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诗剑得了快马,早已冲到近前,抬手一枪,只是一个交马照面,就将苏良刺死!
那边杜怀彪只说自己两员爱将功夫高强,必能擒下对手,不料转眼间二将都掉下马来,心疼不已,恨声不绝,连下命令:“都给本柱公放箭!放箭!”
然而,李诗剑催动胯下火云驹,口中吹了一声口哨,招呼自己原所骑银角马,往南就走。
此时李诗剑所得之火云驹速度极快,原所骑之马又没了重负,故而二马嘶鸣声里,李诗剑驭两骑是绝尘而去——这一路上不分白天黑夜,两马轮换着骑行赶回!
不说杜怀彪与杨清才各自收兵,清点损失,只说李诗剑一路行来,要以最快速度赶到自己的军中,与弟弟相见。
李诗剑冲出东庭兵大阵,一路向南,刚刚走不多远,就听后面有人远远地叫道:“小将军请稍等一下!”
李诗剑听了,回头一看,只见后面有一骑快马,跟在自己后面追赶而来。
李诗剑不知这个人为什么追赶自己,却也带住战马,减速前行。后面之人不久赶到,就在马上向李诗剑施礼道:“我是顺义军杨天王部将万俟松,受杨天王之命,前来邀请小将军。”
原来,杨清才退兵之际,心中着实喜欢先前那冲阵之少年猛将,故而有心拉拢,特地派自己部下将领来邀请。
之所以选中这位能说会道的万俟松追来赶李诗剑,自然是指望凭他那伶牙利齿,能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军队。
李诗剑听了万俟松的话,就说道:“原来是万俟将军!我与杨清才并无关系,他差万俟将军请我做什么?”
万俟松道:“请教小将军尊姓大名?我们杨天王十分欣赏将军勇武,特地命万俟松来请将军加入我军!”
李诗剑笑道:“不敢当‘尊姓大名’四个字;我是平安州李诗剑。”
万俟松听了,脸色就有些难看了,说道:“原来李将军就是那新近夺了陈志元平安州的李诗剑李城主!看来杨天王邀请将军加入我军之事,只能是个空想喽!”
李诗剑笑道:“让我加入你们是不可能的。不过,万俟将军,东庭兵出清流关,那可是大同汗国二十万精锐啊!你们是首当其冲,可要小心些。”
万俟松此时已知邀请李诗剑实属无望,早已立马停在原地了。听了李诗剑这个话,就原地大声说道:
“李将军,末将回去后,自然会向杨天王转达你的忠告!”
李诗剑也大声道:“万俟将军,若是对付不了东庭兵,情况不如意的话,那时你们倒是可以投奔我李某人!”
然而那万俟松已经去得远了,只听他远远地叫道:“李将军,后会有期!”
李诗剑自然是继续纵马狂奔,一路驰回。
李诗君见兄长归来,料想事情必是妥当了,就问道:“哥,见着了嫂子了吧?师父安好?”
李诗剑点点头:“师父虽然年迈,但精神却更胜从前;你嫂子也给了信物,还有手书给他哥哥史强生呢。”
兄弟两个接下来就着手安排劝降史强生事宜。这一次,仍是李诗君前去。李诗君的理由是:
自己去过一回,熟悉情况,而哥哥则是三军主帅,不宜冒这个险。何况,有了书信和信物,这一回劝降史强生,料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不会有多大麻烦的。
于是李诗君就在当天天黑以后,再入安顺州来见史强生。
却说史强生,那天晚上听了李诗君的话,心中虽是狐疑,却也极盼李诗君早日通报妹妹的消息。不想一等就是三天,不见李诗君音讯。
史强生又等了两天,仍然不见音讯,心中只道李诗君果然是哄骗自己,不由得怒气复生,怨恨更甚,就前来报告陈志元,说是平安州的那些家伙想要攻打我们的安顺州。
史强生这个事情做得不够理智,不管怎么说,人家既然说了要告诉你翠姑的消息,这就意味两家关系,其实未断。哪里能因为自己一时恨怒,就做出这种行径呢?
说到底,史强生也是怒恨交加之际,心中的成见,让他是先入为主,认为李家没好人,李诗剑也罢,李诗君也罢,都是不讲信义之徒。
其实,五天时间,将就着够李诗剑赶到北海大都山的。李诗君没派别人去联系史强生,也没有必要派人去通知史强生说哥哥李诗剑去见翠姑去了。毕竟没有拿到史强生想要的证据之前,真也没必要再去安顺州。
且说陈志元听了史强生的报告,心中忧愁:
安顺州北有杨清才部,东有张友三部,南有朱武。虽然同是顺义军,但内讧起来,抢夺地盘的行为,却是自他们开始的呀。
目前张友三部虎视眈眈;而西面呢,那小煞星李诗剑坐守平安州,现在又要来攻打自己!
陈志元的见识,比陆九公可能要高一点,但是,陆九公有个常思琛辅助,陈志元没有呀!
陈志元苦思无策,就将爱将史强生、常胜等人叫来商量。陈志元道:“常将军、史将军,眼下我军在安顺州,实处于四面受敌之势,那平安州李诗剑又要攻打我们,本王苦思无解,不知你们两个有什么看法?”
常胜曾与李诗剑交过手,知道李诗剑厉害,就说道:“天王,那李诗剑以五百人夺了我们的平安州,还能封锁消息近十日,此人不好对付,我们无人是他对手呀!”
陈志元道:“是呀,常将军,我知道他不好对付,才找你们俩来商量的嘛。”
史强生道:“天王,末将有一个办法,可以胜他!”
陈志元听了,不由得眉头一展,问道:“史将军,你有何妙计?”
史强生道:“若是他来攻城,可令常将军出战,末将隐在城门望楼上,一箭射死他姓李的!”
常胜听了愕然。陈志元听了摇头。
陈志元道:“史将军,此计怕是难行得通。那小煞星,真个是无人能敌,一来是我怕常将军出战他时出现意外;二来是当日在平安州城中,本王见识过此人箭法,不下于史将军你呢。”
常胜自然不愿意对战那小煞星,就说道:“天王,我们本是顺义天王朱武的部下,要不然,我们再联系朱武,投奔他?”
陈志元道:“我自号天王,早已脱离了他;现在情况不妙,再投奔他,他会不会将来挟嫌报复?他朱武为人,向来是小气得很哪。”
史强生又道:“天王,那杨清才、张友三与我们没有多少交情,朱武呢,你又怕他将来挟嫌报复,不如我们投奔陆九公。
陆九公能放弃安顺州转而攻占了吉州,看起来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应该不会容不下我们吧?”
常胜听了,就说道:“天王,自从末将死里得生,从那陆九公手中被放回来,早已定下决心,至死追随天王,天王你做决断,不论怎么决策,末将都拥护。说到让末将出什么主意,这个真不是我能做得来的。”
陈志元道:“本王现在看明白了,那陆九公愿意让出安顺州,的确是有远见呀。但是说句实在的话,本王并不佩服陆九公,他那智商,比本王高不到哪里去。凭心而论,本王倒是佩服那小煞星,只可惜他是我们的敌人哪!”
史强生听了,当即说道:“天王,那姓李的不可信,他们做起背信弃义的事情来,那是脸都不会红的——天王,咱们可不能去投奔他们啊!”
正在这时,斥候兵总探马统军裨将来报:“报告天王!有两件大事!”
陈志元道:“什么大事?”
就听裨将报告道:“天王,北面的消息是,那东庭柱公杜怀彪兵出清流关,与杨清才部在平林州与大丰州之间打了一仗!杨清才失了小丰州五个县,主力退保大丰州,杜怀彪大军包围了大丰州城!
南面的消息是,陆九公打下了吉州,又马不停蹄攻打洋州、北剑州。洋州各县守兵惊溃,陆九公人马即将攻下北剑州了。”
陈志元先前听了史强生的话,正要回答,此时再听这裨将报告,挥手道:“好了,本天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于是这斥候兵总探马裨将退出。
陈志元看看史强生,又看看常胜,才说道:“看来呀,杨清才打不过东庭兵,那我们能不能呢?肯定不能!嗯,这么着,本王这‘天王’名号也不要了,我们一起去投靠陆九公吧。”
“什么时候行动?”常胜问道。
“我们悄悄作准备,三天后,四更天行动。”陈志元道。
陈志元主张既定,各军众将们都去行动起来了。
看看天色又晚,月出东山。
史强生安排诸事完毕,回到自己大帐内坐下,处理过几件手头事务,正要歇时,一抬头,就见一个身影出现在自己的大帐之内,这来人,正是李诗君!
史强生见了,一声怒喝:“来人!给我绑了这姓李的骗子!”
亲卫兵冲进大帐,就要来拿人。李诗君低喝道:“且慢!史大哥,你瞧瞧这是什么?”
史强生抬眼看时,李诗君早已取出一封书信,抖手之间,那信旋转如镖,飞到史强生面前。史强生抬手接住,一看信封上,乃是“哥哥史强生亲拆”几个字,字体娟秀,正是自己妹妹的。
史强生正要拆开,就听帐外亲卫齐声唱道:“天王驾到!”
原来,陈志元近来难以安睡,日日带了数人巡营。
今夜刚刚巡查到了史强生大帐之外,就听得里边是史强生的声音怒喝曰“来人!给我绑了这姓李的骗子”,当时陈志元就纳闷了:
此地是我安顺州中,大军之内,哪里来的骗子?
陈志元心下奇怪,笑向手下人道:“本天王倒要瞅瞅,哪来的骗子这么大胆,竟敢骗到我们的史大将军的头上来了?”
第21章 李诗君说陈志元()
诗曰:
英雄本有英雄胆,当机立断见机锋。
茅塞顿开陈志元,执迷不悟史强生。
高瞻说透天下势,智辩立下第一功。
大业根基从此固,渐行渐强谁与争?
当时史强生未及拆开妹妹的信,就听帐外亲兵唱曰:“天王驾到!”不由地,史强生脸色发白!李诗君听了也是大吃一惊!
史强生大帐之中,除去几案,更无可以藏人之处,眼看着陈志元进来,李诗君无处躲避,这个事情可就麻烦了!
史强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李诗君却是心一横,只待陈志元进帐,就要劫持他以自救。
陈志元万万料想不到这里有变故,只道史强生早已抓了那什么骗子,就想进来瞅瞅什么人胆包天?
陈志元迈步进帐,一眼瞅过,登时大惊:“来人!抓刺客!”
登时,就见史强生这大帐里外,一片混乱!帐外亲卫往帐内涌入,帐内则是一时间刀光剑影!
原来,陈志元一进帐,就瞥见了那小煞星,怎能不惊讶?其实这是他看差了。
李诗君与哥哥李诗剑虽不是一母所生,但兄弟俩的确有六七分相像。陈志元对李诗剑那是印象极其深刻呀,又且是在灯光之下,因而陈志元就把李诗君误当作李诗剑了!
陈志元当时惊呼抓刺客,呼声未已,李诗君早已抽出宝剑,一个箭步蹿了过来,左手抓住陈志元胸衣,右手宝剑压在陈志元脖子上,大喝道:
“都不许动!陈天王,命令你的手下人退出!”
涌入大帐中的亲卫们,一时间都是傻了眼了!
此时,史强生也已经取出弓箭,瞄准了李诗君,大喝道:“姓李的!放开陈天王!”
李诗君道:“史大哥,你的箭虽快,我的宝剑却是更快!你若想保住陈天王的性命,就收了你的弓箭,让你的部下退出!”
陈志元这边,早已命令下达:“亲卫们,你们都赶紧退下!”
众卫兵得令,自然是退出了大帐,帐内就只剩下了李诗君、陈志元与史强生三个。
史强生道:“姓李的,你还不放开陈天王吗?若是你敢伤害陈天王,我史强生发誓与你们姓李的不共戴天!”
陈志元听了,惶惑不已,不明白他两个是什么交易。
李诗君却是哈哈大笑:“史大哥,你先看看我嫂子给你的信再说其他!”
说到这里,李诗剑腾出左手,自怀中又取出一封信来,却是对陈志元说道:
“陈天王,这封信是我师父写给我哥的,我带了来,本想是先给史大哥看过,好让他明白天下大势,知道何去何从。现在呢,正好请你看看,先让你明白天下大势了!”
李诗君让陈志元看师父写给大哥的这封信,是有心要逼降陈志元。现在自己虽是处在陈志元军中,然而陈志元却毕竟是被自己劫持在手呀。
陈志元抖抖地接了,看信。
一时间,帐中出奇地安静。
史强生读翠姑的来信,只见信中写道:
“哥,妹妹我现在一切安好,你还好吗?
哥,妹妹得明尘师兄帮助,已经拜北海大都山大都名儒厉文山他老人家为师。说起来,与李诗剑是师出同门了。
师父说了,要我与李诗剑坚守婚约;诗剑他今天来到大都山向妹妹认错,妹妹我已经原谅了他。师父还说,诗剑他有能力逐鹿天下,论智论勇,陈志元都不是诗剑对手。
这一点,妹妹我也认可——当日我们分散,哥你被人抓走,诗剑他可是一个人冲进平安州找过你的。他的勇敢,妹妹我是无法否认的。
师父还认为,哥你跟着陈志元,不如跟诗剑在一起。师父对天下大势,颇有见地”
接下来,信中是对于当前天下形势的分析。翠姑说得明白,并且告诉史强生,这都是师父厉文山的高明之见。
史强生读过了翠姑来信,心中犹有一丝不甘,就说道:“一封来信,说得虽巧,又怎知不是你们伪造的?”
李诗君听了,微微一笑,左手向怀中又取出一物,递过来,同时说道:“这是我嫂子给我哥的信物,我哥说是你们家祖传之物,史大哥你看,这凤钗可是真的?”
史强生自然认得,接过来收了。李诗君道:“史大哥,还请将凤钗赐还,这是嫂子给我哥的信物,我哥要随时带着呢。”
史强生道:“你先放了陈天王再说!”
此时陈天王陈志元呢,却也正在看信。陈志元看的这封信,本是厉文山写给李诗剑的,信中开篇就大论天下形势:
诗剑,为师已经听说你于平安州起兵——起兵于此时,须得识得当今天下大势。
东八州流民率先造乱,目前有四股力量,其大小首领,除去杨清才外,朱武、张友三、陆九公等人,都不是远见之人。
然而他们能形成自己的势力,能各自统领十万左右人马,虽是因为灾变激起,但从根本上讲,是天下人心思变的缘故。
当今汗皇昏庸失政,天下大乱之势已成。依为师看来,北庭柱公仲方英久居朝中,多结朋党,必有谋篡之举;
西庭柱公唐自荣对仲方英怀恨已久,如果仲方英谋篡,那么,唐自荣也必将自立为王;
杜怀彪领东庭军二十万,据清流关不出,一个目的是养寇自重,一个目的是观望朝廷。朝中一旦有变,杜怀彪大军蓄锐已久,必然要一举荡平东八州。
杜怀彪与仲方英是貌合神离,仲方英容不下杜怀彪,杜怀彪打下东八州后同样也要自立为王。
平安州与安顺州,均是地处忠州东界,忠州八州二府,地方千里,二府既是大同是汗皇皇都所在,又有关河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