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渡不过去吗?”
李羽听完,顿时狂喜起来,刚才担心的事情瞬间已经消失的无隐无踪,这个是他最担心的的事情,现在竟然就这么简单就解决了,他内心深处的巨石落下了。天劫要是只有修士的千分之一,那简直和没有什么区别吗?
“小灵你没有骗我吧!”李羽不放心,又问了一次。
小灵白了李羽一眼:“当然是真的了。”
(注:“我小时候,大概八十中期年吧!这些庄稼那个时候产量就很低,我经常去地里找玉米杆吃,产量越低,那些玉米杆就越多都是很甜的玉米杆,和现在吃甘蔗一样。你现在想吃那些玉米杆就很少见了,主要还是种子改良和大量使用化肥的原因。)
(今天这一章就更新到这里,祝朋友们今天心情愉快,记得有票记得投票啊,谢谢哦。)
第123章宋犁(上)(求票)()
二个时辰后,李菲儿修炼完毕,从房间走出来,看到李羽正在和小灵说话。
“小灵你从空间出来了?”李菲儿愣了下神,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菲儿!”小灵回头看是李菲儿,也是应声喊道。喊完而是高兴地飞了过来,落在李菲儿的肩上,亲热的用她小小的脑袋在李菲儿头上,上下摩擦。
李菲儿很喜欢小灵天使的模样,一边回应小灵用头顶自己的头,又用手轻轻摸摸小灵背后雪白的翅膀。
小灵同样很喜欢心思单纯的李菲儿,就和李菲儿亲热地玩耍起来,一会后,两人叽叽喳喳地说起话来。
李羽看她们两个玩的挺开心,笑了笑,没有打搅她们,而是向大门外走了出去。
好久没有来自己的田地,李羽就想来田地看看。
现在气候已经进入深秋,田地里已经没有任何的庄稼,田地里也是光秃秃一片,田里和路边的野草现在已经变为枯黄,即将进入冬眠期,期待明年春天再开始长出绿叶,从新开始新生。
李庄的佃户们正在田地里牵着牛正在秋耕,庄子里的佃户们脸上流露出的愉快的笑容,正和别的地块的佃户们相互大声说着今年的收成,看他们脸上愉快的笑容,看来他们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和一年前相比庄子里佃户们脸上的菜色已经完全消失,脸上以往的愁容同样消失不见了,身上的服饰已经不再是破破烂烂,而是干干净净的麻衣。
佃户看到李羽从远处走了,连忙纷纷停了下来,一脸感激地向李羽打起了招呼。
李羽看到他们生活上巨大的变化,也为他们现在富裕的生活感到高兴,总算是帮上他们了,连忙高兴的回应他们招呼。
可是看到他们手中的耕犁的时候,好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羽发现佃户们还在用双手扶的汉犁在耕地,这样的老式犁不但耕地耕的浅不说,速度还慢的要命。
李羽看看大部分的田地到现在还没有开始秋耕,这么多田地,就靠这些速度慢的要死的汉犁,要耕到什么时候?
他记得史料上记载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已经发明了,为什么佃户们还在使用汉犁那?
李羽邹邹眉头,看着农户们,道:“你们怎么不使用曲辕犁?”
“曲辕犁?”
李羽看佃户们那迷茫的眼神,估计是没有听说过,更不说用过了。
李羽没有停留就去找张叔,看他听说过曲辕犁没有。
很快就找到了正在指挥佃户们秋耕的张叔。
“东家你今天有空来田地了?”张叔看到李羽过来,连忙打起了招呼。
李羽因为关心犁的问题并没有接话,而是直接问:“张叔为什么不用曲辕犁耕地,怎么还用直辕汉犁?这样耕地速度能快吗?再说了,用汉犁耕地可以做到深耕细作吗?”
张叔接话,道:“东家你说的是单手扶犁,曲辕形状的犁吧!我听说过只是没有见过,据说那样的犁耕地比直辕耕地要快一半的速度,还更省力。”
李羽听完张叔的解说,真想大骂这个该死的时代信息传递的慢的要命,一种发明出现好多年,竟然还没有普及,这里可是关中最繁华的地方都没有普及,要是偏僻的地方普及新犁,还不知道要多少年百姓才可以使用上新犁。
空间里现在耕地已经是快机械化了,这里居然连最早的曲辕犁都没有,更别提以后的宋犁和现代化复合犁了。
李羽没有在田地停留,而是急匆匆的离开了田地,向李秀宁的别院去了。
他明白要想把新犁快速普及天下,必须要有朝廷的牵头,不然大唐的百姓们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用上新犁。李秀宁是个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李羽直接来找李秀宁来了。
另外就是他发现庄户们现在使用的耕牛,居然还没有穿鼻孔,也打算一块解决了。
直接来到李秀宁的别院,没想到李二也在,正和李秀宁商谈进攻王世充的事情。
李秀宁看到李羽过来,楞了下神,随即展眉一笑,道:“你怎么这个时间过来了?”
李羽一脸郁闷,当即吐糟地说道:“还不是,你们朝廷该做的事情不做,让我这个老百姓为你们操心。”
李秀宁听完李羽的话,反而一脸不解,邹邹眉目,道:“什么朝廷该做的事情不做,让你这个老百姓替我们操心了?”
一旁的李二听完,同样是疑惑的看着李羽。
“当然是犁了,你们口口喊着以农为本,我怎么没有看到你们的实际行动?”李羽再次吐糟起来。
“这个!”
“这个!”
李二和李秀宁也不知道如何接话了,只好是支支吾吾起来。
“我看那些农户们现在居然用的还是汉代直辕犁,有的是双辕有的用的是单辕,基本上还是二牛抬扛式,这样的耕犁速度能快吗?可以做到深耕细作的目地吗?不但如此操作更是麻烦,听说南方已经有了曲辕犁,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可是我问佃户他们竟然好多都不知道,更没有见过。”李羽一口气把来意说完。
李二点点头,道:“你说的曲辕犁我已经听说过,不过据说对犁铧钢铁的要求太高,咱们现在生产出的犁铧太脆了,耕地期间容易折断。”
李羽挥挥手,道:“这个很容易,用煤炭炼成焦炭,这样在炼铁时,就会减少铁的脆性问题。”
“什么?”李二瞪大眼睛盯着李羽,好一会才稳住心神问道:“你真的可以解决用石炭炼铁脆的问题?”
李羽摆摆手,道:“主要是煤炭里含的一种元素“硫”进入了钢水内,就会让钢材或铁变脆,只要把煤炭里的硫,脱硫出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
李二再次问道:“那怎么”
“先不说钢铁的事情先说犁,去拿一根铅笔,纸张,尺子。我从新设计一款新犁,比曲辕犁更好用。”李羽直接打断了李二再要询问钢铁的事情,而是指挥着李秀宁去拿工具,佃户们的生计和新犁比暂时的钢铁更有用,毕竟季节可是不等人。
一旁的李二看到这个家伙似乎从来不把放在心上,只是无奈地摇摇头,装着没有听到。
“啊比曲辕犁更好用?你没有诓我们吧?”李秀宁听完。张着樱桃小嘴,不可思议地惊呼起来。
一旁的李二只是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李羽,曲辕犁还没有普及开,他居然敢说比曲辕犁更好用?
李羽没有理会二人奇怪的眼神,而是大马金刀坐在那里,等着拿来铅笔和纸张,把宋犁的草图给画出来,等他们看完草图应该明白了,比用嘴解释更直观。
李二看到这家伙的模样,拽的和二五八万一样,简直比自己这个秦王还牛逼,只是失笑。
李秀宁吃惊了一会,看李羽竟然不理会自己,却是当成爷的模样坐在那里,知道他的德性,就是不愿解释呗!她连忙吩咐外边的侍女:“冬香快点把我闺房的学习用具铅笔,纸张和尺子给拿过来!”
“喏!”
一会后李羽开始画起宋犁的草图来,一刻钟后,李羽把画好的宋犁草图让二人看。
其实空间就有现成的宋犁,李羽为什么不愿拿出来让那些佃户们使用?一来不好解释,二来,他打算还是让唐朝的土著们自己学会制作新犁,以后这个技术就会永久的留下,更是预防有失传的危险。
“咦!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这样耕作效率也会更高。”李二看完草图和成型图惊呀地称赞。
说完,李二马上想到这个新犁以后给大唐带来的巨大变化,心里瞬间就火热了起来。
由于晋朝崩溃之后,接下来的两三百年里,都是群雄割据,长年累月的战乱,消停的日子不多,人口数字肯定上不去,在农耕年代,一切要靠劳动力,人口锐减,劳动力奇缺,现在大唐控制的地区好多土地却是荒芜状态,只能眼睁睁瞅着平整的良田土地上长满荒草。
要是可以把耕犁的效率提高一倍,耕地面积就可以增加一倍,这样百姓的温饱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对天下的稳定起到的作用那就太大了。
李秀宁同样是懂农事的看完草图也称赞这个犁设计精巧,看了一会惊讶起来:“李羽你竟然把犁铧设计成活的,这样到地头把犁铧反过来就行了,而且可以把田地耕的更深,而且耕过田泥却是向一边翻滚,再平整土地更节省力气了?”
(今天这一章就更新到这里,祝朋友们周末心情愉快,记得有票记得投票啊,谢谢哦。)
第124章宋犁(下)(求票)()
当李秀宁看完整个图纸终于明白这个新犁的不同时。顿时再次惊呼起来,“我的天呀!犁铧居然被你设计成斜面,不是原来的直面犁铧,犁铧改变成斜面这样受力面积更小,以后一头牛就可以拉动新犁,或许一匹驽马就可以拉动新犁,你这新犁和老犁相比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百姓们以后用新犁耕地更是会节省不少力气呀!”
李秀宁拿起图纸详细的讲完,再看李羽时,眼神中流露出自豪的神采。
“呵呵!既然改动,肯定是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设计了,要不然不就浪费了我这样的天才了不是。”李羽脸不红心不跳,干笑几声笑着。
李秀宁格格笑了几声,展眉一笑,道:“李羽你这句话说的不错,虽然我不知道可以增加多少效率,但是增加一半是没有问题,可是这样可是省了一半牲口呀!你还不知道现在民间牲口有多紧缺,好多家里还是用人在耕地那。”
“什么?用人力犁地?他们可以拉动犁吗?”李羽不敢想象用人力一步一步耕出来的田地,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和出多少的汗水才可以耕好一亩田地,这才真是粒粒皆辛苦呀!
李羽问完之后,而是站在原地,又开始暗骂这个该死的科技落后时代。
李二很清楚新犁将带来以后巨大的变化,连忙站在那里即沉痛又喜悦地说道:“现在稍微偏远的地方,许多土地因为壮丁稀少,没有人耕种现在已经荒芜了,这个犁要是可以增加一倍效率,百姓们就可以多增加一倍的土地,这样百姓们再也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了。”
李秀宁听完李二的提醒,点点头赞叹道:“所以说,李羽你发明这个新犁有多伟大你知道吗?用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为过。同时更是解决了百姓们以后的温饱问题。”
看到李秀宁和李二对耕地增加一倍,而激动的模样,他的突然脑海里面冒出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来。
因为唐朝初期,人口稀少,但是土地太多,朝廷为了发展农耕,于是采取了历史上从北魏留下的均田制和之后大唐的租庸调制。
均田制,顾名思义,也就是土地平分,这是一种防止土地兼并的方法。
大唐颁发的律法是,十八岁以上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就是朝廷的土地,死後还田。朝廷依据授田纪录而向百姓徵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只从初唐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才让大唐快速繁荣起来,迎来了贞观之治。
接下来,别院了就是鸡飞狗跳,李秀宁通知木匠,工匠,铁匠,集中力量先打造一架新犁实验一番。
李羽让小灵把宋犁的详细尺寸发给自己,李羽又把宋犁的各个部件的尺寸,让那些工匠加工成标准件后组装好就行了。
二个时辰后,一架宋犁制作成功,李秀宁直接安排在别院外的田地开始试用新犁,她为了讨个吉利,特意在新犁上还绑上红绸子。
又从别院里挑选了两头强壮的大黄牛用作实验新犁。
当把新犁和牛套好,李秀宁让李二扶犁,李秀宁打算去牵牛,亲自参与新犁的实验。
李羽看李秀宁要亲自牵牛,邹邹眉头,提醒了一句,道:“你小心点!其实牛是不用牵的。”
李秀宁闻言,马上给了李羽一个白眼,道:“你一个书生,没有耕过地,不牵牛,牛在耕地的时候,犁过田地弯弯曲曲,还有牛看到田里的青草就跑去吃田里的青草,怎么犁地?”
“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想不到办法呀?”李羽吃惊这个年代居然没有发明牛套子。(就是用竹子编的小框子套在牛嘴上,预防牛在犁地的时候吃青草,乱跑不好好耕地。)
李秀宁看看李羽,发现他不是开玩笑,杏目不断地闪光,道:“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用让人牵牛?”
“做个牛套子,只要把牛嘴套起来,它吃不到东西,多次以后它就老实了,不会再跑去吃草了。”李羽说着话比划了这个东西的形状和用途。
站在新犁旁边的李二,懊悔的打着自己的脑袋,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为什么就是想不到那?
“能行吗?”李秀宁有些质疑的问。
“你能把吗去掉吗?”李羽开口说道。他后世可是见过这个玩意,当然知道牛笼子的用途。
“公主!东家的这个办法应该好用。”参加新犁实验的张叔听到李羽的话,想想其中的道理,脸上露出喜色,急忙走过来赞同的说道。
“三姐应该可以。”李二同样点头称赞。说完又看了一眼李羽,心里暗想这个李羽太有才了,纠缠了这么多年的问题,他马上就想到办法,也解决了困扰了人类上千年的难题了。
“要是真的管用,以后百姓们再耕地的时候,就不用在浪费一个人力去牵牛了。”李秀宁沉默了下,心有所思自语起来。
李二迫不及待要实验新犁就催促起来说道:“三姐咱们先不说这个,咱们先实验新犁,那个叫牛笼子的东西又不麻烦,让人编织一个不就行了?”
李秀宁想想有理,连忙对着张叔,道:“张叔你找个人来编织吧!”
“公主这个牛笼子很容易,我这就找个人让他编织。”张叔说着话,下来直接喊道:“张二狗你去编织一个牛笼子。”
“好的张叔,这个很简单,半个时辰就编好了。”
李秀宁大着胆子牵着牛开始了新犁耕地实验。
李二激动的扶着新犁,大喝一声。
“嘚!”(牛语走的意思。)
牛拉着犁快速的向前走,黑色的田土被犁铧给翻滚起来,朝一侧翻滚而去。
“嘚嘚!咧咧!”(牛语就是左右走的意思。)
张叔看到耕过的土地问道:“东家以前犁过的田地,土都是向二测翻滚,这个新犁为什么耕过的田地,土质是向一侧翻滚?”
“你看犁铧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