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提吉亚地区在格鲁尼人的观念里,还真的是相当遥远的地方。虽然格鲁尼王国的西部也和斯提吉亚地区接壤,但是在这个方面,整个中央七国都有着同样的,基于地域的普遍偏见。那就是斯提吉亚地区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虽然斯提吉亚地区的雇佣兵天下知名。这种偏见来自地理上的封闭。斯提吉亚地区是一个天然的盆地,里面的几个国家可以说关起门来称大王,外面的势力很难干涉进去,里面的力量也很难将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出来。总之,这是一个在各方面和中央七国差别甚远的地区。
“您可能知道,这个地方十来年前刚刚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交战的一方是是帕罗,另外一方是圣吉恩和卡西洛斯。之所以一方是两个国家,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王族,已经通过联姻而成为了一个家庭。这种关系可比结盟什么的可靠多了。我说的那位女王,伊莉娜女王正是这两个国家的王族,在血统上,她拥有无可置疑的继承权,而且是那种没有竞争者的继承权。我说过,她的兄弟姐妹都已经战死了。”
小丫头没有说话,但是有些黯然。其实她成为女王的时候(也就是他父亲和兄长战死的时候),她年纪不过五、六岁,属于那种真的啥也不太懂的小孩。所以现在,小丫头对亲人只剩下非常稀薄的印象了。提起这位伊莉娜女王遭遇的时候,她不免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在有些人眼里,王座是如此的辉煌灿烂,以至于值得用一切来换取。但是在小丫头的心里,她执着的并不是王座本身。
“……事情起源是那位女王和帕罗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那位女王一度处于极度的危险中,被敌人紧紧追击,无法脱身。关键时刻,一位老兵——那是一位普通的士兵——自愿留下来断后。这个任务必死无生。陛下,您现在也已经知道要如何当一个国王,所以您能明白,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厚厚的赏赐那位舍生护主的勇士。换了您,换了我,都会如此做——实际上,换了任何人,都得这么做。于是那位女王亲口许诺册封这位老兵为骑士。这不算一个吝啬的赏赐。您应该听说过,斯提吉亚地区非常重视血统和荣誉,更没有我国这样随心所欲册封贵族的传统。他们的贵族都是拥有实际领地的。所以普通人和贵族之间,那是近乎天渊之隔的。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承担必死任务的勇士,才能得到如此的赏赐。”
“这个……我好像听说过……”小丫头想来想去,她是在哪里听到这个事情的呢?但是很明显,她肯定没花什么精力去仔细记忆这个故事,所以印象不深。
“……但是后来呢,那位女王居然这件事情忘记了。战争结束,女王登基好几年后,那位老兵的一个儿子,找上了门,要求兑现封赏。可惜的是,那位女王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否认了这件事情。诈骗君主在任何国家都是大罪,更别说只是一个区区平民。于是老兵的儿子被处决了。”
“啊,我想起来了,后来那个老兵的另外一位儿子……嗯,好像是得到了宗教方面的帮助,那边的神棍叫什么来着?圣杯骑士?还是女先知?……总之他证明了自己的父亲是为了女王战死,而女王却不仅拒绝兑现奖赏的承诺,还冤杀了他的兄长!”
在想起这件事情的同时,小丫头也想起了谁告诉她的。是教会的一个祭司。当时是为了什么来着?好像是暗示她教会的作用不容低估。可惜那个时候,小丫头满脑子都是快点应付完对方去见艾修鲁法特,哪里有什么心情思考。
“那下面我就不用说了。那位女王遭遇到的情况……想必我们都很清楚。我最近听说那位伊莉娜女王宣布退位,嫁给了国内一个富有名望的贵族,总算勉强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局面。到处都说这位新国王想要收拢人心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很可能在他成功之前,两个国家可能会丧失统一在一顶王冠下的机会,重新分裂开,最终拥立不同的王统。但是不论如何,那位伊莉娜女王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失去了王位……这一点不容置疑。”罗蒂雅突然之间发出一阵意义不明的笑声。“一个王座就此倾覆,虽然最后的结果不算太丢脸和太糟糕……但这件事情就说明了舆论的力量啊。至少……其中大部分都是舆论的力量。”
“所以有的时候,”罗蒂雅停顿了一小会,继续说道。“王座并没有它看起来的那么牢固。它和人一样,不管多么健康活力的一个人,如果在致命的位置挨了重重一击……你说说看,那位女王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我不是很懂……但是那位女王为什么要否认呢?”小丫头认真的回答。“仅仅是一个骑士的封赏……有必要这么吝啬吗?”
“也许是喜欢文过饰非的缘故,觉得承认自己遗忘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有点丢脸吧。”罗蒂雅回答。“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在这些传闻中,那位女王似乎一直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君主,所以她不想犯下任何错。”
“人怎么可能不犯错?别说是国王,哪怕是那个蒙神恩宠得以永生不死的大主教,不照样吃了败战,被绿皮一刀砍了。”小丫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是啊,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疏漏。”罗蒂雅倒是完全同意。“特别是那些小事上。所以既然不能防止犯错,那么就换一个方法,就是把任何错误都掩盖住……好吧,这听起来很蠢,但是确实有这种蠢人,我就曾亲眼见识过。其实本质来说,政治需要表演,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表演的真谛,所以就会犯种种错误。不过我们不说这个,如果和那个女王换个位置,那么你怎么办?如果放任这种极其不利的舆论任意传播,那么,王座的崩塌也只是顷刻之间哦。”
罗蒂雅的手指轻轻的在小丫头的额头上点了一下。“不要轻视舆论的力量!”
“总之就是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对吧?”
“没错。”罗蒂雅回答。“不过,艾修鲁法特那个家伙……真的对你太宠爱了。”
她这句话也许是有心也许是无意,但是却让小丫头脸上腾的一下红了。
“现在无论如何,主动权在你手中。就算发生最糟糕的那一种情况,也会有充裕的时间和手段来应付,比圣吉恩的那位倒霉的女王好多了。”罗蒂雅回答。“我个人建议你可以两手准备一起动,最好是找到那个在鹰隼城背后的力量。”
“是谁呢?有谁能会在这件事情上得利?”小丫头还是很有疑惑。
“不知道,但是我肯定,你宫廷里可没有这种人。”罗蒂雅笑了一下。“倒不是说他们对你很忠诚和能干,而是他们中压根没人能逃开我的耳目,在鹰隼城里干这种事情。”
“那会是谁?”
“只有教会,亦或者是另外一种……潜伏得很深的神秘势力。”
“不会是教会,教会最近还在努力的找我道歉呢。哼,他们现在很期待得到我的谅解!”
“不要小看那群神棍。他们可不是傻瓜,不过哪怕是傻瓜,也懂得办事情一手大棒一手萝卜,又拉又打的原则吧。如果这件事情仅仅是一个警告,向我们释放一个信号,那么他们有这个动机也有这个实力。但是如果不是警告,那就危险了……”
“你说的‘神秘势力’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指字面上的意思咯。某个在理论上不应该存在于鹰隼城,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势力。但是它们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并且在一些偶发事情上露出一鳞半爪。”罗蒂雅说话的口吻有点暧昧,但是绝对不会让人理解错误。
“邪神……信徒吗?”
第一百九十九节 代价()
第一百九十九节代价
如果要说鹰隼城里有邪神信徒存在,教会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否认。那些教会的神棍祭司们甚至可以信誓旦旦的对此赌咒誓。假如真的证明了一个邪教徒的身份,那么教会也会将其说成是“孤证”、“偶然”。
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此类流言从未在这座城市里杜绝过。谁让鹰隼城是格鲁尼的王城,而格鲁尼又是抵抗邪神入侵的第一线呢?要说邪神的信徒们愚蠢到连个间谍探子都派不过来——说出去都没人信。直接来自荒原的野蛮人潜伏进来或许有难度,但是出生在七国,却最终信仰邪神的人数量真的是不少的。
当然了,这些人隐藏的很深。他们的暴露倒不是因为他们不谨慎,而是因为某些无法抗拒的命运之力。比如说一次意外事故,一场政治谋杀,亦或者一次失窃之类的。格鲁尼王族在处理这些事情方面,倒是和教会配合得很好。所有那些暴露出来的邪教徒都会安安静静的送到教会那里,剩下的就全部由教会的审判机关接手。而在这方面,教会也是相当尽责的,特别是他们有一套鉴别邪教徒的方法,使得这种审判极少会殃及池鱼。
“嗯,可以这么理解吧。”
当前的局势很明显。先是北部边境遭到了野蛮人军队的进攻。和过去采取的战略一样,北部的领主和驻军依托坚固的石头城塞,靠着坚壁清野的战术,暂时将敌人进攻的脚步拖延住。按照拉法送过来的情报来看,依靠北方军队,现有的情况也仅仅是讲敌人拖延住,而无法直接将敌人驱逐。整体的局势而言,就和上百年来一直生的入侵差不多:双方在边境彼此对峙,都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待到入侵者锐气消磨殆尽,王室就会派遣援军出击。也就是书上所说的“阻滞——消耗——反击”战术。
无数次的事实证明,这一招屡试不爽。上一次的意外并不是因为这一招不好用了,而是因为因为邪神信徒依靠内奸帮助,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攻破了白堡。所以当先王出击的时候,面对的不是疲惫的敌人,而是士气高昂,而且养精蓄锐的野蛮人大军。最终,这导致了国王战死,国家混乱的重大灾难。
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这一次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野蛮人受阻于坚城的同时,南方由拜伦公爵动的叛乱正好被扫平。换句话说,在时间上一切刚刚好,格鲁尼有余裕对抗这一次的入侵。
唯一让人不解的倒是教会。按照罗蒂雅的推断,教会很可能想借着福诺罗斯城攻防战的机会,和小丫头讨价还价一番。但是幸运的是,艾修鲁法特在没有教会魔法师参战的情况下搞定了这场战役,所以教会一下子就变得手足无措了。他们肯定有很多计划要做,亟需女王的配合和支持——不过眼下看起来,他们好像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本钱。
当然,在抵抗那些野蛮人,那些邪神信徒方面,其实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目标一致不影响讨价还价这件事情本身。不管是小丫头还是罗蒂雅都不太理解教会这一次为什么格外紧张,但是这不影响她们想要借机好好的敲打敲打对方。
在国内叛乱的大局下宣布中立,这本身就是对王室的一种背叛。虽然哪怕是王室也不能对教会怎么样,但是以小女王的立场,她自然是感觉到很不爽。
“邪神信徒……果然必须让教会来帮忙才行吗?”小丫头想了想,问道。
“只是可能而已,教会本身也有嫌疑的。”
“女王陛下!”就在两人说话之间,外面的卫兵大声通报。“大祭司大人求见。”
说起来,最近教会的祭司上门也着实殷勤,小丫头看了罗蒂雅一眼,对外面说道,“让他进来。”
几分钟后,一个穿着教会那种祭司袍子的男人走了进来。
这个男人年纪看上去五十来岁,面容方整,肤色白皙,留着短,下巴光滑。他面带微笑,那笑容不是因为他现在心情很好,而是因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因为彼此不是第一次见面的缘故,所以小丫头立刻认出这个人正是鹰隼城大神殿的祭司长——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更普通的称呼是“大祭司”。
鹰隼城的神殿里,一共有十来个高阶祭司,此人正是最高负责人。其实不止是鹰隼城,这位大祭司实际上是教会在整个格鲁尼的掌控人,控制格鲁尼全国的大大小小上千个教堂、神殿,而他本人更是直接向远方的大主教负责。
巧合的是,这位大祭司上任时间正好和小丫头作为女王的时间相同——这是因为在之前那一次惨败中,不仅格鲁尼先王阵亡,连带着前任大祭司也丧生在野蛮人的刀下。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站在教会的立场,这位大祭司还是很合格的。这么长时间以来,靠着拜伦摄政,王权松弛的有利时机,教会努力的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别的不说,那些新建的、翻新扩大的教堂神殿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关于这一点,其实小丫头也是乐见其成的。因为格鲁尼最大的敌人正是北方入侵的野蛮人,邪神信徒。对抗他们不仅需要刀剑和火药,还需要信仰和魔法。在这方面,教会势力的扩展也等于格鲁尼战力的提升。当然,在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教会影响力虽大,但是目前尚无威胁王权的能力,也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意图。
“女王陛下。”大祭司微微行了一礼。这是一种平级的礼仪,标志着双方的地位同等。他的目光在小丫头身上略微停留了一下,就落到了罗蒂雅身上。看到罗蒂雅之后,他的笑容更加浓了三分。
“这位想必就是罗蒂雅女士……不……小姐了?”
“她是我的……临时教师。”小丫头说道。“我们还是坐下来慢慢谈吧,不知道大祭司有何指教?”
入座之后,大祭司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北方的情况。总之,情况被他形容的很恶劣,事情很紧急,邪教徒们这一次并不是普通的入侵,更不是劫掠一番了事,而是一场真正的危机。不过这一次,他的话里终于透露出了更多的秘密——教会之所以这么紧张,并不是完全因为从前线传回来的各种战报,还有来自奥伦城的神谕,来自教会大主教的指示。众所周知,尽管奥伦之前被一股入侵的绿皮大军摧毁殆尽(这件事情也导致教会威望大跌,声名扫地),但是重建后,奥伦依然是教会的核心,中央神殿和大主教所在的地方。毕竟按照教会的典籍所言,奥伦是“最能聆听神谕的地方”。
大祭司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在经过一番铺垫和情绪的酝酿之后,在他的口中,这场战争终于被推到了“危机存亡之际”的高度。然后他向小丫头提出各种要求——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出钱,出兵,出战。
说句实话,这个要求不仅正常,而且也符合小女王的利益。这是因为保卫国土本身就是一个国王必须履行的义务。若非迫不得已,有哪个国王会愿意失去一片国土呢?但是细节方面,大祭司的要求就显得过于严苛了。因为他将很多东西都定性了,比如说,他一口咬定当前的“消耗——反击”是错误的,必须立刻率军和敌人决战,将敌人驱逐出去。
他说话的口吻和神情实在过于严肃,使得小丫头一时不方便反驳,只好用眼睛看了看罗蒂雅。
罗蒂雅迅的插入进来,把话题转移到了之前拜伦叛乱的事情上。她毫不客气的指出,在这样的叛乱之中,教会居然不支持王室反而搞什么“绝对中立”,“不插手俗世争权夺利”,是一种对叛乱分子公然的支持。
就这样,双方在桌子边上进行了一场辩论赛。大祭司努力的想把话题转移到当前的局势之上,提出各种要求。而罗蒂雅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