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潮红就迅速散去,只剩下无边的苍白和凄凉,整个人似乎在风雪中微微哆嗦着。朱弦又看她几眼,将自己身上已经砍烂的袍子脱下来,递过去:“蓝熙之,穿上吧。”蓝熙之怔怔看着他递过来的袍子,这才发现自己身上还穿着那件鲜艳夺目,红得刺眼的崭新的喜服。她立刻伸手解下这件大红的外服丢在地上,换上了朱弦那件破烂的袍子,转身的刹那,眼泪忽然汹涌而出。朱弦本来是怕她冷,要她多套一件外衣,但见她飞速脱下了红袍扔在一边,只穿了自己破烂的袍子,又见她一直侧着身子,瘦削的肩膀微微颤动,似在无声的哭泣,他第一次见她哭泣,心里又急又怕,想站起身走过去,可是,刚起身,身子却晃了几晃,连声道:“蓝熙之,你怎么了?不要害怕,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一切真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一切快点成为过去吧,最好如一场梦,醒了就一点也不记得曾经发生过什么了。她转过身来,眼泪早已擦干,低声道:“朱弦,我们走吧。”“好的,先回豫州府再说。”快马飞奔,一路上都是沉默。朱弦好几番想出言安慰她一下,无奈却不知道究竟该说些什么,只是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伏在马背上,一路上,都似在无声的哭泣。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子和太后1
太子府,等候多时的魏国和大燕使者见众人空手而回,无不大失所望。大燕使者赶紧道:“殿下,情况如何?朱弦跑了?”石良玉点点头:“你们回去吧,有消息会通知你们的。”大燕使者无可奈何,只好怏怏而去。魏国的使者却并不离开。石良玉见他鬼鬼祟祟的样子,似乎有什么秘密事情,立刻对左右道:“你们先退下。”使者见众人已经退下了,才低声道:“太后在等你。”“哦?哪里?”“我在这里。”一个雍容妇人款款进来,手一挥,对使者道:“你先下去吧。”使者赶紧退去了。原来,冯太后一直微服留在邺城,得知石良玉娶的新妇居然跟朱弦一起逃跑了,又是意外又是开心,立即就赶来了。女子的心理往往很微妙,迷恋上了一个男人,常常会做出一些平素都不敢想象的出格的举动。饶是钢铁手腕的冯太后,对于这个自己迷恋了几年的男人的身体,竟也逐渐生出几分情意。见他成亲,心里微微觉得难过,竟屈身在邺城的客栈里,惆怅观望,期待能和他再共度缠绵。上次在太子府的密室被拒后,她才开始明白,这个漂亮无比的男人早已并非昔日的小绵羊,而是手握大权的赵国太子,并非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就走了。但是,心里的情欲相思堆积煎熬,一时半刻哪里平息得下来?她意志坚定,对于男女之事也有种不屈不挠的热衷,所以,一得知密报,立刻不惜再上石良玉的府邸,想借此机会好好“安慰”他一番。石良玉坐下,淡淡看一眼她盛装打扮下那张化妆化得很精致的脸。无论多么精致、多么保养,她的往昔漂亮的脸终究还是掩饰不住多年浸淫争权夺利所带来的嚣张的冷酷和那种女强人所特有的铁青色。冯太后见他仔细打量自己,目光对上他漂亮清澈的眼睛,脸上忽然一红,像个少女般低下头去。这种感觉,她生平几乎都没体会过,就连在死去的皇帝——她的丈夫身上也没体会过。她的皇帝丈夫再世时,她虽然贵为皇后,也不过是他的众多女人当中的一个。她面对的是和众多妃嫔的争宠和分享,整天想的是如何小心翼翼讨皇帝欢心多得侍寝的机会,牢牢把握住皇后的宝座,哪里真正有什么花前月下含情脉脉的心情?皇帝死了,她扶植他的幼子登基,自己登上太后宝座,逐渐地牢牢控制了国家大权,发号施令,丝毫不逊色于一国的君主。与巅峰的权力相伴的是一个身处巅峰的寡居女人难以压抑的情欲。情欲这种东西,一旦泛滥,便如洪水猛兽,她开始秘养男宠,然后,把目光投向各国的使节。逐渐地,这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就如同历朝寡居手握大权的太后一样,朝野只是把这作为项津津有味的谈资,却并没什么人真正感觉到奇怪。她的年龄并不太大,又还颇有几分姿色,加上手握大权,所以,各国的使节几乎没有任何人曾拒绝过。石良玉当然也没有拒绝过。他是她这一生所见过的最英俊最有情趣的男人,而她本人像所有野心勃勃的女人一样充满着旺盛的精力和情欲。无数男人在她床上都很难真正满足她的情欲,可是,只有他,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每一次,他在床上总是她的彻底的征服者,而她,常常在他的每一次征服里回味良久,即便随后再有更多的其他男人,也是聊胜于无、味同嚼蜡。身子成为某个男人的俘虏后,心灵也往往或多或少会为他沦陷,即便强硬如冯太后。当石良玉慢慢成为赵国太子后,她心里曾经朦胧有个十分荒唐的想法,如果自己能成为他的皇后,那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太后改嫁,这在胡族的历史上并非什么太荒谬的事情。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子和太后2
石良玉见她这样的不胜娇羞的刹那的低头和脸红,心里忽然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想呕吐的感觉。他淡淡道:“你还有什么事情?”沉溺在幻想中的冯太后抬起头来,眼神有些迷蒙,手情不自禁地伸出去,想要抱住他。石良玉身子一闪,很自然地坐在一边,冷冷道:“你究竟有什么事?”冯太后仿佛有些清醒过来,仔细地盯着他:“朱弦跑了?”“对。已经逃跑了,抓不回来了。”“听说是你新娶的太子妃放跑的?太子妃也跑了?”石良玉脸色铁青:“已经没有你想要的人了,你还是回去吧。”“我最想要的人,是你!”长期压抑在心底的屈辱和怒火正在一点一点冲破理智,石良玉冷冷道:“抱歉,我刚娶了妻子……”“你的记性还真是差,你的太子妃刚刚和别的男人跑了吧……”“冯太后,你到我太子府来,就是为了关心我妻子的去向?冯太后,你记住,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和任何女人鬼混了!”冯太后“蹭”地站了起来,满脸通红,心里又是悲伤又是愤怒又是尴尬又是羞愧,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那温顺如绵羊的男人会变得如此粗暴如此无情。她高高在上许多年,每一个相好都对她保持着绝对的尊敬和服从,从来不敢稍稍露出丝毫的不耐,直到这句冷酷的“冯太后”回响在耳边,她才完全清醒过来:面前的男人已经是赵国太子了!她的声音勉强要维持镇定,却怎么也压抑不住的恼羞成怒,气愤交加:“石良玉,你会后悔的!”“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冯太后,你好好的一国太后不做,却微服潜伏在我邺城,这府邸并不欢迎你!”“石良玉,你一定会后悔的!”她转过身子,依旧维持着自己作为太后的架子,一步一步平静往前走,走出门口,她的亲随立刻跟了上来,众人簇拥着她,很快离开了……金壁辉煌的客厅很快变得空荡荡的,满屋子的大红喜字,张灯结彩,看上去像一场巨大的讽刺。张康快步走了进来:“殿下,冯太后怎么怒气冲冲一路咒骂?”石良玉摇摇头:“传令下去,今后,决不允许这个老妖婆再登府邸。”张康忧虑道:“殿下,这样,我们就得罪魏国和大燕了……冯太后早已对您有所不满,只怕……”石良玉冷笑一声:“走到今天了,天下,就由我们自己去争取好了!张康,有你和一众兄弟们追随,何愁天下不到手?”张康慨然道:“是,殿下!”“我登大位之时,我手下将士必都封殿中员外将军、爵员外侯,与你等富贵共享。”“多谢殿下,臣等必倾力而为!”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子和太后3
由于风雪阻隔,回到豫州府时,已经是正月初了。一进官邸,陈崇立刻召来府里的大夫为朱弦细细诊治,为他换了药,为他敷上了特制的创药。好在都是些外伤,也未损及筋骨,只需将养些时日便会痊愈了。左右已经退下,蓝熙之见他并无大碍了,也向他辞别,准备回宁镇坞堡。这一路奔波下来,她的心情始终不好,面色也很差,朱弦见她独自辞别,哪里放心得下?可是,心中的关切却又难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更怕她因为那场被逼迫的婚礼屈辱而难过,想了好一会儿才道:“蓝熙之,你不要将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她惨然道:“朱弦,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和石良玉竟然会弄成今天这个地步!”“我也没有想到!小时候,我和石良玉都做过先帝的伴读,我们两个从小虽然就不投缘,但是,也从无仇恨、罅隙,也算得从小到大的毛根朋友了!我虽然因为瑶瑶的死有些恨他,可是想想,他之所以有今天,也是我们朱家造成的……蓝熙之,这些其实都跟你无关,倒害你在中间受苦了……”蓝熙之无言以答,朱弦看着她越来越黯淡的面容,柔声道:“蓝熙之,你先别走,留下好好休息一下,等精神好点,我派人送你回去。”她强打起精神,笑道:“朱弦,你也知道,只要不是千军万马,我还是能够应付过去的。不休息了,我马上就走了。”“我知道,可是,蓝熙之,你心情一直不好啊。”“没有,我只是很劳累,回去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好吧。”在朱弦的坚持下,还是派了几名精兵送她回去。蓝熙之不好推辞,便也在众人的护送下回到坞堡。坞堡门口,两名守卫的士兵一见蓝熙之,大喜过望,立刻奔上前来:“堡主,您回来啦?”堡里,孙休也闻声跑了出来,见到蓝熙之,喜不自禁道:“堡主,您终于脱险了。”几百士卒、几百老弱妇孺闻风而动,蓝熙之一见这一张张兴奋的面孔,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热血沸腾。她来坞堡,原本不过是走投无路想在这里随便找个落脚点,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什么事情。老堡主死后,她继任堡主,虽然也带领众人打了一些胜仗,也和男女老幼相处融洽,但是,始终觉得自己不过是这里的一个路人一个过客,可有可无,随时可以离开。如今,看到这一张张欢心鼓舞,纯朴激动的面孔,方觉得自己真正是这坞堡的一分子了,更有义务要为维护它的安全尽心尽力了。几天的灰心丧气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微笑起来:“孙休,这些日子,堡里可还平静?”“都还平静。浚城大捷后,那些胡人暂时收敛了一些,前来抢劫的越来越少了。”“那就好。我们这些天得抓紧制定一套新计划,以便更好地团结各大坞堡,和豫州军合作。”“是。”
第二百七十五章 阳关道和独木桥
自己走后的事宜,都被孙休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并未堆积多少要事没处理,蓝熙之大感欣慰,早早和众人一起吃了饭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准备先休息一下。她刚进屋子,门外就传来敲门声,堡里的一名负责巡逻的士卒道:“堡主,有人求见。”“是谁?”“他没说,在门口等着,说今天无论如何要见你。”“好,我去看看。”这些天连续的小雪后是连续的细雨绵绵,才到傍晚,天色已经完全暗沉的如入夜一般。坞堡的大门口插着两支巨大的火把,负责看守的士兵正在轮流巡逻。蓝熙之走出去时,见门口不远处,一个人戴着斗笠站在细雨中,一见蓝熙之,立刻摘下斗笠,却是石良玉的贴身侍卫张康。张康赶紧上前一步就下拜:“参见娘娘……”蓝熙之淡淡道:“张康,你不必多礼,我不是你们的什么娘娘。你来有什么事情?”张康起身,还是不改口:“娘娘,小人是奉殿下之命给你送点东西来。”蓝熙之心里剧跳,手都微微有些发抖,“什么东西?”张康递过来一个盒子,蓝熙之打开一看,是几株十分珍罕的野山参和一些草药,里面有详细熬制的药方。她沉默许久才长叹道:“他这又是何苦呢!”“娘娘,这份东西也是殿下给你的。”张康又递过来一个盒子,蓝熙之一看,里面是两幅画卷,她展开,一幅是石良玉为自己画的那幅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的图,一幅是被自己撕碎了,他又细心一块块拼凑粘贴起来的那幅多年前的“美化”。“殿下说,这是娘娘的东西,所以都还给你!”“蓝熙之,我不会原谅你,再也不会原谅你了……”那天早上石良玉的嘶吼响在耳边,现在他归还画卷,是要彻底和自己一刀两断了,连朋友都不是了!她心里一阵轻松,却又浮起隐隐的疼痛,低下头,好一会儿才收好了画卷,想平静一下心情,可声音却难以抑制的哽咽起来:“这些药材我并不需要,你带回去吧。”“不,小人奉命把东西送给娘娘,决不敢再带回去。娘娘身体不好,用得着这药材,殿下才吩咐小人送来的,如今,怎能又带回去?”蓝熙之怒道:“张康,我不是你们的什么娘娘,你可以叫我的名字,我叫蓝熙之!”“小人不敢,娘娘!”“你转告石良玉,画我收下了,药材就不要了,感谢他的一番好意。”“不,娘娘!”蓝熙之将盒子塞在他手里扭头就走,张康抢上前一步,跪了下去:“请娘娘不要为难小人……”“我不是为难你,我不能随便收别人的贵重东西。”“这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是娘娘的病情需要的药材。”“我还死不了,不需要。”“娘娘要如何才肯收下这东西?”“我决不会收!石良玉已经归还画卷,我和他从此形同陌路,如此厚礼实在不敢接受,张康,你带回去吧……”“如果我收回画卷呢?”一个戴着斗笠的人从暗处走出来,在她错愕之极时,已经伸手取走了她手上的画卷。他戴着大大的斗笠,她根本看不到他的脸,看不到他的表情,可是,他却早已在暗中看到了她的表情,听到了她的哽咽的强作镇定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蓝熙之才摇摇头:“我不会收的,你带走吧。”他笑了起来:“蓝熙之,我们连朋友都不是了!真是想不到。”蓝熙之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知道,有些事情已经回不到从前了。”“对,我也并没有巴巴地想继续和你做朋友。蓝熙之,我们从此互不相干断绝朋友情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他转过头,走出几步上了自己的马,缰绳一抖,“飒露紫”已经飞奔起来。张康见状,将盒子放在地上,立刻上马追了出去。蓝熙之呆呆站在原地,两手空空,画卷已经被人拿走,只有那个装满了山参的盒子,稳稳地摆在地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朱弦的秘密1
浚城大捷后,北方被五胡肆虐多年的汉人大为振奋,被关在外面的许多北方流民纷纷涌入豫州。朱弦立即吩咐开关接纳,但是,除了豫州以外,其他州郡却都以种种借口推托,拒不接纳。流民一迁徙,北方诸国无不蠢蠢欲动。朱弦无法,只好趁势派陈崇进屯封丘,解思安率军进驻墉丘,南北互相配合,频频迎击一些零星的攻击。二人在朱弦的部署之下,将魏国、赵国等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屯戍军镇,先后收入南朝版图。在多次的战争里,各大坞堡已经逐渐全部归属豫州军统辖,平日,完全是按照朝廷军队一样统一训练,只是不和大部队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动,在各地袭击敢于来犯的异族敌人。蓝熙之既已下定决心留在坞堡,就比往日更用心十倍地投入到了战事和民情研究上。她虽然行走江湖多年,但是毕竟并未深入民间,而在藏书楼的三年多,更是几乎与外界隔绝。重新出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才真正亲眼目睹天下大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惨况。南朝渡江南下后,整个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