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皖南目前周边部署的第三战区部队來看主要以中央军和川军为主虽然部分部队是所谓的杂牌部队但是整体看來战斗力并不弱尤其其二十五军是中央军战斗力在中央军中也属于上等其装备也属精良所属的两个师中有一个师是全部的法式装备”
“而原属川军的五十军两个师是川军精锐战斗力和装备在川军之中属于一流在加上东部的日军也部署了重兵封锁长江沿岸皖南的形势可谓相当的复杂从目前看无论选择那一条路北撤都不会很顺利”
“尤其是目前第三战区的精锐都集中在皖南的周围从这个举动我们应该品尝出其中的一丝异味无论我们选择哪条经过第三战区撤退的路线都有可能遭遇到其重兵合围我们必须要做好打过江的准备”
“我建议在新四军军部北撤之前必须通过合理的斗争以便争取老弱病残以及非战斗人员先行撤退尽量减少部队之中的非战斗人员以便部队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北撤时的意外事件发生”
“同时新四军军部的联络手段要加强各部队尽量要多配备一些电台以便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以保证其最高军事指挥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的调整部署这是此次北撤的关键所在一旦出现部队指挥不灵相互无法策应的局面才是兵家大忌”
“虽然中央力争和平解决新四军军部北渡的路线而且国内和国际的舆论都不希望此时爆发内战但我仍然要建议无论是选择通过第三战区防区还是选择通过日占区都要做好打的准备”
“至于在撤退路线的选择上以及撤退的方式上我刚刚说过洠в械鞑槿ň蜎'有发言权只有通过实地调查我才能做出最佳也是最准确的判断所以我希望中央能够批准我去皖南实地走一趟”
“还有我认为无论是在大的形势还是周边情况來看新四军军部北移已经绝对不能在拖延下去了国民政府一向指责我们不服从指挥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下去整个国内的舆论将会对我们非常的不利”
“而且从皖南周边的态势來看在新四军主力已经在江北展开在苏南除了江南指挥部所辖的三千多人之外周边已经无有利部队策应事实上将皖南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已经不是很合适所以我建议新四军军部应该尽快加速北撤”
“各位首长很多都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对于有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性格应该都很清楚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尤其要做好硬拼的准备以免在遭遇到意外的时候出现措手不及”
“如果中央首长认为皖南这个战略支撑点不能轻易的放弃我看完全可以留下一个团的部队由游击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指挥就地坚持斗争以便于苏南部队形成犄角之势起到相互掩护的作用”
“就算真的撕破脸皮我们的损失也可以小一些在皖南地区我们无论是兵力和装备都处于三方之中最为劣势的一个一旦撕破脸皮在江南特殊的地形与复杂的敌情面前援军很难及时赶到的情况之下我们将会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所以我认为皖南之军部必须要加速撤退而且这个决心越早下无论是在舆论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甚至在政治斗争方面都对我极为有利否则一旦日伪军以及第三战区完全的封锁各个渡口我们的北撤之路将彻底的被封锁”
“尤其在日军目前在长江上军事实力相对仍旧强大的情况之下一旦军部北撤的消息和路线被日军获悉我们依靠木船很难逃脱机动能力很强的军舰堵截的运行速度慢几乎洠в谢鹆ρ诨さ哪敬诔そ砝慕嫔显蚝苣延刖⒍钥拐庖彩俏以谌ツ昵锛菊揭壑形裁匆虻粑甭暇蟛湃舷伦髡降脑颉
“单凭木船在无炮火优势甚至兵力对比也处在劣势的情况之下我们想要全军顺利渡江基本上洠в腥魏蔚目赡芏站ぴ诔そ叵叩谋Σ唤鼋鲇写笮途⒒褂惺颗哟笸币哺恿榛畹呐谕贤蛉说牟慷硬皇羌赴偃送刀稍谌站こそ⒍拥难燮ぷ拥紫挛颐且冻龆嗌俅邸
杨震的话音落下包括主席和总司令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愣相对于中央对国际形势可能会带來的压力而对皖南的事情显得有些乐观相比杨震却断言要想顺利的撤退的过江必须要做好作战准备
这个分析杨震说的详细只是对于他的这个分析很多人却都不是很认同毕竟大敌当前就算装样子给外人看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轻易的撕破脸皮就算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也是如此
听罢杨震的想法主席沉默良久才道:“杨震同志你认为某一方面会不顾大敌当前的态势冒着因为进行内战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谴责削弱全民族的抗战力量而对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动手”
对于主席的反问杨震摇了摇头道:“主席一旦真的动手我们在舆论上并不见得真的占优势在目前国民政府掌握着政权的上层建筑情况之下双方起冲突的时候舆论的板子很有可能会落到我们的身上”
“目前无论是十八集团军还是新编第四军都还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列表上公开的番号前面也都要加上国民革命军几个字而新四军更是直接在第三战区的编制表上至少在名义上还归属第三战区指挥”
“对于任何一支国防军來说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一旦双当起了冲突一个不遵号令不服从统一指挥的大帽子就会被扣到我们的头上甚至会公开宣布我们为叛军在此全民族抗战的时候之前饱受国家分裂军阀混战之苦的国民对不服从命令的军队感情上很难接受”
“我看了一下这些天中央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及新四军的通报国民政府要求新四军北撤的命令已经公开很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军事统帅机关对自己属下的军队哪怕是名义上的军队下这样的命令很正常至少在一般的老百姓看來”
“新四军不服从命令北撤尽管原因很复杂但是对于一般的老百姓來说一个不服从军令破坏抗战期间军令统一的大帽子就足以压下所有的舆论影响也就是说目前的舆论的优势并不在我们这边原因很简单你新四军不服从军事统帅的命令就是叛军一个国家的国防军剿灭一支叛军那太正常了”
“所以我认为一旦双方真的动手舆论并不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而且在如今国民政府掌握着大部分舆论的情况之下我们在喉舌上也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主席如果战事真的爆发我们很可能会在舆论战中失败”hotzww;提醒您注意眼部疲劳。
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伞()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听罢自己这些话后,脸色多少有些阴沉的主席,顿了一下还是坚持的道:“这样一来,如果第三战区乃至国民政府真的有对新四军下手的决心,他们不会太顾及舆论的影响。”
“毕竟他们目前还掌握着政权的上层结构,对于大的舆论方向还是有相当制约的。在国际上他们还代表着中国。而没有了舆论的制约,在目前整个中日战场上显得很平静,日军目前并无大的攻势的情况之下,我看不出有什么会影响他们下手的决心。”
“而对于皖南以及苏南地区的日军来说,虽然不见得与第三战区联手,至少不会公开的联手。但为了消灭新四军这个心腹大患,他们很有可能在整个战略上形成一个默契的配合。因为相对于擅长正面作战的日军来说,新四军的游击战术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更多。”
“如果第三战区能消灭掉新四军这个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多麻烦的部队,虽然不会公开与日军方面联手,更不会主动与日军配合。但最为最大受益方的日军,会很乐意在战略和战术上给予一定的配合的。”
“虽然出于民族大义,第三战区不会与日军联手。但对于一向嗅觉敏锐,情报灵敏的日军来说,只要中国军队方面有任何的异动,他们都会很快有所反应。而任何削弱中华民族反抗力量的事情,他们都会很乐意做的,也会很乐意推波助澜的。”
杨震说完这番话后,便闭上了嘴。在后世尽管这场同室抄戈的事变中的谜团还有很多未能解开,事变的起因和过程也显得很微妙。但是有一件事情杨震却是知道,在是事变发生后的舆论战中,很明显是掌握着国家机器的国民政府占了上风。
在国际舆论上,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但相对来说并不是算大。即有影响到国际,尤其是美国人的看法,更没有影响的其对华军事、经济的援助。对于美国人来说,其战略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拖住日本人,不爆发全面内战,他们才不会管中国人自己人之间偶尔的兵戎相见。
杨震说完这番话后,主席一声未吱。只是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的吸烟。良久主席才看着杨震道:“杨震同志们如果此次北撤由你全权指挥,你能不能保证将现在四面受敌的新四军军部安全的带出来?”
主席的反问,让杨震沉默了一下后道:“主席,我不敢保证将整个新四军军部完完整整,一个人都不丢的全部带回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兵一卒都不损失的将整个军部完完整整的带回来。但是我可以保证将军部大部分人员安全的带到江北。不过,我建议此次北撤,还是让叶挺同志全权指挥的为好,我可以协助他进行工作。”
杨震看了看主席的脸色,虽有犹豫最终还是道:“主席,在北撤的过程之中,我认为应该排除一切的干扰,由叶挺同志全权指挥军事。其他的一些指挥员,可以负责与第三战区进行交涉。”
“叶挺同志政治坚定,军事素养极高,早在北伐时期便是一员虎将。我认为应该给与相应的军事指挥权。在战场之上军事指挥权,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否则一旦出现军政不合,将是兵家大忌,甚至很有可能会引起指挥混乱,造成本可避免的损失。”
杨震话里的排除一切干扰究竟是什么意思,杨震相信主席很清楚,在座的中央其他首长也很清楚。杨震提出给予实际上已经处于被架空状态的那位新四军军长以实际指挥权,也就意味着希望中央能够施展铁腕解决新四军中存在的问题。
只是杨震的话,主席并未做回答,却是有些转移话题道:“杨震同志,从延安到皖南大部分的路线都在敌占区。一路上要穿越日军大大小小的封锁线,安全先不说,通讯联络也相当的不便。如果东北方面有什么异常,中央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联络上你。”
“而要是绕路经过重庆,通过国统区又耗时太多。而且从延安到皖南上千公里,等你抵达皖南的时候,形势恐怕又发生了变化。你即使现在就出发,等赶到皖南的时候也要到年底甚至明年年初。现在的局势多变,很有可能会来不及。”
主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不是不批准他去皖南,实在是两地相隔千里。而且一路上大多要经过日占区的情况之下,安全问题和通讯联络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对于主席的忧虑,杨震笑了笑道:“主席、老总,怎么以最短的时间赶往皖南,我考虑过了。我们与驻洛阳的那位一战区司令长官关系还是很融洽的,而洛阳本身就有一个机场可以作为飞机的临时备降加油点。”
“而且,从皖南的地形来看,修建一个大型的机场不现实。但是修建可以临时起降一架飞机的野战机场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动员充分,我想在短时间之内还是可以办到的。我们与皖南有电台联络,可以临时作为导航使用。最关键的是,我想通过一战区,弄到从洛阳飞往皖南的航线图也并非什么难事。”
“我乘坐一架飞机,不带护航战斗机。单机从延安先行飞抵洛阳加油,然后从洛阳直飞皖南。单机飞行,目标小不容易引起日军方面的注意力,而沿线国军又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加上c四七运输机的高空性能,我想安全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皖南方面修建机场实在有困难,在飞机抵达皖南之后我可以跳伞抵达新四军军部。我曾经专门学习过跳伞,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我可以在三千米以下的空域安全着路。我的两个警卫员,也曾经学习过跳伞。”
“不过我还是希望皖南方面能够抢修一个临时机场,以便我们对皖南进行一定的补充。尤其是弹药以及部分新四军急需的物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空运对其进行大批的补充。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我们还可以将某些人直接动用飞机运回延安。”
“我这次来延安,除了带来部分补充中央的经费之外,剩余的物资全部都是弹药和装备。我们可以利用空运,为新四军补充一批弹药和轻重机枪,尤其是装备数量最多的七九口径子弹,以增加其应付意外局势的能力。
对于杨震的这个想法,主席点上一支烟狠狠的吸了一口,沉默了好大一会才道:“这样,杨震同志你先回去休息。你的提议中央还要研究一下,暂时不能马上的答复你。你现在可是中央的宝贝,身上担负着整个东北战局的安危,中央不能轻易的让你冒险。”
“不过对于皖南的局面,你还是要继续的了解和研究。并尽快的拿出一整套的实施方案来。等中央研究有了结果,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你。同时你也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你放心,你的建议中央会仔细考虑的。”
对于主席的这个即是预料之中,又是预料之外答复,杨震并没有表示任何的意见。在眼前皖南形势极为复杂的情况之下,这个决心并不是单凭自己几句话就可以下的。这件事情关系到两大战略区的前途。中央慎重考虑,也是正常的。
杨震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向在座的中央首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离开了主席的办公处。对于中央究竟会不会同意自己去皖南,如果同意自己去,自己究竟以何种方式去,杨震倒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杨震知道自己的话,明显已经让主席心动。之所以还未直接表态,只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一战区那位司令长官与我军关系相当密切,飞机在洛阳加油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以中央的情报工作能力来说,搞到从洛阳到皖南的航线图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即便不带护航战斗机,选择最短的路径从日占区直飞皖南,一路上的安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c四七运输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在八千米左右,而这个高度是日军一般战斗机无法飞到的地区。安全性不用考虑太多。
唯一的顾虑是从延安直飞皖南后,返回的时候剩余的油量恐怕无法维持飞机安全返航。c四七运输机其最大航程在两千三百公里左右,加满油从延安直飞皖南的飞行是足够了。但是返航时候油料就很难维持到延安。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可没有可供加油的油料。
杨震回到自己的住处后,打开地图将自己后世所知道的皖南事变中的一些细节,尤其是新四军军部北撤路线的选择,以及第三战区调集的兵力方面标准了地图上。又一次仔细的分析了第三战区整个兵力部署以及所辖兵力的装备、实力。
在又一次对三条路线的优劣以及周边的敌情进行仔细分析后,杨震却是暗中摇了摇头。说实话,杨震对这三条路线都不是太合意。但对于目前已经是四面楚歌,孤悬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来说,却是没有其他的路线可以选择。
沉默良久,也没有选出其他更好路线的杨震将红蓝铅笔往地图上一丢。想了想将护送自己来延安,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