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志宁在追逐戏耍朱桀的同时,竟然还能发出凌厉的掌劲,竟将师妃暄四周妄动的兵士,全部打飞。
朱桀的心里渐渐沉了下去,营帐中的尸体越来越多,他闪避的越加困难,林志宁给他的压力太大,他的真气,已然有些入不敷出,后力不济了。
他脸色渐渐变了,变得诡异的嫣红,他心里憋闷非常,呼吸也渐渐困难,眼皮也渐渐沉重,腿上也渐渐像是灌了铅一般。
不多时,在众军士呼喝,畏缩不前之时,朱桀突然停下身形,仰天大吼一声,一口脓血喷出,眼里渐渐没有了神采,竟然被林志宁生生耗死。
林志宁错愕的看着朱桀软倒的身形,看了看师妃暄脸上的笑容,突然感觉没有了兴致,没想到好久没有这么玩一出,这人居然这般不济事,他还没有开心够呢。
随着林志宁的目光扫向那些军士,虽然后面围拢了太多的人,前排的那些军士还是忍不住后退,朱桀死的太诡异,他们何曾见过这样的情形。
朱桀的尸体,地上的血腥,林志宁的眼神,这一刻,这些恶贯满盈的军士们,从未感觉到像这一刻这般无助,这般惶恐,这般胆寒。
终于有人受不住这种诡异,经受不住林志宁玩味的眼神,突然发一声喊,转身就逃,挡在路上的同袍,在这一刻也变成了阻路的仇敌,为了逃离这片地方,辣手相向。
军官已经在围攻师妃暄之时,死伤大半,没有军官收拢军士,发狂的军士们逐渐都开始疯狂起来,营啸在这一刻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自相残杀中。
旁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关注着林志宁的师妃暄却看到清清楚楚,朱桀诡异的死法是其一,连地上的尸体血腥也不过是个诱因,这重要的是,林志宁那一眼。以林志宁如今的精神修为,即使武功高明的人都要受到他一眼的影响,何况这些作恶多端的普通军士。
军士们发狂,也已不再顾忌林志宁,只要林志宁走到身前,也会持刀砍向他,但这也不过是徒劳而已。
林志宁跟师妃暄护着被捉来的百姓,杀开血路,离了大营。
两人依旧来到高岗,看着底下大营中,喊杀声震天,军士们忘我的彼此杀戮不休。师妃暄到底是佛门弟子,虽然震怒与朱桀嗜食人肉,看到这样的惨景,依然忍不住心里的悲悯,开口说道:“林兄……”
然而后面的话却再也接不下去,她不知道该如何分说,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动这个心肠冷硬的男人。(。)
第七十八章 笑容()
惨烈是厮杀一直持续了三四个时辰,军营中已满目都是残肢断臂,都是红的黑的血泊,都是砍斫踩踏的营帐寨墙。
林志宁他们早就离开了,他虽然没有如师妃暄所愿,唤醒这些军士,却也带着她离开了。
似乎老天也看的动容,慢慢的天上的乌云汇聚,渐渐压了下来,雷鸣闪电也齐齐来壮声威,黑沉沉,浓厚的乌云似要酝酿一场大雨,洗刷这惨烈的杀戮场。
自相残杀中的军士或许是被天地的威严,或许是自身的疲累所惊醒,茫然四顾,即使在坚硬的汉子,也在这一刻崩溃了。有的人变得痴痴傻傻,有的人隐姓埋名,也有的人被刺激的如妖似鬼,彻底疯了。
襄阳城守闻听消息后赶来,看到眼前的惨景,也是心中百味交杂,有避过一劫的喜悦,有为这血腥杀戮的惧怕,也有看到满地尸的不忍。
风渐渐起了,仿佛天地鼓足了力气,越吹越大,逐渐的,刮在人脸上,如同刀割一般,天上厚重的乌云,还是被这不断加大的狂风搅散,逐渐远去,一切都像是这场杀戮,来的那么突然。
这场大风一直也没停,就这么呼啸着,刮了三四日,林志宁跟师妃暄已经进入草原,这里没有什么遮蔽,两人前行的很慢,即使武功再高,逆风而行的消耗,都让他们不得不时常停下来修养精神。因为他们不是来观光,而是来杀人,来重重保护中,杀一个大部落的领。
这场大风迟缓了林志宁他们的度,也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些保护,至少,在他们没有到达吐谷浑王城之前,减少了被现的可能。这样的大风天,牧民们可不能随意的赶着羊群放牧,帐篷都有被掀翻的感觉,何况骑马放牧。
林志宁跟师妃暄像是两个渺小的黑点,向着吐谷浑王城进。
师妃暄也已经隐隐知道林志宁的打算,心惊与林志宁的狂妄胆大之余,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林志宁的举动,杀了草原部族的领,草原部落必定大乱,自然也再难对中原百姓造成威胁,毕竟域外虽然苦寒容易养成彪悍的男子,却也难出雄才大略的领袖。但草原百姓也是人,她自然也不愿看到草原厮杀不休。
内心再复杂,她也不会开口劝阻林志宁,因为她已经知道,虽然林志宁渐渐对自己有几分亲近,但那绝不是自己改变林志宁的本钱,一旦自己执意开口劝阻,林志宁绝对会同她分道扬镳,而林志宁的目的也一定不会改变。
而一路相随,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聪慧的她已经现,林志宁行事最多称得上没有大局观,没有想着促使天下早日一统,改换明君为天下谋得幸福安宁,他似乎更加自信自己的武力,想着目力所及之内,没有欺压百姓之事。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偶尔听林志宁言论,看他对佛门典籍,对佛门思想的了解,都让她很开心,但他却偏偏对佛门抱有偏见,也不知道这偏见从何而来,让她苦恼非常,不知道该如何化解。
而且相处的越久,她就想要了解林志宁更多一些,而林志宁的才学,也让她钦佩不已,林志宁身上有太多的秘密,让她想要深入进去,林志宁偶尔不经意间的温柔,也让她迷醉。
她有想过就此离去,但她舍不得,不只是因为师命难违,更是她已经对林志宁产生了好奇,不知道是什么经历,才造化出这么一个男子。
狂风中,跟在林志宁身后,看着林志宁的背影,居然能让她感觉害羞,林志宁宽阔的身体,将她埋在身后,呼啸的狂风中,林志宁的背后,却是一汪安全的港湾。她什么都没说,而林志宁同样也没说什么,但他已经这般做了,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有人遮风挡雨的感觉很美好。或许是林志宁初见她时,那淡淡的厌恶,那不屑一顾,此时林志宁的表现给她的错觉,总之,这种感觉让她觉得温暖。
若果林志宁知道师妃暄的心理活动,一定会哈哈大笑,这样的事情太好理解了,习惯了旁人将你捧在手心,处处恭维爱慕,陡然间遇到一个对你不假辞色的,偶尔的温柔,就能让他受宠若惊。当然,林志宁绝不是为了师妃暄才撑开真气护罩,这天地的伟力让他迷醉,也让他升起无穷的斗志,他只不过是想要以一己之力,试试这天地的伟力,仅此而已。
天象经过剧变之后,总是非常美,那天空,那太阳,那明月,那星辰,那山那水,甚至重新抖擞精神的野草,那种勃勃生机,让林志宁迷醉,也让他欢喜。
师妃暄有些更加看不清这个男人的感觉,就要经历一场惨烈的大战,他居然能够笑的这么幸福,这么具有童趣。她感觉自己先前对林志宁的认知,又一次推翻了,她又要再一次,重新认识这个相随了好多天的男人。
真诚的笑容,能够感染心怀美好的人们,看着林志宁开心的笑容,师妃暄脸上也渐渐泛起了笑容,那自内心的笑容,让这一刻,美丽的天地,也黯然失色。(。)
第七十九章 吐谷浑()
这一刻,林志宁突然笑的更加畅快,师妃暄跟随自己以来,虽然经常笑,但这么放松心情,这么自内心,还是第一次。这样的笑容,即使天下最狠毒最决绝的人,也难以对这笑容,产生歹心。
林志宁也是第一次听了师妃暄的劝说,两人不再是直接打上门去,而是指名道姓的挑战。这个世界并非朝堂是朝堂,江湖是江湖,而是两者紧密结合,吐谷浑的汗王也是吐谷浑最顶尖的高手,只有在正面交锋中杀了他,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他们不将报复的目光对准中原百姓。
听说中原大名鼎鼎的林志宁挑战,汗王伏允以及王子伏骞都大感头痛,两人都是雄才大略之人,更是趁着隋乱,抢夺了不少土地。而他们的目光,也从未离开过中原,这个毗邻他们的庞然大物,既让他们敬畏,也让他们时时想着从它身上夺取血肉。
林志宁最近在中原声名鹊起,这样的人物,来挑战他们,所谓何事,两人心知肚明,然而却不能避而不战,域外民族向来信奉强者,他们作为汗王跟王子,一旦避而不战,麾下的部落,就再也没有往日那般恭顺。但应对林志宁的挑战,他们实在没有半分把握,一旦战败,后果也绝对不堪。
然而此时出动大军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先不说大军能不能留下林志宁,他既然已经来到王城,刺杀他而后远遁,绝不是一件难事。
之后他们却还是选择了一条看似安全的法子,让伏骞出战,埋伏弓手,一旦情形不妙,便有弓手射住阵脚,在召集大军,围杀林志宁。
或许统领大军习惯了,他们总还是迷信军队的作用,他们相信,吐谷浑的儿郎,比懦弱的中原人,更加值得信赖。
比斗那日,林志宁见到了吐谷浑王子伏骞,此君年约三十,身穿胡服,长了一脸浓密的胡髯,身材魁梧雄伟,比身边最高者仍要高出小半个头。虽是负手而立,却能予人隐如崇山峻岳,卓尔不凡的气概,并有其不可一世的豪雄霸主的气派。被胡髯包围的脸容事实上清奇英伟,颧骨虽高,但鼻子丰隆有势,双目出奇地细长,内中眸子精光电闪,射出澄湛智能的光芒。
伏允也在随后出现,他的面貌跟伏骞如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般无二,只不过显得苍老了一些,气质也没有其子那般魁伟,倒像一个养尊处优的老头,不过眼光开合之间的智慧,却也比伏骞强出许多。
林志宁本就不是打算挑战,而是灭了吐谷浑这些雄才俊杰,因而伏骞企图拉近关系的话语,还没开口就被林志宁冷漠的神情打断。伏骞心里暗怒,他看似豪气,实则甚是高傲,对中原的敬畏也早已经剩下鄙夷,他正要试试林志宁是不是传言的那般高明。
“听闻林兄弟挑战父汗,小王不才,愿替父出战,林兄弟,请。”即使他不愿意承认,他还是受到中原很大的影响,至少,这番话绝不是一个粗莽胡人能说的出的。
林志宁在等待的这几日,并未放松对于吐谷浑的监察,他虽然自信,却并不是狂妄,对于胡人,他虽不喜,但是却也知道,胡人往往都是举族皆兵,精擅骑射,他可不想妄自尊大,而白白送了性命。
这宽阔的广场四周,那些民居巷道中,浓烈的血气,已然让他明白吐谷浑汗王父子的打算,但有所准备的他,却升起浓浓的战意雄心。
即便你等拥兵百万有如何,即便你等能够埋伏下过万弓手又能如何,即使你在老奸巨猾又能如何,我自以绝世武力,横行天下。
伏骞既是军中悍将也是武林豪雄,武力确实不凡,已经半只脚踏入宗师境界,一柄金刀,被他使得如同万骑奔射,如同过境的狂风,带着撕裂粉碎一切的决心意志,砍向林志宁头颅。
若是寻常宗师,也只怕在伏骞这一刀中的惨烈杀气,屠戮一切的气势中,受到影响。可惜林志宁不是寻常宗师,他的武功已然是大宗师顶端的实力,他经历的大战也不再少数,精神异力的研究,也比寻常宗师高明许多。
伏骞这一招虽然普通,却攻敌必救的一招,在林志宁眼里,实实在在破绽不少,比当初石之轩那虚虚实实的法门,差的太多,那刀中的杀气意志,也是在太过简陋。
林志宁只出了两招,而这两招,就要了伏骞的性命。甚至在旁人看来,林志宁像是被伏骞的刀锋吓住一般,然而倒下的却是大占上风的伏骞。
这一切,都生的太快,快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林志宁一掌拍在伏骞刀身上,打断了伏骞的后招,在他不及变招之时,顺势一掌拍在伏骞胸口,他连反应都没有,这么一招直直砍过去,稀里糊涂的送了性命。
这一切,只有端坐王位的伏允看出一些端倪,只有隐在暗处的师妃暄,看的清楚。
而在王座上的伏允来不及为爱子悲戚,也来不及召唤弓手,甚至来不及做出应对,林志宁已经不管不顾的来到他身前,他最后也只看到一个冷漠的笑容,就再也没有了丝毫气息。
师妃暄心里一叹,自己终究还是没有影响到林志宁,他终究还是杀了吐谷浑的汗王跟王子,他终究还是那个心肠冷硬的男人。(。)
第八十章 削发()
听说有中原人来挑战,吐谷浑各部落的首领们,人在王城的都赶来看个热闹。他们无所谓忠心或者是看看是否有便宜可占,有热闹可瞧,却总也不愿错过的。
伏允暗中埋伏了弓手,这些部落头人都心里清楚,也在心里暗笑,伏允毕竟老了,区区一介中原人,就让他这般小心翼翼。
但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开始后悔来趟这淌浑水,可惜后悔已经太晚了,林志宁并未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来感怀,就送他们追随伏允父子去了。
以林志宁顶尖大宗师的手段,以近乎偷袭的方式,这些最高也不过半步宗师的人物,如何能够抵挡他的手段。
陡然呼喊喝骂声响起,弓手们只闻到熟悉的血腥味,有将军气急败环的发布命令,箭雨在这一刻倾泻而下。
林志宁早在动手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策略,在杀了看台上的官员之后,就已经化作淡淡的人影,去往王城各方到处放火。那倾泻而下的箭雨,却将伏骞的尸体,射成一堆烂肉。
师妃暄看的很清楚,那看台上的,几乎大半吐谷浑的高层都聚在这里,这么多高层瞬间死亡,那些部族头领争抢地盘,怕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混战了。
心里暗叹一声,转身先离开了这里,她也看到城中不断起火,却再也不忍看下去,径直去往城外,等待林志宁同她汇合。
吐谷浑虽然是胡人,但建筑仿中原甚多,林志宁不多时,就在城中各处点起大火,才心满意足的离开王城。
这场大火烧了很久,林志宁自己都没想到无意中放了一把火,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
王城中的混乱并未因为一些将军的弹压而终止,反而因为汗王被杀,城中到处蔓延的大火,而混乱越加剧烈,进而渐渐不可控制。越加混乱的人群,在慌乱的尝试扑灭大火不成之后,纷纷开始涌向城外。而沾染到火星的牛羊马匹在四处狂奔,引燃了外界天气转冷之后,逐渐干枯的草场。大火带了的冷热气流的骤变,慢慢形成几条通天彻地的火龙卷,向着四周,带走了一切能够带走的人或者物。
已经去得远了的林志宁同师妃暄,也感觉到身后天象的变化,骇然的望着那些浓烟跟火光,那被火龙吸入其中的人畜草木,即使他们离得很远,也能感觉到那种毁天灭地的气势。
师妃暄瞬间色变,她已经想到了吐谷浑的结局,那通天的火焰巨柱不是那般容易就能消散,而等到火龙卷消散,只怕吐谷浑也只剩下昆仑山阻隔的那一支,吐谷浑可以说再也无力窥视中原。
这是真正的以一人之力灭一国,这不是制造混乱,而是毁灭了他们生存的根基,即使灰烬富含营养,但被高温灼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