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久性的损失。

    这位一向以果断、胆大著称的海军少将,决定利用现在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的机会,集中剩余的兵力向祁口滩头撤退。至于陆军那边,让他们自己去考虑下一步怎么走吧。这次海军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没有必要在为陆军流血了。

    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之中,因为自己指挥的雾岛号战列舰被美国海军击沉,被陆军打捞上岸之后,曾经在瓜岛与陆军一起啃过蛇、蜥蜴,甚至是自己人伤兵和美军俘虏。知道南太平洋岛上残酷性的这位老兄。

    在回国任职从横须贺镇守府附,调任舞鹤镇守府人事部长的时候。曾经因为现任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大将视察时做样子,外加多少有些摆谱而大动肝火,当着海军大臣的面破口大骂。让那位堂堂的海军大臣,现任海军大将连台都下不来。

    尽管海军相当多的高级将领,因为这位海军大臣对陆军,尤其是那位身兼三职于一人的首相过于迁就。几乎是无条件服从,有些丧失海军尊严,而私下称之为东条裤腰带。但当着海军大臣的面,公开骂出来的恐怕只有他一个人。火气上来的他,就连自己海军最高长官都照骂不误。

    甚至与自己同期同学,担任舞鹤镇守府参谋长高木惣吉少将一起,私下一直在嘀咕,想要以海军在舞鹤镇守府的力量,干掉陆相和陆军高层,以便早日结束战争的事情都干出来的他,那里会在乎陆军那些乡巴佬的想法?

    他要是下定决心撤退,就是那位被他骂的一头狗血的海军大臣亲自来电,恐怕也制止不住他的决心。这位老兄一向就是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丝毫不给自己留退路的人。否则也不会当着一群中将、少将的面,对着海军实际上的最高指挥者破口大骂。

    此次日本海军出动的陆战队,虽说只有一个加强大队级别的特别陆战队。但因为出动了海军仅有的一个战车联队,所以海军方面在指挥上还是相当重视的。特别派出了一名少将级的军官,指挥此次登陆作战。

    只不过选来选去,可用的人选并不多。虽说横须贺海军联合特别陆战队已经完成扩编,但是司令官却是中将级别的。让一个中将司令官,去指挥这么一点登陆兵力去配合陆军作战,这明显在陆军面前有些过于丢人了。

    要知道陆军指挥此次登陆作战的四十三军司令官,上月良夫也不过是一个中将。人家一个中将指挥两个步兵师团,连同加强和配属的兵力四万多兵力。另外两个师团长,手下也各自有近两万兵力。

    海军派出去一个中将却只指挥一千多人,最多相当于陆军的一个联队长,也就是一个大佐的职务。这也有些太不成体统了,这样就显得海军的将军太不值钱了,海军中将成了给陆军中将打短工了。

    所以海军上下一致认为,是要派一个高级指挥官。但这位中将司令官是绝对不能去的,海军实在丢不起那个人。就连一向紧跟首相身后,一贯讲究维护首相权威的那条裤腰带一样海军大臣,也绝对不同意海军选派一名中将去指挥。

    但这次毕竟是海军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步坦协同,参加地面大型作战,又要与海军舰艇协同。派出大佐一级的军官,很难满足对一些问题的协调和总结。可从别的陆战队之中,抽调少将一级的司令官,又显得有些不太合适。

    毕竟出动的兵力,是横须贺联合特别陆战队的一部分。换了别的镇守府抽到人去指挥,这让横须贺镇守府方面,又有些下不来台。日本人表面谦卑,实际上比谁都要面子。结果选来选去,担任舞鹤镇守府人事部长的这位岩渊三次少将被选中。

    这位岩渊三次少将虽说不是横须贺镇守府的人,但是毕竟在晋升少将调往舞鹤之前,曾经担任过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部附。并曾经长期在横须贺镇守府任职,也算是横须贺镇守府的老人了。

    而且打开这位老兄的履历,那是相当的丰富。海军兵学校毕业之后,又接二连三的进入海军炮术学校、海军水雷学校、海军航空队进修过。即在海军航空队任过职,也在海军镇守府所属要塞担任过参谋、警备队长,还担任过练习巡洋舰舰长,以及雾岛号战列舰舰长。

    这位老兄虽说没有读过日本海军大学,但即训练过新兵,又担任过海军舰艇的炮术长。即担任过海军航空队附,也干过镇守府的要塞参谋,可谓是地面、海上、空中三栖型人才。只是因为没有读过海军大学,所以只能在下面调来调去,一直未在海军省或是军令部任过职。

    好在海军没有陆军那么的变态,没有晋升将官那种非陆大不行的规定。只要有能力的话,海军还算是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当然一些关键的职务,比如联合舰队司令,以及最重要的几个航空舰队,镇守府的司令长官等职务,是轮不到没有海大文凭的人的。

    这位在海军兵学校毕业时,吊床号排在第十三位的老兄。在基层打熬了几十年之后,也终于晋升到了少将的职务。虽说只当过七个月的主力舰长,就因为所在的雾岛号战列舰就被击沉,调回本土转为陆上军官。

    但其履历之丰富,绝对堪称日本海军难得的多面手。日本海军选择他担任这个登陆作战特别支队的司令官,倒是也算的上慧眼识英才。当然海军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位老兄被海相亲自点名,去指挥此次地面作战是海相在瑕疵报复。因为海军之中对这次登陆不看好的人,确实是大有人在。

    只是这位被日本海军寄予厚望的岩渊三次少将,倒也没有辜负海军对他的厚望。面对着越来越不利的战局,清楚的知道如果继续在孙正庄一线固守下去,自己手下的这支海军陆战队非但无法达成海军的期望,甚至都很难熬过今天夜里。

    所以他以担任过多个要塞高级作战参谋的经验,立即决定突围向祁口一线滩头阵地撤退,再想办法撤回本土。至于向虎狼庄方向第九师团方向突围,与第九师团汇合或是说靠拢,这位岩渊三次少将是想都没有想过。

    他认为眼下同样困守在虎狼庄一线的第九师团,是此次陆军登陆作战的主力。从之前敌军一系列的部署来看,他们是打定主意所有登陆的日军,彻底的围歼在祁口战场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自己是安全突围到虎狼庄,恐怕全军覆灭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在发现抗联调整部署,将当面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坦克部队抽调走之后。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敌军,在将自己正面的坦克抽调走后,会调往那个方向的岩渊三次少将,立即当机立断决定全军向东海岸线方向突围。

    眼下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目视可探的距离也越来越短。自己剩余的这些兵力虽少,但是也相对灵活的多。敌军眼下又调走了坦克,失去了最大的机动性和最有威力的武器。完全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在敌军的包围圈上寻找出一个缺口冲出去,或是集中兵力突出去。只要能突出敌军的合围圈,那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

    并不知道他的对手,在下一步作战之中,已经给他预备了一桌丰盛火力盛宴的这位岩渊三次少将,在下定决心之后也算是雷厉风行。在给所有无法行动,但还能坐起来的伤员,每人一支步枪三十发子弹,并一挺重机枪担任掩护。

    只能躺着的重伤员,每人一枚手榴弹。不过他并未要求这些伤员,在需要的时候拉响手榴弹自爆。他给了伤员两个选择,一个是敌军冲上来的时候,可以选择投降。当然如果想要为帝国尽忠的话他也不反对,所以每人都发了一个手榴弹。

    剩下所有的还能够跑的人,都被他利用孙正庄残垣断壁的掩护集中起来,准备向东祁口方向突围。不过考虑到夜间突围可能存在的风险,他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他还要等待一个适合机会的到来。

    他要等待敌军从自己正面调走的坦克集群,被敌军全部投入到虎狼庄一线之后再行动。否则自己强行突围的时候,会被敌军反身追上的坦克一口全部给吃掉。在这一马平川的地形上,人腿是跑不过坦克的。这次作战海军为陆军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陆军也该报答一下海军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 
只是岩渊三次少将不清楚,眼下正在准备最后一博的人,并不止他一个人。就在他做好全力突围的准备时,在他对面的抗联的阵地上,也做好了最后攻击的准备。杜开山增调的炮兵,也已经全部都部署到位。只等着一声令下,便要对当面日军仅存的阵地,来上一场钢铁大雨。

    但让已经做好最后准备部队纳闷的是,这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子弹、炮弹都已经上膛,火箭弹也送进了发射管里面,可攻击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而在经过两个小时的等待之后,总攻击的命令非但没有下达。却接到了取消所有的炮击行动,将强攻改为将困在孙正庄内的命令。

    接到这个命令,负责一线指挥的该团长被搞的一头雾水。这前几道命令,从前指到师里面,还因为自己进展不畅,将自己骂的够呛。命令自己务必在今天午夜之前,干净彻底的将孙正庄一线残敌解决。怎么这到了最后的关头,命令却又突然取消了?

    这位被最新命令,搞的大惑不解的团长,直接给自己的师长挂了一个电话,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更让他迷惑。他的师长在电话里面清楚的告诉他,原有命令撤销正确,但在新命令下达之前,要求他们即不能让孙正庄一线的敌人跑了,但也不能让这股日军都死光了。

    至于原因是什么他就暂时先别问了,因为他这个当师长的也不清楚。而孙正庄战场下一步怎么打让他等待命令,在新的命令下达之前先困住那里的日军。不过他的师长虽说没有告诉他命令取消的原因,但是在电话里面也清楚的告诉他。这是总部传来的命令,必须要严格的执行。

    放下手中的电话,知道自己师长性格的这个团长,也只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将原定的攻击计划全部取消,将部队从攻击态势改为围困态势。不过多了一个心眼的他,在孙正庄东面日军可能突围的路线上做了一些准备。

    没办法上级明确要求,即不能把这些日军拼光了,也不能让他们跑掉。这么一个古怪的命令,让这位团长感觉实在是有些棘手。但抗联战时对上级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个纪律,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暂时不能将这股日军,彻底的消灭掉这一点倒是好办,集中兵力困住他们就是了。但是即不能让他们跑掉,又不能让他们死光,这一点可就难办了。要是孙正庄一线的日军强行突围,那自己拦还是不拦?

    不拦着敌军就跑掉了,自己是违反了命令。可要是强行阻击,这仗一打起来谁能控制好度?鬼才知道会不会搞不好,一不留神将剩下的那点日军给彻底解决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想办法动动脑子,让这股日军老实的在这里待着。

    只是在这种命令之下,能给他运用的手段也并没有太多。他只是在孙正庄以东的方向,在照明弹的照射之下,在日军观察哨能看到的地方,埋设了成批的地雷,将孙正庄向东、向南突围的方向布满了雷区。

    外加光明正大的让日军看到,自己从正面抽调了两个连开到孙正庄以东的地方设伏。也就是明白的告诉孙正庄内的日军,你别想着突围了。老子在你可能突围的方向,已经做了详细的准备。你要是从这个方向突围,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如果你还想活着,就老实的在孙正庄内待着。为了在日军做出反应之前,争取完成雷区的部署。甚至在某些地段,将装满地雷的直接箱子打开,利用中吉普车直接将压发地雷成箱的倾倒在前沿。

    他这一手做法,将他对面的岩渊三次少将也给搞糊涂了。敌军在孙正庄以东部署了这么大片的雷区,并向东调动兵力,就是为了阻击自己突围这一点他很清楚。但是就在自己眼皮子,这么光明正大的布雷、调动兵力,是不是有些不太正常?

    他们将相当一部分的地雷,就这么直接明晃晃的扔到地面上,基本上发挥不了太多作用的做法。这是在警告自己,还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总不能是怕自己突围,突击布设雷场吧。就算突击布设雷场,可也没有这么做的。

    在孙正庄一线的抗联团长这个举动,还真的吓唬住了这位岩渊三次少将。而抗联的始终没有进攻,相对南面虎狼庄一线密集的枪炮声,孙正庄一线异样的沉寂,让摸不清楚当面对手真正意图的他,再加上当面的成堆地雷,以及不断打过来的封锁炮火,也只能让他暂时放弃突围的想法。

    开什么玩笑在即没有工兵扫雷,也没有足够的炮火可供扫雷。只能靠人硬蹚雷区的情况之下,就这么点人恐怕连雷区都突不过去,就得全军被炸飞。无奈之下的他,就只能在孙正庄一线与对面的抗联部队,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儿的,在孙正庄一线对峙着。

    当然这位被唬住的岩渊少将,并不清楚在他预定突围路线上被布设的那些地雷,有三分之二都没有安装引信。也就是说这些地雷之中,有一大半是吓唬人的。别说踩上去,就是踩上去在蹦几下也不会爆炸。没有安装引信,那就是铁疙瘩一个。用来砸人倒是没有问题,但是用来炸人可就不行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安装引信原因很简单,地雷这玩意布设简单,可战斗的清扫却是一个始终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抗联自己制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各种反步兵地雷。杀伤力倒不算大,可被炸中就是一个残废。

    那个团长又不是脑袋有病,在进攻战之中布设太多的雷区,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不仅挡住了自己进攻的路线,还给战后打扫战场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因为按照抗联的要求,在本土作战所有的雷区,都要有详细的雷区地图。

    在作战完毕之后,第一时间就要将雷区清理完毕。现在自己处于绝对的优势,也成进攻的态势。布设太多的地雷,那是给自己找麻烦。至少战后收拾雷场,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这渤海平原的人口密集区,留下一枚未爆或是未被扫清的地雷,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抗联研制的各种反步兵跳雷、绊发雷、压发雷和定向雷,一向都是日军进攻时候的噩梦,也是日军排雷工兵的梦魇。甚至出现过一个日军中队发起进攻,在雷区被炸的全部伤亡情况。而日军工兵基本上对抗联的各种地雷束手无策,经常在排雷的时候被炸的自身难保。

    只是抗联制造的各种地雷,的确在作战之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可这抗联自己清扫起来,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雷区的布设,尽管上级要求一向在埋雷的时候,要求制定详细的雷区地图。在战斗结束之后要至少清扫三遍,以保证雷区之内,不留任何的隐患。

    可就这样还发生过旧战场残存的地雷,炸死炸伤老百姓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电木制造的四零式反步兵地雷,排除起来相当的困难。这些地雷虽说直接致命的不多,但踩上就是一个残废。在这人烟密集的渤海湾,一次性布设太多的地雷,那真的是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他在布雷的时候,采取了半真半假的办法。在他所布设的雷区之中,只有日军眼皮子底下抛射的那些是真的,剩下的全部没有安装引信的空壳地雷。不过他的这个办法,还真的将岩渊三次给唬住了。直接让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