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奎并非好摆架子的人,闻言下了软轿。老者见到大奎一身红袍,心知必是大官。连忙拉着自己的儿子再次跪倒地上,老者哽咽哭道:“大人,救命啊!”
大奎连忙伸手来扶,那老者手臂上,身上沾满了泥浆,大奎这般相扶也不免沾了一身。但大奎并不以为意,只是问道:“老伯有话但讲无妨,本官力所能及定当为你主持公道。”
老者流着泪,这才将自己的冤屈娓娓道来。
老者姓周,祖居青牛县世代务农为生。周老汉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定方,小儿子周定元。周定元自幼患有耳疾,双耳失聪不能闻事。但心地善良踏实能干,除了听不见声音,田间诸事倒也是个行家里手。
周老汉省吃俭用积攒了大半生,倒也赞了些银钱,准备给大儿子娶个媳妇。谁料夜半遭贼,竟将周老汉的积蓄偷盗一空。当时周老汉的儿子周定方发觉贼人并与之搏命,扭打中认出这贼人却是镇上的一个名唤葛三的地痞。周姓父子三人合力将葛三扭至官府,县老爷随之审案将葛三押下大牢并将葛三所盗银钱尽数归还。
周老汉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谁料当天夜里周老汉的房子就被人纵火烧了。
原来县老爷收了葛三的朋友交的保银,当天就被开释。周老汉的房子被人烧了,自然要去报官,县老爷查了三天也查不到眉目。料想此事便一定是葛三纵的火,谁知县老爷收了葛三的银子竟一口咬定周老汉是恶意诬陷。
周老汉无奈只能带着二个儿子去了亲戚家里暂住,哪里想到那葛三没过几日便被人杀死在家里。官府来人拿了周老汉的大儿子周定方,说他报复杀人现在已经押在死牢,再过几日便要问斩了。
老汉听人说及江南通政使将要路过青牛县,这才赶到官道上拦截,指望着通政使大人能还大儿子周定方一个清白。
大奎听到这里不禁问道:“老伯,那葛三烧你的房子,你可有证据?”
老者摇摇头,大奎又问:“葛三死的案发当日,你大儿子在哪里?”
老者道:“他在外做工。”
大奎不禁问道:“你说他是冤枉的,可有证据?”老者再次摇头。
大奎不禁犯难,那青牛县的县令如此判案倒也是合情合法。
偷盗者被拿获后,若有人交保银担保是可以开释的。如今老者无凭无据却如何翻案?
见到大奎一脸的为难,老者十分肯定的道:“我大儿子为人老实,他是不会杀人的。请大人替小民做主啊。”
事到如今大奎也没办法,只得安慰老者道:“老伯请稍安勿躁,本官正要前去青牛县,此案本官定会过问一番,若你儿子真是冤枉的,本官定会给你主持公道。”
周老汉千恩万谢,大奎吩咐人让出一匹马来叫周老汉骑了,这才上轿吩咐继续向青牛县行进。
此地距离青牛县已不远,行了不到半个时辰即到了县城外。
这青牛县虽称为县城,却是连城墙都没有。如果说成是一个大镇子倒还恰如其分,许是百姓都是散居县城左近,故此这小县并不十分繁华热闹。
青牛县县令听闻江南通政使到了青牛县,早早带了数名衙役迎出县城。
大奎就在县城外下了轿,走到队前与这青牛县县令会了面。
大奎身为二品朝官,竟亲自下轿来与一个七品县令会面,这县令受宠若惊,连忙迎上来一揖到底:“青牛县县令李元,见过通政使大人!”
大奎呵呵笑着伸手相扶道:“李县令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县令李元刚起身不由一愣,这通政使大人手上及衣袖上竟沾有泥浆。随时心中疑惑,但却不敢多问。
大奎笑道:“本官初来贵地多有打扰,还望李县令莫要见怪才是。”
县令李元心中不由打鼓,堂堂二品朝官下轿与自己会面不说,说话还这般客气,这却是何故?
青牛县令李元面脸堆笑道:“大人请上轿,下官头前带路便是。”
大奎呵呵笑着道:“李县令身为这青牛县父母官,劳苦功高啊。本官只是路过这里,多有叨扰。呵呵呵!”大奎满是客套,李元一时不知所以。
大奎续道:“李县令不必见外,你我二人联袂而行步行入城,正好看看这青牛镇的民情也好。”
李元闻言伸手做请,与大奎步行入了青牛镇。大奎的随行队伍紧跟其后,与李元同来的数名衙差当先开道,一路去了县衙门。
街上百姓顿足候在长街两旁,对着街上行进的队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原来队伍中周老汉依然坐在马上,其子跟在一旁。军马严整,周老汉夹杂其中倒是显得颇为显眼。田风策马来到周老汉身边低声道:“周老伯,你且在此下马。找个先生写一份状纸,随后到衙门击鼓鸣冤,我家大人才好借势问案。”
周老汉恍然大悟,连忙依言下马与儿子周定元一道离开队伍按着田风指点去寻先生了。(古时百姓多不识字,若要写文书写信,需要找识字的人代笔。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行当,叫做代笔先生。)
大奎与李元来到衙门后堂,李元将大奎让道正位上座了,又吩咐上了茶这才在一旁陪着坐了。大奎脸上带着微笑赞道:“青牛镇一派升平景象,这多亏了李县令治理有方啊。”
李元拱手谦卑的回话道:“通政使大人谬赞了,下关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大奎笑道:“李大人过谦了……,”大奎漫无边际的与李县令闲聊,东一头西一头的问话,李元只得一一作答。李元本已着人在酒楼设了酒宴,此刻眼看天黑,本想请通政使大人赴宴,但这位通政使大人好像谈兴正浓,李元又不好败了兴致,只得陪同大奎继续闲聊。
大奎与李县令正谈到兴处,远远听到外面竟有人击鼓。
大奎不由问道:“哎呦,本官初来贵地便有人击鼓鸣冤。李县令,你我不妨一同前去问案如何?”
李县令不敢违逆,起身作请道:“如此,张大人先请。”
大奎呵呵笑着起身,当先向前堂行去。李元跟在身后心中不禁嘀咕:‘何人如此不长眼?偏偏在这个节骨眼来告状!’……。
“升堂,威武!”县衙大堂两班衙役站定,唱着堂威。
大奎与李元来到大堂,李元陪着笑道:“大人请上座,下官这便开堂问案了。”
早有衙差搬了椅子来,大奎便在正堂一侧落座。他心里清楚是谁在击鼓告状,但却不知事情的详细情景如何,此刻正好旁听以便探知究竟。
不多时,周老汉被带上堂来。进了大堂,周老汉手捧着状纸屈膝跪倒,口中大呼:“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
李元坐在堂上不禁皱眉道:“周老汉,你儿子的案子已经落案,你却为何又来告状?你有何冤情从实讲来吧!”
周老汉不禁悲声道:“我儿子是冤枉的,请青天大老爷明察,替小民做主啊。”说着伏在地上痛哭不止。
李元不禁摆摆手道:“你且先止住悲声,今日通政使大人来本县视察,本官便从审此案也好叫你心服口服。”说着示意衙差过去接了状纸拿到面前。
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牛镇审案()
李元看过状纸,不由叹道:“案犯周定方报复杀人一案今日从审,周老汉你且抬起头来本官问你。”等到周老汉抬起身来,李元问道:“你状纸上写明,你儿子周定方于葛三身死当夜并不在家,你说你儿子外出做工,可有证据?”
周老汉道:“可唤我儿子前来一问便知。”
李元无奈只得吩咐道:“带人犯周定方。”堂下衙差领命,自去监牢提人犯。
约过了片刻,周定方带到大堂跪在了堂下。
大奎放眼去看,周定方一身囚衣并无血迹,手臂等露肉的地方也不见伤痕。显然不是屈打成招,且看他如何自辩吧。
李元问道:“周定方,你父亲击鼓鸣冤欲替你翻案。你有什么话说?”
岂料周定方仰头道:“不错,葛三是我杀的。草民无话可说!”
李元笑着又问:“你是如何潜入葛三家中将其杀死,且一一详细道来。”
周定方叹气道:“葛三在本县素以偷盗拐骗害人,他欺我家是本分良民,偷到不成便纵火报复,我一气之下趁夜去了他家里,用刀子杀了他。”
李元点头道:“如此说来,你不翻案?”
周定方道:“草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翻案!”
周老汉闻言急声问道:“儿啊,你怎么啦?你怎么可能杀人哪?”
李元在堂上一拍惊堂木喝道:“住嘴,大堂之上岂容喧哗?”
周老汉一惊,但随即脸上留下泪来。
李元对周老汉闻言道:“你儿子业已招供,况且事实清楚。本官劝你还是不要再搅闹了。”
周老汉只是哭泣,已是不能再辩。
大奎坐在一边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叹:‘周老汉为人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犯了人命官司,眼看既要受刑所以心中不忍这才不惜余力的鸣冤告状。岂知国法无情啊!
李元再拍惊叹木扬声道:“本案已结,退堂!”
堂下衙差再唱堂威,两名衙差将周定方压了下去。周老汉犹在堂上痛哭,大奎看着心中不忍,起身过去将周老汉搀扶起身劝慰道:“老伯请节哀,此时已成定论,本官也是回天无术。老伯且先回去,以后还是安心过日子吧!”
大奎说着从怀中掏出十两银子交给周老汉,周老汉抬起泪眼哽咽道:“大人,我儿的脾性我知道,老汉就是死也不相信他会杀人的!”
大奎又劝了几句,田风周凯走上堂来将周老汉扶出了大堂。
李元绕过文案来到大奎身边道:“张大人宅心仁厚下官感佩,但愿周老汉能想开些,从今以后能安心的过日子。”
大奎笑着转过身道:“但愿如此吧。”
李元拱手道:“此刻天色将晚,下官备了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请!”
大奎拱手还礼道:“既如此,本官却之不恭,请!”……。
大奎对于周老汉的遭遇心中有怜悯有不忍,但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怪也只能怪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了。
青牛县令李元邀了几位当地乡绅作陪,为大奎接风,席间自然不免一番客套。
大奎在青牛县只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便回转隆平。
这次大奎回到隆平却是另有想法,五百士卒就在吴县安营。起先是住在府内,张府宅院广阔,五百兵卒住进去虽然有些挤但却颇为热闹。
其后由孟歌带领每日操练,冯师爷招募的乡勇二百名也混杂其中。大奎命人又在张府左近建了一所宅院,权作军营。区大锤与十名徒弟加紧打造兵器,一时间张府上下忙的如火如荼。三月底,杨小虎拿上大奎的书信去了应天。
大奎叫杨小虎去投奔汤和,毕竟三月中旬将举行应天文考初试。汤和文韬武略颇为精通,有他指点杨小虎,大奎也能放心。
散布江南各地的衙差也都有消息回来了,这方面一直是冯师爷在打理。冯师爷将收集的情报汇总在一起报与大奎知晓,大奎不由得有些疑惑,没见衙差们回来这消息是如何回来的?冯师爷随即作了解释。原来衙差们出门都各自带了信鸽,这消息便是信鸽送回来的。
大奎听过消息不由咋舌,江南各地官员无论大小,竟有半数以上皆有贪赃不法之行为。如果皆揪出错处一一法办岂不是要闹出事来?
古语说得好:法不责众。江南各地州府县共计五百余处,官员数千名。(史料:洪武元年,天下州府县一千一百七十有一。如今朱元璋仅拥江南半壁,便算一半。)如是一一追查,岂不是要忙到胡子一大把?
大奎思虑再三终于拿了主意,先有孟歌与盘步带领精兵一百扮作商人赶赴顺元,一路核实名单上的犯官罪证,还有一件事尤为重要,那便是打探苗疆毒王方九天的下落。各地州府虽已发出海捕文书,但以官府的能力若要拿住这等大贼却无异痴人说梦。
方九天在苗疆既然能无法无天,凭的自然是有大靠山,但不管他有什么样的靠山,首先把他的去处找出来再想办法除之才是正事。
如今大奎心中大患便是王福及其党羽,当下又命田风周凯二人带领精兵一百赶赴湖广行省,彻查王福及其党羽的一切不法罪证,一有消息即刻飞鸽传书回来。
这些安排妥当,大奎即回到后宅与黄莺辞行,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没办法。
此时的黄莺正在房中练字,两个丫鬟陪在左右。见到大奎进门,两个丫鬟便即躬身退出房门。
大奎来到黄莺身边笑道:“莺儿好雅兴啊。”
黄莺仍是一本正经的写着字,写的却是一首宋词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是北宋年间钱惟演所作,木兰花本是一首曲调,为这曲调填词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而其中钱惟演当属个中翘楚。
黄莺字迹娟秀,大奎看着都觉得舒服,虽然他不大识字。
等到黄莺一首词写完,大奎不禁拍手叫好。黄莺笑道:“夫君可知道这首词的意思?”
大奎闻言摇摇头,黄莺轻轻一笑道:“这首词写的虽是山水风光,却是暗喻浮生若梦乐少苦多。”大奎虽是胸无点墨,但黄莺话中有话他自然听得出来。
大奎轻轻环住黄莺纤纤腰肢,在其耳边柔声道:“人之一生就是如此,每个人来到世上皆是哭着来的,这就寓意着一生中非要尝尽苦涩才算圆满。若是人的一生中风波不起安安乐乐,那么也就不会有奋发向上的的动力。”
黄莺幽幽叹道:“我是女儿家,只希望夫君能常在身边相伴,哪怕粗茶淡饭也好,只盼一生平平安安再无纷争。”
大奎语重心长的劝解道:“若做官的都在家里享尽荣华富贵,那么这个世上岂不是要乱套?”顿了一顿,大奎续道:“你夫君就是个劳碌命,注定要奔波四方。自身的安乐暂且放在一边,为的是江南百姓的疾苦。”
黄莺闻言一惊,放下笔转过身问道:“你还要出门?”大奎刚刚从应天回来一月不到,这番又要出门,叫黄莺如何舍得?
大奎轻轻将黄莺拥在怀里轻声道:“探子来报,江南官员多有贪赃不法之行,为夫要出门办事,可能要好一段时间不能回来。多则数年,少则数月。”
黄莺挣脱大奎的怀抱使性子道:“我不许你出去。”说着竟流下泪来。
大奎笑着劝慰道:“莺儿听话,我出去是办正经事,又不是不回来了。”大奎说着伸手轻轻替黄莺擦去了脸上的泪痕。
实话说,大奎也舍不得离黄莺而去,无奈身肩重责也由不得大奎。想到自己夫妻二人的相识相知相爱,历经波折走到一起。如今却又要再次分离,这一去需奔波江南各地,彻查贪污腐化之风。粗略算来也要数年时光,想想黄莺独自一人在家,大奎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黄莺只是嘤嘤的哭泣,半响方道:“你若出门我便跟着,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大奎不禁笑道:“我去逛青楼,你也跟着?”
黄莺被逗笑了,嘟起嘴道:“如此我更要跟着,你若是敢沾花惹草我便把你咔嚓了。”说着伸出右手春葱一般的食中二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