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城不仅要打,而且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拿下来。但考虑到天津这个华北最大的工商业重镇,城内的大量工厂以及几十万百姓的安全。杨震在下达攻击令的同时,还加了一道命令,在城内作战严禁使用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

    在居民区以及工厂区作战,严禁使用除了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之外所有的火炮。要尽可能的保障将这座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内的大量工厂完整的回到中国人的怀抱。如果有可能,要尽可能的将日军主力歼灭在城外。

    接到杨震的命令,负责指挥天津战场的陶净非。利用之前已经逐步肃清天津外围的态势,集中五个师的兵力。在总部加强的一个重炮团,以及坦克部队的掩护之下,对天津城发起了总攻击。

    但固守天津的日军,依靠多年修建的牢固工事拼命的抵抗。攻击部队每前进一步,都要遭遇到日军疯狂的反冲击。尽管外围日军大部分已经肃清,但是面对着日军的顽强抵抗,攻击作战打的还是异常的艰苦。

    相对于天津战场打的异常艰苦,在冀中战场战斗也打的并不畅快。杜开山虽然已经将六十四师团残余部队,压缩到滹沱河一线。并在围追堵截之中,尽可能的削弱了六十四师团的实力。但六十四师团残部,依靠日军特有的惯性和韧性,还是在拼命的顽抗。

    原本杜开山是准备想要将其困在滹沱河岸边,采取以围困为主。日军六十四师团残部,虽说逃脱了自己的合围。但从俘虏的日军战俘口供,以及日军战死的尸体和遗弃的物资来看,该师团余部已经粮弹两缺。

    每人平均每天只能下发二十发子弹,只能吃一顿饭。医药和其他的物资奇缺,伤兵连绷带都已经没有。所有的后勤补给,几乎已经全部断绝。即便在河间战场,大部分时间之内都要抽调出部分兵力,下去征集粮食,也就是说明抢才能勉强维持作战的最低补给。

    在活动范围更大的河间战场都如此,现在已经将其围困在滹沱河北岸巴掌大的,连一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没有的狭小地域之内,日军就算想要抢也没有地方去抢。杜开山认为六十四师团仅剩的这点兵力,实际上已经处在崩溃边缘。守着河边这水虽说不缺,可没有粮食他们还能坚持几天?

    只要困上他们几天,不用打他们自己就饿垮掉了。这样时间虽说拖长了一些,但可以你最大的限度的减少伤亡以及弹药的消耗。现在整个冀中战场,虽说依托富裕的冀中平原,粮食已经不用在从东北千里迢迢转运过来。

    但是整个冀中,能够解决的补给只有粮食。其余的弹药、油料,都还需要东北转运。总部和一号,在冀中战场投入这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每天所需要的油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消耗,这对于缓解后勤压力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至少可以节省部分弹药,用到其他的战场上去。所以杜开山原来的计划,还是认为将这个六十四师团残部困死在滹沱河北岸,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比较合适。只要封锁住日军突围路线,切断滹沱河南岸日军接应的路线,六十四师团剩下的这点兵力就不会翻起什么大风浪。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 
杜开山当初的决心是以一部兵力,在上游渡过滹沱河向献县迂回穿,就是为了切断滹沱河南岸日军,救援六十四师团残部的通道。同时彻底封锁住六十四师团残部,最后可能撤退的通道,从心理上彻底的打垮日军突围的希望。

    作为一名老兵,在与六十四师团这样的特设师团交手后。杜开山明显感觉出来这个六十四师团,不要说与当年的那些日军精锐师团想比。就是与去年在晋北交手的日军相比,士气与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差别。

    眼下战役已经打到这个时候,部队连续作战未得到修整,已经是异常疲惫的同时,各个参战部队因为连续作战伤亡也都很大。杜开山还是想要对六十四师团残部,打算采取围困战术,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眼下一号却下达了两天之内,必须要解决六十四师团剩下的这三个多大队的残余兵力。杜开山也只能改变原有的围困计划,下决心发起攻击。不过在战术运用上,杜开山还是仔细考虑了很多。

    作为一线指挥员,他知道部队现在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苦战,伤亡不轻不说,也已经异常的疲劳。在眼下此次华北作战已经接近尾声的这个时候,他不想再额外增加更多的伤亡,以保证参战部队的不被伤了元气。

    因为至少在目前,他还不知道日军可能存在的后续反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再解决六十四师团残部的时候,部队伤亡过大,这会影响到后续战局兵力上的投入,所以杜开山还是想以火力解决问题。

    对于他来说炮弹没有了可以再造,但是珍贵的、有实战经验的老兵一旦伤亡过大,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补充上。尽可能的保证更多的老兵生存下来,这无疑比消耗多少弹药和装备都重要。

    其实眼下原来有两个旅团四个步兵大队建制的六十四师团,主力之前在河间战场,大部分已经被解决。剩余的兵力被杜开山的坦克集群,轮番上阵撕咬的七零八落,解决在撤退的途中。

    现在被压缩在滹沱河北岸日军,只剩下三个建制已经不完整的大队,以及部分辎重、搜索等直属兵种。配属的炮兵已经基本丢光,弹药也所剩无几。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六十四师团所剩无几的残部,为了在杨震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作战任务,杜开山还是采取了杀用牛刀的战术。

    上来就集中了两个直属一五零榴弹炮营,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营,以及参战的两个步兵师部分师属炮兵、高炮部队。共计五个营的强大炮兵,掩护两个加强步兵团,在两个坦克营的配合之下,对日军发起全线攻击。

    不过对于坐困河岸,进退不得的六十四师团残部来说,杜开山发起的攻势,却像是解脱一样。对于已经基本上处于断粮的六十四师团,从上到下所有的官兵来说,反正都是一个死,战死也比饿死强。

    在杜开山的最后攻势发起之后,原本苟延残喘的日军,打的却是分外的顽强。甚至端起刺刀,不顾抗联攻击机群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与排炮轰击,尤其是杀伤力最大的火箭炮覆盖,整排整排的发动反击,很是有股子寸土必争的态势。

    对付日军这种无永备工事依托的阵地,火箭炮是最合适的武器。一个齐下去,威力相当的惊人。为了减轻伤亡,加快战斗进程,在对六十四师团最后的解决战斗之中,杜开山特地集中了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营。

    在加上大量的山野炮、榴弹炮,结结实实的将日军盘踞的最后地盘洗礼了一遍。在加上大量平的小口径高炮,以及不断俯冲攻击的整整一个中队的伊尔二攻击机,给六十四师团仅存的残兵败将来了一次火海战术。

    一向以自己的火海战术,对付武器装备极差中队人海战术的日军,这次真正领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火海。在撤退的时候,几乎丢光了重武器。就连轻武器弹药,也已经所剩无几的六十四师团,只能学着当年中队,用人海来对抗火海。

    只是仅剩三个建制不完整步兵大队的六十四师团残部在怎么拼命,这人海也过于稀薄了一些。尽管杨震给杜开山留下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杜开山依旧是稳扎稳打,在炮火掩护之下,采取两面对攻,一面压迫的战术。

    以两个坦克连各配合两个步兵营,从东西两面实施对攻。以一个坦克营加强一个步兵团,从正面挤压。将六十四师团残存的兵力,逐步向滹沱河岸压缩。他这是要赶六十四师团残部,在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之中下河洗澡。

    尽管六十四师团残部拼命的在抵抗,但兵力和火力相差太过于悬殊。无论日军在顽强,无论日军的军事素养在高。在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前,人力总归还是有限的。杜开山稳步的推进,一点点的将残存的日军向河岸挤压。

    密集的炮火将发起反冲锋的日军成片的炸倒,凝固汽油弹则将日军仅剩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平的双二十三毫米高炮与四联装十四毫米机枪,可以横穿整个日军阵地的程,给日军杀伤力犹大。

    尽管杜开山在火力的投入上,可谓是倾尽全力。但是在兵力的使用上,却相当的谨慎。他一再告诫前沿部队各个指挥员,在行动上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能用火力解决的,绝对不要用步兵冲锋。

    要最大限度的节省兵力,尽可能的将日军残部向滹沱河内挤压。守着天然的最佳武器,何必要损失自己的部队?让滹沱河的龙王爷去收拾这些畜生,在杜开山看来是无疑最好的一个选择。

    按照杜开山的部署,前沿各个部队虽缓慢,但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却坚定的将战线向前推。成批的炮弹,在日军阵地上打出一道道火墙。日军的反突击在抗联的炮火之下,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根本就无法靠近抗联的冲锋部队。

    面对抗联的火海攻势以及碾压战术,坐困死地的六十四师团束手无策。虽然拼命的抵抗,但随着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抵抗的力度却是越来越弱。无论六十四师团残部抵抗意志再坚决,但在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前,还是显得如此的脆弱。

    在杜开山出动的坦克反复冲击之下,六个小时的激战过后,六十四师团残部最后的抵抗意志最终崩溃。被炮火和三面冲上来的抗联步坦合成集群,挤压的无路可退的日军。也顾不上眼下正处于天寒地冻的季节中,滹沱河的河水有多么的冰冷。

    不顾一切的跳进河中,试图游过滹沱河脱离这片恐怖之地。在六十四师团残部的最后残存兵力眼中,此刻河面上还漂浮着浮冰的滹沱河,成了他们唯一可以逃脱这片死亡地带的道路。

    但正值华北平原一年之中最冷季节之中的滹沱河,明显是相当不欢迎这些异国的豺狼。跳进河中以躲避炮火的日军,无论水性再好但也在转瞬之间,也便被冰冷的河水冻得僵硬,随即便被炮弹掀起的巨大水花压到河底。在水花平息之后,又再一次浮到了水面上。

    滹沱河此段河道的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日军的尸体。这些尸体随着河水缓慢的流动,逐渐的漂向了下游。在在滹沱河与葫芦河交汇子牙河下游,还未被炸开的冰层处,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一起。沙河桥以上的河道处,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

    尽管此次战役结束后,为了避免如此数量居多的尸体后污染河道,形成大面积的传染病。在抗联卫生部门的要求之下,冀中的地方政权,多次组织人打捞和掩埋,以避免形成水体污染。

    但顺水被冲下去的尸体实在太多,有的尸体甚至随着滹沱河汇入子牙河,又顺着子牙河一直被冲到了天津。战后十几年之内从战场直到下游,滹沱河这段河道与下游子牙河中的鱼,是再没有人敢吃。几十年后河道之中,还不时的发现头戴日军制式钢盔的白骨。

    精神彻底被打的崩溃的日军,除了大部分或是直接被炮火撕扯成碎片,或是被凝固汽油弹烧烤城黑炭,以及直接去了滹沱河龙王那里作客之外,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投降现象。甚至有大半个日军步兵中队,在中队长的带领之下成建制的打起了白旗。这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

    整个六十四师团的高级军官之中,除了六十四师团长和他的参谋长,因为师团部所在的简易隐蔽部,被一发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弹命中而无一幸存之外。两个旅团长一个在六十四师团撤退行动中,被抗联追击部队的坦克连同他的旅团部碾压成泥。

    另外一个旅团长,则在最后一场战斗之中重伤昏迷被俘。两个旅团的八个步兵大队长,全部被击毙无一幸存。整个六十四师团参战的兵力,除了留在滹沱河南岸的部分工兵和辎重兵之外,基本上全军覆灭。

    师团所有的高级军官,也无一幸存或是逃脱。也就是说内山英太郎在冀中战场,现在仅剩的两个师团之中的一个已经被围歼。而在杜开山对六十四师团残部施虐的时候,援军始终未能接近献县,距离此战的战场更是还相当的遥远。

    该师团在行进的时候,遭遇到抗联空中火力拦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内山英太郎的私下要求之下,刻意放慢了行进速度。对于内山英太郎来说,当接到滹沱河战场上的杜开山攻击开始的报告。

    以及留守在河间战场滹沱河南岸,六十四师团工兵队一部非但未能成功架设浮桥,接应出六十四师团残部。自己反倒被攻占献县后,继续东进的抗联部队,合围在商家林对面滹沱河南岸之后。便已经清楚的知道六十四师团残部已经难以救出。

    所以他密令新抵达战场的这个师团,立即停止继续北上,转而向东南面衡水撤退。他不能为了两千多人的残部,还要在搭上一个新的师团。整个冀中战场上如今的战局,这个师团在北上,已经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 
没有等到杨震留给的四十八小时用完,杜开山这边已经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战斗。 而且是以极小的伤亡,彻底的完成了对六十四师团残部的解决。整个战场上从河岸到滹沱河中,到处都是阵亡日军的尸体,以及损毁的武器装备。

    这场战斗几乎已经不能称之为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杜开山做到了自己当初的设想,而且也完全按照杨震的要求,做到了规定时间之内结束战斗。只不过这个弹药的,主要是炮弹的消耗数量有些多。

    他搞出来的火海战术,让被老总指派过来观战,兼学习的渤海军区司令员和察哈尔军区两位司令员,以及重新组建后的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和政委,这几位兄弟部队的在目瞪口呆之余,也面面相窥并大摇其头。

    几位司令员都认为,面对不过两千多名日军残兵败将,这么一个打法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浪费了?要是所有的战斗都按照杜开山的这种打法,这打一场战役下来这消耗的弹药,恐怕就是天文数字了。

    不算其他的炮弹,这仅仅十几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上来就是几个齐射。短短的几分钟下去,就上百的炮弹打出去。这种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炮弹,一炮弹赶上五六个小地主的全年所得了。

    还有那种什么火箭炮弹,一个齐射下去几十炮弹就没有了。再加上山野炮、中口径榴弹炮,平射的高射炮,还有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这一场充其量就是加强团一级的战斗,上万炮弹就这么打出去了。这几个军区所有家底凑在一起,也打不起这种弹药消耗战。

    几个兄弟部队奉命观战的领导,通过这一战不仅现杜开山的这么打法,让他们实在感觉到肉疼。而且他们还现,抗联的部队在地面作战的时候,特别爱使用高射武器平射。尤其是那种双二十三毫米高炮,平射起来的威力在这种作战之中,甚至还要过一般的火炮威力。 一打就是一大串,威力极其惊人。

    不过这种高炮平射的威力的确很大,所有的土木工事都可以轻易的穿透,但是射和弹药的消耗量也一样的惊人。这种高炮他们的部队也有装备,但是可从来就没有这么用过。好家伙这一扣击键,这炮弹和流水一样打出去。那些打出去的可是炮弹,不是机枪的子弹。

    从当年参加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