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纯阳剑侠-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大耳和尚’却抢过话头,嚷道:“不止会念几句佛经,嘿嘿,我还从师父那学来许多少林功夫呢,比这赵老头,那是高明多了。你瞧,赵老头明明气得很,却没胆量跟我比划,不是心虚是什么?”这挑衅的语句,赵修听了却是不愠不火,一笑置之。

    在大耳和尚后面,还有二十余人,一一上前。众人都跟程在天叙了礼,就渐渐散了,有的进庄内园林游玩,有的出门而去。赵修把程在天请进内堂,命人奉茶后,问道:“敢问程少公子,此番来见老朽,所为何事?”

    程在天从袖中拿出《幽冥神功》和《五毒掌法》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两本秘籍,晚生后辈资质驽钝,不能明了其中意思,还望庄主赐教!”

    赵修听了,讶异非常,几乎从椅子上掉下来。他这椅子是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材质精美,做工又好,若是平常安坐,绝无从座上掉下来的可能。他这一下显是遇到了生平从未见过的奇事,才一时失态。

    赵修勉强坐定了后,吩咐韩知文道:“快,快关上门!”又问程在天:“这……这两本……秘籍,你是从……从何处得来?”程在天答道:“是在……哦,是在五毒教的地下圣殿中拿来的。”

    “好,好!这实在是一桩世间的奇遇!”一个粗俗的声音在堂上的横梁响起来,像是蜂鸣似的,格外刺耳。赵修看都不看,淡淡地道:“大耳贼,还不下来。”便听得“嘿嘿”一声坏笑,一个胖大的身影竟似小雀般轻盈地落下来。程在天一看,正是方才那“大耳和尚”。

    他挠头抓腮,对程在天说道:“小兄弟,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和尚我听得快,忘得也快,断不会把你所说的又说与别人听。”赵修瞄了他一眼,说道:“你说得出,也要做得到才好。”大耳和尚听了,怒道:“你说谁做不到?”左手微微颤动,运起内劲来。

    赵修略一侧眼,便已料到他手上使的是什么功法,笑道:“少林绝技楞伽指,不错,不错!”这第二个“不错”说完之时,轻轻地把上身一侧,躲过了大耳和尚的一击。

    原来这“楞伽指”是当年少林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时所创的高深指法,三百多年来修习者众,能大成的却不过寥寥数人,最近者是已过世的云虚禅师,其人扬名天下也是在四十多年前了。这门武功可将内劲化作无形的剑气,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指端发出,以寓意当年达摩神僧传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楞伽经》四卷。

    这门功夫轻则凌空点穴,叫人动弹不得;重则伤人肉身,置人于死地。凡江湖中人对战,无论使兵刃的或是用拳脚的,总是有迹可循、有形可观;但这等无色无形的指法,着实叫人难以提防,受攻者只能凭借敌人运劲时的动作,以及自身的交锋经验,来判断敌方的剑气来路。

    大耳和尚见一击不成,把拇指外的四指收了回来,往后退了数步,右手真气翻转,又运起劲来。赵修趁他运劲之时,笑道:“假和尚,方才那一击,你原是想点我肩上‘巨骨穴’,使我全身无力,以便制服了我,是与不是?”

    大耳和尚目光游移,道:“你……你胡说些什么?躲得过我下一招,再来说话!”

    只见他喝一声:“起!”四指指着茶几。程在天便惊奇地看着茶几上的一只茶杯,只见杯盖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一般揭开,弹起三寸之高。随后,杯中的茶水竟也向上喷涌。

    在杯盖将要下坠时,只看大耳和尚又喝一声:“着!”四指斜向下一拨,那涌起的茶水竟变了走向,化直为横,向赵修面门溅去。

    赵修却不动声色,只对着茶水的来向轻拂了一下衣袖,长袖登时像是被大风吹拂一般,向外带出一股极浑厚但毫不刚猛的劲力,让即将溅来的茶水向后倒退。

    大耳和尚不敢运功相抗,急忙躲闪。但赵修这一下去势极快,大耳和尚虽则反应颇为迅捷,毕竟慢了三分,结果脸上虽是没被溅中,肩上却是湿了一大片。

    赵修微微一笑,道:“假和尚,我这蒙顶仙茶,可对你的口味么?”

    大耳和尚受了这般羞辱,倒是并不气恼,呵呵笑道:“仙茶的确是仙茶,色香味俱佳,老赵也太客气了!”

    赵修又问:“那你如今服是不服?”

    大耳和尚挠了挠头,说道:“原本……是不服的。可你这一手‘袖里乾坤’使得好哇,相识这十三年来,就没见你用过,如今真是叫和尚我大开眼界了。”

第12章 解书须赵庄(3)() 
赵修敛容说道:“你的‘楞伽指’是少林绝技,我的‘袖里乾坤’也是少林绝技。我如今使这功法,原是为了正告你,我佛慈悲,出家人不可处处争强好胜、好勇斗狠,武僧更是如此。就像这‘袖里乾坤’一样,蓄而不发、藏而不露,才是武僧应有的样子。”

    他郑重地说完,又转过来对程在天说道:“程少公子,你竟能从五毒教的圣地之中拿得如此秘籍出来,想是经历了不少磨难!”

    这时,程在天方从这如梦似幻的场景中走出来。他想起了自己今日来此,是要赵修参看这两本秘籍,便简短地答道:“磨难确是不少,但终归是拿了出来。赵庄主,请你仔细看看这两本秘籍罢。”

    赵修先端起《五毒掌法》,翻看了十几页,不住地说道:“奇了,奇了!”又端起《幽冥神功》,看了一会,击节赞道:“妙极,妙极!”

    大耳和尚看他这样,咧嘴一笑,道:“我倒也想看看,究竟这两本书是怎么个鸟样,能让赵老头子这般称赞?嘿嘿,还说什么‘清静寡欲’呢,来了这么两本破书,再也静不下来了,像我师父说的,五欲炽盛啦。”

    赵修仍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说道:“我年岁已高,又不似三十年前,早已对练习武功秘籍不感兴趣啦。但,拿了秘籍来穷究其理,却是我生平所好。”顿了顿,又说道:“更何况,这两本秘籍,非比寻常,甚至于和天下苍生,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关联……”

    程在天和大耳和尚听了,都感到极大的好奇,连声追问何故。

    只见赵修长长吁出一口气,正色道:“苗人本无文字,因此这五毒教的诸多武功,都是口耳相传。但自从二十五年前,该教被唐门暗算,近乎全教覆灭,教主苗毅兴才知道教训。他痛下决心,把本教两门最高深的武学——幽冥神功和五毒掌法都用汉字写在书上,并让继任的人勤学汉字,以免一旦教主身死,不及相传,这两门武学就此绝迹。世人传闻说,这苗教主把这两本书藏在了一个极为隐秘的所在,历任教主只能告知要继任的人,外人是谁也不知的。”

    大耳和尚听他说了这么多句,仍是不明就里,问道:“赵老头子,那你倒是说说,这和天下苍生又有什么关系了?”

    赵修把两本书轻轻放下,又说道:“这两大武功深奥之极,旁人若是学得二三成,就已然可达到一流高手之境了。六十年前,五毒教教主龙傲松据说于这两大绝学只学了七成,就已是找不着敌手;当今的教主龙紫阳学得更少,可他凭这两项绝技纵横江湖,也是从未一败。这幽冥神功倒是无所谓正邪的内功,可练这五毒掌法,却会双手水肿,极其难看;练成之时,无须近身,凭掌风便可在数丈之外伤敌,凡是掌风所到之处,人体、草木,甚或是厚大的石头,无不溃烂。”

    说完,他又凝神瞧着程在天和大耳和尚,道:“你们说,这秘籍要是落到了居心不良的人手里,岂不是一场极大的浩劫?”

    程在天和大耳和尚听了,都冷汗涔涔。沉默了半晌,还是大耳和尚先说了话:“这却不怕,这位程小兄弟瞧着不是像个老实人吗?”说时用粗大的手掌拍了拍程在天的肩膀。

    赵修道:“我瞧程少公子,也是风度翩翩,眉目之间一股正气。”又望着程在天,说道:“这样罢,这《幽冥神功》中的字字句句,我尽数向公子指点明白,公子学了,定能养出个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身子来;而《五毒掌法》公子拿回去藏好,不要为外人知晓,或是索性一把火烧掉,如何?”

    程在天忙道:“庄主一番好言教诲,不敢不听。”赵修点了点头,问道:“公子可识得人身各处经穴及其所在?”程在天道:“晚生学浅,丝毫不知。”

    赵修便让庄客韩知文、韩知礼捧出了人体周身的穴位图来,让他熟记在心,再试着在韩知文、韩知礼身上点穴,以观成效。

    如此过去了一二个时辰,程在天终究是天资聪颖,赵修又施教得法,因此他对各处经穴所在已经记得颇熟了。

    赵修便教他诸如打坐、运气的基本功,等他学会了,却不跟他讲授这书上的字句,说道:“这书上所写,玄奥非常,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料想公子也不能在此久居,不如把这书暂留庄上,待老夫钻研仔细了,加上注释,再送还贵府之上,可否?”

    程在天尚未应答,大耳和尚已是开怀大笑,说道:“我说老赵,你装神弄鬼地说了半天,到这时终于露出狐狸尾巴来了!你把别人的书‘暂留’了,不知是要留个五十年,还是一百年呢?”

    赵修正色道:“我赵修,平生没做过半件见不得人的事。我说暂留,就是暂留,不出十日,必将这书原封归还程公子。”程在天见赵修处处可见常人所不能及的涵养,所说的话也是正气凛然,便不再怀疑。赵修又叮嘱他说:“这《五毒掌法》,公子可得小心注意,拿回去藏好或烧了,最好莫让旁人瞧见!”程在天点头应允。

    辞别了庄中众人后,程在天便和阿友踏上了归家的路。程在天想起赵修的言语,便对那两本书的事情守口如瓶,只跟阿友闲谈了庄内的风景、庄中客人等等无关紧要的细节。

    回到府上,程在天把那《五毒掌法》藏在床下,才把那些不敢声张的,跟阿友偷偷说了。阿友惊诧之余,问道:“二少爷,倘若赵修把那《幽冥神功》私吞了,如何是好?”程在天坦然一笑,说道:“我相信赵庄主,是个言行合一的人。”

    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六天时,赵庄主果真派人把书送了回来。这个人头戴素银面具,乘着一只轻细的竹鹊径直飞到程在天居室的窗前,把一个包袱放在程在天的书案上,没跟他说一句话就翩然离去了。

    除了程在天,没有第二个人察觉到他。而那包袱之中,却不止是那本《幽冥神功》。

第13章 唐门多壮士(1)() 
话说当下程在天打开那包袱时,只见《幽冥神功》封面上,有不少斑斑点点的血迹。除了那本《幽冥神功》外,还见着了些别的东西。

    在《幽冥神功》之下,还有几幅人体经穴图,正是他那日在赵庄中所见的。但在经穴图之下,是一张白里透红的残破手帕。他把这手帕打开来看,上面竟是用未干的血写成的字:“往日赵庄之中,蓬头垢面,不露真容,此人即我。今承赵庄主所托,奉还魔教典籍,附送人体经穴图,以资练功。我见魔教典籍,本欲毁之,奈赵庄主以大义相责,不得不听。虽然,我于魔教其人其物,恨入骨髓。今不能焚之摧之,谨以我血溅此书,以示我唐门与魔教不共戴天!唐某字。”

    程在天看了,嗟讶不已。随即想起那送书人来时,左手指尖似有血迹,猜想正是此人咬指出血,书于手帕之上。而那日在赵庄之中,庄主言及其人时,也不过称之为“唐先生”,再没多说一句话,使人不知其详情。

    程在天心想:“这人却是个勇烈之士,无论他是否唐门中人,无论他是否江湖中杀人如麻的一份子,总之他身受赵庄主所托,既没有毁书,又以血明志,其行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一面想着,一面把这三件物事装进包袱之中,和那《五毒掌法》一同藏在床下。

    他白天并不把那《幽冥神功》和穴位图拿出来,到夜阑人静之时,方才悄悄地到庭院中翻看。

    第一夜,他翻开《幽冥神功》,看了首页上的序文:“往者,圣祖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力能格猛禽,战无不胜,天下尊为‘兵主’。其后虽则败于炎、黄,英灵不泯,长风犹在。其格禽搏战之法,后世子孙相传,虽因时日迁移,散佚过半,然至今未尝断绝。圣祖之雄乎天下,以其散气复聚之法。何也?丹田气之聚也,肺腑气之散也。常人聚气,耗时良多,而散气乃在须臾之间;是以盈而不缺,缺而不盈,盈缺无常,而胜负亦在无常矣。今授汝等一法,使气常盈而若缺,方散而方聚。或曰:‘一吐一纳,自然之理也。岂有违逆自然而得功成者?’对曰:‘子知其一,未知其二。子见夫蛙跃乎?当其腾跃之前,头足下垂,而身蕴跃升之势。及其临地也,一如往前之态,曾无脱兔之姿。此动中含静,静中蕴动也。’真气散聚之法,亦与此同……”

    程在天粗略数了数,序文足有八百余字,而正文更是繁复无比。他把这序文仔细看了几遍,似悟非悟,幸有赵修在繁难处,一一注释,免去不少麻烦。此后几个晚上,他都拿了这序文,上下揣摩,虽然有许多不解之处,却也渐渐地明悟起来。

    有一日,程在天早早吃过饭,背了诗文,要出门去玩耍。却听得阿恭支支吾吾地说道:“二少爷,外面……外面有些怕人的东西,你……你还是不要……不要出去的好。就是出去,也不要瞧它。”他问道:“有什么东西,我不能瞧?”阿恭面有惧色,答道:“今天门外不远处的松树下,有人发现了具死尸,又没人收殓,吓得谁都不敢从这过呢。”程在天心想:“我和湘竹在密林中闯入圣殿之时,什么兽骨、人骨都见过了,如今会怕一具死尸吗?”他心知阿恭胆子小,便叫阿友随他一起出去看看。阿友笑道:“少爷,区区一具死尸,有什么好怕的?我只怕你第一次见,会吓得不轻呢。”程在天也笑道:“原本还是有三分怕的,有你同行,是一点也不怕了。”

    走了不到三十步,果然看见一颗马尾松,下面平躺着一个人。这人胸口穿了一个巨大的洞,五脏六腑都露在外面,且碎成了很多块。他的脸满是泥垢,呈紫黑色;五官极其扭曲,像是生前受了莫大的苦楚。

    程在天倒吸了一口凉气,几乎站不住身。阿友扶着他,问道:“二少爷,没事罢?”程在天在他的搀扶下勉力站定,说道:“不要紧……我只是诧异,世上竟然有这样狠毒的人,要把别人的五脏六腑都取了出来击碎……这真是只有五毒教的苗教主,才能比得上了。”

    身旁有几个胆大之徒,也在凑近了看。一个说:“如今这世道,真不太平!不但杀了人毫不遮掩,还要把心肝都挖了出来砸碎。”另一个说:“谁说毫不遮掩了?你看他身旁。”这时在场的人都问他:“他身旁怎的了?”说时都看着死者身旁的一大堆松土。阿友忽的说道:“我明白了,杀人者原先曾把这人挖土埋了,直到今日才被人发现。”壮着胆子走到松土前,把松土拨开。其余的人看着看着,都叫了起来。

    在那堆松土中,是一个素银面具和一只竹鹊,二者都残破不堪。程在天心中颇不自在,想道:“这莫非就是那日送书来的唐先生?”忙去看他左手。只见他左手两根手指指尖都有一处伤痕,更确信了他的身份。

    程在天心想:“这人纵使不是正人君子,但也言必信、行必果,算是个有信义的人,可惜死在恶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