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型广州造缩短了枪管,有效射程为510米,实际上如果不缩短枪管,有效射程将会得到大幅提升,但根据帝国作战理论,步兵线真正交锋百分之九十的战斗都集中在400米内,随着堑壕等等战术的广泛应用,这也将是未来的大趋势,何况距离越远,射击精度就会差了许多,在散兵线单兵作战时代,保留太长的枪管增加有效射程除了浪费子弹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而长枪管的特种步枪也在帝国的研发范围内,叶昭称它为狙击枪。
广州第四型,在叶昭看来完全可以使用到成熟的半自动武器诞生,实则现今帝国根据轻重机枪导气式原理的某些特点,已经在研发半自动步枪,但便算诞生,若想其大量装备部队还不大现实,没有进入到汽车时代,因为补给线等等问题,步枪的自动化便遇到了瓶颈,就现今广州造的架构,还有军官提议,制造一种叫做子弹阻隔器的小工具,免得新兵浪费子弹。
广州造第四型军方暂时购入的数量不多,一来三种型号的广州造已经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二来尚要等列装的连队给出完整的反馈信息再做决定;三来采买武器,自然是在军队扩编时为宜。
伏击俄军第17师的帝国陆军第一集团军,乃是轻机枪架设到班的帝国最精锐部队,配备广州造第三型步枪,虽然因为要翻山越岭放弃了火炮重武器,但同样,最猛烈的攻击对准了俄军辎重队和炮兵队。
第一集团军提督宋庆,正是知天命之年,虽然曾经是韩进春部将,当年在平远军时乃是第三镇总兵官韩进春的第二营管带,但他恃才傲物,与韩进春关系渐渐恶化,叶昭怜他是史上名将,又确实是难得智勇双全的人才,是以对其多加看顾,仕途倒是无碍。
虽说人的品格很大程度是后天的关系,但这位甲午之战中坐骑被炮弹击毙,重换战马,继续指挥将士“迎炮以上,呼声动地,无不以一当十”的将领,高呼“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的将领,在帝国教育熏陶中,想也不会变得品质恶劣起来。
萨彦岭战役,便是宋庆亲自指挥。
他的对手是俄国第17师师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毕业于俄国总参学院,是俄军杰出的少壮派代表人物,去年间,被任命为俄军王牌步兵团第17师师长,晋升陆军少将。
斯科别列夫是叫嚣征服亚洲的强硬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就是:“在亚洲,和平的长久与短暂是与你对敌人的屠杀直接成正比的,我认为这确是一条定理。对他们打击得越凶狠,他们就安分得越长久。”
这是一个**裸的种族屠杀主义者,但今日,显然是他的部队遭到了屠杀。
刚刚发现中国人的踪迹时,他正骑着高头大马走在稀疏的树林中,大森林到山口、河谷边缘变得稀疏起来,南北大概有1000多米,早就被工兵伐出了一条路,甚至树桩也被锯的和地面一般平。
发现中人踪迹的正是师部的斥候队,虽然中国人突然到了萨彦岭山口令斯科别列夫极为吃惊,但心中跳跃的狂热又令他无比兴奋,互相极为陌生的军队狭路相逢,打败中国人,令17师团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个目标是如此的诱惑。
何况,急行军时突然撤退,必然会被中国指挥官抓住机会给自己的师团带来惨重的损失。
何况在17师之后,便是鄂木斯克兵团,斯科别列夫并不相信中国人能将自己包围,就算数倍于自己的兵力,被自己牵制在山坳密林中,等额木斯克兵团赶到,便可以南北夹击将中国人击败。
是以斯科别列夫都没怎么考虑,马上下令全师依仗地形准备战斗,而这时候,斯科别列夫并不知道中国人是有预谋的包围还是与自己的部队不期而遇,却仍然下达了最谨慎的命令。他虽然骄傲,却从来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接到命令的俄国人很快便以步兵营为单位在山坡、密林中隐蔽集结。
沙俄第17师,也是俄军最早重视散兵线和善用地形的兵团,现今就算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排的密密麻麻的士兵以紧凑阵型冲锋的情况也不罕见。
一方面惊奇俄国人的反应,宋庆很快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当信号弹和号角声响起,最早遭到打击的自然是尚来不及隐蔽的一些俄国步兵营和辎重部队。
枪声如雨,迫击炮密集的炮弹在丛林、山坳、巨石后炸响,河畔草丛中,已经埋伏了数个时辰的第二师第三团,一个个宛如草人般跃起冲锋,极快的将俄国人的战线拦腰截断,刚刚斯科别列夫骑着高头大马就从距离他们几十步远的距离走过,一名战士认出他的军衔,险些拔枪射击,但却被排长皱眉以目光制止。
其实最难忍耐的不是眼看着敌人从眼皮底下大摇大摆走过,而是唐努乌梁海地区那大号的蚊虫和毒蚁,若不是士兵们都涂了中原特产的驱虫油,只怕没人能够忍耐,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推移,驱虫油对于虫蚁的威慑力渐渐淡去,几乎每个士兵都被狠狠咬了几口,那种钻心的痒越是不能去挠,越是从心里往外的难受。
当终于发起冲锋时,士兵们那种解脱了的勇猛可想而知。
“砰砰砰砰砰”,连绵的土山上,重机枪形成了数个火力点,对密林进行着无情的扫射。
如果说帝国步枪在短时间内已经很难质变,那么连珠枪和各类火炮的研究则一直突飞猛进。
帝国最新型的重机枪,重量已经大大减轻,最起码,不能归于火炮的类型,不必再靠马力拉动,士兵完全可以用特制的支架抬起它搬运,重量减轻到了六十斤左右,采用帝国标准8口径子弹,每分钟射速达到了600发,实在是现今战场对抗军团冲锋的大杀器。
俄国人虽然并没有对中国阵地发起冲锋,但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弹雨扫射打成了筛子,密林中惨叫声不断,加之间歇性的迫击炮炮弹密集爆炸,就算以强悍闻名的第17师团,遭遇这前所未有的猛烈火力打击,却也不免一下懵了头,到处都是极为混乱的局面,团、营命令完全瘫痪,以中队甚至十几个士兵自发结成的小队各自为战,或是拼命射击抵抗,或是退向密林深处,更有的乱跑乱窜,胡乱的向外突围,甚至发生了数起误以为自己人是敌军而互相开枪自相残杀的事件。
俄国人完全暴露在中国人火力中的辎重队几乎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击溃,到处都是溃逃的俄国兵。
斯科别列夫和他的警卫营退到密林深处的一处高坡上,用望远镜看着浓烟滚滚的战场上狼奔豕突的俄国士兵,斯科别列夫脸色铁青。
帝国王牌师团,竟然在中国人猛烈火力打击下变成了三流部队,斯科别列夫抑郁难当,骄傲的自尊遭到致命打击,令高傲的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是,他可以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中国人处心积虑的埋伏,充分利用了地形形成极佳的火力交叉网,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刚刚战斗就坚决的实施了分割包围。
他的部队则是急行军状态,仓促应战,对敌人更没有丁点的了解。
可不管有多少借口,短短两个小时的战斗便不得不承认整个师团被击溃的结果,还是令他难以接受。
“将军,我们可以从西面沙必乃达巴突围。”副官小心翼翼的在旁边提醒。
斯科别列夫摇摇头,慢慢拔出了手枪,冷冷道:“准备集结部队!”
……
同一时间,中国中部战区统帅部临时搭建的毡房中,大胡子连长、查干巴日、阿茹娜以及连里士兵小石头四个人,都大眼瞪小眼的不敢说话,虽然简陋的木桌上倒了开水,但四个人谁也不敢去喝一口。
脚步声响,毡房门帘一挑,走进来一名绝美女将军,双排扣的红呢子元帅军服,华丽耀目,气质冷冽,令人不敢逼视。
大胡子连长、查干巴日、阿茹娜、小石头几乎都腾一下站起来,虽然只是目光一瞟几人就都吓得不敢再看,心下怦怦乱跳,但女帅之威已经令他们知道来者何人。
除了苏娘娘,还能有谁?
四人惶恐的不知如何是好,正都要下拜之际,跟着苏娘娘大步而入的女卫兵已经以高亢的声音喊道:“敬…………礼!”
四人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立正行礼,苏娘娘抬手还礼,随即就笑道:“好啊,了不起!”
四人也是在几个小时前才知道他们抓的是俄国人一名颇有名气的将领,苏娘娘新奇无比,要亲自接见“英雄连”的连长。
小石头则是作为战士代表,而查干巴日和阿茹娜,苏娘娘点名要见见这一对儿夫妻。
听苏娘娘夸奖,大胡子连长咧着嘴傻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本盼望能获得提督嘉奖,谁知道是娘娘接见,这份光荣,可羡慕死多少人?
此时苏娘娘便看向了查干巴日和阿茹娜,轻轻叹口气,说道:“出生入死的,不容易!也难为你们了!”
查干巴日和阿茹娜对望一眼,心中都甜蜜无比。
苏娘娘道:“明日你们便回后方休整。”
查干巴日打了个立正,大声道:“报告!属下请求归队!”
苏娘娘一笑,正待说话,毡房外,一名参谋官匆匆而入,看到屋内几人,微有犹豫。
苏娘娘已经伸手道:“给我吧。”从他手上接过一张纸笺,是准备发回北京的新闻稿。
克孜尔一带,战事已经渐渐平息,只有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
断断续续五天的战役,帝队累计投入了25万余人参加战斗,伤亡15000余人(包含边防团之损失)。
沙俄参加战斗的总兵力15万余人,被歼灭、俘虏共计10万余人,尚有两个师团负偶顽抗中,失踪和溃逃者两万余人。
盯着统计数字,红娘不由得微微蹙眉,显然有些不满意,毕竟不是遭遇战,而是预谋许久的埋伏战。
红娘不满意,叶昭看到战报时却是颇感欣慰,强悍的帝队,战果登上报纸后,全世界都该惊呼中国恶龙了吧?当俄国人歼灭帝队一个营队甚至一个连队都要在报纸上欢呼,xxx大捷,啃下了中国人的硬骨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
第七十一章 帝国大厦和马六甲
萨彦岭山口,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
密林、沼泽、草丛和河溪间,到处都是染满鲜血的尸体,有俄国人,也有中国步兵。
宋庆脸色严峻的默默走着,他却没想到,眼见已经被击溃的俄国人竟然能组织起来进行激烈的抵抗,并且给帝**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密林一侧,几名士兵抬着一具尸体匆匆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团长。
见到宋庆,他们急忙立正行礼,团长大声道:“报告军门!击毙俄国将军一名。”
宋庆看了眼满脸血污的尸体,伸手从他肩章下口袋里摸出类似身份牌的一张纸笺,身侧翻译急忙接过。
三大战区,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俄语翻译,酌情最低可配备到营一级,而俄语里的“缴械不杀,投降不杀”等等简单词汇也在全军推广。
“是俄国第17师师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
宋庆也没有听清楚后面一连串古怪的发音,只是挥挥手,又继续向前走去。
……
与此同时的北京城,叶昭正与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会晤。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俄国人,第一国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
当然,他对党团组织是极为不屑的,与大多数俄国秘密社团的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因为他主张立即摧毁和破坏一切国家,只有国家的消灭才有资本、剥削和奴役的消灭。他提出要摧毁国家必须不断地进行暴动,而所有的党派,也只有在暴力摧毁国家统治时才有存在的价值。
叶昭是在与莎娃一家共进午餐后再约见巴枯宁的,现今莎娃一家包括其爷爷,都迁来了天津租界生活,前些日子来了北京,这两日,叶昭则与莎娃爷爷和父亲频繁会晤。
叶昭是在平等生活大楼接见的巴枯宁。
平等生活大楼,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楼,采用全新的钢架结构,楼高八层,45米,比之同时期美利坚纽约市正兴建的房屋保险大楼要略高一头。
这是一座中国风格浓郁的高楼,其实也不待叶昭吩咐,当今的建筑师们,可不仅仅是将建筑物用最少的材料最小的代价最稳固的模式将楼立起来便算完工,美观、风水等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十全十美。
在叶昭看来,这座八层楼阁外观有点类似于后世重建的黄鹤楼,只是屋檐屋角略微简化,而且上下十六飞檐的屋角,并不是如黄鹤楼一般高高翘起,而是歇山顶式样略微下伏,少了狰狞的嶙峋,中国风格的休闲生活气息更为浓郁。
整个楼体气势雄壮,堪称中国风和高楼结合的典范。
因为帝国严格限制了京师老城区的建筑物高度,这座大楼坐落在京师城东通州西一带兴起的卫星城中。
大楼的主人不消说,正是叶昭,不过由泰和集团下属的一家贸易行代为营运。
平等生活大楼,在叶昭看来自然名字怪怪的,但在现今,却是颇有新思想特色,也受到了京师白领的追捧,作为一栋生活安居楼,超过三分之二的单元已经租赁出去。
卫星城的电车直通老城区,现今也无交通堵塞之苦,是以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中产阶层多有入住者。
对于叶昭来说,自然没想过通过这座大楼来赚钱,微薄的房租和高昂的造价比起来微不足道,去掉维护费用,可不知道哪年会收回本钱。若想赚钱,就该建成旅馆酒店,不过负责总体监督设计施工的黄文秀自然不会认为大皇帝还需要自己提醒,更不认为皇上还把银子当作银子。
叶昭在顶层801号房接见的巴枯宁,整个第八层,都没有对外出租。
巴枯宁虽然为没能进入神秘的中国皇宫一饱眼福而有些遗憾,但这座东方巍峨建筑还是令他大开眼界,电梯流笼、电灯电话,这座大厦,几乎就是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之缩影。
在平民楼宇中接见自己,对于中国皇帝,在朦朦胧胧的神秘感中,他又不免觉得耳目一新。
是以当叶昭与他坐在沙发上品咖啡,隔着落地玻璃窗欣赏天边美景时,巴枯宁也就并没有太过吃惊。
大皇帝的翻译,穿着白衣白裤、**性感难以描述的俄国少女竟然是大皇帝的妃子,这却是令巴枯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坐在窗边瞭望繁华街区,不由得令人升起天地皆在脚下的豪情。
莎娃面相仍是那般稚嫩清美,天使面庞魔鬼身材,可一丝也不像成亲十多年的少妇,而且每次在叶昭面前,还是容易犯迷糊,但翻译本国母语自然是信手拈来。
叶昭品着茶,笑道:“巴枯宁先生,你的许多观点我都十分认同,比如你认为,无产者专政如果稍不谨慎,就会演变为一种对新生无产者的更为强大和有害的阶级统治制度,对此我极为认同。”
听过莎娃翻译,巴枯宁惊奇的抬起头,虽然短短几分钟的谈话,中国皇帝的渊博见识已经令他大为吃惊,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大皇帝对于当今世界种种思潮都极为了解,尤其是涉及第一国际的路线斗争中的种种理论,大皇帝简直可以称得上洞若观火。
巴枯宁虽然是俄国人,但对他们这些自认有着崇高使命探索公平公义的世界架构的理论家来说,全世界民众本就没有国籍之分,只有压迫和被压迫之区别。
叶昭多少了解他们,和为了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一些**者一样,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