兵张煌言将军奏报,已经兵围火州,堵住巴图尔的退路。”

    &nb火州,就是吐鲁番。

    &nb巴图尔南北两路大军接连惨败,他虽主动弃守了哈密,可却舍不得弃守吐鲁番。他也想不到固始汗这个老狐狸率领的五万大军也会在哈惨这么快惨败。当他想要退回伊丽的时候,张煌言已经赶到了吐鲁番西面,拦住了他的去路。

    &nb四万汉羌联军拦住去路,巴图尔还想凭着手里的九万人强行杀过去。

    &nb可他刚一调兵出城,张国栋又领着六万汉蒙联军自背后杀到。

    &nb前有拦截,后有追兵,数量甚至还超过了巴图尔的准噶尔军。措手不及之下,巴图尔只得又撤回了吐鲁番,结果两军合围,把他团团困在了吐鲁番城中。

    &nb“很好。”

    &nb听到这个消息,刘钧甚至都没什么太激动。

    &nb当僧格和图鲁拜虎的南北两翼兵马都几乎尽没以后,刘钧就已经料到了今天这个结果。

    &nb“巴图尔胆气尽丧,不足为惧矣。”

    &nb傅山大笑着道。

    &nb手里握着九万兵马的巴图尔,居然连背水一战,与张煌言的四万汉羌联军决战都不敢了。这种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

    &nb若是拼着背水一战,哪怕伤亡多些,可冲出去了,还能辽阔的地方周旋,再不济,也能逃到西伯利亚或者俄国去。但是现在,他却退缩了。

    &nb这一退,他就成了翁中之鳖。

    &nb他再也没机会逃走了,十万汉羌蒙军包围了吐鲁番,而准噶尔现在各地也是四处火起,根本再没余力来救援了。

    &nb刘钧还带着十万大军就在哈密呢,等刘钧带着大军和大炮一到,吐鲁番就是再坚固,巴图尔就是兵再多,也绝对撑不了几天了。

    &nb“真有些难以想象,准噶尔二十万强兵,结果数月间,几场大战,就已经成了翁中之憋。西域,已经易手了。”刘允升大笑着道。

    &nb“传朕旨意,大军立即开拔,我们去吐鲁番。”

    &nb这将是大汉砥定西域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战了,此战过后,西域即平。(。)

第784章 龙汉三十年() 
龙汉三十年的夏天,干旱无雨,酷热难耐

    。

    皇帝刘钧也早早的移驾北海,一面避暑一面围猎,同时召见漠南漠北以及西波尔等保留区的封侯们。

    自龙汉五年起,皇帝每隔三年就会移驾北海避暑围猎,大会北地诸侯。

    时至今日,大汉开国已经三十年,前所未有的鼎盛,远迈汉唐。但皇帝依然还有操不完的心,好在刘钧也懂得适时的放手,有内阁等几套班子协助,让他也能轻松不少。

    “好了,就这样吧。”

    刘钧在湖边站定,夏天的贝加尔湖蓝天白云绿水,巨大的湖泊吸收大量的暑热,犹如一个巨大的空调,凉爽的微风,清凉的湖水。现在刘钧每天都要到湖里游泳,年过五十的刘钧,解去衣衫后,露出那身时常锻炼保持的极好的身材。

    皇帝跳入湖中,开始畅游,早有一队侍卫也跟在旁边游着,不远还有两条龙舟跟着。

    内阁首辅黄宗羲看着皇帝已经游远,便对着岸边的几位同僚道,“今天就把陛下的旨意发出去。”

    “好的。”通政使笑着回道,“元辅今天不下湖游会?”

    黄宗羲抚着长须摇了摇头,“我这身子骨可不敢天天下水,而且也没这时间啊。”

    身为首辅,黄宗羲确实是日理万机,比起大汉皇帝可是要忙的多。皇帝每天只是听听简报,大事拿拿主意,而他这个内阁首辅,却是统领整个内阁,负责大汉帝国的行政运转。

    如今的大汉帝国,开国三十年,拥有十万里河山,五万万子民。疆域东、南、北三面皆扩张到大海边,西面也已经把扩张到了黑海东岸,把里海几乎变成了大汉的内海。

    在南方海上,曾经荒凉不见人世的新大陆天南省,现在也已经开发初具成效,拥有了三百多万人口,沿着东南海岸建立了三府九县。天南省已经成了大汉最大的羊毛产地,其矿产业也很兴盛,铁矿石、生铁供应量逐年提高。

    甚至在西波尔省的东面,隔着白令海峡的阿拉斯加,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等地,大汉这些年也通过与欧洲各国的贸易、商业贷款、战争借款等等方式,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手里拿到了许多殖民地据点。

    帝国的扩张,是以往中原任何一个王朝都不曾达到的,甚至就连曾经的蒙古帝国,也不及今日之神圣大汉帝国。

    不过要管理着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是非常辛苦的。

    黄宗羲今年就干满一届四年了,可他却觉得这四年首辅,却耗费自己绝大精力,他甚至都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继续再连任下一届。

    “里海南岸是绝不能放弃的,尤其是高加索地区,必须攻占。”兵部尚书张煌言道,这位开国时的小将,如今也成为军中的老将。三十年过去,他也从久镇西域,到进入中枢,退出了现役,成为了加武英殿大学士衔的兵部尚书。

    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交界处,这片位于里海、黑海、亚速海之间的连绵山区,向来就是个火药桶。星月教、十字教在这里并存,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让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而对于大汉来说,自从当年皇帝御驾西征,一战灭亡准噶尔,此后乘势西进,接连又将叶尔羌、希瓦、布哈拉、浩罕、哈萨克这些中亚小汗国灭亡,一直将帝国西疆推进到了黑海边上

    。

    高加索地区对于大汉来说,意义同样重大。帝国要控制住天山和葱岭以西的哈萨克草原和河中地区,就必须占据高加索地区。

    大小高加索山脉,加上里海、黑海,独特的山海形势,能成为大汉河中和哈萨克地区的天然屏障。

    大汉为了控制这些地区,这些年一直在西域用兵。

    大汉花了三年时间,彻底灭亡了准噶尔汗国。又花了三年时间,灭亡了言而无信占了吉尔吉斯却不肯如约交给大汉的谷地乌兹别克人,将费尔干纳谷地和吉尔吉斯地区纳入帝国疆域,并设立了大宛省和碎叶省。

    此后大汉又与布哈拉和希瓦争夺哈萨克草原。

    战争前后打了五年,先夺取了整个哈萨克草原的控制权以及鄂毕河、鄂尔齐斯河等沙俄交给准噶尔人的大片地区。

    此后,汉军攻入河中地区,希瓦和布哈拉向奥斯曼与萨菲求援。

    大汉与这些星月教联盟国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前后七次战争,前三次战争灭亡了希瓦和布哈拉,后四次战争,则打下了如今的西部疆界。

    大汉进入高加索地区也有十年了。

    但高加索人的桀骜不驯也是远超出大汉预料的,自大汉军进入高加索地区起,就没有平静过一天。

    高加索的地形由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两山脉间有一山峡,两条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入里海和黑海。北山脉及其北坡通常称北高加索,居住着印古什、车臣、奥塞梯等民族;南山脉及其南坡又称外高加索,所居民族众多: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土耳其、库尔德人等。

    自古以来,高加索都是东西和南北往来的大动脉。它西揽黑海和地中海,沟通南欧、中欧、北非;东接里海和咸海,横贯西亚腹心;北托乌拉尔山,深入俄罗斯大地;南镇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雄视中东。周边民族历来重视高加索,为争夺高加索长年鏖兵不断,就战争的密度和烈度而言,高加索地区一定是世界之最。

    历史上,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曾染指高加索,并且把它纳入帝国版图。

    大汉在吞并了中亚的准噶尔、叶尔羌、哈萨克、布哈拉、希瓦等汗国后,也把疆域推进到了伏尔加河下游,此后与俄国和波兰先后交战,将原来土尔扈特人占据的伏尔加河下游接收后,又向西将顿河下游东岸也夺取了。

    汉军夺取顿河东岸后,紧接着攻入北高加索。

    在东面,汉军沿着里海南岸,夺取了那道紧邻海岸的山区地带,然后迂回到了外加高索,攻占了这片地区,进而把整个高加索地区纳入了帝国统治。

    只是,这些高加索人的反抗,让大汉是有些意外的。

    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一个山谷有时就是一个部落民族。这些地区的部落向来就被称为蛮人,大汉虽然入驻,可这些人并不服从。

    而奥斯曼虽然失了手,但却也不肯认输放弃这一地区。

    兼之波兰和沙俄都想夺回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被占地区,高加索地区,于是就成了一块各方都要争夺的要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