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子龙刚刚说完,李东阳深思一番,也就说道:“刘瑾当权,确实有许多正直大臣,或死或贬,让朝廷损失惨重!
如今既然给刘瑾定罪,那么确实应该为他们翻案了!只是这翻案,也要考究,那些确实是冤假错案的,肯定要平反。但是过往有劣迹的,我们却要斟酌一二啊!”
“西崖公说的不错!”子龙点头说道,“我曾认识一名因弹劾刘瑾,而遭到贬黜的刑部主事,他就算是冤假错案的一种,理应平反!”
“哦?刑部主事,还弹劾了刘瑾?”李东阳闻言捻起胡须,想了想,说道,“陛下说的,莫不是龙山先生的长子王守仁么?”
“龙山先生?”子龙先是一愣,旋即又点头说道,“他倒是没有跟我说起他父亲,不过他确实叫王守仁倒是没错的了!”
原来子龙想起这为刘瑾擅权一事,而遭到贬黜的大臣,就直接想到了当初自己因安王遗失先帝画作,自己去寻找而被打落悬崖,认识的那位差点投水自尽的王守仁。
当时那王守仁虽然因为势尽而要自尽,可他身上铮铮铁骨,以及与子龙一夜交谈,感受到他满腔抱负,却让子龙对他印象极为深刻。
如今刘瑾倒台,要平反冤假错案,子龙第一个想到的,却正是这位他极为欣赏的年轻的饱学儒者。
“那就错不了!”李东阳虽然也好奇,这王守仁如何能与子龙认识,可既然子龙提起他,李东阳也是极为高兴的说道,“龙山先生王华,本是礼部左侍郎,在朝野之中,风评不错,与老夫也是交往甚深!
他的这个儿子王守仁,自小也是聪慧过人,与我也是有过接触,我一直觉得,我大明朝日后,却有他一席之地!
因此当年戴铣一案,他据理进言,为戴铣求情,惹怒了刘瑾,老夫就与王华以及诸多同僚一起,设法营救他。
那时候许是刘瑾权位还没有稳固,就以王华转任南京吏部尚书为条件,最终把他发配了贵州龙场驿完事!”
“原来这其中还有这许多波折!”子龙这才知道,原来王守仁的事情,却还有这许多内幕。只是他说起这事,是要为王守仁平反,可李东阳的口气,好似不为他平反一般。
这却让子龙心中奇怪,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他就属于被刘瑾冤枉的,是平反一类的,可是西崖公你怎么好像不愿为他平反一般?”
子龙这一问,却又是让众位知情的重臣齐齐一笑,过了一会儿,李东阳才拱手说道:“非是老臣不愿,实是那小子天生傲骨,不肯啊!”
“啊?”子龙闻言也是一愣,说道,“这怎么可能?当初”
本来子龙还准备说,王守仁当初差点因为被贬,投湖自尽的事。可话到嘴边,想到这事情不甚光彩,说了出来,却是于王守仁形象有损,因此他也就顿了一顿。
李东阳虽然不知道子龙要说什么,可他知道子龙关心的是什么,当即说道:“老臣虽然不知道,陛下与王守仁如何相识,可一直以来,老臣却对这小子倒是颇为关心。
在他被贬龙场驿之后,老臣一直想方设法,要把他带出龙场驿,重回我大明朝廷,为天下,为朝廷效力。
后来因为一件事,我与刘瑾达成私下的协议,可以调任他离开龙场驿,因此老臣就兴冲冲的差人前往贵州,准备告诉他,让他也高兴高兴!
不料,我那心腹说,王守仁一口回绝了我的帮忙,并且还说在龙场驿待得很好,还让我那心腹给我带回了一句话!”
当初王守仁因为被贬,自觉朝廷黑暗,已经了无生趣,就准备投湖自尽。子龙一直以来,虽然不曾说起这事,可对这位只见了一面的好友,倒是极为关怀。
如今能够为他平反,他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不料如今李东阳却告诉他,王守仁自己却不想离开龙场驿了!
这一下,却让子龙极为好奇,忍不住就示意李东阳把那句话说了出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虽然在与婉儿读书的时候,子龙没有学习太多的儒家经典,却也是能够体会到,王守仁说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心境。
听到李东阳转述的这句话,子龙一下子明白,这位聪慧绝顶的好友,想来是在思想上,又是更进了一步,日后的成就,却更是不可限量了。
一面为不能与王守仁促膝相谈有些遗憾,一面又是为他的成就,内心欢悦不已。此时,李东阳又是说道:“而且,他还说,既然遭到贬黜,那就应该顺势而为,既然到了龙场驿,也应该竭心尽力,为那一方百姓的福祉而努力,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句话,却是让子龙不由得一震,心中既是想笑,又是有些觉得有意思。原来当初王守仁投湖自尽,与子龙相识,进而彻夜长谈。
在那个谷底,子龙为了宽慰王守仁,让他断了轻生的念头,曾说过类似的话语。并且还说,京城的百姓的是大明的百姓,难道那龙场驿的不是么?
那时候,他只是想着王守仁能坦然面对被贬龙场驿,坚强的走下去。留得有用之身,等得刘瑾倒台,再为国效力。
不料这句安慰的话语,却被王守仁听了进去,还被当成了他在龙场驿坚持下去的动力,甚至于在李东阳已经为他求得离开的机会情况下,他依然还是要求留在了龙场驿。
想到这其中的阴差阳错,子龙也是不知该如何说才好。李东阳却也看出子龙心底的一丝想法,又说道:“不过陛下也不用太过为他担心!”
“哦?怎么?”子龙见李东阳眼里的笑意,当即也是问道。
“他这贬谪期限,也已经快要到了!虽然刘瑾在位,如果他继续这么倔下去,肯定还是继续在龙场驿待着,可是如今刘瑾已经倒台,他也就可以离开龙场驿了啊!”李东阳笑着说道。
“这样最好!”子龙不想王守仁这位满腹经纶的好友,埋没于龙场驿这个偏远一隅,可他也明白,王守仁的选择,也是没有错的,因此正是为难。如今听得王守仁贬谪还是有期限,更是已经到了,他也是高兴不已脱口而出道,“那最好,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离开龙场驿了!只是,以他的个性,如今让他回到朝廷来,其实也不好!”
“不错!”李东阳闻言也是点头说道,“他既然有此决心,现在回到纷扰的朝廷来,实是误了他的道啊!”
子龙倒不是能明白这儒家一道,但是他却明白王守仁既然真的能做到教化龙场驿百姓,那现在让他回来,确实是打断了他一腔热血。
当下子龙沉吟一番,觉得以王守仁的性格,最好的其实是先让他去基层继续锻炼一段时间再说,于是子龙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调他回来了,西崖公,你看离龙场驿近的,比较繁华的地方,缺一个父母官的,就让他先去干干吧!”
“陛下英明!”李东阳一听,心悦诚服的拱手应命道。
如今王守仁已经走上了实干亲民的道路上去,在李东阳等人看来,把他调回来,确实对他个人而言,不是很好。
但是让他继续在龙场驿待着,不说子龙肯不肯,就是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以及李东阳这些与王华交厚的人,也是不忍他这个不错的人才埋没了。
因此如何处理王守仁,倒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子龙顺口直接说了这么一个安排,一来确实能让王守仁的个人修行继续进行,让他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二来,却也是脱离了龙场驿那偏远之地,算是对王华,以及众人有个交代。更何况,繁华地方的县城,其实比起那穷山恶水的地方,更是难以管理,对他王守仁,也是一个不小的磨练。
所以子龙顺口这么一说,李东阳等人也都是眼前一亮,对这位“新的皇帝”,倒是忍不住佩服起来。
子龙眼见得王守仁的事情这般解决了,当下也是高兴不已,也就不再纠缠于这件事上,转而是说起了张太后的事情来。
在刘瑾谋逆一案之中,明眼人其实都看出来,张太后在事前,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的知情的,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她也是从逆。
但是张太后为一国之母,身份不同,如果把她拎出来,入了罪,那其中引起的连锁反应,却是让所有人都头痛。
第七百四十二章 内情()
所以众人已经决定,在刘瑾一事上,把张太后摘除,让她继续做她的太后,只是从此以后,只能在后宫之中,修养心性,不得再插手任何朝政了,也算是对她的处罚。
本来这些,子龙都已经与众臣达成了默契,也是准备如此处理。可如今从刘瑾那里,知道了自己母亲被张太后囚禁,他却就憋了一口气,一直在想,该以何种方式营救母亲。
如今与这些重臣都已经敞开了说话,事情又牵扯到张太后,子龙也是没有丝毫隐瞒,直接就把这其中的关系,都说了出来。
诸位重臣听完之后,齐齐默然,就是本来快语连珠的李东阳,这会儿也是不禁沉默了起来。
他们也都是看了出来,以子龙的意思,是想要大张旗鼓的去迎接他的母亲郑金莲,然后给郑金莲正名。
子龙为郑金莲亲子,这般做,无可厚非,实是人之常情,诸位重臣也会无可指摘。可是如果真的这么做,却又是诸位重臣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之前张太后有从逆嫌疑,他们都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约束了张太后了事。如今这件事,虽然于子龙极为重要,可诸位重臣也都是不想大动干戈。
一时间,这本来还颇为热闹的偏殿,一下子静了下去,子龙见状,虽然也明白诸位重臣的顾虑,可也是不禁有些失望。
眼见得诸位重臣一直不说话,子龙正准备揭过这事,不料高凤却抬起头来,看着子龙,脸色凝重的说道:“陛下,老臣有一件事,想要私下里与你说!”
“哦?”子龙闻言一愣,旋即明白高凤要说的,可能就是当年自己母亲的事,毕竟高凤在内廷之中,侍奉了三朝皇帝,实是当年的知情人之一。
想到要知道一些自己母亲的事情,子龙也是高兴不已,点头说道:“可以,高公随我来!”
说完之后,他又与李东阳交代了一下,就领着高凤,来到了偏殿一角。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偏殿,但较之寻常人家的房子却是大多了。
因此这里虽然只是偏殿一角,但也是有座椅的,子龙带高凤来到此处之后,屏退左右,让欧阳劲帮自己把守四周之后,才示意高凤坐下。
不料高凤恪守君臣之别,只是摆了摆手,说道:“虽然陛下只是暂代君位,但一日为君,就一日是老臣的陛下!陛下在前,岂有老臣坐的地方!”
子龙也知道高凤这样的老臣,心底的坚持,见他不肯坐下,也是没有勉强,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好!高公高风亮节,恪守君臣之礼,我倒是很佩服的!好了,闲话不说,高公单独与我相处,可是有以教我?”
“教不敢当,只是老臣也算是当年陛下与郑夫人相识相知的见证人之一,有些事,也是该告诉陛下了!”高凤抖了抖手,郑重的行了一礼,说道,“只是在说之前,老臣还恳请陛下,宽恕老臣出言无状之罪!”
“言者无罪!”子龙也是干脆利落的承诺道。
有了子龙的保证,高凤也是缓缓以他那特有的低沉嗓音,把当年弘治皇帝、张太后、郑金莲之间的事,都是慢慢说了出来。
原来张皇后是在成化二十三年的二月,被立为太子妃,十月的时候,弘治皇帝登基,正式成为了皇后。
起初,弘治皇帝与张皇后,倒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时间,在朝野之中,传为佳话,为士林所称颂,朝廷诸大臣的楷模。
期间张皇后一直无所出,以至于储位空悬,引得诸臣心中不安,竞相规劝弘治皇帝,想要让弘治皇帝再纳几个后宫。
可是弘治皇帝深爱张皇后,却是一直不答应,以至于六宫空悬,后宫颇为冷清,朝中诸大臣也是忧心不已。
事情一直到了弘治三年的时候,张皇后却还是没有身孕的迹象,而弘治皇帝的身体,又被证实了有些问题,或许会天不假年。
这一下,却让朝臣更是急躁,一个个都是规劝,其中刘健、谢迁、李东阳等内阁大臣,也是有过旁敲侧击的举动。
弘治皇帝也是担心,怕自己不幸早夭,不但让张皇后孤苦无依,甚至还让江山社稷产生动荡,因此他也有了一些念想。
张皇后也是看了出来,倒也是没有怪责,反而规劝弘治皇帝去再多纳几个妃嫔,好延续皇家血脉。
只是张皇后这么一说,弘治皇帝却觉得有些对不住她,因此倒是没有再去动这心思。本来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多半弘治皇帝与张皇后就会这般一直下去了。
可惜就在弘治三年的小年夜那一次,皇宫设宴,款待群臣。弘治皇帝高兴之下,却是喝得有些多了。
在宴散了之后,被时任皇帝贴身宫女的郑金莲,扶上銮驾,向坤宁宫而去。可也不知到底是弘治皇帝喝多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就因为这次醉酒,最终却是稀里糊涂的做下了一番错事。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张皇后知道,只会怪弘治皇帝荒唐。可是偏偏郑金莲,却一直反复说,这件事是她的错。
张皇后一气之下,也是就怪上了郑金莲,怨她勾引皇帝,要把她贬黜出皇宫。可这时候,弘治皇帝却站了出来,说是既然错已经铸成,那就暂且把郑金莲收在宫中。
如果说之前张皇后本着延续皇室血脉的想法,会同意郑金莲收为妃嫔,但现在弘治皇帝亲自开口,反而就不一样了。
本就独宠后宫数年的张皇后,却觉得郑金莲成了自己的威胁一般,一直强硬的要求贬黜郑金莲出宫。
也因为她的强烈反对,郑金莲只能是一个宫女的身份,被弘治皇帝留在了皇宫之中。而弘治皇帝与张皇后的夫妻之情,也是因为这件事,慢慢淡薄了一些。
等到子龙与正德降生,张皇后更是担心这郑金莲会母凭子贵,夺了自己的皇后之位,就与刘瑾、曹秋海一起,行下了那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当时朝中有事,弘治皇帝无暇分身照拂,等他回到后宫,郑金莲的大儿子已经被张皇后说成她自己所生,小儿子子龙,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就是弘治皇帝也不知情。
至于郑金莲自己,更是被张皇后软禁在不知名的地方,无论弘治皇帝如何逼迫,也是不能令得张皇后释放郑金莲以及那孩子。
就在宫中因为这事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宫外的郑旺却也是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竟然就说出了郑金莲的事情来,一时京城满城风雨。
朝廷之中,也是因为这件事,风言风语。张皇后更是大发雷霆,几次三番,想要直接派人,出宫处死郑旺。
弘治皇帝眼见得再与张皇后僵持下去,不但郑金莲与郑旺的性命堪忧,就是朝野也会动荡不安。
他自小就生长在一个极度动荡的环境之中,每日里担惊受怕,自然不想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江山又变成那样。
所以弘治皇帝最终妥协,与张皇后达成密议,以郑旺妖言为罪名,幽禁郑旺,只要郑旺不再说这些事,那就保他一生平安,以及接下来的荣华富贵。
至于郑金莲,弘治皇帝也是无法可想,只能逼迫张皇后发下毒誓,让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