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正果,现在我丈夫归顺了佛门,我也再不敢胡来。这扇子是我从小随身的,还望大圣赐还,从此洗心革面,隐居深山,修身养命去了!”
土地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到底和罗刹女有些渊源,不忍做得太过,再者他也还有私心,对孙悟空说道:
“大圣!趁她深知熄火之法,问她要个法子,断绝火根,拯救这一方生灵,就还了她扇子。小神在这里也好求些供祭血食,深为感谢!”
孙悟空知道土地的意思,问罗刹女道:“我当时听乡人说,这山扇熄了火,只收得一年的五谷,一年后又会重燃!如何才得除根?”
罗刹女不敢不答:“要断绝火根,只须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孙悟空听了,拿着扇子,飞上高空,对着火焰山呼呼呼连扇四十九扇,但听阴风如啸,满山大雨滂沱,从此火焰山断绝了火根。
此时已经入夜,山上大雨,山下无雨,唐僧师徒就在路边过了一夜。
罗刹女不见孙悟空还扇子,就在旁边跪了一夜。
早上,师徒们收拾行李,准备起程,罗刹女还跪在地上,求孙悟空道:“万望大圣赐还扇子!”
孙悟空见她这么难缠,把扇子伸过去给了罗刹女,嘴里说道:“这扇子老孙拿着也没用,若不给你,还要说我言而无信。你拿扇子回去,再别生事了。看你是个人身,饶你去罢!”
罗刹女接过扇子,念个咒语,化为了杏叶儿大小,含在口里,磕头谢了众人,往西南方芭蕉洞去了。
唐僧说声赶路,猪八戒挑起了担子,沙和尚扶着唐僧上了马,土地在前头引路,孙悟空一旁保护,秋高气爽,往清凉的火焰山而去。
土地送唐僧四人过了火焰山,上了大路平川,谢了孙悟空等人,告辞去了。
唐僧师徒迎着秋风,往西而去。
一路向西,渐渐的秋尽冬来,菊花残,梅花香,河涧水寒,松竹凝霜。
这一天,走到了一处城池,唐僧远远地就勒住了马,叫徒弟:
“悟空!你看!那里楼阁气象不凡,是个什么地方?”
孙悟空抬头观看,那里地形龙蟠虎踞,宫殿重重,玉石作桥,黄金为台,气象雄宏。
“师父!那座城是一国帝王之都城!”
猪八戒笑道:“天下府有府城,县有县城,怎么就见得是帝王之都城?”
孙悟空道:“你不知道帝王之居,与府县是不同的。你看他四面有十几座城门,周围有一百多里,楼台高耸,云雾缤纷。若不是帝王宫殿,怎么如此壮丽?”
沙和尚道:“大师兄眼睛看得远,既然认得是帝王居所,可知道叫什么名号?”
孙悟空道:“没有牌匾旌号,哪里知道?要到城里问问,才知道。”
唐僧觉得有理,打马一鞭,不一会就到了城门下,下马来,牵着马过了护城河桥,走进城门里观看。
只见六街三市,贩夫走卒来来往往,很是繁华。
一行人沿街行走,忽然看见有十几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衣裳褴褛,沿街乞计。
唐僧忍不住叹息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转头叫道,“悟空,你上前去问他一声,为什么这样遭罪?”
孙悟空上前叫住那些和尚:“那和尚,你们是哪座寺里的?为什么披枷戴锁?”
那些和尚看见了唐僧一行人,忽然面露喜色,都过来答道:“爷爷,我们是金光寺受冤的和尚。”
“金光寺在哪里?”
孙悟空刚过火焰山,就见到和尚受苦,自然要问个明白。
“那边转过弯去就是了。”和尚们用手指着道。
孙悟空把这些和尚带到唐僧面前,说道:“你们怎么受冤?说来我们听听。”
“爷爷啊,不知道你们是哪里来的,这里不是个说话的地方,请到荒山,再好好细说吧。”
和尚们似乎有些顾虑。
唐僧答应道:“也好,我们就到他们寺里去,仔细问个明白。”
天下和尚是一家,去到寺里,至少也有个歇脚睡觉的地方了。
和尚们在前面带着,师徒四人随后跟着,拐弯抹角,走到了一处寺院山门前,看那山门倒也宏伟,门上横写七个金字:“敕建护国金光寺”。
师徒们进了门里来观看,只见里面冷冷清清的,既不见香客往来,也不闻佛乐经声。
大殿里,香烛早已燃尽,也不见有人换上,满院落叶无人打扫,檐角蛛网也无人拂拭,就连那鼓架铜钟也是蒙着厚厚的灰尘。
唐僧看了,忍不住心酸,眼中含泪。
寺里的和尚们顶着枷锁,把正殿门推开,请唐僧上殿拜佛。
唐僧进了殿,奉上心香,叩齿三咂礼拜。又转到后面,看见方丈檐柱上,用枷锁锁着六七个小和尚,个个神情萎靡。
唐僧不忍再看,转了出来。
和尚们把唐僧师徒请入方丈里,请唐僧四人坐下,忽然一齐跪下磕头问道:“列位老爷,可是东土大唐来的么?”
“你这和尚,有未卜先知之法?”孙悟空心知有异,问道,“我们正是!你怎么认得?”
“爷爷,我们哪里有什么未卜先知之法,只是沉冤难雪,天天在菩萨圣象前申诉叫苦。可能是惊动了菩萨,昨天夜里,人人都做了个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能救得了我们性命,可以为我们申了冤屈。今天见了老爷们相貌,所以认得。”
“你这里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冤屈?”唐僧看着寺院荒败,僧众冤苦,忙问。
“爷爷,这里叫做祭赛国,是西邦大去处。以前有四夷朝贡:南有月陀国,北有高昌国,东有西梁国,西有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这里得了进贡,就不动干戈,不去征讨他们,那些国家自然拜我国为上邦。”
和尚们跪在地上说道。
唐僧叫他们起来说话,又道:“既然被拜为上邦,想必是你们这君王有道,文武贤良。”
和尚们道:“爷爷呀,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
“那为何有四夷朝贡?”
和尚们道:“且请听我们说来:
“我们这金光寺,自建成以来,宝塔上就祥云笼罩,瑞霭升腾,夜里大放霞光,万里外也能看见;白天喷发彩气,东南西北四国无不瞻仰。所以都尊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
“只是三年之前,七月初一日,夜半子时,忽然下了一场血雨。天明时,处处猩红发臭,人人害怕。众公卿奏上君王,不知道是什么事引来了上天责罚。
“当时请道士打醮,请和尚看经,答谢天地。可是谁知道,自这一天后,我们这寺里的黄金宝塔被血污了,再也不见了光华。
“这两年,外国就不来朝贡了。我们这君王要去征伐,臣子们上谏说是我金光寺里的和尚偷了宝塔上的宝贝,所以再无金光,没有祥云瑞霭,外国因此不来朝贡。
“昏君不用青红皂白,信以为真,官员来把我们抓了去,严刑拷打逼供,无所不用其极。当时我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受不了,死了。现在又捉了我们这一辈问罪,披枷戴锁。
“老爷在上,我们怎么敢盗塔中之宝!万望爷爷怜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慈大悲,广施法力,拯救我们性命!”
唐僧点头叹道:“这事一来是朝廷失察,二来也是你们命中注定有灾。既然天降血雨,污了宝塔,怎么那时候不奏明君王,以致受这苦楚呢?”
“爷爷呀,我们凡人,哪里知道天意?而且前面两辈人都沉冤莫辩,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和尚们面色愁闷。
唐僧转问孙悟空:“悟空,现在什么时候了?”
“申时前后。”
唐僧看了看天色,道:“我若去见国王倒换关文,这里和尚的事情,还有些情况不明,见了国王也说不明白。我当时离开长安时候,曾在法门寺里发愿:
“西方路上,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这和尚的冤屈,是为宝塔所累。你给我准备一把新笤帚,等我沐浴了,上去扫扫,看看这污秽之事到底怎么回事?不放光又是什么原因?探查明白,好向国王奏明,解救他们这苦难。”
这些带枷锁的和尚听说要去扫塔,连忙去厨房拿来一把菜刀,递给猪八戒:
“爷爷,你拿刀去劈开那柱子上锁着的小和尚的铁锁,放他们去安排斋饭热水,服侍老爷进斋沐浴。我们上街去化把新笤帚来给老爷扫塔。”
第三百五十章 《审妖计》()
书接上文,猪八戒道:“我们是和尚,师伯不是,炖汤给师伯喝!”
刘晨笑了笑,没有说自己不喜欢吃腥味的东西,毕竟猪八戒只是吓吓他们。全文字阅读。
那塔下的两三个小和尚见了喜喜欢欢,赶紧跑着报给众僧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得见青天了!偷宝贝的妖怪,已被爷爷们捉来了!”
孙悟空道:“拿铁索来,穿了琵琶骨,锁在这里,汝等看守,我们睡觉去,明日再做理会!”那些和尚都紧紧的守着,让刘晨与唐僧师徒们安寝。
不觉的天晓,唐僧道:“我与师兄、孙悟空入朝,倒换关文去来。”说完,穿整齐了锦遥卖模髁伺保牵Р角敖K镂蚩找彩皇⑵と梗徽嗖贾瘪郑×斯匚耐ァV劣诹醭浚且簧硐闪醭颗凼呛蔚鹊匿烊髻觅危挠玫米耪恚�
猪八戒问道:“怎么不带这两个妖贼?”孙悟空道:“待我们奏过了国王,自有人来提他们。”
遂行至朝门外,看不尽那朱雀黄龙,清都绛阙。唐三藏到东华门,对阁门大使作礼道:“烦大人转奏,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经者,意欲面君,倒换关文。”
那黄门官闻言前去通报,至阶前奏道:“外面有两个异容异服僧人和一个仙风道骨的真人,称言是南赡部洲东土唐朝差往西方拜佛求经,欲朝我王,倒换关文。”
国王闻言,传旨教宣,唐僧即和刘晨与孙悟空入朝。文武百官,见了孙悟空,无不惊怕,有的说是猴和尚,有的说是雷公嘴和尚,个个悚然,不敢久视。又见刘晨,只觉得是天仙下凡,圣人降世!
唐僧在门阶前山呼万岁行拜,孙悟空叉着手,斜立在旁,公然不动,刘晨自然也不会去行礼,刘晨老想捋一捋胡子,像个有长白胡子的老道士一样,可惜没有胡子,只得双手抱胸或是拿出一手摸摸嘴唇。
唐僧启奏道:“贫僧乃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差来拜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佛求取真经者,路经宝方,不敢擅过,有随身关文,请验方行。”
那国王闻言大喜,传旨教宣唐朝圣僧上金銮殿,安绣墩赐坐。
唐僧独自上殿,先将关文捧上,然后谢恩才坐。那国王将关文看了一遍,喜道:“似你大唐王有疾,能选高僧,不避路途遥远,拜我佛取经;寡人这里和尚,专心只是做贼,败国倾君!”
唐僧闻言合掌道:“怎见得败国倾君?”
国王道:“寡人这国,乃是西域上邦,常有四夷朝贡,皆因国内有个金光寺,寺内有座黄金宝塔,塔上有光彩冲天,近被本寺贼僧,暗窃了其中之宝,三年无有光彩,外国这两年也不来朝,寡人心痛恨之。”
唐僧合掌笑道:“万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贫僧昨晚到于天府,一进城门,就见十数个枷纽之僧,问其何罪,他们道是金光寺负冤屈者。因到寺细审,更不干本寺僧人之事,贫僧入夜扫塔,已获那偷宝之妖贼矣。”
国王大喜道:“妖贼安在?”
唐僧道:“现被小徒锁在金光寺里。”
那国王急拿出皇金令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
唐僧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
国王道:“高徒何在?”
唐僧用手指道:“那玉阶旁立者便是。”
国王见了,大惊道:“圣僧如此丰姿,高徒怎么这等相貌?”
孙大圣听见了,厉声高叫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俺老孙长得丑,但也有些能耐,不然如何捉得了妖贼?”
国王闻言,回惊作喜道:“圣僧说的是,是朕有眼无珠,只要获贼得宝归塔为上。”于是再下令当驾官教锦衣卫好生伏侍孙悟空去取妖贼来。
却说那当驾官领命,即备大轿一乘,黄伞一柄,锦衣卫点起校尉,将孙悟空八抬八绰,大四声喝路,径至金光寺。惊动满城百姓,无处无一人不来看孙悟空及那妖贼。
猪八戒沙和尚听得外面喧哗,只说是国王差官,急出迎接,原来是孙悟空坐在轿上。猪八戒当面笑道:“哥哥,你得了本身也!”
孙悟空下了轿,拉着猪八戒道:“我怎么得了本身?”
猪八戒道:“你打着黄伞,抬着八人轿,却不是猴王之职?故说你得了本身。”
孙悟空道:“且莫取笑。”赶紧解下两个妖物,押见国王。
沙僧道:“哥哥,也带着小弟去看看。”
猪八戒对沙僧道:“你得在此看守行李马匹。”
那枷锁之僧道:“爷爷们都去承受皇恩,我们在此看守。”
孙悟空道:“既如此,等我去奏过国王,却来放了你们。”
猪八戒揪着奔波儿灞,沙僧揪着灞波儿奔,孙悟空依旧坐了轿,摆开头搭,将两个妖怪押赴当朝。须臾至白玉阶前,对那国王道:“那妖贼已取来了。”
国王遂降龙椅,与唐僧、刘晨及文武多官同目视之,那怪一个是暴腮乌甲,尖嘴利牙;一个是滑皮大肚,巨口长须,虽然是有足能行,但一眼就能看出本象。
国王问道:“你们是何方贼怪,那处妖精,几时侵吾国土,何年盗我宝贝,一共有多少贼徒,都唤做什么名字,从实一一供来!”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朝上跪下,颈内血淋淋的,也不管疼痛,供道:“三载之外,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帅领许多亲戚,住居在本国东南,离此处路有百十,潭号碧波潭,山名乱石山;那万圣龙王生女多娇,妖娆美色,招赘一个九头驸马,神通无敌,他知你塔上珍奇,与龙王合盘做贼,先下血雨一场,破了宝塔舍利佛光,后把舍利偷走,如今照耀龙宫,纵黑夜明如白日,那公主也施能耐,寂寂密密,又偷了王母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我两个不是贼头,乃龙王差来小卒,今夜被擒,所供是实。”
国王道:“既取了供,如何不供自家名字?”
奔波儿灞道:“我唤做奔波儿灞,他唤做灞波儿奔,我奔波儿灞是个鲇鱼怪,他灞波儿奔是个黑鱼精。”
国王即下令教锦衣卫好生收监,传旨道:“赦了金光寺众僧的枷锁,教光禄寺排宴,于麒麟殿上谢圣僧获贼之功,议请圣僧捕擒贼首。”
光禄寺即备了荤素两样筵席,国王请刘晨与唐僧四众上麒麟殿叙坐,问道:“圣僧尊号?”唐僧合掌道:“贫僧俗家姓陈,法名玄奘,蒙君赐姓唐,僧号唐三藏。”
国王又问:“圣僧高徒何号?”唐三藏道:“第一个名孙悟空,第二个名猪悟能,第三个名沙悟净,孙悟空乃是以前之名,悟能悟净乃南海观世音菩萨起的名字,因拜贫僧为师,贫僧又将孙悟空叫做孙悟空,悟能叫做猪八戒,悟净叫做和尚。”
国王听完,见刘晨仙风道骨,于是问道:“仙长又是何方神圣?为何与圣僧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