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我为峰-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锋军则是前敌总指挥,要给大部队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还要做好防御准备。

    游奕军一千人、先锋军五千人、选锋军两万、左军两万、右军两万,一共六万六千人组合成一支完整的先头部队。

    其余将近九万人有中军四万,后军辎重营五万。

    望着浩浩荡荡开拔的十五万大军,枢密院、三衙、兵部所有人都脸色复杂,沉默不语。

    看人员配置以及兵种搭配,背嵬军明显与帝都兵制不同。

    倒不是说别的,而是简单到了极点。

    背嵬军是穆丰一人把控,一个人说了算的,平日里除了岳鹏举之外也只有秦煌、吴桐、伍家侍和李定、杨惠存几人能与他探讨一二,而这些还是以学习为目的,根本就没有与穆丰争权的心思。

    所以,背嵬军没有一个闲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无用或重叠的位置。

    除了主将外,都是兵。

    似乎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穆丰一条命令下去,迅速传达到位,然后无脑执行。

    速度之快,让人感觉可怕。

    而不像帝都朝廷,任何一条命令下去,不论过几人手都传不出去,那个人要是不耽搁一阵都显不出权势。

    那个慢,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两项一比较,不由人不摇头叹息。

    而他们不知道,这个他们认为快速无比的动作,看得穆丰直摇头。

    “太慢了,还要磨合一段时间!”

    手中令旗向后一摆,海蜃在他身后举双手接过。

    “才几天的功夫,吴大哥他们算是可以的了。”

    海蜃又一回手把令旗递交给彤城儿。

    在大战即将降临的时候,彤城儿是不可能离去的,一番争取,终于在耿南辅求情的情况下,他被编入亲兵之列,成为传令军使海蜃五十小兵其中的一个。

    哦,耿南辅占据了另一个编制。

    这是穆丰能够同意彤城儿从军的要求之一。

    毕竟此时与桐城关不用,他们将不会有一个安稳的后方,即便是中军也随时有可能被外寇袭击。

    穆丰是没有时间保护彤城儿的,他的安危只有耿南辅来守护。

    本来他以为耿南辅不会同意,却不想这个要求一出口,耿南辅立刻同意。

    按照耿南辅的话讲,大好男儿在国家危难之际岂能袖手旁观。

    再说了,历练是迟早要走的,这么好的机遇千载难逢。没遇到,讲不了了,既然让他们碰到了,不参与一下起步白走一回。

    这么一说,即便穆丰有些舍不得,也不能将彤城儿推走,索性被他绑在中军,算是应了他的心思,也锤炼他一回。

    十五万大军,想要完整完全的出去,城门再大也避免不了拖拉和缓慢。

    一刻不停的从北门通过,当最后一个人走出来时,天已近午时,算一算时间竟然用了整整一上午。

    “太慢了,这还是精兵吗?”

    穆丰看着麾下这些精兵,不过一个上午,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一丝疲乏。

    当然,这个累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

    “真正的精兵,那些官老爷一个都不可能给我们!”

    荀洛也跟在穆丰身旁,听到他无奈的叹息,忍不住撇了撇嘴。

    穆丰没有说话,默默的一点头。

    是的,这些所谓精兵其实是帝都十军的后备军。

    身体当然没有问题,帝都选兵身体是要素。

    实际上这些兵不仅身体不错,还有很多是各军军伍子弟,不仅精通武功还略同兵法。

    东陵王朝是募兵制,军队的补充主要靠募兵,或是清白平民徭役,或是军伍子弟投军,还有罪隶以役赎罪。

    精英的都被十军选拔进去,剩余的统统归进后备军中。

    相比精英他们身体差不到哪里,差的就是规矩以及训练。

    穆丰看不起他们的恰恰是不合规矩,以及缺乏训练。

    现在已然没有时间去训练他们,交给他们保命的手段,穆丰能做到的只能是选取适合的战场让他们自己去适应。

    能不能度过适应期,看命吧!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纸公文的影响() 
    帝都各大势力眺望着背嵬军远去的身影,一部分人迅速向前方传递消息,继续跟踪,一部分人则跑回自家,向上通禀。()

    “终于离开了,速速将兵部行军公文抄录回来!”

    “把背嵬军行军公文抄录回来。”

    不同的话,相同的内容几乎同时吩咐下去。

    于是,兵部内开始忙碌起来。

    本来背嵬军行军公文是兵部内部机密,可惜前来索要的人都是各方大势力,根本不容兵部拒绝。

    再说,这么多的势力聚集在一起也不容兵部拒绝。

    所以背嵬军这份机密转瞬间就从未公开的秘密。

    当然这东西是否公开,对他们又是否有什么影响显然是没有人在意的。

    “兵书山、藏兵峡!”

    一处名胜古迹悄然间在帝都响亮起来。

    那是燕州与帝都相邻的一处大山,距离帝都直线不过六七百里,曲线同行也不到千里。

    其实他再三族距离帝都的十几条路线里,并非最佳,当然也不算是最好,有些人注意过他,却并未太过注意。

    现在,经过背嵬军点明,瞬间就有无数人开始研究他。

    背嵬军为何会在十几条路线里,单单把他挑选出来?

    帝都人才济济,兵法大家都不只是一个,这些人一研究,顿时对穆丰升起一股敬佩之心。

    三族,乌烈、鬼车、南禺。

    乌烈是从烈州与古州边境冲进中州的,鬼车原本是距离中州最近,可惜在古州,在桐城关被穆丰生生压制了三年,最后还大败而归。幸好岩州有一处荒漠秘道被他们寻到,在南禺大闹岩州时,两族一同潜入。

    按照他们本意只是想在三州国扫荡一番,哪知道被古州数名将军一番计算,陷了进入。

    如果不是因为古州同样有百万大军失陷在鬼车,恐怕这三百万外族大军还真未必能活着回去。

    然后,就是他们无奈的按照古州为他们规定的路线冲进中州。

    中州抵抗如此薄弱,还是因为事出突然,根本没有防备。

    可是,中州再没有防备,再没有形成有组织的低档也不可能让外寇轻易出入。

    所以说,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三百万大军已然折损数十万,伤残更大的是马匹。

    原本三族基本都是一人双骑来去如风,可在强壮的骏马也抵不过半年不休的厮杀与奔波。

    现在六扇门穿回来的消息,三族骏马已然不足人手一匹,显然已经折损过半。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明明可以在几日内赶到帝都城下,却偏偏停下了脚步。

    朝廷大军的封堵,以及世家豪门勤王兵的赶到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大军修养以及补给。

    另外一个就是攻城器械的缺失。

    本身三族出动的就是骑兵,冲锋陷阵,围杀堵截都可以,唯独攻城是最大弱点,更别说还是帝都这样宏伟的城市。

    想要攻破这样高大城墙的城市,人手一方面,最主要的得攻城利器齐全才有可能。

    三族不可能带这么多的攻城利器,即便是有些,在这半年奔波中早就丢弃得所剩无几了。

    “所以,他们攻破县城就是为了聚拢攻城兵械!”

    所有人在地图上指点着各个丢掉的城市。

    “据密探侦查,他们一开始用骑兵冲锋,攻占的都是村镇,哪里城防低矮,几乎一跃而过。”

    立刻有人翻看着战报。

    “后来他们攻破城市时已然有冲车、床弩、投石车了!”

    看到这个结果,所有人的眼光忍不住露出一丝震动。

    到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否则也不能接到穆丰的行军公文立刻把这份战报挑选出来。

    能挑选出来就意味着他们已然关注到。

    让他们震惊的是,这份战报或这几份战报他们早早就接到了,一直都在犹豫中。而穆丰能接到这份战报都不一定,即便是接到也不可能有他们这么详细。即使有这么详细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去思考,去琢磨。

    可就这样,穆丰在两三天内就做出了果敢的决定,而且这份决定还是他们认为最最精准的。

    无他,只是因为兵书山,藏兵峡。

    兵书山,远远望去彷如妇人双峰相持而立,然后向两侧舒缓的漫延下去。

    似双峰又似双臀,然而若是有人登高而望却会发现,这不是双峰也不是双臀,而是一本摊开的书籍。

    往时,也不成有人叫他兵书山,而是书籍山什么的。

    直到千年前,又一堆残兵败将被大军追杀无处可逃时,狼狈的流窜到了此地,隐匿在双峰之间的峡谷中。经过数年劳苦劳作,硬生生的将中间峡谷开垦出丰腴的良田。

    这时人们才发现,此间良田养活十万大军根本不成问题,甚至将两峰之间封死,任凭百万敌军也攻不破。

    于是,书籍山才因此被改成为兵书山,那道峡谷也被称之藏兵峡。

    “就算藏兵峡能藏十万大军,也不足以让人如此重视啊?”

    有人提出疑问。

    立刻有人解答道:“藏兵峡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年藏匿起来的大军后来整装重发,挥兵而出征服了整个东陵大陆,成就了千年不世的东陵王朝!”

    瞬间,没有人说话了。

    原来是东陵大帝刘良当年轶事。

    “而更重要的还是,当年大帝以藏兵峡为凭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兵械基地,虽然那里已然荒芜近千年,可藏兵峡外还是留下一个械县,整个械县木工最多,而且家家都有一手家传兵械绝活,这要是被外族一手兜走,简直不可想象!”

    千年轶事说起来是故事,可若故事走进现实,有时并不如何美味。

    一句话了,所有人尽皆色变。

    “速速传令,将械县百姓全部迁走,如有不从可酌情处理!”

    平章军国重事贾涉第一个开口,张嘴就充满了煞气。

    常被换做马帅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杨偃更是大手一挥:“派神卫军亲自出兵,押也要把械县百姓押到帝都来,如有不从,按从贼处置!”

    这句话是杀气腾腾,不带一丝慈悲。

    兵部尚书林可法更是联合吏部尚书杜衡布下公文,如果械县百姓不能及时转移,从械县到魏郡上下官员一路到底,永不录用。

第五百三十九章() 
    从帝都到燕州兵书山,背嵬军一路行来事无巨细全部被各路密使传回去。

    密使是密使,其实他们是无法瞒过游奕军的侦查,之所以他们能将消息安全传回帝都,还是穆丰指令游奕军,任由他们把消息随意传递。

    这种情况荀洛、秦煌他们以为穆丰是估计帝都势力,可实际上穆丰并不在意。

    “如果我们作战完全按照行军公文所书行事,恐怕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穆丰冷冷一笑。

    中军大帐内所有人都感觉浑身一冷:“什么意思?”

    荀洛双眸凝滞的看着穆丰。

    穆丰冷笑道:“神卫军统领都是蛮族,帝都现在对外族来说毫不设防,跟筛子一样,你说背嵬军的行军公文他们能不知道?”

    瞬间,几个人都感觉呼吸一抑,甚至有些不相信的看着穆丰:“你的意思是,通敌!”

    穆丰淡淡的叹息一声:“也许,有的人就是敌人,还用与敌人暗通款曲吗?”

    瞬间,中军大营一片安静。

    穆丰说的话,有些是他们想到过的,有些即便想过也未曾当过一回事,直到现在经穆丰郑重提醒才幡然醒悟,顿时惊起一身冷汗。

    这也跟他们性格和平时处事有关。

    他们或动或静,出入江湖,连家族里的事物都很少关心,更不要说朝堂之事了。

    像楚湘竹、容欢还好点,心很细腻,偶尔的还能关注一些,像秦煌、高阳博心就野多了,什么朝廷、家族的都很他们无关。

    到了吴桐、伍家侍、李定这里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不是中州人,说到帝都两眼一模糊,什么都不知道。

    知道或不知道,穆丰一说,瞬间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约而同把眼睛投向穆丰这里。

    “你们哪!”

    穆丰无奈的揉了揉眉头,这个情况在他说之前就知道是这样。

    可即便知道是这样,他也不能随意为他们做主,必须把事情跟他们仔细的说一说。

    还好,在座都是心思敏捷之辈,穆丰一说全都反应过来。

    更有人举一反三的把古州、三族、中州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一种异样的心绪笼罩心头。

    突然间,他们似乎明白,背嵬军走进帝都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没什么穆丰要弄得这样复杂,甚至不惜在青黛院竖旗,挑战帝都。

    这明显不是穆丰的性格。

    现在想来,穆丰就是为了背嵬军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像现在,如果不是穆丰强硬的态度,楚轩乔他们再有能力,也不能给背嵬军争取到这么自主的权力。

    顿时,所有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穆丰,连荀洛也不例外。

    “哪现在我们怎么做?”

    楚湘竹静静的看着穆丰。

    穆丰深深的看了一眼,显然楚湘竹对背嵬军现在的处境不是一无所知。

    “现在,我们第一步必须按照行军公文去走!”

    穆丰静静的道。

    秦煌揉了揉手指道:“如果帝都真跟筛子一样,三族定然会在兵书山布下一个陷阱等着我们?”

    岳鹏举笑了,道:“听风不听雨,没听统领说了吗,这是第一步,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秦煌翻了一下眼皮,道:“我知道,我也不傻,问题是前面必须有陷阱在,我们如何才不能踩到陷阱,然后还要狠狠的整他们一下。”

    他用力攥了下拳头:“在中州还要这些蛮子如此嚣张,我是咽不下这口气。”

    穆丰笑道:“把戏人人皆知,玩法却各有不同。”

    说完他按着桌案,伸手抚着地图,在兵书山外围指了指,道:“现在的关键是这里!”

    呼啦一下,所有人都围在桌案旁,探过脑袋仔细看着兵书山。

    “海蜃,你传令梁启文,让他在两天内把兵书山外围事无巨细都给我打探出来,绘成战事地图给我报上来。”

    “喏!”

    海蜃迅速书写成军令,盖上穆丰的虎符印鉴亲自走出中军大帐。

    显然他知道,兵书山一事关系到全军死活之要事,千万不可出错。交给别人他不放心,穆丰这个命令他准备跟梁启文一起执行。

    至于传令官一职,有了彤城儿和耿南辅在,他已经无需像原来那样,守在穆丰身旁寸步不离。

    大帐内,穆丰还看着地图双目凝滞着,沉思不语。

    其他人也静静的看着地图,各自思索着。

    半晌,穆丰的手指轻轻扣了扣桌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传令全军,加快脚步,要在一日内赶到赶到羊角山。”

    “喏!”

    所有人齐齐站起,整齐应喝。

    穆丰又一沉思,道:“先锋军!全军前探十里,在羊肠小道布下防御。”

    段薇面带喜色娇喝一声:“喏!”

    穆丰缓缓坐下,又沉思一下,向前挥了挥手。

    众人整齐而退。

    穆丰回头看向荀洛道:“荀叔,跟我出去转一转如何?”

    荀洛提着弹龙剑直接站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