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天空俯视下去,但见森森军阵如同一个个钢铁铸成的黑色方块,整齐划一,铺开在幕府山下,浓浓的萧杀之气直贯层云,让阳光为之黯淡。

    一身金黄铠甲的天子手按剑柄立于检阅台前,在他一声令下,大阅军正式开始,检阅台两则的牛皮大鼓齐齐擂响。

    咚!咚!咚!咚

    那沉重的鼓声,让人听得血气翻涌,怒发冲冠。

    在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阅兵之事。但那时的阅兵,多以狩猎的形式,展示军队强大的阵容和战斗力。

    象秦军这种阅兵仪式还真是首次,皇帝站于检阅台上,刘猛等大将站于检阅台下,数万秦军排成一个个方阵,严整划一,气势磅礴。由西向东,向检阅台走来。

    每个方阵前面,旗手高举战旗,正副主将手持军刀,脚穿锃亮的黑色军靴走于前,他们之后,是那如同钢铁铸成的军阵,移动时有如一人,丝毫不乱。

    光是如此,已经让检阅台的大臣及外国使者侧目的了,待到第一个方阵来到检阅台前。走在前面的将领突然大吼:“正步走!”

    突然间,方阵所有的士兵两腿绷紧,两臂高摆。踏!踏!踏那笔挺如松的身体,威武雄壮的步伐,声声震撼人心,让人荡气回肠。

    那黑色的戎装,如林枪阵,有如钢铸铁浇出来的一般,整个方阵随着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步伐在移动,数百人如同一个整体。那无比磅礴的气势,如山般压来,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踏!踏!踏这黑色铁流走到检阅台中间时,前面的将领再次大吼:“敬礼!”

    刷的一下。方阵中所有士卒一齐转头,面向检阅台,对着台上的天子齐声大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锵!一声铮鸣,天子拔出宝剑回礼。那一身黄金铠甲,如烈日光芒,让人不敢仰视。

    一个方阵走过,又一个方阵走来。踏!踏!踏这威武雄壮的步兵方阵,让人感觉到的是华夏民族的钢铁般意志,那纹丝不乱的动作。表明不遵守纪律将被无情地粉碎。那刚劲之气,弥漫长空,激动四野。

    第一次见到这种方阵的文官以及几个外国使节,无不口士舌燥,呼吸困难。外围观看的二三十万百姓,鸦雀无声。心旌摇动,目眩神迷。

    整个幕府山下。只有如云的旌旗在猎猎翻卷,只有那让人荡气回肠的步伐声在回响,踏!踏!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一支钢铁铸成的军队,这是一支曾席卷天下黑色铁流,他们从赣南一路走来,大战袁州,飞夺长沙,横扫湖广,血战汉阳,倾泄江南,席卷中原。

    再凶悍的敌人,被已被这支黑色的铁流所淹没,满地的膻腥被一扫而空。他们有着辉煌的战绩,有着睥睨天下的傲气。

    而检阅台上那一身黄金铠甲的天子,就是他们的灵魂。

    今天,他们接受天子的检阅后,将立即开向战扬,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把一切敌人无情地碾碎。

    而天子也不光是来检阅他们,天子还要御驾亲征,要率领着他们走向战场,去用行动告诉敌人: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当一个个方阵快要全部经过检阅台前,外头围观的人山人海,开始发出浪潮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云直上。

    这样的阅兵仪式太让人震撼了,它不在于武器的展示,不在于战马的奔腾,只在于那种钢铸铁浇般的磅礴气势,那“踏!踏!踏”的步伐声,代表的是无坚不摧,无可阻挡。

    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已经喊得声音嘶哑,还在奋力挥动着手臂。数十万民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再多的苦难也总能重新站起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一刻显露无遗。

    在一浪一浪的欢呼声中,长江上的海军舰队开如扬帆鸣炮,为这场大阅兵添上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

    今日,有如此坚毅的天子,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有如此坚韧的民众,来几蕞敌人算什么,他们注定要淹没在大秦的黑色铁流之下,注定要被碾成碎片。

    这次大阅兵,凝聚了大秦的民心,弘扬了军队的士气,让整个国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人们开始坚信,大秦必胜!

    海陆两军的方阵,在通过检阅台之后,就直接开出观音门,前往燕子矶。

    陆军以苏谨、李九、高一功、郝摇旗、惠登相、刘芳亮、赵坚等为将,各领一军渡江北上作战。

    海军以大都督狄中行亲自挂帅,下辖甘辉、洪旭、刘忠秦、杨一波、杨期潢、施福、洪习山、柯宸枢等将领,迅速登上等在燕子矶下的战舰,扬帆起锚,浩浩荡荡地顺江东去。

    已经年近五十的狄中行,站在自己的旗舰上,眼含热泪,心潮澎湃。

    他是出身大明登州水师的将领,明末的登州水师,最大的是些苍山船,年久失修,破破烂烂。

    作为水师的将领,他也曾无数次憧憬过郑和无敌舰队,憧憬过如同海上堡垒般的宝船。

    今日当他真的站在这长45丈,宽16丈,四层十二桅的巨大宝船上时,四五十岁的人了,竟有种想流涕痛哭的冲动。

    虽然现在只是一艘,但狄中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十艘,一百艘。而且比当年郑和的宝船更先进。

    现在的宝船,舰艏收窄,向前斜飘,水线下面还装上了球鼻,使使船体与球鼻分别形成的波浪的波峰与波谷相遇而相互抵消,对减少涡流阻力、提高船只推进效率很有用。从而减少水阻力,提高船舶航速。

    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全来自于那位天赋异禀的大秦天子的一个创意。现在的大秦天子,在很多人心中,被看着神一样的存在,这世上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许多百姓家中,都供奉有天子的长生牌。

    有这样一个神仙一样的天子,且海洋意识比任何人都强烈,海军的前途一定是无限的。

    除了这艘巨无霸般的宝船外,还有一艘飞剪式帆船,速度之快,让人乍舌,现在各个造船厂,正在大力仿制。

    另外这支舰队中,还有15艘缴获的西班牙战舰,以及6艘刚下水不久的千料战舰,各类中小型的唬船、鹰船、沙船计68艘。

    合计整整91艘大小舰队,浩浩荡荡顺江而下时,江上往来的商船和渔船远远望见,无不惊声高叹。

    尤其是那艘如岛屿艘移动的宝船,在长江水道里,显得更加庞大,望之如山,过往船只上的人无不跑上甲板,激动地招手,欢呼雀跃。

    海军的将士看到这一幕幕的景象,大阅兵激动的心情还没平静下来,又再一次被民众的热情感染;

    一个个怀着激动的心情,恨不能立即杀入战场,用大炮巨舰,把来犯之敌片片的碾碎。

    江风疾吹,旌旗猎猎,浩浩泱泱的长江东流入海,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载着海军的战舰,载着嘹亮的军歌,载着大秦皇帝的期许,载着举国百姓的希望,载着大秦皇家海军的激情和荣耀,一路奔向浩瀚的大海,奔向战场

    ********************

    ps:昨夜那一更很晚,之后熬到凌晨两点,还是没能把这一章写完,今天早上起来赶工,直到现在才终于码出来。

    去看了一个分类月票榜,感谢每一个给予支持的朋友,谢谢你们。已经冲到第十一名了,还差10票就能冲上分类前十了,各位书友手上的保底月票没投的话,请再顶一顶昊远吧。我想上榜,求月票!

第765章 即将到来的海上决战() 
***

    几个月来了,东南沿海的战争愈演愈烈。:

    在韩秀率领的一万陆军猛烈攻击之下,敌军退守氹仔岛在大横琴岛,如此一来,陆军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东海舰队、北海舰队,集结起了所有的战舰,和以荷兰人为首的联合舰队大小十余战,互有折损,却始终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敌人十分狡猾,已经开始尽量避免与大秦皇家海军正面决战,而是不断把皇家海军引到海上兜圈子;然后派部分战舰袭击沿海各处,不但让海军疲于奔命,就连韩秀的陆军也不得不处处分兵防守,十分被动。

    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承受不起沿海州县被攻破的巨大政治压力。现在沿海的很多村庄被袭掠,已经让海陆两军焦头烂额了。

    这次海军的尊严、乃至大秦的尊严遭到了严重的挑战。

    前几天一场台风的到来,让秦军进攻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拖延。这让大家都变得很急躁。

    南海舰队从吕宋与敌人一路拼杀回到广东沿海,无论是战舰还是士兵,都折损很大,所以要北海舰队一半人马过去支援。

    为了防止敌军对沿海州县的袭击,顾容他们三支舰队一分为二,顾容以九龙湾(香港)为临时锚地,郑四海以雷州湾为锚地,两面分夹澳门,尽可能防止敌人把战线扩大。

    经过一次次海战,顾容这边还有32艘炮舰,各种中小型的唬船、鹰船、沙船130艘。郑四海那余下炮舰22艘,中小型战舰98艘。

    而荷兰、英国、葡萄牙、苏禄、渤尼、交趾郑氏六国的联合舰队,尚余兵力14800人,大型战舰41艘,中小型战舰360艘左右,主要是苏禄、渤尼、交趾郑氏的小舰。没有配备火炮。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秦军的炮舰多数装备的是22门火炮,而西洋人的大型战舰单舰火炮数量通常都在40门以上。

    在炮舰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秦军的火炮数量实际上少了一半还多。

    不过秦军的唬船、鹰船、沙船又比苏禄、渤尼、郑氏的小舰大上不少,武器装备也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数量虽然少了一百多艘,但若单独对战的话,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单独对战只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氹仔岛的港湾里,联合舰队数百艘战舰星罗棋布,浩瀚的太平洋上吹来的海风。日夜吹拂着这片土地,海潮不断地拍击着海岸,浪花飞溅。

    眼看肆虐了三天的大台风就要过去了,联合舰队司令官卡兰特赶紧召开作战会议,他手下的麦考斯、威尔逊、葡萄牙澳门总督瓦希基、军事指挥官卡雷斯、贾狄尔、英国海军将领纳达尔,通使克劳斯威尔,苏禄主将三颜里、渤尼国主将包罗、交跤郑氏主将郑唯兴悉数参加。

    卡兰特首先说道:“经过前段时间对沿海不断的袭击,不出所料,秦国的舰队被迫一分为二。分守九龙湾和雷州湾。我们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现在,是趁敌人兵力分散,各个歼灭的时候了。”

    贾狄尔说道:“司令官阁下。以我对秦国海军的了解,相信他们正在寻求与我们决战。因为他们那位皇帝陛下是个骄傲的人,战争久拖不决,一位会让他们的皇帝大为恼怒。秦国的海军在强大的压力下,相信很快就会被迫来进攻我们的海港,我们完全可以逸待劳。等对方送上门来再重创他们。”

    葡萄牙是个小国,而且现在就象是欧洲的孤儿。

    他们从西班牙脱离了出来后,一直以寻求法国、荷兰、英国的接纳,却一直没能如愿,特别是荷兰和英国,还想趁机吞并葡萄牙海外的殖民地。

    这次葡萄牙能加入荷兰、英国联合舰队,等于是加入了欧洲两大统治集团的一方,这是葡萄牙梦寐以求的。

    但他们又不甘心放弃经营了百年之久的澳门,所以贾狄尔才提出这样的建议。

    卡兰特说道:”贾狄尔上尉,我虽然不象你一样,在秦国海军学任教过,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就可以知道,战争拖久了,秦国海军固然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但对我们更加不利;

    我们的补给很快就会出现短缺,秦军的如此庞大,他们的兵力会源源不断的调来,军舰会源源不断的下水,实力会越来越强,所以我们同样不能长久的拖下去。

    对我们来说,制海权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掌握了制海权,咱们就可迫使秦国作出妥协。而要掌握制海权,就要先歼灭秦国的舰队。现在秦国海军想要寻求与我军决战,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急于求战的心态,各个击破。”

    英国人这次有八艘战舰参战,已经损失了一艘,按照约定,他们的战争红利是分得吕宋岛南部作为殖民地,但这必须得战胜秦国,这份红利才能拿到手。他们是赞成卡兰特尽快击败秦国海军,迫使秦国妥协的计划的。

    至于苏禄、渤尼、郑氏三方,虽然兵力占多数,但武器落后,没有多少发言权。

    纳达尔问道:“总司令阁下,你有什么具体的作战方案?”

    卡兰特说道:“现在秦国的福建、浙江沿岸海防空虚,而且离南京比较近,如果我军北上攻打这些地方,秦国一定举国惊慌,秦国海军的压力也一定更大。

    现在秦国的海军一分为二,顾容在东面的九龙湾,郑四海在西面的雷州湾,我们的目标是,先歼灭东面九龙湾的敌人。

    现在请贾狄尔上尉带令一支分舰队往西袭击阳江,拖住郑四海。我率主力北上,顾容担心我们去攻击福建、浙江沿岸,一定会全力对我们围追堵截。我会引他一路北上,等远离了郑四海,便全力歼灭他。”

    纳达尔立即说道:“司令官阁下,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完全赞同。”

    卡雷斯、贾狄尔等人也提不出什么异议,于是卡兰特立即命令贾狄尔为分舰队指挥官,率领4艘葡萄战舰、60艘苏禄国战舰,出发去袭击阳江,负责拖住郑四海。

    卡兰特则率领主力,计37艘大型炮舰、300艘小型战舰北上。

    这些天双方都处在一级战备状态,卡兰特的命令一下达,港湾里的庞大舰队很快就升帆起锚,浩浩荡荡地驶出港湾。

    在澳门外海,一直有秦军的侦察舰在监视,敌人的联合舰队一出港,立即便被发现,侦察舰拼命赶回九龙湾向顾容报信。

    从澳门到九龙湾(香港)距离有150里左右,以侦察船七节左右的速度,要横渡零丁洋回到九龙湾,需要大概5个多小时。

    卡兰特根本没打算隐瞒自己的动向,他率领着庞大的舰队一出港,就向往冷丁岛方向绕去,浩浩荡荡一路向北航行。

    中午,顾容、张名振接到信报后一刻不敢稍等,当即下令停泊在九龙湾里的舰队扬帆起锚,向外海驶去。

    顾容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次出海,面临的将是一场血腥的大决战,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决战的准备。

    前两天的风暴刚刚收尾,海上风力还很大,32艘炮舰,130艘各式中小型的唬船、鹰船、沙船,顺风扬帆,劈波斩浪。

    负责侦察的小舰不断地把敌方舰队的行踪传回,其中从陆上紧急传来的一份信报,让顾容与张名振为之大喜。海军大都督狄中行亲自率领的一支舰队正在南下。

    “太好了!”顾容以拳击掌,大呼一声,“决战的时机到了!”

    ***************************

    ps:披着棉被,挣扎起床码出这一章,脑子晕晕沉沉,好吃力,但总算码出来了请大家支持一点推荐票。(。。)

第766章 攻守异位() 
感谢盟主darkin2014的万金之赏,叩首再拜!

    ****************************************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山岛竦峙,洪波涌起,18艘秦军炮舰,54艘中小型战舰鼓满了风帆,在拼命地向北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