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6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祥云阁下,殿中侍御吏甩着一丈多长的鞭子,纠查百官仪表言行是否整肃,百官开始按品位列班。

    紫宸殿巍峨耸立于高高的基座之上,望之摩天接云,跌宕起伏的中和乐回荡在庄严的宫殿群间,让人荡气回肠,心神震颤。

    百官在这洪钟大吕声中,踏上那高高的汉白玉台阶,鱼贯入朝,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恭候。

    鼓三严之后,头戴十二毓帝王冕冠,身穿黑底镶金龙衮服,腰悬宝剑的秦牧,迈着沉稳的步伐从后殿走出来。身后两名宫女执着羽扇紧随其后。

    或许是巧合,就在秦牧走出的那一刻,殿外乌云乍破,细雨连绵多日的天空中,一道久违的朝阳投射在巍峨而庄严的大秦宫上。

    重重叠叠的宫殿群,被雨水洗净的金色琉璃瓦面,刹时间反射着一道道金光,交相辉映,金光万道。那无比恢宏壮丽的情景,让人为之震撼,甚至莫名地战栗。

    庄严的紫宸殿中的光线为之一亮,秦牧手按着剑柄,伫立在高高的丹墀之上,俯视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

    赞礼官适时高喊:“拜!”

    百官齐齐跪倒!

    赞礼官高喊:“山呼!”

    百官跪地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

    赞礼官再喊:“山呼!”

    百官再高呼“万岁!”

    赞礼官再喊:“再山呼!”

    百官再呼“万万岁!”

    一时之间,近万文武官员拜伏于地,山呼万岁之声势可谓地动山摇,响遏九重,气势夺人!

    帝王之尊贵,在这一刻彰显无遗!

    三跪九叩的大礼过后,百官站起,齐刷刷地望向丹墀上的皇帝。

    谁说皇帝身染重疾来着?谁说来着?

    此刻天光映在皇帝的脸上,英姿勃发,另有一股杀气腾腾之感,这岂像染病之人?

    秦牧居高临下,俯视群纶,洪声说道:“朕!为何破例召开这次大朝会,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行刺太子!树旗造反!还散播谣言,说什么朕身患重症,甚至已然驾崩!说什么秦无二世!

    朕!今日在此向天下宣告,不管是谁行刺太子,在传播这些谣言,犯下这十恶不赦的大罪。朕都可以保证,他不但没有二世,连今生都别想安享!”

    谁也没想到,在这大朝会上,皇帝一开口,竟然是说出这冷得像冰的一番话来。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这句话瞬间浮上所有文武大臣的心头。

    刚刚行完三跪九叩大礼的万名文武大臣,顿时又惊得纷纷跪倒,就像是大风吹过的麦浪。就连那些侍殿的太监宫女,都吓得跟着跪倒在地。

    庄严肃穆的金銮大殿上,唯独皇帝一人,手按着剑柄雄立于丹墀之上。

    郑芝龙伏于群臣之中,只感一股寒气自脊椎直窜而上,背上很快就被汗水打湿。还好,被吓着的不止他一个人。

    但无论如何,此刻跪在这金銮殿上,在秦牧那杀气腾腾的目光扫视下,和在暗室之中密谋、憧憬着未来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暗室之中,感觉未来无比的光明诱人,感觉一切尽在自己的摆布之中。

    而此刻,郑芝龙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蝼蚁,趴俯在皇帝的脚下,皇帝只要一抬脚就能把他踩个粉身碎骨。

    高立丹墀之上的秦牧,再次沉喝道:“都平身吧!不必顾忌,都看看朕,好好看看朕!朕破例召开这次大朝会,不是为了商议什么军政大事,就是让你好好看看朕!看啊!都好好看看!看朕病没有?看朕死没有?”

    “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这下有些乱套了,群臣伏于地上,零乱地叫着。。。。。。。

    锵!

    一声龙吟,秦牧霍然拔出宝剑,插于丹墀之上。然后洪声喝道:“朕,生逢乱世,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远赴赣南之时,身边仅有湘妃和蒙柯二人相随。时贼盗蜂起,流寇满地,更有建奴频频叩关而入,涂炭燕赵齐鲁。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狗;吃草根,剥树皮,甚至易子而食。朕,眼看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甚至华夏复有沦亡之危,是以奋发图强,欲挽大夏之于将倾。

    自赣南起兵以来,幸得众人拥戴,齐心协力,乃有横扫满地流贼,逆挡建奴泰山压顶之势,进而荡平天下,拓土万里。

    大秦定鼎以来,朕,一刻不敢懈怠,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好不容易才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这才承平几天?才几天?又有人为了一己之私,欲祸乱天下,再陷万民于水火之中,如此丧心病狂之徒,朕,若不灭其九族,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秦牧喝完,提起宝剑,冷冷地望着跪伏于大殿上的群臣。群臣愈万,此刻却是鸦雀无声,甚至连呼吸声都没有。。。。。。。。

    *************************************

    ps:鞠躬感谢@相_信、流年夏寒、秋之神光、uller、牛回头、梦清溪、看不懂斯基、章华飞颜、云风无痕、、八八戒戒、丑银、文轩主人、停滞‘‘‘、我好失败、正坤、百无聊赖、龙孤独、麦萌雨、午夜烟酒生、获奖幸运号投来的宝贵的月票或者打赏,谢谢各位。

    昊远这些处于病痛折磨之中,更新不力,幸得亲们不弃,在此衷心的向每一个给予了支持的朋友致谢,谢谢大家。

    另同学说明天高考,昊远在此先预祝各位参加高考的同学明天如有神助,超水平发挥,考出好成绩。

    。(未完待续)

第1129章 图谋马鞍山() 
***

    润芳阁位于御花园西北角,被婆娑的花木掩映着。院落虽小,很是雅致。只不过由于地处偏僻,平日很冷清,和冷宫没什么差别。

    一直以来,大玉儿就住在这里。她在宫中的身份只是个选侍,比最下层的宫女只高一点点,加上这后宫之中佳丽无数,皇帝似乎已经忘了她的存在。

    这次对大玉儿而言,可谓是喜从天降,皇帝也不知道怎么着,突然下旨让她负责彻查宫中奸细一事。

    当然,这件事要是办好了,自然少不得会有些好处;若是办不好。。。。。。。

    没有若是!

    必须办好,错过了这次机会,或许只能孤独的终老于这如同冷宫的润芳阁之中了。

    大玉儿从13岁就在皇宫中生活,能生存下来,并最终把自己的儿子扶上满清的皇帝大位,她靠的绝不仅仅是美貌。

    她深知皇帝用她彻查此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与宫外的势力没有任何牵扯,女真基本上已经被大秦从地球上抹去了,她还能和谁有什么牵扯。

    皇帝要查的,恐怕也仅仅是这次谋逆案的宫中眼线。

    太医院密议皇帝病情之事,一夜之间,南京城里的高门宅第几乎皆已得知。这算什么事?这样的事,身为皇帝岂能容忍?

    皇帝是要自己来做这个恶人啊!

    那又何妨呢?哪怕得罪了所有的高官勋贵又何妨呢?只要皇帝满意就行了。

    但凡宫中的太监和宫女甘做外臣的眼线。最大的可能是贪图重利。

    所以大玉儿第一步便是盘查宫中所有太监宫女的钱财,宫中的月例自有定数,谁的钱财多出来了。必然有鬼,先抓起来定是不错。

    秦牧的后宫与历代后宫动辄两三万人不同,这大秦宫所有宫女和太监加起来不过一千三百人,查起来容易得多。

    普通的宫女太监可没有独立的房间,更没有后花园来给你埋钱,一通搜查下来,多数无处遁形。共查出“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者四十七人。

    当然,此举不可能把所有嫌疑人一网打尽。有些人获得财物之后。有可能已经带出宫去存放,或许交给亲人。

    紧接着,大玉儿再查这一个月内有机会出宫的人,特别是传出皇帝有恙那天。谁有机会与宫外接触,更要严查。

    双管齐下,共查出六十四个有嫌疑的人。

    大朝会之后,秦牧回到乾清宫,大玉儿来奏报彻查内宫的进展。

    大玉儿体态丰满,这次来见皇帝,显然是精心打扮过,换上大秦宫装后,更有一种美艳的风韵。成熟的味道愈发撩人了。

    可惜秦牧现在没那个心思,他淡淡地问道:“你查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已经查到六十四名有嫌疑的人。不过。。。。。。。。”

    “有话就说,少吞吞吐吐的。”

    “行刺太子那是诛九族的大罪,因此,要查出行刺太子的真凶安插在宫中的眼线,并让他为我所用,还需要陛下的一道旨意才行。”

    秦牧没说什么。摘下笔来亲自写了一份圣旨,盖上玺印交给大玉儿。

    “奴婢多谢陛下。”大玉儿连忙跪下。接过圣旨。有了这道赦免罪行的圣旨,大玉儿自信凭借自己的手段,就不难把人查出来。

    ***

    全椒县地处滁州市南部。东依南京100里,北邻滁州40里,西接庐州200里,南距马鞍山140里。

    北部低山绵延,中部丘陵起伏,西南、东南部为河谷平原。滁河流经县西南和东南边缘,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

    李过占领全椒之后,严明军纪,开仓放粮。开仓放粮这一招在乱世之中屡试不爽,开仓放粮一次往往就能拉几万人马。

    然而现在百姓安居乐业,不愁温饱,岂会为了那点粮食跟着你造反?

    眼看这一招行不通,李来亨一怒之下,纵兵抢掠,焚毁房屋,毁掉一切,硬生生把全椒的百姓变成无家可归的难民。

    同时李过打出“秦牧已死,大顺复兴”的口号,一来蛊惑人心,二来也是要逼那些大顺朝的旧部跟着造反。

    连番施为下来,终于拉起五千人马。但南京的反应之快,出人意料,阎应元五千骑兵自燕子矶渡江之后,直扑全椒而来,凌战的五千人马,也开始在采石矶渡江北上,显然是要对全椒实行两面夹击。

    滁州、庐州、和州、巢县的兵马也在抓紧布防,迅速形成了四面围困之势。

    李过、梁涛、李来亨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深知全椒呆不住,必须迅速转战才行。但向何处转战呢?

    梁涛和李来亨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向陕西转战。一来陕西是大顺军的老巢,二来如果高一功自青藏引兵而下,立即可以形成合流,迅速壮大占领西北一隅。

    李过说道:“回陕西是必然的,但怎么回去却是个问题。秦牧也不难想到这一点,必定会全力阻止咱们回陕西。武汉、襄阳、庐州、凤阳、洛阳皆有重兵,从这里向西、向北都要进入江淮平原,咱们缺少武器良马,在敌人围追堵截之下,咱们根本过不去。”

    李来亨想了想点头道:“父亲说的是,那看来咱们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了。秦牧一定认为咱们急着回陕西,现在他们布防的重点为西、北两面。父亲大人,从这里往南,一百四十里便是马鞍山,孩儿建议,以精兵急进,夜渡长江,奇袭马鞍山。”

    马鞍山可称为大秦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钢铁为全国之首,攻下这里的话,必定是举国震动,声势大壮。

    京畿15万驻军中,有3万人马驻守在马鞍山。

    但与此同时,也有近五万俘虏在马鞍山挖矿,而且这几万俘虏有女真人、有蒙古人、有原来的各路反明兵马,大部分都可谓是百战精兵;

    如今这些人被押在矿场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苦不堪言,而且一直做苦力做到死,如果能奇袭马鞍山,把这几万俘虏解救出来,立即便可以拉起五万雄师,同时获得大量武器。

    梁涛听了欣然说道:“不错,马鞍山有长江为天险,又驻守三万大军,一定不会想到咱们敢去袭击。看上去越是不可能的地方,越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李过点头道:“阎应元和凌战率领的都是精锐骑兵,装备精良,一旦被他们咬上来,咱们将再难摆脱得了,更别说渡江袭击马鞍山了。

    这样吧,老梁你们带领大队人马,驱赶城中百姓立即撤往西面的龙山,引阎应元与凌战的兵马去围山。

    我挑选一两千精壮,化装成普通民众下南,寻机渡江奇袭马鞍山。一旦成功,你们之围必将不救自解。”

    三人都知道,现在国泰民安,并没有多少老百姓愿跟着自己造反,其实包括他们,若不是被人嫁祸,迫于无奈,又何尝会走上这一步呢?

    事到如今,奇袭马鞍山,解救出几万俘虏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因此梁涛也没有异议,事情便这么决定下来。

    接下来,李过亲自去挑选精壮,一共选出一千四百五十人。

    入夜之后,梁涛带着大队人马,驱赶着近两万百姓向西面的龙山转移,人声喧嚣,哭喊阵阵,乱糟糟的一片。

    李过则带着挑选出来的精壮,化妆成逃难的百姓,以茫茫夜色为掩护,悄然向南而去。

    能悄悄渡江吗?能奇袭马勒山解救出近五万俘虏吗?李过自己心里也没底,如今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

    ps:鞠躬感谢@皇天龙、奶奶个求。还不更新。、19791205、笑闯红尘、轩辕无、真。龙战天下、空石道人、小宝***、邀笛步、迷死的顾、魔界小小虎、丁学松、yebaoyin、下雷雨、牛回头、玥小芽萌萌哒、王崇洋、ltx、八八戒戒、升天猪、、常读、强秦上将军同学投出宝贵的月票,或者给予的打赏,谢谢大家。

    。(未完待续)

第1130章 形势大变() 
***

    大玉儿没有让秦牧失望,只用两天时间,不但查到了正主,还顺带着查出了一些贪图厚利为外臣提供宫中日常情况的人。

    秦牧仔细地看着她递上来的供词,大玉儿恭立一侧,解释道:“陛下,吕顺虽然不能确定行刺太子的人是谁,但从他的供词所中,想必陛下不难把目标锁定很小的范围内,只要让夜不收一查,幕后真凶肯定无法遁形。”

    秦牧看完供词,对李双儿吩咐道:“传黄连山!”

    “是,陛下。”

    李双儿退出去时,悄悄扫了大玉儿一眼,眼神有些复杂。

    大玉儿看在眼里,自然明了于心。这次秦牧让她彻查这事,有拿她挡枪使之意,这是一件很得罪人的差事,不但会得罪外臣,更会在内宫成为众矢之的。

    这宫中情况复杂着呢,有很多人身份虽然不高,但地位很特殊。比如皇后、湘妃宫中的一些宫女,又比如经常随驾的出入的李双儿这样的女官。

    得罪了宫外的大臣没事,得罪了宫里的这些人,以后每人进一句谗言,就足够你受的了。

    对此,大玉儿心里有足够的认识,但她还是查了,因为皇帝就是让她来做这个恶人,他不得罪这些人,就等于是得罪皇帝,她没有得选。

    现在事情办好了,出于对秦牧的了解,她也没有在这个时候请功或诉苦。人,要有耐心。

    黄连山很快来到蒹葭殿,秦牧把吕顺的供词扔到他面前。冷冷地说道:“跟据朕了解到的情报,郑家不但在日本寄存有大笔的银子,在某些荒岛上也埋有惊人的财富,你这次不但要给朕把人一网打尽,而且要把所有的财宝全部给朕找出来,一文钱也别给朕落下。”

    黄连山捧着小太监吕顺的供词,手批轻轻颤抖着。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害怕的。

    郑家在日本存有银子,在荒岛上埋有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