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称雄-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В玫搅耸裁吹胤剑惨欢ɑ嵝锤鱿晔档募锹妓偷街旄2⑶遥叶ɑ峤松凭偃缡底啾ǔⅲ氤⑾纶碚媚忝侵旒业囊寰佟!

    “不必如此麻烦,不必如此麻烦。”

    “一定要的。”

    朱绍烱见李对初收下了五十万。又取出第二个小箱子,打开,依然是五十万。

    “这些是送给齐总兵的。”

    齐国远也笑笑,“这应当是捐赠给军营开销的吧?”

    “是的,是的。”朱绍烱现在也不好说是送给齐国远个人的了。

    “还有一个箱子里,不会也是银票吧,又是送给谁的?”

    朱绍烱很尴尬,第三个银箱里也是五十万,这本来是要送给开封军镇的那些军官们的。可现在,他也只能说是开封朱家要捐赠经河南各府和开封军镇各师协们的经费了。

    李树初和齐国远没半点客气,送多少就收多少,四箱银票,一共二百五十万块,其中齐国远的开封军镇收了一百七万,李树初的总督府收了八十万。

    他们痛快的收下所有银票,然后转手给了收据,还各自在上面签了名盖了私章和公章。

    拿着几张收据,朱绍烱心想,真是既要当**又要立牌坊,收钱就收钱,还非得来这么一套。他就不相信,他们收了这些银子,还真会把钱往外掏,不放进自己的腰包。

    拿着几张收据,最后朱绍烱离开了要塞。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上的朱绍烱突然想到,自己钱是都送出去了,可除了拿到几张收据,其它的一无所获。

    钱是送出去了,可不论是李树初还是齐国远都并没有给过他们朱家什么承诺。他望着手里的几张收据,突然后悔不该收下这些了。

    “李树初和齐国远不会收了钱不肯办事吧?这些王八蛋!”

    回到开封城周王府,他立即去见父亲。

    老周王朱恭枵一见到他,立马站了起来,充满期待的问道,“他们收钱了吗?”

    朱绍烱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都收下了,很痛快。”

    “那就好,拿人手短,吃了我们的总得替我们办事的。二百五十万块银元,这么大笔钱他们只要敢收,我们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们收钱很痛快,只是他们给了收据。”说着,朱绍烱拿出了那几张收据。朱恭枵看着那几张收据,看着上面详细的写明着收钱的时间地点见证人以及数额等等,还有李树初和齐国远的签名和印章,瞪在了当场。

    “你要他们给的收据?”朱恭枵忍不住怒喝道。

    他见过愚蠢的。可还没见过这么愚蠢的,送礼行贿居然还要人打收据。

    “我没有,是他们主动要打的。”

    “他们打,你就拿?你就这么蠢。这东西也要收据,你当是去酒楼吃饭喝酒,走时要发票了?蠢货!”

    他是要儿子去行贿,可现在拿了收据,就等于拿了收钱者的把柄。这就不是送钱。而是要挟人了。这不是嫌死的太早了吗?

    “可李树初和齐国远人都不错,还说了过两天要亲自上门来拜访的。”朱绍烱辩解到。

    “把收据留下,你出去吧。”朱恭枵有些无力的挥了挥手,碰上这么惷的儿子他也没有办法了。还真当如今还是大明王朝吗?

    朱仙镇军营。

    李树初和齐国远望着摆在面前的那几箱子银票,相视而笑。

    “这开封老朱家还真是豪爽,一出手就是二百五十万块银元券。”

    “这钱我们能收吗?”齐国远问。

    李树初笑道,“有什么不能收的,朱绍烱也说的清楚,这钱又不是给我们的,不算行贿。这是地方的捐献助饷,是给军营和衙门开支用的,这钱又落不了咱们腰包,最后还是用之于民嘛。况且,咱们收据都是打了的,到时这些钱都立个专帐,专款专用,用的每一分每一文,我们都记在专帐上,要定期公开这笔款子去向花销的。还得呈报朝廷。”

    河南地处中原,可每到乱世之时,河南往往就是重灾区,饥民最多的地区。受战乱影响最重的地区。

    李树初来中原任总督,上任之后压力也是很大的。皇帝早宣布要给所有官员工资翻倍,甚至连胥吏的薪俸也要上调,此外还要尽量取消地方的加派加收。这固然是善政,可也意味着财政会很吃紧,朝廷也不可能无限制拔款。

    更不要说。地方还要搞恢复生产,灾后自救,清理普查等,哪项不得要钱。皇帝给他的不是钱而是政策,让他清理商税,从商税方面着手筹集资金展开恢复自救。

    不过要收到商税,先得理清上下,得整顿吏治,这些都得要钱。

    现在朱家一下子送来二百五十万,倒是雪中送炭了。

    “这笔钱我看不如这样分配,给你们开封军镇一百万,用做粮饷、赏赐,以及将士和家眷们的安置,另外还有新建设堡垒、炮台和兵站。此外,七十万则用做架子军和动员军、预备军和乡军的开销,你觉得如何?”

    齐国远笑道,“我没意见,按督臣大人的意思办。”齐国远从一开始就没想到要从这些钱里下手,他是开国功臣,好歹也是开国子爵位,又是前将军的高级军官。大汉帝国的官员们薪水都大大增加了,就算不喝兵血,也一样收入很高。

    何况还有各种赏赐和补贴,平时他吃住都是在军营里,都不用花费自己的钱。湖北的妻子也是普通农家出身,懂得勤俭持家,并不讲排场乱花钱,如今他的收入,完全可以过很体面的生活,没必要为了一些钱财,送了自己的前程。

    “剩下的八十万,会用做两省各府县官员们的加薪,用做灾后重建,这些都会做为专项资金列入专帐的。”

    齐国远笑笑,“八十万虽不少,可两省诸府县上千万百姓呢,这两省也是历年来遭灾遇匪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如今豫西一带还流窜着大量的匪寇,要恢复这银钱可少不了。八十万,只怕不够啊。”

    他意味深长的对李树初道,“开封朱家很富有啊,我看,可以再从他们身上弄个千八百万出来,另外洛阳等各地,还有许多宗室呢。”

    大明宗藩遍天下,其中尤以河南最多,几乎无一府县没有宗藩。这在地去,是压在河南百姓头上最沉重的一座大山,而现在,齐国远却觉得这是河南最大的一座金矿。

    “我给陛下写封奏折。”李树初想了想,回答道。(。)

第474章 汉皇雄心() 
晴天霹雳似的响声隆隆响起。

    开始时,这种声音很慢,像一只巨大的蜜蜂在嗡嗡作响,然后声音逐渐的变大,变成越来越强的轰鸣,好似天边的闷雷。

    鳌拜凭着跟明军多次作战的丰富经验,一下子反应了过来,这根本不是打雷,这是火炮的轰鸣之声。

    他按住燥动不安的坐骑,抬头四处寻找,很快他找到了炮弹。

    那是一颗很明显的炮弹,鳌拜甚至能够一眼认出这是颗榴霰弹,这种炮弹有着独有的标记。他们在天空飞行之时,会带着一带明显的尾焰烟火,带着烟火飞上高空,划着弧度,若是在夜晚,这种炮弹会如一颗扫把星一样的显眼。

    而且这种榴霰弹也确实如扫把星一样,让人闻之色变。

    他与普通的火炮不同,他的弹道不是平直的,而是带着很大的弧度,更像是传统的抛车石,可炮弹却比抛石厉害的多。他们会飞到密集的阵列上空,然后凌空爆炸,瞬间杀伤无数的人马。

    那枚榴霰弹带着烟火轨迹,划着弧线,从一侧的山坡上飞来。

    鳌拜心里迅速的算了一下,这颗炮弹不是等闲的榴霰弹,而是大号的榴霰弹。这意味着,那山上有一门重型榴弹炮,也许是加农榴。但让鳌拜不安的是,如这种重型火炮,汉军向来是集结使用的,而且按规律,重炮群必定是配属给师一级的部队。

    有重炮,就意味着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重炮群,而有重炮群,则意味着这里至少有一个师以上的汉军。

    鳌拜的冷汗涮的就下来了,在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汉军的大部队?哪怕只有一个师的兵力,那也会是一个恶梦。

    如今的汉军不是从前的明军,他们比当初的明军远胜千百倍,甚至比之当初的楚军也更胜几分。

    汉军一个师。通常至少有一万五千人。

    他们有三万人马,可却不一定打的过汉军一万五千人。而且鳌拜心里有种更不好的预计,汉军突然一支大部队出现在这里,那他们很可能不止一∵√∵√∵√∵√,︾。

第475章 微服私访()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暖风和煦。⊙,

    中原总督李树初和开封镇总兵齐国远换了身便家,一个身着月白儒袍方巾,似一个中年文士。一个则劲装锦衣,似一个习武的护院镖手。两人也没打仪仗摆排场,各带了四员亲随就入了开封城。

    朱仙镇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镇,但与开封城一比,却又小巫见大巫了。开封城就算在全国,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繁华大城,尤其这里依着黄河、沙河、睢河等,西面是洛阳,东面是徐州,北面则是济南、临清,四方通衢,商旅云集。

    本来,做为堂堂汉帝国九大总督之一,李树初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做为总督,他有御赐的王命旗牌十二副,还有金银令箭,尚方宝剑,既管辖河南、山东两省的地方民政,同时也统领军务,还兼理河道,负责漕运等,真正可谓是权利炽手可热。

    这样的封疆大吏,出行是有一套专门的依仗以及护卫的警卫的。全副依仗排场若打起来,那可是非常威风的。

    不过李树初不是那种爱摆威风的人,齐国远虽是新朝的新贵,但一样不好那些虚名。

    两人就带着几个做长随装束的护卫一路走着入了开封城,在崇祯朝,河南几度被流匪劫掠烧杀,加之河南遭遇了数次大灾,连开封这样的重镇也曾一度百姓争相出逃。

    可如今,开封城又已经处处商铺幌子招摇,商贾云集,到处都是民众,又恢复了元气。

    走在街上的李树初对于开封的这一切很满意,新皇立国,中原这个天下腹心之地,并没有立即爆发大规模的动乱。除了豫西那边还在剿匪,豫东和山东一带,都很平静。

    在一道道新政善政下。百姓正在陆续返乡,各府县也都在积极的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不过比起万历之时的开封繁华景象,还是有些差距。

    要想让百姓都返乡,还得让百姓都能过上温饱的好日子。他这个总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就是得有钱。又不能扰民,百姓现在是半点负担都增加不了了。

    如何两全,看来也如齐国远说的那样,唯有先向前朝的宗室们开刀。打倒这些宗室。不说中原两省重建恢复的本钱有了,甚至还能为朝廷上交一大笔资金。

    不过涉及前朝宗室又很敏感,既要让宗室吐出那些不应再属于他们的土地财富,又要不逼迫过份,这倒不是简单的事情。

    李树初进了开封后没急着去原周王府,而是先和齐国远满城逛了一遍,尤其是先去四海银行、盐店、粮店等几处转了转,还问了问情况。

    开封四海银行生意兴隆,李树初排队到柜台,试着要求兑换一千元银元券。要求兑换成银元,结果柜台满足了他的要求,一千块银元如数兑换给了他。

    齐国远跟着上前要求把一百块银元券,兑换成铜元,一块银元兑二百文铜元。齐国远特别要求铜元一文两文五文的都要一部份。

    柜台后的人叫来了他们的襄理,那襄理没拒绝他的要求,叫来两名女营业员,按他的要求把铜元都兑现了。

    这时齐国远又要求兑换一万块的铜元。

    “抱歉,客官,按银行的规章。银行一次只能兑换一百块以下的铜元。”

    “那给我把这一万块银元券全兑换成银币总成吧。”

    “这个也很抱歉,客官。兑换超过一万银元券,需要提前一天预约。而兑换超过一千块银元币,需要三天提前预约。兑换超过一万块银元币,则需要提前七天预订。”穿着长袍的中年襄理很客气的对他们解释。

    “若是我要兑换一百万块呢,需要多久?”李树初很有兴趣的问道。

    “这位客官,如果您有这么大的银元要兑换,那需要提前预约,我们会以授予您最尊贵的五星级贵客待遇。如果是一百万银票兑换为银元券。若是外地分行开的票,则需要十天时间,本分行开出的银票兑换只需要七天。若是要兑换成银币,那么按规矩,外地分行的票兑换如此大数额银元币需要提前一个月时间,本行银票兑换银币需要二十天。”

    李树初更在意的是能不能兑现的了,“一百万全都兑现成银元?不是银元券?”

    “当然可以的。”

    “那三百万,五百万呢?”

    襄理保持着脸上的笑容,十分自信的道,“别说三五百万,我们开封分行就是一千万块银元也能兑换的出来,不过按朝廷的法令,超过十万块银币、一百万银元券的兑换,都是需要在官府报备登记的。”

    李树初满意的点头,最后和齐国远又把刚兑换出来的所有银元和铜元又都存进了银元。襄理对他们这种瞎折腾的行为,也没有不满,依然和气的把存款手续办好了,甚至还给他们升了一个一星级客户。

    走出银行的门,齐国远呵呵笑了笑,“这些银行的伙计态度很不错。”

    李树初却拿着一张手续单,扬了扬,“我们刚才先取后存,短短一会时间,银行就收了取、存两笔手续费,这买卖难道要不得,你多折腾几回,他们越高兴,这手续费可是按次收的。”

    李树初接着又去了官营的盐店、粮店、烟酒茶店,顺便又去逛了遍几个市场。发现开封城不论是官店私店,各种奢侈品、生活必须品等都很充足,价格也比较平稳。

    尤其是粮盐油布等数样生活必须用品,都保持着一个平稳的价格。

    看到这些,李树初非常满意。

    物价平稳,正说明如今开封的局势很好,民心也很稳定。一个地方稳不稳,看物价就能知道。若是动乱将起,那么从物价的波动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逛了一圈,李树初和齐国远终于来到周王府。

    周王府占地极广,尤如一座城中之城。如今虽然已经摘下了王府的牌匾,换上朱府的牌匾,可依然处处彰显着其富贵不凡。

    朱门高墙,庭院连绵。

    两人一身普通衣着带着几个普通衣着的长随走到近前。大门前立即有人走了过来,喝止了他们。

    “站住,什么人,没看见这是周王府嘛。随意乱闯什么。”

    齐国远站住,冷笑两声,“周王府?这门上不是挂着朱府的牌匾吗?据我所知,本朝还没有封过王爵吧,这周王。是大汉帝国的周王,还是哪朝的周王?”

    那几个守门的家丁也似乎为齐国远的话语气势,还有他那只独眼给震住了。

    态度稍变了些,“我家主人是前朝周王爷,如今虽改朝换代了,可当今圣上也下诏说过要善待前朝宗室,毕竟论起来,当今皇上也曾是入过前朝宗氏族谱的。”

    “你们什么人啊,可是要拜见我家主人?”

    李树初上前一步,“在下总督府的师爷。这位是我们总督大人的亲兵。我们奉了总督大人之命,前来拜见朱老太爷,有总督大人的书信要奉上。”

    一个年纪稍长些的门子过来又打量了一下李树初和齐国远,最后目光又扫了眼二人身后的八个随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