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王石斌被杀,司空李农被逼走,这更反映了新朝廷在排除异己,让众将心里都很是不安。
最让众将无法接受的是,由于小皇帝年幼,皇太后刘氏临朝垂帘听政,也就是说,他们日后要向一个女人俯首称臣,卑躬屈膝。
在中军大帐之中,坐在尊位的石遵,见姚戈仲等将领全部来了,便连忙起身迎了过去。
&位将军,你们来了,快请坐。”石遵非常客气的让众将坐下。
众将也不客气,直接按次序做好,并全部看向石遵。
石遵沉吟了片刻,看向众将,轻声道:“各位将军,邺城发生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了,先皇驾崩,太子继位,太后临朝垂帘,燕王被杀,司空被逼反,这一件件事情,发生的都是太突然了啊!”说完感慨了起来。
姚戈仲首先大怒道:“一个小娃娃怎么能够掌管好江山呢?本将早就和先皇说过,他的小儿子成不了大事,可他偏不听,非要让小儿子登基称帝,这下好了,女主临朝,奸臣当道,嗨!”说完叹了口气。
蒲洪接着说道:“殿下,末将听说,当初先皇准备立太子之时,考虑到殿下年长且德才兼备,有意立殿下为太子,只是先皇年老昏惑,被张豺等奸臣所误,所以才立了石世,如今,一个女人坐在朝堂上,奸臣张豺独揽朝政,邺城的精兵全部被调往上白,殿下若肯起兵杀向邺城,末将愿意跟随。”
&下起兵,末将愿为先锋。”石闵连忙请战。
&下,本公也支持你,哈哈哈!”姚戈仲说着大笑了两句。
&等愿意追随殿下,起兵杀向邺城。”大帐中的众将,全部表示支持石遵。
见众大将支持自己,石遵心头大喜,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只要他率领这些人马杀向邺城,就凭石世和张豺,自然不是他的对手,皇帝的宝座,他是坐定了。
自古起兵必须师出有名,眼下石遵要出兵邺城,自然也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的,眼下,张豺独揽朝政,杀害燕王石斌,便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于是,石遵大声说道:“既然各位将军认为本王可堪大任,那么本王就顺应天意民心,正式起兵讨伐张豺。”
&下,下命令吧!”众将对视一眼,让石遵下达进军的命令。
在众将的催促下,石遵下达了进军邺城的命令,他任命能征善战的猛将石闵为先锋,率先向邺城进发,其余人马紧随其后。
为了让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石遵罗列了张豺的各种罪行,并写成了颇具煽动性的讨伐檄文,并传召各地,让各地的将领加入讨伐大军的行列。
讨伐檄文下发后,果然有许多赵国的将领,率领麾下大军加入了讨伐张豺的行动中,这些将领的加入,让讨伐大军变得更加强大。
坐镇邺城的张豺,自然也得知了石遵起兵讨伐自己的事情,当他读完石遵所写的讨伐檄文后,吓得腿都软了,并立即命令包围上白的邺城精兵立即返回,以保障邺城的安全。
上白的数万精兵刚刚回到邺城,石闵的前锋大军便已经兵临城下了,并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见前锋石闵的兵力较少,张豺打算率领城中的主力大军出城,率先剿灭石闵的队伍,以获取主动。
不料,邺城中的将领和羯族士兵,听说彭城王石遵前来奔丧,不愿意与石闵作战,于是,偷偷的翻越城墙跑了出来。(。。)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
见城内士兵纷纷叛逃出城,张豺大为惊慌,并以杀一儆百的方式,将抓住的叛逃士兵全部杀头,但这并不能阻止士兵的叛逃,反而让叛逃的士兵更多,就连大将张离也率领两千龙腾卫士,冲破关卡,叛逃出了邺城。
此时,张豺已经意识到邺城守不住了,但石遵要讨伐的人是他,不论如何,他是不能叛逃的,不论投降还是抵抗,自己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身处皇宫之中的刘太后,也是十分的恐惧,她对石虎的儿子们都十分的了解,这些石氏子孙都继承了石虎的残暴性格,是出了名的狠毒,只要杀人邺城,她这个太后和当皇帝的儿子都逃不过一死。
抱着侥幸的心思,刘太后发下诏令,任命石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大都督、督中外诸将、总管尚书职事,并给予他以持黄钺、加九锡等特殊权利和礼遇。
但这些封赏显然都是徒劳,石遵是有野心的人,他的目标是夺取帝位,自然不会将刘太后的诏令放在眼里。
很快,石遵便带着麾下的主力大军抵达了邺城,而张豺麾下的兵马已经叛逃大半了,为此,张豺只能抱着侥幸的心里,出城迎接石遵,并诚心向石遵请罪,希望获得他的原谅。
石遵并非善类,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张豺,在张豺刚刚出城迎接之时,石遵便命令麾下士兵拘捕了他,而后在街市上杀了张豺。并灭了其三族。
控制邺城之后,石遵便找了一个借口,将刘太后和皇帝石世贬谪,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不久,便将二人全都杀害了。
登上帝位之后,石遵自然要大赦天下,并进行一番任命,他尊母郑樱桃为皇太后,立燕王石斌的儿子石衍为皇太子。以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武兴公石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
#######
在南郑城之中。石虎驾崩的消息传来。让华安感到兴奋不已,随后,石遵起兵杀入邺城。夺位自立,更是让华安感受到,赵国的内乱已经全面开始了。
石虎虽然残暴不仁,但他毕竟有威严有手段,他在世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让赵国将士归心,但他死了之后,他的几个儿子却因为能力相差不多,彼此之间互不服气,难免会发生一些争斗,而拥有重兵的诸子夺位,势必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从而加速赵国的衰落。
华安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布置具体的北伐任务,明确各军的进军路线。
&哥,石遵已经夺位自立,看来中原就要发生一场祸乱了。”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你都看出来了,那你觉得赵国为何会发生祸乱?”
王三回道:“石遵夺位自立是叛逆的行为,赵国诸王手中皆握有重兵,他们是不会看着石遵称帝的,我想一定会有叛乱发生。”
&错,赵国的下一场叛乱不远了,这正是我军出兵的关中的机会,得好好准备一下了。”华安轻声说道。
&大哥,我军北伐的时机已经到了。”王三惊奇的问道。
华安笑道:“石虎已经死了,赵国一盘散沙,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传我的命令,让梁州境内,各军主将前往刺史府,大哥要下达北伐的任务。”
&大哥,我这就去准备。”王三应了一声,转身前去传令。
几日后,赵武、李亮、陈霆父子三人、都抵达南郑,并进入了刺史府之中,准备接受华安的命令。
在刺史府中,华安见众将都到齐了,便首先将赵国发生的事情,仔细的向众将说了一遍,并表示期盼已久的北伐时机已经到来。
见北伐的时机终于到来,众将都是大为兴奋,并表示愿意领兵北伐。
华安指着正堂中的地图,正色说道:“各位将军,眼下,我军北伐关中,共有五条路,分别是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还有祁山大道,这五条路除了祁山大道比较好走,其余的四条道路都是崎岖难行的小路,所以,本将打算亲自率领主力大军走祁山大道,至于这四条小路则由各位将军,分别领一支小部队进军。”
&军,您就只管下命令吧!我们愿走小路。”陈破虏大声说道。
&错,小路虽然难行,但距离关中最近,说不定可以早一步进入关中,都说关中有富饶的八百里秦川,末将倒是想早一步见识一下。”陈灭胡也跟着说道。
华安笑着点了点头,看向众将,下令道:“陈破虏将军,你率一万人马走子午道,直插关中腹地长安,陈灭胡将军,你率一万大军走骆谷道,逼近渭水,李亮将军,你领兵一万走褒斜道,进逼郿县,诸葛雄,你的一万无当飞军走陈仓道,杀向陈仓城,陈霆将军,汉中需要防守,你的一万大军就留守南郑,以保障梁州的安全,其余三万主力人马随本将西进,待汇合杨安将军的两万人马后,便向天水郡方向杀去,都听明白了吗?”
&遵将令。”众将一同抱拳领命。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地图,正色道:“我军此次出征,兵力大大超过以往,不足一万人马的辎重营,已经无法满足大军远征关中的需要了,好在本将已经集结了十万后备军团,在此次的出征中,本将按照一对一的比例,给各位将军配属了后备兵力,这些后备兵力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军运输各种需要的物资,但若是主力大军伤亡过大,也可以临时从后备兵力中抽调部分人马补充主力大军,以保障主力大军的兵力完整。”
&好了,这样一来,我军出征的人马,便高达二十万了,一定可以一战收复关中。”众将见背后还有十万后备兵团,顿时更加的高兴。
&将军,朝廷已经下旨,请将军过目。”就在这时,一名亲兵送来了朝廷的旨意。
华安连忙接过信件,并立即打开观看,信中所写的内容让华安感到非常的兴奋,原来朝廷的有志之士,已经看到了赵国的内乱,于是,便下旨,让扬州军团、荆州军团和梁州军团做好全面备战,以在合适的时机发动北伐,以收复失去的大晋国土。
&哥,朝廷有何旨意。”见华安一脸高兴,王三连忙问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朝廷下旨,让我军和扬州军团、荆州军团,全力做好备战,伺机发动北伐。”说完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了麾下诸将。
诸将闻言皆是大喜,这样一来,北伐就更加名正言顺了,而且,若有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的帮忙,北伐的压力将大大减小,成功率则是大大的增加。
&军,如今形势大好,我等当立即回去准备,几日后便可出发。”陈破虏大声说道。
&啊!将军,我等立即回去准备,早日出发,早日收复关中。”陈灭胡也跟着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各位将军都快些回去准备吧!不过也不用太着急,粮草等物资的搬运还需一些时日,半个月后,各军当一同出发。”
&将军,我等告退。”众将抱拳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众将走后,华安亲自前往城内的仓库,督促各军辎重人马,快些将出征所需的各种物资运往各军的驻地,以保证各军将士可以在半个月后准时出征北伐。
####
在姑臧城方向,奉命前往凉国借兵的张育,带着一支五百人马的队伍,经过大半个月的行军,终于抵达了城内。
只是,此时凉王张重华恰好身体不适,暂时不能接见张育,只好让张育在驿馆等候几日。
张育自然也不急着见张重华,在张重华生病的日子里,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拜访一下凉国的重要大臣,以联络一下感情,说不定可以在借兵的时候给点帮助。
在抵达姑臧城的第一天,张育便带着满满的两箱子珠宝,前去拜访张重华身边的宠臣赵长。
听说晋将派来的使者张育前来拜访,赵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府内正堂接待了张育。
张育走进正堂,首先让随从将满满的两箱子珠宝抬进了屋内,并让赵长笑纳。
赵长一见满满的两箱子珠宝,眼神中顿时迸发出贪婪的目光,不过,很快便被严肃的表情所取代。
&大人,您这是……”赵长故作糊涂的噫吁了一句。
张育轻声道:“赵大人,这是我家将军特意让在下,不远千里送来的,还请大人笑纳。”说完示意随从退下。
赵长闻言一喜,看向张育,小声道:“所谓无功不受禄,张大人不远千里来到姑臧,不会是专门为了给本官送礼的吧!”
张育笑了笑,说道:“不瞒赵大人,在下此次前来姑臧,是奉了我家将军之命,前来向凉王殿下借兵北伐的。”(。。)
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
一听要借兵北伐,赵长脸上有些不悦,看向张育,轻笑道:“梁州的情况,本官还是很清楚的,你们家将军麾下的兵马足有十多万,可一点儿也不比我们凉王少啊!向我们凉国借兵,没这个必要吧!”
&哈!想不到赵大人还是挺关心梁州的情况吗?我梁州兵马虽多,但赵国号称有百万大军,和赵国相比,十多万大军并不算多。”张育解释道。
在张育说话的工夫,赵长的眼睛一直在盯着箱子中的财宝,见张育说完,方收回眼神,轻声问道:“既然你们将军要借兵,想必一定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知要借多少兵马?”
张育伸出一根手指,轻声道:“一万大军外加一员猛将足以,以赵大人之见,凉王是否舍得啊!”
赵长犹豫了一会儿,看向两箱财宝,轻声道:“一万大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凉王是否会答应,本官也不好说啊!但不知我军借兵之后,可以得到多少好处?”
&妨,只要凉王肯让谢艾将领领兵,兵马少一些也没有关系,至于好处,赵国之陇西、南安二郡,全归凉国,可否?”张育说道。
赵长闻言一喜,点头道:“好,若能得此二郡,凉王多半肯借兵,待过几日凉王身体好些,我们一同进宫。”
&好,如此就好,赵大人歇着,在下告退。”张育说着,施礼告辞。
见张育要走。赵长亲自送客,将其送出府门口,方转身返回。
拜访完赵长之后,张育携带足够的财宝,有相继拜访了尉缉等凉王张重华身边的宠臣,以拉近与这些凉国大臣之间的距离,为自己的任务提供方便。
几日后,凉王张重华身体好了一些,便正式在王宫召见了张育。
张育在赵长的陪同下进入凉王宫,并将携带几十箱的财宝全部献给张重华。以为见面之礼。
&下张育。拜见凉王殿下。”张育抱拳向张重华行礼。
张重华并无太大的架子,摆了摆手,示意张育起身,并说道:“张育。你的事情。各位爱卿已经跟本王说过了。本王觉得,既然你们将军上次帮了本王,这一次。本王也应该支持你们将军北伐,只是,我凉国兵马不足,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三千精兵已经备好,随时可以随华将军北伐赵国。”
一听才三千人马,张育不禁有些失望,这个凉王也太小气了,才出了这么点兵马,不过,张育知道自己的真正使命并不是借兵,而是借将,于是,抱拳道:“哈哈!凉王有心了,不知谢艾将军在何处,何时可以动身。”
张重华愣了一下,正色道:“我凉国人才济济,统兵将领足有数百,为何一定要谢艾将军亲自出马呢?”显然,他也知道谢艾是大才,害怕有所失,有点舍不得。
见张重华不但舍不得兵马,还舍不得大将,张育抱拳道:“凉王殿下,我家将军仰慕谢艾将军的才华,想要与其一同出征,况且,若让谢艾将军领兵,三千精兵可以发挥三万雄师的威力,也可以更好的展示凉国的实力,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个……”张重华还是有些犹豫。
&上,谢艾将军擅长行军作战,不擅长处理日常事务,眼下我凉国并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