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魔火并阳神-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济听韦秋息这样说,不好作分辩,况且自己这样说也仅是猜疑而已,作不得准。当下道:“是我多虑了。御神医既对大哥有恩,那便也是兄弟我的恩人,我不再怀疑他便是了。”

    韦秋息这才放松了脸色,道:“这才好嘛。”顿了一顿,韦秋息忽然像想起什么事情,向程济道:“对了,三弟,有一事我一直不明,不知可否见告。”

    “二哥请问。”程济说。

    韦秋息:“众所皆知,你是因为进言北方七月将有战事而获罪入狱的。如果说当初你进言,旨在入狱见我,询问诗依的下落。那为什么后来,北方于七月时候就真的有了战事呢?难道真如你所说,这是观星得到的启示吗?”

    程济笑道:“当初我进言时,确实说过,这是从黑雾北侵紫微星所得到的启示。不知内情者,还真以为我通星相,能料事如神。其实不然。我之所以断言北方将有战事,是因为离开京师的那一年多时间里,我四处流浪,一度流浪到北平,得人引荐,在燕王府上做了三个月的门客。

    程济:“逗留燕王府的这段日子里,我见燕王广交四海豪杰,罗织能人异士,又窝藏了不少自南方逃过来的朝庭钦犯,心思其如此冒险犯难,所谋必大,细察之下,果然。”

    程济:“燕王在其藩邸后苑内深挖洞穴,建筑密室,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大量打造兵器铠甲并偷印宝钞。此事进行得极为机密,为了避免打铁的锤声外传,引起别人注意,他便在室外放养了无数鸡犬鸭鹅,白日里鸭吵鹅斗,鸡飞狗跳的,喧闹不已,可谓是机心算尽。另外,他还暗中招兵买马,遣使到周、湘、齐、代等诸亲王藩地去说服劝诱。各种迹象表明,燕王蓄谋造反。因此,我这才再度入京,面圣进言,希望朝庭能派兵北上,防患于未然。”

    程济顿了一顿,又道:“然而我位卑言轻,如何得见高在庙堂之上的皇帝呢?就算见着了,又如何能让人家信我呢?没办法,我便打着神汉的幡子,先在京城混出个‘程大仙’的名号,然后才趁建文帝为隆办太祖丧事而礼聘天下知名僧道之机,面圣进言。”

第12章 破国:预言应验天下器重() 
第一卷破国第十二章:预言应验天下器重

    程济:“你知道,宫庭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如果实话实说,不懂得些装神弄鬼的伎俩,那只怕不但事难成功,而且还极可能因此得罪一些奸诈小人,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我当时就因为顾虑到朝堂之上可能也有燕王同党,所以才借星相言事。”

    韦秋息笑道:“没想到三弟你还存了这么一个心眼。我还以为你真能穷知天人奥秘呢!”

    “哈哈。”程济道:“事在人为,关天何事。其实当日我说‘北方起兵将在第二年的七月’,这诚是为了增加言事力度而编造的谎话。北平燕王有叛乱意图这是不假,可是他会在什么时候起兵,这又哪是我这个凡夫俗子所能预料的?只是事有凑巧,燕王于偏就于第二年七月起兵,这也算是我运气好,歪打正着吧!”

    “真有那么凑巧的事?”韦秋息难于相信的道。

    程济道:“其实也不尽是凑巧,其中也有人为的因素。”

    “怎么说?”韦秋息感兴趣道。

    程济道:“我入狱不久,便与大哥、二哥你结成兄弟,成为狱中有名的‘天牢三囚王’。那时狱中诸囚犯,莫不唯我们马首是瞻,唯我们之命是从,甚至连狱卒也诚愿听从我们的使唤。这就使得那些监管天牢的大官们也不得不对我们刮目相看了。”

    程济:“刑部主掌刑狱要职,要与囚犯打交道,便少不得要找我们三人谈谈话。刑部尚书暴昭暴大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我们相识并对我们深为赏识的。在交往中,我看他真是个为家国大事烦忧的朝庭重臣,所以便于建文元年二月的一天晚上将自己在北平的经历和发现如实相告。暴大人知事态严重,便于建文元年三月上请充任采访使,出到北平探察事情真相,后来果然得到燕王图谋造反的证据,建文帝这才决意要对北平用兵。四月至六月期间,建文帝忙着削除与燕王联结一气的湘、代、齐、岷四亲王。到了七月的时候,正式下令抓捕燕王,这也难怪燕王会在七月举兵造反了。所以七月兵事,确也可说是人为造成的。”

    韦秋息这才恍悟道:“敢情这兵事发生在七月,也是老弟你与暴昭暴大人在二月份的谈话造成的。”

    程济叹了一口气道:“可以这么说吧。”

    说到此处,只听得身侧呻吟一声,原来是王请愿重新醒转。王请愿还是觉得浑身没有半点力气,他看了程济和韦秋息一眼,惨笑道:“我是不是睡了好久啊?”

    程济笑道:“你啊,睡得跟死猪一样,我还以为你不会醒转呢!”

    韦秋息亦笑道:“看你现在的伤势,至少五天之内不能生活自理。”

    三人相视欢愉。忽然程济神色一敛,凝神屏气,仔细倾听,过得一会,脸色复转愉悦道:“有大批人马,自城门往这边来了。”

    “是吗?”韦秋息跟着一细听,果然听见得得马蹄声,从城门那边传来。他道:“听声音,来的不下一千五百骑。”

    “不错。不知是否是来接应我们的?”程济疑心道。

    韦秋息:“但愿吧!”

    天色大亮,雨也渐渐停了,远山景色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那些受了伤的宏正帮帮众,经过调息静养后,气力渐复,伤得最重者也已能够勉强起行。大家都自觉的往大当家韦秋息这边聚拢过来。

    只有那被点住穴道的十八名燕军战士躺在原地无法动弹。

    很快,蹄声骤止,他们眼前多出一千五百多骑,除了刚刚排众而出的三骑外,其余都披坚执锐,甲胄刀戈,耀眼夺目。

    带领这一千五百多精骑的将军长得极为威猛,国字脸,老虎眼,大鼻大嘴,飞眉高额,体壮如牛,身长七尺,威武堂皇,一表人材。不熟悉他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个能领兵千百万,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英武大将军。可是熟知他的人,都会在看到他时,不自觉的想起一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负责金川门防守的主将:曹国公李景隆。看来刺客并没有伤到他分毫。

    排众而出的三骑,无论人马,都很光鲜,一看便知,决不是军营中的人。

    这三骑一前二后,后面的两人着灰色布衫,年纪不过十八岁左右,低着头不敢轻抬,显是对前面那人很是恭敬,不敢有丝毫冒犯——想必是跟班的吧。前面的那人少说也有五十岁,不过脸上却是一丝皱纹都没有,白净净的,像刚出炉的白馒头了。他的眉毛也很白,而且还修理得出奇的整齐,让人第一眼就能想到他的养尊处优,想到每天早上都会有两个长得水灵乖巧的姑娘服侍他梳洗。他头戴高冠,身着华丽锦衣,脚下的黑靴子新新如洗,全然没有半点灰尘在上面。

    程济一看,认得是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刘元海刘公公。这司礼监是内十二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监内的提督太监虽说官衔只为正四品,但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的礼仪刑名,是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

    程济得建文帝器重,常在宫庭内走动,对这建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自是认得。所以他急趋前两步,拱手道:“程某见过刘公公和李将军。”

    众人下马,站在未曾干好的地面上。唯独刘公公,站在一块小跟班临时铺垫于地面的红毯上。

    李景隆回礼道:“程督军有礼了。今晨刘公公到军营中说皇上有要事要急召你入宫,我见你久不归城,怕生意外,又怕担搁了皇上之事,所以便带着些士兵出来寻找了。还望督军恕我擅离职守之罪。”

    程济见李景隆一见面就请罪,知其近年以来因为老打败仗,怕建文帝隆责重罚,心下惶惶,所以十分怕事。当下安慰道:“李将军,你出城增援我们,何罪之有。”顿了一顿,转向刘公公道,“刘公公,劳烦你走这样远的路了。”

    刘元海看见程济衣衫破裂,露肉处有血迹和瘀伤,当下便问道:“程督军受伤了!不要紧吧?”

    程济洒然一笑:“多谢刘公公关心,程某身上一点小伤,不碍事。只是和我并肩作战的这些弟兄们都伤得不轻啊。”

    李景隆在旁,观察情况又听得程济这么说。当即忙不迭表态道:“程督军放心。我现在就让属下们扶他们上马,回城后,定会以最优的条件将他们安顿好。”

    程济笑道:“那就麻烦李将军。”

    于是乎李景隆便安排属下们过来收拾这战后的残局。因为要将死者埋葬,要问清战斗情况,又要找绳子将那十八名俘虏绑起来等。李影隆有得事情忙碌。韦秋息也从旁施予一些必要的帮助。都没有去打扰程济与刘公公两人。

    程济道:“刘公公,皇上有何事找我啊?”

    “皇上口谕,程督军听旨。”刘元海唱起官腔道。

    程济于是跪下,俯首,恭听。

    刘元海道:“近几日来,京中局面不稳,刺客猖獗。特诏良臣程济速入宫中,商讨应对之策。钦此。”

    “臣,领旨。皇上万岁万万岁。”程济站起。

    刘元海道:“那就请程督军赶紧上路回宫吧,只怕皇上已等急了。”

    程济心知,皇上的谕令怠慢不得,当下与韦秋息和李景隆打过一声招呼后,向李景隆属下要过一匹健马,随同刘公公和他的人一起,先行驰回城去了。

第13章 破国:国事忧心重臣咸集() 
第一卷破国第十三章:国事忧心重臣咸集

    燕军还没有攻进南京城来,可是燕军的威势已大大震动了京城每一草每一木。

    程济骑马往皇宫进发,一路上看见:走街的,行色匆匆;开店的,眉头紧锁;耍猴的,没了往日的热乎劲。偌大的街上一改平日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局面,变得空空荡荡,萧萧条条,直让人想起李清照声声慢一词里的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慽慽”。

    兵锋未至,便已造成这样的局面。可想而知,那些兵锋祸及的地方,是多么的凄惨悲凉。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是残民最虐的恶魔,它到达到的地方,墙毁城崩,生产遭破坏,园林被焚毁,百姓背井离乡、家破人亡,仁义道德也跟着被埋进十八层地狱。

    相信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战事频繁的年代里。然而希望归希望,事实上,战争还是不断的、频繁的发生,而且你还避不开,躲不过,这当然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

    程济已很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痛苦,这场已长达四年的“叔侄大战”,不知制造了多少孤儿寡妇、多少无主冤魂、多少荒城废墟。每每想到“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的战后景象,他心中便无由的悲痛起来。而且,因为恋人诗依、养父程金、养母张玉三人下落不明,使他在悲慽天下黎民之外更添了一份为亲朋担忧的焦灼。

    如果说在这叛军祸世的年代里,他还有什么愿望的话,那他的愿望一定是希望这场战争快点结束,失踪的亲朋能够快些回到自己身边。

    ——可是战争真能够快点结束吗?那些失踪的亲朋真能够安然回来吗?程济不知道!他只知道,身为臣民,就应为国献身,为君效命,为拔乱返正不留遗力。

    现在他已置身于皇城内宫的省躬殿外。

    这“省躬殿”始建于建文元年九月。因为当时耿炳文带兵十三万在真定被燕军所败,建文帝感到事态严重,自觉不能一举平定叛乱,实在害苦了天下黎民。是于便建了这省躬殿,作为专门办理平叛军务的地方。

    另外,殿名“省躬”,含有慎独——自我督责,时刻不忘黎民疾苦、不忘叛军危害社稷的意思。

    可以说,殿号“省躬”,是建文帝向外表达自己勤政、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种心声。有了这种心声,全天下百姓都知道当今皇帝一直想做个贤明的主子。——这一点,在争取民心上,意义非同一般。

    确实,建文帝并不是一个空口说白话的人,在位四年来,他大倡文教、轻谣薄赋、平反冤狱,真真正正为民办了不少好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四年来,南军虽屡有败绩,但还有很多士子贤人甘愿鞠躬尽瘁、为国效命、不惜身死的原因。

    程济侍立在殿外,等待着建文帝的传唤。

    站了不一会儿,进去通报的刘元海刘公公走出来,请程济入内。

    程济进了殿堂。只见建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身旁侍立着两个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人。

    建文帝年轻,与程济年纪相仿,在二十五岁左右,高六尺多一点,细眉秀目,唇薄肤白,身形削瘦,脸带忧色,仿似一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多情书生。

    侍立建文帝身旁的两个人,正是有“御前贤能二侍卫”之称的杨应能和叶希贤。杨应能侍立在建文帝左边,长得头大身胖,宽肩宽额,静如一尊坐枯禅的佛,稳似一座愚公也难于摇撼的山。恰好相反,侍立在建文帝右边的叶希贤却长得精瘦高挑,鼻勾眼锐,直如一柄气冲牛斗的寒光宝剑,又似一道随时可以划破黑暗的厉害闪电。这两人只是安安静静的站在建文帝身侧,却给人一种城高池深,无法攻克的感触。

    在龙椅下首的两旁,各设了八张红木大椅。左边第一张红木椅上,坐着一个人,年纪四十五岁左右,身着蟒袍,一脸的文气。不过这种文气又与建文帝那种多情书生气不同,建文帝的是带着伤感、忧愁、敏感的书生气,此人的文气却深蕴学者气派,显得明朗而深刻,让人一看便知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与程济有过一段师生之谊、时任翰林院侍讲的当代名儒:方孝孺。

    捱着方孝孺,坐在左边第二张红木椅子上的人,年富力强,两目雪亮,顾盼间,透出一股能洞察幽微的睿智!就算不用眼睛看,程济只从感觉上也能认出他就是时常到狱中与自己坐谈的老朋友:刑部尚书暴昭。

    右边的坐椅上也坐着两个人。第一个,长得虎背熊腰,浓眉大眼,气势雄沉,但雄沉之中又透着一股攻于心计的味儿,显是那种能方能圆,能伸能屈的人物,这人近年来,不知耍了什么手段,也很得建文帝恩宠。正是左都督徐增寿。

    第二个则长得短小精悍,大头小腿,坐在那儿就像一枚打在板上的钉子般凝定,并且两目寒芒闪烁,有如锋利的匕首,与他对视一眼,不免会被其犀利的眼神所伤,这人正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的蒋渺渺。

    一看在坐的都是在这乱局中能主事的朝庭大员,程济心忖皇帝这次急召自己进宫,必然事关重大。当下跪向建文帝道:“臣程济应诏来迟,请皇上恕罪。”

    建文帝看到程济回来,两眼泛起喜悦之情。这几年来,自己身边虽不乏可以倚重的大臣,诸如刚直的方孝孺、稳重的暴昭、能奉迎又会打仗的徐增寿等,但也许是因为年纪的差异吧,他们总没眼前这个年轻人这样让自己倍感亲切。此时自己正为刺客在京猖獗而烦恼,看到程济这个既可以推心置腹坐谈,又可以委之于重任的年轻人,心头自是高兴,当即道:“程爱聊请起,赐坐。”

    程济起来,与几位大臣见过礼后,便捱着暴昭坐下。

    建文帝看见程济脸色有些发青,两目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