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四方诸侯,命令每一镇选美女百名进入朝歌,到时候天下美色皆聚于陛下面前,任凭陛下挑选”。
帝辛在听到费仲的话后,顿时就是龙颜大悦,立马说道。“爱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朕就下旨,二位爱卿先且回去吧”。
第二日早朝,帝辛汇聚群臣。说道,“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挑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
帝辛这话还没说完,只见右列当中一人应声出奏,俯伏劝导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现如今陛下后宫美女,不下千人,嫔御之上,又有妃后,今陛下下旨欲选美女,恐百姓失望
古之圣贤曾经说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个时候水旱灾害频发,北海干戈未息,陛下实在不宜下旨选美,陛下若是沉迷于酒色,则目眩多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
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奏陛下”,说完俯首又拜,真乃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帝辛在听完这些话后,沉思良久,商容的话虽然不合他的心意,但帝辛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为自己好,因此也就只能说道,“爱情所言极是,朕就不再选美了”,说完,群臣退朝,圣驾还宫。
次年夏天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诸侯朝觐于商,那四镇诸侯乃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这时可以说天下诸侯全部都进入了朝歌之中,而现如今太师闻仲不在都城,帝辛宠信费仲尤浑二臣。
所有的诸侯都知道二人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在进入朝歌后,少不得先以大礼贿赂二人,以讨其欢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在这之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姓苏名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阿谀奉承,平昔里见到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谁来说情都没有用,因此根本不会给费仲尤浑二人送礼,而这二人在检查天下诸侯所送礼物时,却唯独不见苏护的礼物,心中
大怒,怀恨于心。
次日,帝辛退朝至寝宫,宣费仲尤浑二人觐见,问道,“前日爱卿启奏于朕,欲令天下四镇大诸侯进贡美女,朕本欲颁旨,却被商容谏止,现如今四镇诸侯刚好都在朝歌,明日朕宣他们进宫,当面颁旨,让四人回国后,挑选美女进献,免去了使臣往返,不知二位爱卿意下若何?”
费仲原本还苦于没有机会报复苏护,现如今一听帝辛这话,顿时就是大喜,立马俯伏启奏道,“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同意,不再颁旨,此乃美德也,这使已经被众臣子所知,所有百姓共知,天下景仰,现如今陛下一旦颁旨,毕将失信于众臣和天下百姓”。
帝辛一听费仲这话,顿时就是变得愁眉苦脸了起来,不过就在这时,费仲又说道,“臣最近得知,那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是将其选进宫帏,随侍陛下左右,必定能够令陛下满意,况且只选一人之女,众臣和天下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帝辛在听到这些话后,顿时就是所言极是,说道,“爱卿真乃朕之风后也”,当即就命令随侍官传旨宣苏护觐见,当即,随侍官来到馆驿当中传旨,“宣冀州侯苏护入宫商议国政”,而苏护也没有多想,当即就跟着随侍官入宫了。
苏护在进宫见到帝辛后,当即就是给帝辛行礼,礼毕,就俯伏听命,而后,帝辛就对着苏护说道,“朕闻爱卿有一女,德性幽闲,举止中度,朕欲选其入后宫,届时爱卿便为国戚,食其天禄,受其显位,永镇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莫不羡慕,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第764章 冀州侯苏护反商()
苏护听言,立马面露愠色,对着帝辛启奏道,“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有嫔御,不下数千,妖冶妩媚,难不成还不足以为陛下分忧,想必乃是陛下听信左右谄谀之言,欲陷陛下于不义,况臣之小女蒲柳之资,不谙礼度,却是无甚德行,可受陛下宠爱,臣恳请陛下速速斩此进谗言小人,使天下后世知道陛下正心修身,纳言听谏,非好色之君,岂不美哉!”
帝辛听闻,顿时就是大笑,说道“爱卿所说之话,却是不谙大体,从古至今,谁不愿女儿有个好归宿?若是爱卿之女入宫,当为后妃,身份尊贵,倒是爱卿为皇亲国戚,地位尊荣,还望爱卿谨慎考虑”
苏护闻言,不觉厉声说道,“臣闻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归心,天禄永终,昔日有夏桀失政,淫荒酒色,惟吾祖商汤不迩声色,不殖货财,克宽克仁,方能灭夏兴商,今陛下不效仿祖宗却效仿夏桀,此乃取败之道也,臣恐殷商三百余年基业,毁于陛下之手”。
帝辛在听到苏护之言后,顿时就是勃然大怒,说道,“君要臣从,臣不敢不从,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更何况朕只是要你一女?你敢如此忤逆朕,实乃大不敬之罪也,随侍官,将此逆臣拿出午门,就地正法!”。
当即,帝辛一声令下,左右冲出士兵,将苏护给擒住,顿时就是要送出午门斩首,不过这是,费仲尤浑二人觉得让苏护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过便宜他了,因此就立马上殿俯伏启奏道。“苏护抗旨不尊,本该处死,但陛下乃是因为要苏护之女入宫、苏护不从这才要斩杀他的,这若是让天下之人知道了,必定会非议陛下的。
不如饶他一命。让他反回封国,他必定会感激陛下不杀之恩,然后主动将女儿送入宫中服侍陛下,到时候百姓们都知道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此乃一举两得之意,还请陛下恩准”。
帝辛在听到费仲这话后,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当即就是说道,“依卿所奏,将其释放。令其还国,不得羁留朝歌”。
而帝辛这圣旨一下,迅如烽火,立马催逼苏护出城,不容逗留,而那苏护回到驿馆后,众家将立马接见慰问。“圣上召将军进朝,有何商议?”。
苏护闻言大怒,骂道,“无道昏君,不思祖宗德业,宠信谗臣谄媚,欲选吾女进宫为妃,此必是费仲尤浑以酒色迷惑君心,欲专朝政,吾在听到昏君旨意后。直言进谏,不料昏君道吾抗旨,要将吾送出午门斩首斩首,而这时二贼子又奏昏君,赦吾归国。欲使吾感昏君不杀之恩,必将吾女送进朝歌,以遂二贼奸计。
吾想闻太师远征北海,二贼弄权,眼见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乱朝政,天下大乱,黎民难安,可怜成汤社稷化为乌有,而吾若不将此女进贡,昏君必兴师问罪,吾若送女进宫,以后昏君失德,天下人皆要耻笑斥责于吾,不知诸将有何良策教我”。
众将闻言,皆是大怒,齐齐说道,“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将军一家”。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觉得大有道理,立马说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之事,速速将文房四宝取来,题诗在午门墙上,以表吾永不朝商之意”
诗曰: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而苏护题了诗后,就领家将径出朝歌,奔冀州而去。
宫中,帝辛正因为苏护的忤逆而大大的不悦,而这时,突然有臣子俯伏启奏道,“臣在午门墙上,见苏护题有反诗十六字,不敢隐匿,伏乞圣裁”随即就将反诗铺在御案上,帝辛一见,立马大骂道,“贼子如此无礼!朕秉承上天好生之德,饶他不死,赦令归国,可他却写反诗于午门,大辱朝廷,罪在不赦!”
当即,帝辛就下令道,“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统领六师,朕须亲征,必灭其国!”当即就宣鲁雄等人见驾。
不一会儿,鲁雄等人进宫朝见,礼毕,帝辛就立马说道,“苏护反商,题诗午门,甚辱
朝纲,情殊可恨,法纪难容,朕命爱卿统领人马二万为先锋,朕亲率六师以讨伐苏护”。
鲁雄在听到帝辛的话后,立马面露惊讶之色,低首暗思,“苏护乃忠良之士,素怀忠义,何事触忤天子,自欲亲征?冀州休矣!”
这鲁雄素来与苏护交好,当即就为苏护俯伏启奏“苏护得罪于陛下,何劳御驾亲征?现如今四大镇诸侯俱在都城,尚未归国,陛下可点一二路征伐,以擒苏护,明正其罪,何必圣驾远征”。
帝辛一听这话,顿时就觉得大为有理,立马问道,“四侯之内,谁可征伐?”
当即费仲立马上前启奏,“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下,可命侯虎征伐”,帝辛点了点头,当即就同意了,不过一旁的鲁雄自思,“崇侯虎乃贪鄙暴横之夫,提兵远征,所经地方必遭残害,百姓何以安生?倒是西伯侯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着,何不保举此人”。
当即,鲁雄上前奏曰,“侯虎虽镇北地,但威信不足,恐此行难以伸朝廷威德,倒是西伯侯姬昌,仁义素闻,陛下若是让姬昌领大军,必可擒苏护以正其罪”,帝辛思之良久,随即准奏,下命使者手持圣旨到驿馆宣读。
而这时驿馆当中,四镇诸侯与二相饮宴未散,突然听到下人禀告,不知何事,而使者在进入屋内后,立马就是说道,“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当即,二侯立马出席接旨,跪听宣读,诏曰: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纪纲已失,被赦归国,不思自新,写反诗于午门,一心叛主,罪在不赦,命令西伯侯姬昌北伯候崇侯虎率领大军,扫荡冀州,铲除逆贼。
姬昌在接旨后,就对着二丞相、三侯伯说道,“苏护朝商,未进宫中,未参圣上,今圣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语何来?且此人素怀忠义,累有军功,午门题诗,必有诈伪,天子听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详查苏护所犯何罪?”。
不料崇侯虎却说道,“诏旨已出,谁敢抗违?苏护题诗午门,必有证据,天子岂会无故为难苏护,今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此乃取乱之道也”。
姬昌立马反驳道,“苏护乃忠良君子,素秉丹诚,忠心为国,教民有方,治兵有法,数年以来并无过失,天子不知被谁蛊惑,兴师问罪于忠臣,此恐非国家之祥瑞,况且兵乃凶象,所经地方,必惊扰民众,且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师出无名,皆非盛世所该有的”。
而崇侯虎却说道,“西伯侯虽然说得有理,但王命难违啊”。
姬昌闻言,就陷入了沉思,随即说道,“既如此,北伯候可领兵先行,至于本侯之兵随后便至”,当即,众人各自散去,姬昌就对着二丞相说道,“北伯候先去,姬昌暂回西岐,随后领兵同往”。
次日,崇侯虎整点人马,辞别朝歌,起兵攻打冀州。
而苏护在离开朝歌后,率领众将士不到一日就回到了冀州,苏护的长子苏全忠一听苏护归来,立马率领诸将出城迎接,随后父子两人一齐进城。
等到了城主府后,苏护召集众将,脸色严肃地说道,“当今天子失德,天下诸侯朝觐,不知哪一个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昏君宣吾进殿,欲将吾女选为宫妃,被吾当面直谏,不料昏君大怒,欲将吾拿问抗旨之罪,却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将吾赦回,欲吾送女进献,那时吾心中甚至不快,提反诗于午门反商,此回昏君必点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且将人马训练,城垣多用滚木炮石,以防敌军之攻打”。
当即,诸将听令,日夜操练,不敢稍懈,以待厮杀。
话说崇侯虎领五万人马,即日出兵,离了朝歌,望冀州进发,但见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万仞山前丢霹雳,幡幢招展,三春杨柳交加,号带飘扬,七夕彩云蔽日,刀枪闪灼,三冬瑞雪重铺,剑戟森严,九月秋霜盖地,腾腾杀气锁天台,隐隐红云遮碧岸,十里汪洋波浪滚,一座兵山出土来。
大军正行,经过大量的州府县道,耗费了不少时间,这时前方哨马来报,“人马已至冀州,
请将军定夺”,侯虎当即传令安营,只见东摆芦叶点钢枪,南摆月样宣花斧,西摆马闸雁翎刀,北摆黄花硬柄弩,中央戊己按勾陈,杀气离营四十五,辕门下按九宫星,大寨暗藏八卦谱。
第765章 苏护大败崇侯虎()
崇侯虎安营扎寨,早有探子报进冀州,苏护问道,“是哪路诸侯为将?”,探子禀告道,“乃北伯侯崇侯虎”。
苏护一听这话,顿时大怒,说道,“若是别镇诸侯,还有他议,这北伯候崇侯虎素行不道,断不能以礼待之,不若乘此机会大破其军,以振军威,且为万千百姓除害”,当即,苏护就传令点兵出城厮战!
众将听令,各整军器出城,只听一声炮响,顿时杀气振天,城门被推开,大军一字摆开,将苏护给拱卫在中间,随即,苏护拍马而出,对着敌方大叫道,“请敌军主将辕门答话!”。
当即,敌方的探子进入崇侯虎的营寨当中禀告,崇侯虎立马传令整点人马,只见门旗开处,崇侯虎坐逍遥马,统领众将出营,展两杆龙凤绣旗,后有长子崇应彪压住阵脚,只见这崇侯虎头戴飞凤盔,身穿金锁甲,外披大红袍,腰捆玉束带,紫骅骝,斩将大刀担于鞍鞒之上。
苏护一见这崇侯虎,立马欠身说道,“贤侯别来无恙?不才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今天子无道,轻贤重色,不思留心邦本,听谗佞之言,强纳臣子之女为妃,荒淫酒色,不久天下必乱,吾等各自戍守边疆,贤侯何故兴此无名之师?”。
崇侯虎听言大怒,怒斥道,“你忤逆天子圣旨,题反诗于午门,是为贼臣,罪不容诛!今奉诏问罪,你不束手就擒也就罢了,如何敢花言巧语骗吾,恶语中伤陛下”,当即崇侯虎回顾左右。喝道,“谁与吾擒此逆贼?”
言未了,左边有一将,头带凤翅盔,身穿黄金甲。外披大红袍,腰捆狮蛮带,青骢马,厉声而言道,“待末将擒此叛贼!”。
当即,此人纵马奔至军前。直指苏护,而这时,苏护之子苏全忠冲杀上去,对上了这人,只见那阵上一将当先,刺斜里纵马摇戟。而跟苏全忠大战这人,乃是偏将梅武,梅武一边大战苏全忠,一边大骂道,“苏全忠,你父子反叛,得罪天子。今不倒戈服罪,而欲抗天兵,此乃自取灭族之祸!”。
苏全忠才不理会此人的话,当即拍马摇戟劈胸来刺,梅武见状,只能以手中斧劈面相迎,二将阵前交战,锣鸣鼓响人惊,该因世上动刀兵,致使英雄相驰骋。这个那分上下,那个两眼难睁,你拿我,凌烟阁上标名,我捉你。丹凤楼前画影,斧来戟架,绕身一点凤摇头,戟去斧迎,不离腮边过顶额。
两人交手二十多回合,最终苏全忠一戟刺梅武于马下,苏护见儿子得胜,当即就传令擂鼓,而这时,冀州上将赵丙、陈季贞纵马抡刀朝着敌军杀去,一声喊起,只杀得愁云荡荡,旭日辉辉,尸横遍野,血溅成渠。
崇侯虎一边就只能且战且退,最终败至十里之外,军中死伤惨重。
秉着穷寇莫追的原则,苏护传令鸣金收兵,回城进入帅府,召集诸将,赏劳有功之人,随后就对着诸将说道,“今日虽大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