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称雄-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皇帝这种相当于逐客令的言辞,陆氏感到心里如放了一块冰。可她还不能恼,她知道自己这段时间逼迫过紧,已经惹皇帝不快。她不想把两人关系再弄僵,真僵了,对自己对儿子都不好。

    她尽量缓和语气,“圣上,臣妾身子调养的不错,只是小七自今晚起就没什么精神。”

    刘钧坐直身子,沉吟了下,并没有如陆氏所期待的那样马上起驾去皇后宫中看望七皇子的意思,而只是转头对身边的内侍道,“速传太医,前往为七皇子看视,一有结果立即报与朕知。”

    内侍传旨去了。刘钧又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起来,不再理会皇后。

    这种反应,让皇后无法再继续呆下去。她告辞退出,出了乾清宫,皇后感觉心中委屈万分,真想痛哭一场。

    以前她若有什么要求,皇帝总都会满足的。可是这一次,她各种办法都用过了,强硬过,也服软了。但皇帝根本就是软硬不吃,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毫无缓和妥协的余地。

    可她不能把这种委屈流露出来,更不能让别人知道皇帝不肯立太子,她只能强忍着把泪水憋回去。

    回到自己的坤宁宫,皇后看到三岁的皇长子刘和坤那张小脸,越发的委屈。不行,他生来就应当是太子,这是他应得的。谁也不能抢去。

    思来想去,陆氏觉得自己是不可能转变皇帝的态度了,唯一的可能就只有太上皇的皇太后。

    陆皇后叫来宫人,让她们为皇长子穿戴好衣服。自己又亲自抱上了七皇子,然后便往太上皇皇太后的宫中过去。

    太上皇和皇太后对于皇后带着两个嫡孙过来,非常高兴。

    “小孙孙来看皇祖父和皇祖母了。”太上皇笑着把长孙抱在自己的膝盖上,逗弄着孩子的小脸。才三岁的长孙跟祖父很亲,已经知道奶声奶气的喊皇祖父好。

    “这孩子真聪明,才三岁。上次我教他百家姓,他都已经能背好长一段了,不愧是皇长,大汉帝国后继有人了啊。”

    陆氏听了心里高兴,“父皇莫要说这话,和坤现在只是国公呢。”

    太上皇刘修却道,“小和坤是皇家嫡长,如今不过年幼,等过几年自然就会立为皇太子,这还能有变。”

    三岁的孩子,可以说夭折的风险已经很小了。尤其是刘和坤还已经接种过了牛痘,不会再有天花的风险。

    天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造成大量孩童幼年夭折的元凶,这是一种过去根本无法防治,且一旦得天花,就可能有极大致死率的可怕病症。不管你是皇家天潢贵胄还是普通的草根子弟,一旦得了天花,能不能活,就得看天意。甚至说不定好了后,还会留下一脸大麻子。

    但在两年前,大汉御医院已经根据皇帝的指点,通过给孩童主动接种牛痘,利用这种并不危险的牛身上的痘病还防治天花。牛痘和天花有些类似,但只在牛身上发,而且其危害性远不如天花。

    当把这种牛痘接种到孩子身上后,会发点烧,但很快就会好去,且接种牛痘后,就能不再出天花,这项发现,使得通过牛痘接种术,过去天花带来的可怕情况已经大大改变。

    皇长子刘和坤接过牛痘,如今已经三岁多,没有了天花的威胁,三岁的皇子,基本上意外夭折的可能性已经极小。

    因此在太上皇刘修看来,刘和坤已经可以立为皇太子了,也应当立为皇太子。

    “可是陛下似乎对和坤有不满之处,很是反对立和坤为太子。和坤如此聪明,我不大道他哪里做错了什么,使得皇帝对他不满,也许是我做错了什么,让皇帝迁怒到坤儿身上。”陆氏说着眼里已经带着泪花,“父皇,如果陛下真是因我之故,而迁怒于坤儿,那我愿意不做这皇后,只求皇上不要因此不喜坤儿,他还这么小。。。。。。”

    刘修听了哼了一声,“你自进我刘家门,从未有失德之处,坤儿更是如此聪明可爱,皇帝怎能如此对待你们母子。我不管他在外面是如何的文成武德,但在我面前,他还是我的儿子,你是我刘家的儿媳,坤儿是我刘家的长孙,这事我为你们做主。”

    说着刘修干脆就抱着孙子站起身来,“我现在就去找皇帝去,我倒要听听他如何向我解释清楚。”

    “啊!”皇后看着公公抱着刘和坤就往外走,一时都有些不知是惊讶还是感动。

    刘修抱着孙子走进乾清殿,一路上侍卫们根本不敢阻拦。

    “皇帝,听说你最近忙的连看儿子的时候都没了,我特意带着坤儿过来看看你。”

    刘钧只得放下奏章,起身迎接。

    “本来说这两天要办一次家宴,把两位兄弟和几位姊妹和一众甥侄都接进宫来,陪着二老乐乐的。”

    刘修见机道,“哦。是吗,我还以为说我和坤儿爷俩哪得罪皇帝了呢。”

    “你是我父亲,坤儿是我儿子,血浓于血,最亲不过如此,我怎么敢呢,只是最近确实太忙。之前去日本,使得积压了不少事情等着处理。”

    “这样就好,我也放心了,我还以为这孩子哪里惹你不快了呢。我说皇帝啊。坤儿如今也三岁多了,又接种过牛痘,你看这孩子,如今长的虎头虎脑的结实无比,还特别聪明,之前我亲自教他读百家姓,都已经能背诵许多了,将来长大了,一定大有作为。你看。是不是应当早些册立坤儿为太子,早立太子,也早安人心啊。”

    刘修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父亲,太子为一国诸君。更是一国之本,其重要性父亲当也知道。坤儿还如此年幼,虽然现在聪明,但谁又能保证长大后依然会聪明且贤?”

    刘修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嫡长子继承之法,难道不好?陛下难道意欲抛此祖宗成法,反欲立贤不立长?皇帝。立贤不立长,这可是取祸之道,动乱之源。”

    有些话,刘钧跟陆皇后不会说的那么明白,但对自己的老爹,却没这个顾忌。

    “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也并不反对立长,也非一定要立贤。只要嫡长有守成之资,我也还是会选择立长。但如果长子连中人之质,守成都做不到,我也不可能把这么庞大的帝国交到他手里。”

    “父皇,现在说这些都还太多,这些皇子不到二十岁,都无法真正看出他们资质品性如何。我不打算现在匆匆的立太子,太子好立,但若选择错误,却会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

    皇帝如此明白无误的说出他并不反对立贤不立长这样的态度,太上皇刘修十分震惊。

    “可现在皇次子被封为王,皇嫡长子却依然还是国公,此事只怕会引起不好的猜测,这对坤儿不公平。”太上皇十分喜爱刘和坤,这个时候还在为孙子争取。

    刘钧道,“垣儿封朝鲜郡王,也是因形就势。况且,那朝鲜郡王又不是分封,和朝鲜之地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顶多也就是俸禄多些罢了。也罢,朕也不能厚此薄彼,以免传递了什么错误的信息。”

    当天,皇帝颁布诏书,继册封皇次子刘和垣为朝鲜郡王之后,又一次封皇子为王。这一次,封的却是皇长子刘和坤,皇帝下诏册封皇长子刘和坤为日本郡王。同时还在诏书中诏令天下,以后皇长子未满十八岁前,一律不再正式授封爵位,而只称皇子,以排行区分。如今的七位皇子,除了皇长子封为日本郡王,皇次子封为朝鲜郡王外,其余五位皇子皆只称为皇子殿下,其品阶为二品,位在总理参政之下。

    陆皇后没料到最后太上皇出马,也不过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皇长子刘和坤不但没被册为太子,反而被封了个日本王。在陆氏看来,这个什么日本王还不如朝鲜王呢,毕竟朝鲜王册封在前。

    可皇帝诏书已下,陆皇后再有不满,也无法改变了。他甚至后悔去找了太上皇,如今自己不找太上皇,说不定皇帝也不会封长子为日本王。

    哪怕只继续挂着过去的那个国公爵位,也远比现在的日本王封爵强上许多啊。

    陆氏大失所望,当天水米未进,只是躺在床上生闷气。

    到了晚膳过后,她还靠在床头闷闷不乐,这时有女官前来,禀奏说陛下今晚将前来坤宁宫,让皇后娘娘准备接驾。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ps:  爷爷住院做手术,这几天得去陪房照顾,可能暂时没办法写了,提前通知下大家,非常抱歉!等有空后,会努力更新的,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第691章 同归于尽() 
精奇里江,黑龙江左岸最大支流,源自外兴安岭南麓,长达两千余里。这是一片富裕的江东平原,曾经索伦诸部世代生活渔猎的地方。

    多尔衮当初决定从哈尔温撤到瑗珲来,而不是往黑龙江口撤,也是觉得这片地区更加的肥沃,如果女真在这里站住脚,利用从中原汉人那里得到的农耕技术,能在这里休养生息。

    当多尔衮带着自己的那点残兵败将,靠岸登陆,踩上那片黑土地时,他已经远离了瑗珲城。

    大清的北京已经失守了。

    这几年来,他们丢弃了东京辽阳,丢弃了盛京沈阳,又撤离了新京哈尔温,如今北京瑗珲也丢了。

    他恍惚的站在河岸上,愕然的看着这个越发荒凉的世界。

    他虽然在刚迁移北上瑗珲的时候,来过精奇里江沿岸一次,但此刻呈现在他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依然是陌生无比的。

    一刹那间,他被这无比的荒凉而震慑住了,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这就是我们将要重新生活的地方?

    他在心里对自己发出了疑问,我们连广大的关外辽东地区也守不住,现在带着几千残兵败将,妇孺老弱,武器不足,钱粮不够,怎么样才能在这里立足?

    这一切他全然不知,也早已经精疲力尽。

    多尔衮发了一会愣,然后迈起沉重的脚步,往前走去。

    河岸边临时的营地。挤满了一群群背着简单行李的人,他们的身边到处放着铁锅、水壳还有毯子被子,有的还带着鸡鸭。

    这些人心慌意乱的走来走增。有的则麻木不仁的坐着,有的伤员则干脆只能听天由命的靠在树下睡着。

    多尔衮知道这里并不安全,这里离瑗珲也没有多远,但是眼下一场大雨过后,河里水势大涨,浑浊的河流里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冰凌,这样的时候没法继续往上游逃去。

    临时营地更像是一个难民营。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快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从瑗珲出来时逃的匆忙,并没有充足的粮食。甚至连御寒的毯子衣服也不足。更别提路上突围时,还与一支汉军的突击队遭遇,好不容易突出来的这些人中,还有不少的伤员。在这个寒冷的北方。他们缺医少药。

    “我们不能在这里呆太久,汉军各种兵马很快就会追过来。汉人有一支水师舰队,先前还被拦在瑗珲下游不远处,但现在估计瑗珲城已经被汉军攻破了,下游的堡垒拦截也散了。汉人的水师船会顺着精奇里江一路追过来的,还有那些索伦部的贱种,他们对这里比我们还要熟悉,汉人有他们做为向导。我们根本甩不掉他们。”

    济尔哈朗充满着悲观道。

    “我知道,但我们现在没法在河里走。只能上岸。我们食物不足,还得打猎,还有许多伤员,大家也都几天没有休息过了,现在需要暂时的休整。。。。。”多尔衮无奈的道。

    镶红旗的一位将领这时忍不住道,“我们不论往哪逃,汉人都不会放过我们的。”

    众人一阵沉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没有人愿意听他提醒。可就算如此,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大家都不愿意束手就缚。

    “那个该死的豪格,他死后不得见大清列祖列宗!”

    一名爱新觉罗恨声骂道,豪格不但早就背叛了大清,而且在这次汉军的围攻瑗珲的战斗中,济尔哈朗等率领着清军最后的主力拼死守在小兴安岭一线。可最后豪格却带着他那些叛徒军队伪装成了八旗兵,直插防心最薄弱的连接地带,给了清军致命一击。

    “那个狗娘养的,亏他还是太宗长子,如今却以同族的尸骨来做他的晋身之梯。”

    豪格如今在汉朝,已经爵至开国县侯,还担任总兵官之职,手下统领着那支由女真降军组成的建州镇,在这两年与清军的交战中,一直担当着冲锋的位置,对他们的昔日同胞没有丝毫仁慈手软。

    “也许我们应当投降。”

    终于还是有人提出了这句话。

    多尔衮冷笑了两声,他相信肯定早就有许多人这样想着,只是一直没有人敢当他面提出来。说不定,早背着他不知道谈起过多少投降之议了。

    又有一人接话,“为了给女真留几个种,考虑一下吧,总不能让女真亡族灭种吧?”

    “也许投降汉人,比如今这样会好点。豪格降汉,不也还一直高官得坐,封侯晋职吗?”

    多尔衮无力的挥了挥手,“事到如今,已经是无力回天,大清国也已经亡了,女真族也就我们这些人逃出来了。想逃的,想降的,我也管不了大家,也不想拦着。想要降的,你们可以留下你们的武器,留下你们的粮食、毯子等,然后往南去,或者在这里等汉军。不想投降的,我会带着大家继续往北走,能走多远是多远,若能得上天保佑,保佑我们能逃出生天,我们会在北方休养生息!”

    有人迫不急待道,“大家都没有什么粮食,都给北走的,那我们怎么办?”

    许多人接腔,都不肯把粮食武器等全交出来。

    多尔衮最后让了一步,“也罢,粮食你们自己留着,但武器得给我们,我们往北去,需要武器。”

    争论了半天,最后半数多的人都打算南下投降,只有极少数人愿意继续北逃。各位将领们又把这一结果告诉临时营地里的那三千余人,最终只有不到一千人愿意北迁,其余人都已经累了,他们认命了,情愿留下来投降汉人。

    “想降汉的,把武器给我们。然后你们移到河边那块地。愿继续北上的,我们在北边这块,大家在这里吃最后一顿饭。然后散伙,各走各道。”

    在多尔衮的特别要求下,最后那两千余准备去投降的女真人,还是把携带着的武器都给留了下来,粮食则没有让出来。

    北上和南下的分为两边,要南下降汉的移到河岸边,要北上的则隔着不远处休整。

    “那些懦夫!”

    济尔哈朗站在两边的中间。冲着河岸边吐了一口口水。

    多尔衮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夜幕很快降临,两个相隔不远的临时营地里都升起了篝火,一些打来的猎物则架起来烧。配着一些逃离里携带着的食物,几天来大家难得吃了一顿热饭菜。

    夜渐渐深沉,河岸边也慢慢安静下来。

    在多尔衮的营地里,此时多尔衮已经全副武装。在他的身后。是五百名同样全副武装起来的八旗战士。这五百人,几乎都是两白旗的战士,也是女真人最后的精锐,过去一直承担着多尔衮亲卫的角色,在白天的选择里,他们几乎都一致选择跟随多尔衮继续共进退。

    “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济尔哈朗也是不愿意降汉的人之一。此时,这个独臂的亲王,被多尔衮委托把守营地。而他自己,则要带着自己的五百亲卫。去铲除那些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