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大体也差不了多少,只是蜀中人口颇多而已,江南之地广大,但是人口真的是太少了。
离开襄阳继续往南走之后,苏宁就很少看到人烟了,偶尔看到了一个小村庄,里面的人口也只有寥寥数户,数十户,少得可怜,那么一大片土地,大多数都被荒废掉了,杂草比粮食多,野兽比人类多,真的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了,除了那些州县的首府还有些样子,得益于三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在江南的诸多战争,一些历史名城还是有不少人居住的,不少都是随着晋朝皇室南渡的那些士族的后代或者是他们的部曲的后代。
可是离开城池,就根本看不到离开长安城之后长安城周围密集的村庄和人口了,也看不到万里金色的麦浪,对于在自己的庄子上享受了很多次金色麦浪的苏宁而言,相当的不习惯,苏宁如今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六年前,看遍了粮食不足而造成的饿殍遍野的情况之后,苏宁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飙升。
不仅仅是对土地的拥有,还有对土地的利用和如何利用,这是苏宁对地方自治的理念确立之后第一次感受到民智未开的困难之处,空有肥沃土壤而没有人耕种,有人耕种地方却几乎还维持着刀耕火种的状态,苏宁真的不知道东晋和宋齐梁陈四朝是如何管制江南之地的,看来是把所有功夫都放在和北朝征战的方面了,以至于根本没有心思建设农业,发展自身。
衣冠南渡,两汉四百年的科技也应该都带过来了啊,怎么,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的情况呢?除了那些著名的历史名城及其周边之地,越往西部越感受不到汉文明的存在,长沙地区算个例外,历代为了防备南方诸部落,都在长沙驻军镇守,江东猛虎孙坚和著名的医圣张仲景也做过长沙太守。
江南之地,历史名城的文明程度已经接近了关中甚至超越之,但是在经济方面,全线落后,远远落后,根本不值得一提,要不是江南崛起计划的实施,苏宁还真的怕整个江南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治经济成绩。
难怪另一个时空里面魏征提出开发江南的时候会遭到那样激烈的反对,开发一块土地和占据一块已经被开发的土地,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两个概念,开发一块土地,尤其是在古代开发一块土地,那都是何其的困难,哪怕是近现代也是如此,所以诸如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在打败了满清之后,并没有提出什么领土要求,而是提出了政治经济要求。
他们明白,建设这些根本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地方,是得不偿失的,中国太大,人口太多,本国距离中国又太远,建设好了,难免中国强大之后又夺回去,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既然如此,不如仅仅选择一个驻军地点,辐射整个中国,抢夺一些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那就足够了。
现在的江南就是一大片原始丛林,开发起来何其困难,这还要算上两汉和宋齐梁陈四代的开发之功劳在里面。每到一个蛮荒之地苏宁就要深深的叹一口气,开发这些地方,真的是,唉,占领容易,建设难啊,大唐军队可以势如破竹的占据整个江南,但是之后呢?摧毁了现有体系之后呢?
但是,现有的体系明显不足以支持大唐的江南崛起计划,现在的那些豪强们拥有无数土地。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少土地是利用起来的。大多数都是空在那里空着,没人耕种没人管理,深深的土地观念影响着他们,有土地才有一切。有土地才不是泡沫。宁愿没人耕种。也要把握住这些土地和地契。
大唐的均田制,在江南,几乎是没有踪迹的。
不得不说。江南崛起计划,还真是困难重重啊,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这些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谁能想到现在的蛮荒之地就是未来的经济中心?不论哪一个大唐人看到了万里无人烟的江南之地,都会难以接受的吧?尤其是经历过长安城繁华的关中人!
“江南之开发,何其困难也!”苏宁终于长叹一声,认识到了江南崛起计划的巨大困难,自己的设计当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乃至于均田制也有很多的不足,古代王朝之所以总是无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很多时候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但是和地方豪强一样,平民百姓也非常钟爱自己的土地,王朝建国初期分配给一些百姓的土地都被视为传家宝,但是没过多少年就被兼并了,其中不仅仅是权力在作怪,还有平凡的灾荒之年,百姓们依靠土地无法铲除足够的粮食,会被饿死,这个时候豪强就来趁火打劫了,百姓们不得不把土地卖出去换取钱财吃饱肚子,但是灾荒之后,土地就回不来了。
这也就是越到灾荒之年土地兼并越严重的原因,米商哄抬米价赚取高额利润的手段也就在此之后,一条龙使用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而目前的这一切,有可能在观众重新出现的一幕,在江南似乎并没有多少出现的可能,因为走过了很多地方,苏宁突然发现,江南之地的自由民似乎并没有多少,和江北之地不一样,江南的自由民数量甚至少于部曲和雇农的人数,大部分人都依附着豪强大族生存,而自由民的数量根本无法和江北相提并论。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跟着苏宁南下的已经被解除惩罚官复原职的四大护卫和陈协纷纷表示很不理解,明明前往襄阳和扬州等地就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收入,但是,他们宁愿做部曲和佃农也甚少有愿意离开这里前往襄阳和扬州这些正在如火如荼打土豪分田地的地方,更别说山东。
山东士族倒台之后,数十万的部曲和佃户被解放了,恢复了民籍,按照均田制分发土地,不过听说一开始这个政策进行的很不顺利,很多佃户和部曲都反对自己**门户,这和江南之地一样。
四大护卫和陈协都是关中人,家里面都在关中,如今都在苏家庄子里面,是均田制的第一批受益者和苏家庄子的第一批庄户。
他们不知道,苏宁却知道。
“民籍不是那么好拿的,有了民籍,就要**门户,自己交税,自己承担土地的状况,丰收之年还好,一到灾荒之年,收入锐减,但是朝廷往往是不管的,照往常那样收税,交了税就没饭吃,甚至有的是不交税也没饭吃,这种时候怎么办?饿死?出卖土地换粮食?然后变成孤魂野鬼四处流离,最后还是饿死?
自由民不好做,但是部曲和佃户呢?那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对于财产,主家多少重视一点,不会不给你饭吃,不会看着你饿死,只要你没有犯错,有些心地善良的主家更会给那些吃不上饭的部曲和佃户一些东西吃,让他们扛过灾荒年,更重要的是,不用单独缴纳赋税了,这样比起来,你愿意做自由民还是做部曲佃户?
这样一看,就不难理解了吧?为什么宁愿做部曲做佃户也不愿意自己拥有一块土地?那是血淋淋的教训啊,这样的世道里面,自己拥有一块土地根本扛不住,除非你成为很大一片土地的主人,翻身做地主,做庄户的主人,土地数量多,那么即使是灾荒年也饿不死,这样才能保住土地,一户人家几十亩地,种麦子种粟,所产出几乎不够吃,丰收年尚且如此,更别提灾荒年了。”
苏宁一脸严肃的把这个道理说给了四大护卫还有陈协听,一时间,他们也没有什么话说了,不是不愿意自己拥有土地自立门户,而是代价太大,风险太大了……(。。)
七百一十五 解决之道()
一路走来,苏宁基本上没有在江南那里的地方官府的招待之下吃过东西,主要是看着那些地方实在是穷得可怜,不好意思进城让当地官员大摆宴席招待钦差大臣,那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所以干脆就不去找官府,而是随便找个旅店住一晚,然后就赶路,没有人烟的时候就露营,然后吃的东西都是飞禽走兽。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一百名特别被李二陛下指派过来保护苏宁的玄甲军了,苏宁的确没有想到李二陛下会真的派遣玄甲军来保护自己,一想到当初离开长安城门的时候看到的那一队便服的彪悍之士的时候,苏宁就觉得一阵恍惚。
精锐的玄甲军啊,其中领头的那个叫做俞静的大汉,虽然名字有点儿像女人,但是却是跟随李二陛下大破窦建德那一役的亲身经历者,和军校里面的楚威是货真价实的战友,这一次被李二陛下指派要出来保护苏宁,苏宁真的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了,不过转念一想被坑走的糖果,这种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又不是把这一百个人送给我做部曲。
不过这些人的能耐是真不小,不说武艺吧,就说捕猎技能,因为苏宁不愿意扰民,不愿意浪费民脂民膏的行为给了俞静和其余玄甲军很好的观感,于是他们主动提出包揽了所有打猎的事情,让苏宁顿顿都有肉吃,江南之地久无人烟,绝对的野生生物的乐园,万类霜天竞自由,身上的肉别提多劲道了,还特别香。
四大护卫和陈协完全被压制了,出于不爽。他们想和玄甲军比试一下,结果惨兮兮的,玄甲军众人直接扛了一头老虎过来。把四大护卫和陈协给惊掉了眼球,当然苏宁也给吓了一大跳。平生第一次吃老虎肉的苏宁特别激动,老虎肉也挺好吃的,味道不错,很有嚼劲,至于那最重要的部位……
所有人都很一致的孝敬给了苏宁,苏宁想了想家里面的四个女人,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耐,估摸了一下小兄弟的战斗能力。也就笑纳了:“回去送给岳父大人,让他来一个老夫聊发少年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路走过来,苏宁没饿到,大半也是玄甲军们的功劳,而且,原本按照大唐的规定,将领们的私人武装部曲是不可以装备强弩这一类远程攻击武器的,弓箭嘛也是被严格限制的。一般只允许拥有少许弓箭,将门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文臣了。苏宁家里面只有十张弓,但是苏宁此次出行,李二陛下直接送了五十把军中制式强弩过来,一百名玄甲军还人手一把手弩,等于二百人的队伍里面有一百五十把弩箭,远程攻击力和近程攻击力一样强悍。
野猪野狼野兔什么的都是小意思,老虎和熊才是大家伙,一群人看着一头老虎或者是一头熊,乃至于两头老虎。苏宁真切的感觉到老虎和熊之所以会成为保护动物,眼前的这些人类应该就是主要元凶了。恩,自己也是。熊和老虎都挺好吃的,不过最好吃的还是野兔,虽然个子小,但是加上了自己带来的调料,那个香哟!
苏宁觉得自己大概是历史上最奇葩的钦差大臣了,有城池不住,有美食不吃,偏偏露宿在森林里面,靠打猎为生,当然了,因为自己成为钦差大臣之后,预定的路线已经划定好,沿途的城池里面的县令和刺史都按照时间准备好了接风洗尘宴,长安城里面来巴结苏宁的人很少,但是长安城外面通过各种途径向苏宁示好的外地官员可不在少数。
苏宁在离开襄阳之后就派了一名玄甲军骑士沿途向各位县令和刺史送去歉意,让他们不要再准备接风洗尘的宴席了,自己不会入城,江南尚未完全开化,百姓生活困苦,一顿宴席就够好多百姓一日口粮,他一人吃下去于心不忍,所以决定自己解决食宿,顺便考察各地情况,请各位刺史和县令不要介怀云云。
这种的做法当然瞒不过李二陛下的耳目和各地遍布的血滴子,很快李二陛下就得知了苏宁没有告诉他的事情,据说李二陛下很高兴,说苏宁是个好同志,不搞特殊化,心怀万民之类的,据说还有内部交流学习会什么的,要求今后的钦差大臣也要学学苏宁,却叫后来的钦差大臣好一顿埋怨,苏宁自己也极为郁闷。
话分两头,虽然苏宁不会刻意地进入城池,但是需要一些生活必需品的时候还是会入城购买,当然这个时候就要隐藏自己的身份,来一个微服私访也是不错的选择,考察一下民间疾苦之类的,不过考察来考察去,这里的民间疾苦和观众的民间疾苦基本上是一个类别的,那就是深受自然灾害之苦。
在这个时代,农业靠的是天,靠的是地,风调雨顺的,收成自然好,没有下雨,缺水了,那就是大旱灾,收成就很糟糕,那就吃不到东西了,就要四处迁徙了,江南人虽然少,但是也有聚居区,城池周围的人相对而言要多一些,那么自然也就会受到更多的考验,各种威胁防不胜防。
如何解决呢?现代是如何解决的?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承包给农民?自负盈亏?那也是需要水,需要太阳,需要风调雨顺的气候的照顾,没有这些,谈何发展?但是现代似乎比较少出现大规模的灾荒,和古代比起来,想必就是水利进步了,农业归根结底需要的就是水和土壤,突然有了,但是没有水,那就不行。
靠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下雨是你可以决定的吗?别开玩笑了,下雨不是你可以决定的,那么只能靠水利,靠高产作物,靠合理的副食品配合,靠大家的齐心协力和朝廷的灾难预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这六年里面。朝廷已经在关中地区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灾难预警制度,各个城池都建立起了灾难预警的物资储备仓库,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各个州县的县令和刺史没有资格插手,被发现插手了直接砍头。没有二话。
李二陛下对维持大唐稳定的最后一道保险——灾难预警看得不是一般二般的重要,别的东西都好商量,唯独灾难预警仓库,谁要是动一下,直接砍头,没什么话可以说,所以那些设立有仓库的州县的官员都战战兢兢,看都不敢看那些仓库一眼。
关中因为是大唐的立国之本。所以什么政策都是第一个实施的,作为试点,而且,因为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所以关中子弟总是第一个接收到了政策变动带来的好处,而远离关中的江南地区则就惨了,除了襄阳一带和金陵一代,基本上没有什么涉及的,就连劳动改造在江南地区除了蜀中,也就几个历史名城周围得以实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不受大唐官府实际管辖的地区,根本看不到踪影。
或许这就是李二陛下对那些不听话的地区的一种制裁,朝廷的福利你们根本就不要想着可以享受到。这样一来,的确可以争取不少生活困苦的人前往襄阳和扬州讨生活,但是由于消息传播缓慢,而且,在非大唐实际控制区进行这种宣传会非常敏感,所以至今为止,离开襄阳之后没多久,就基本上碰不到了解朝廷政策的当地人,苏宁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
政策不能及时下达。大唐政令在江南几乎无法通行,这不是民主了。这是国中之国了,大唐仅限于北方吗?江南就不是大唐吗?地图上所谓的国土。根本就不在大唐政府的实际管辖范围内,大唐对于这些土地的管理,仅仅限于一些历史名城及其周围,政令也就在那一块地区有用,除了那一块地区,基本上就是另一个世界了,打着大唐旗号的其他国家。
这就是江南最大的问题啊,不说别的,就这一点就很要命,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联手把持着各地的行政司法乃至于经济,为他们自己服务,虽然有着客观上对抗政府使之不能肆意妄为的好处,可是实际上却依然没有改变最低层民众的生活,会造反的也是他们,不把他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