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大臣都微垂着头,没人敢正视丹墀上的龙椅。一种凝重的气氛弥漫着,让站在班末的那些官职低下,平日连参加常朝的资格都没有的官员心中大感忐忑,额头隐隐见汗。

    今日,皇帝佩剑上殿,或许不只是要向外敌发出反击的怒吼。

    攘外必须安内,今日,谁敢反对他,指不定会被先“攘”掉。

    刚刚坐下的皇帝,再次站了起来,殿外的微风吹入,丹墀上那黑色的龙袍轻轻拂动,两边的镀金仙鹤中喷出的轻烟。让丹墀上那个高大的身影变得有些缥缈。

    “朕,自御极以来,夙兴夜寐,励精图治。然今四境不靖,内乱又起。有人说,这是朕有失仁德所至,弹劾之声不绝,似乎朕不下罪己诏,便不肯罢休。”

    丹墀上传来的声音,平静。但有力。

    此刻,整个金銮大殿除了秦牧的声音,甚至听不到一丝呼吸声。

    皇帝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如此之重,让殿中大臣本就忐忑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这些日子,批评的声浪确定是此起彼伏,虽然很少有人敢直接把矛头指向皇帝本人,但遭到攻击最多的,无不是那些坚持执行皇帝意志的人。这其实就是在间接的攻击皇帝。

    罪己诏岂是轻易能下的?

    除了明末的崇祯皇帝把罪己诏当成家常便饭外,没有哪个皇帝会轻易下罪己诏。

    作为开国皇帝。罪己诏这三个字更是最大的忌讳。

    因为罪己诏是在自我否定执政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秦牧按着剑柄,平静说道:“朕,今日不妨告诉你们,朕不会下罪己诏。除非。朕的子民都说朕该下罪己诏了,否则,休想。”

    秦牧的底气,来自于大秦门外那堆积如山的龙币。更准确地说,是来自于那一双双撑起大秦天空的手。

    有了这样的底气,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心头阵阵震颤。

    “大秦定鼎之前,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因为大家能团结一致,共御外辱。但现在,面对外敌入侵,有些人想的却不是如何去抗击外敌,而是忙着想看朕的笑话。”

    满殿大臣心惊胆战地答道:“臣等不敢!”

    “不敢吗?荷兰人入侵、蒙古人入侵,西南土司作乱,一封封告急文书传来时,你们都在忙些什么?现在,告诉朕!”

    秦牧终于忍不住沉喝一声,包括司马安、路振飞等内阁大臣在内,全部在这一声沉喝中,一齐伏地不起。

    “朕,想做个宽仁的君主,不想做那兔死狗烹的事;但,你们也不要逼朕太甚。”

    秦牧这话,说得很重,但这个时候听来,也很能听出几分真诚的意味。

    大臣们纷纷答道:“臣等不敢,臣等万死!”

    “今日,在这金銮殿上,对所有入侵之敌,朕只有一句话,坚持还击!朕的态度已经表明了,正所谓亡羊补牢,为之未晚。诸位大臣,可还愿与朕团结一致,共御外辱?”

    这样的问题,当然不会有人跳出来说我不愿意,谁也不想找死。

    今天这场大朝会,皇帝表现得如此强势,除了有民意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有军方的支持。

    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在这场政治浪潮中,立场与皇帝都是一至的。维护皇帝的尊严,就是在维护军方自己的利益。

    有了军心民意的支持,后面还有一个隐藏于人们注意力之外庞大财团,皇帝一发话,三百万龙币立即到位。

    回想当年的崇祯皇帝,几次三番低声下气相求,才求到五十两银子。这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皇帝啊!

    “顾炎武!”

    “臣顾炎武,恭听陛下垂示。”

    “命你立即拟一份讨贼草诏递上来。”

    “臣遵旨。”

    “退朝!”

    满殿大臣还在惊愕之中,秦牧已经然起身,大家只得大礼参拜:“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场大朝会就这么散了,很显然,皇帝并不是想在这场大朝会上商议什么事,他只是要表明他的权威和态度。挟着强大的军心民意,让所有大臣明白,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今外敌入侵,当以抗击外辱为重,在这个时候,谁再多放一个屁,谁就是自取灭亡。

    大朝会散得很快,但大臣们心头的压力却没有散去,离开金銮大殿时,各级官员彼此很少交谈,提着心犹未放下,都保持着一份谨慎。

    但各人心里,疑云层层,皇帝就这么散朝了,对接下来的战事,难道皇帝心中都已有定论了吗?

    就在各个大臣心中疑惑的当口,有太监出金銮殿,高声喊道:“陛下有旨,着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外交部侍郎,海陆两军大都督,即刻到华盖殿议事。”

    司马安、李源等人听到旨意,心中都不禁暗暗舒了口气,还好,皇帝没有因为占据了绝对上风,而意气用事。

    包括其他大臣,听了这道圣旨,也才暗暗松一口气。

    回望那巍峨威严的金銮大殿,还有那些肃立的大汉将军,金瓜武士;高高的殿脊上的飞龙镇兽,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云天之高,气象之大,一切都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

    不错,这就是大秦。神圣不可侵犯的大秦王朝!

    华盖殿里的议事,在紧张地进行着,各部官员回衙之后,收拾起心情,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工部的灯火彻夜不息。

    兵部的灯火彻夜不息。

    户部的灯火彻夜不息。

    军器监的灯火彻夜不息。

    海陆两军都督府的灯火彻夜不息。

    第二天,一道讨贼诏书,自金碧辉煌的大秦宫发出,诏告天下: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简洁的一道诏书。只有九个字,但代表的却是大秦宫里,那位九五至尊一声清厉的龙吟。

    这些天来,被战争的阴云笼罩,气氛有点阴郁的南京城,因为这声龙吟,瞬间有种云开雾散,金光万道的感觉。

    市井间,有狂放的少年,仗剑狂歌,意气风发地高唱着“秦有锐士,剑有锋芒。黑衣玄甲,横扫八荒。”

    国子监里,有书生要学班定远投笔从戎,纷纷到午门前叩阙,请天子特批他们从军。

    有两淮十八名盐商,因边境战乱生意受损,特进献三十万龙币以资军用,请天子早发王师,平定边患。

    更有三十三名海商,仿佛要压倒盐商一般,一次进献八十万龙币,作为皇家海军军资,请天子早日平定海疆。

    商人是最精明的群体,皇帝不向朝中权贵借钱,而向商人一口气借三百万龙币,其他商人立即从中闻到了别样的味道。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为了自己的利益少受损失只是表面的理由。

    但不管他们内心包藏着什么用意,或是皇帝自己有意借机抬高商人的地位,他们的慷慨解囊,无疑进一步推高了民意。无论是对于朝中大臣,还是对于军方,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这个时候,举国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战!

    **********************

    ps:月票弱弱的,分类榜都没冲上去,这是月初第一天,心里急啊!再来一章更新,请求月票支援;助我冲上榜去。

    兄弟姐妹们,拜托了!

第763章 战前阅兵(上)() 
***

    继那道简洁,却振聋发聩的讨伐诏书之后,金碧辉煌的大秦宫再次传出圣旨,即日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

    现在,大秦九万里海陆边境烽烟连天,漠北蒙古、漠西瓦刺,青藏和硕特、荷兰、葡萄牙、英国、洞吾国、苏禄、渤尼、交趾郑氏,纷纷引兵入侵大秦,就连西南的土司也在作乱。

    此内忧外患,让刚刚定鼎的大秦王朝陷入了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大秦宫里的那个天子,不但发出了声震九霄的龙吟;还在这当口,举行隆重的大阅兵。以一国之力迎战全世界的雄风伟魄彰显无遗。

    按秦牧原本的意思,是要遍召周边番国,来观看这场大阅兵的,但现在,只有朝鲜、日本、琉球三国使者到来。

    有大臣建议把阅兵时间再往后推迟,被皇帝一口否决了。

    城北幕府山那片宽阔的原野上,很快搭起了高高的阅兵台,阅兵台两则罗列数十个巨型军鼓,黑色的旌旗如云飘动。

    秦牧摆出全副天子仪仗,率领文武百官,王公勋贵,中外使节,出大秦门,前往幕府山阅兵。

    一路上,宫女太监,持雉羽宫扇、华盖黄伞,太常寺奏乐而行,洪钟大吕,跌宕起伏。皇宫禁卫皆穿玄甲,骑黑色骏马,护卫两侧。

    南京城中,一时万人空巷,男女老少纷纷赶往幕府山下。

    少年们一路骑马跨剑,呼朋唤友,意气飞扬。便是深闺贵妇,官宦小姐,也纷纷走下妆楼,乘车前往。

    京畿二十万驻军中,有八万列阵于幕府山下。形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那紧密的阵型,横竖一线,其徐如林,不动如山。

    金戈铁马散发出凛凛煞气,让人不感逼近。远远便觉威冲九霄,气吹昂月。

    外围的百姓看了,纷纷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原野上人头如海,声音嗡嗡在响。

    此时数十面巨大的军鼓同时敲响。沉重的鼓声让人胸中血气翻腾,直冲百汇,头皮阵阵发麻。

    一股肃穆之气,让外围一二十万围观的百姓全部噤声,翘首以待。

    但见文武百官站列于阁兵台下,大秦天子身着黄金甲,腰悬宝剑,带着二十名侍卫跃马而出,牛万山举着一面黑底绣金龙的天子旗。随在天子身后。

    龙旗随风翻卷着,旗面上一条金龙迎风欲飞,张牙舞爪,气势凌人。

    天子一身黄金甲映着阳光。光芒四射,在一片黑衣玄甲中,尤为显眼。

    他跃马于气势磅礴的万军阵前,大声吼道:“将士们。回首往昔,朕,和你。和你,和你们每一个人!只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席卷了整个天下,横扫满地膻腥,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毫无疑问,这份烁古耀今的功绩,属于朕,也属于你们每一个人。事实证明,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奇迹创造不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瞬间,三军的呐喊如海啸一艘席卷长空,响遏行云,天地久久回荡。

    这种磅礴无涛的气势,让远处围观的那些少年激动得满脸涨红,跟着歇斯底里的狂呼起来,那上窜下跳的情景,一看就知道,他们恨不能成为站在天子面前的一名士卒。

    秦牧跃马在三军阵前,往来奔驰,那黄金甲灼灼生光,仿佛披着一身的光芒,他继续大吼道:“有人说,天下平定了,朕是不是要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了,朕是不是上不了马,开不了弓,要糜烂在深宫之中了。

    不!他们错了。朕,今天站到你们面前,要告诉你们,朕今日绝不仅仅是来看你们军演,朕今日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四字从天子口中吼出,早已知道的重臣们还没什么,那些事前一无所知的大臣无不大惊,但此刻,天子已经当着三军将士喊出,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秦牧提起了当初的辉煌战绩时,八万大军望着他的目光早已变得炽热无比,回想当年,天子兵锋指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个个神话在天子手中创造,无数追随天子的将士得已建功立业。

    士兵们对秦牧的崇拜从未减弱过,此刻突然听说他要御驾亲征,大家心中顿时血气翻涌,齐呼万岁,声动九霄。

    等激动的将士平静下来,秦牧接着大吼道:“朕要用手中的宝剑,告诉来犯的蒙古人、荷兰人、英国人,以及一切鬼鬼魅魅,朕的血气犹在,朕身后那支席卷天下的黑色铁流还在,我们有能力,把一切来犯之敌,碾成碎片!

    将士们,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在看着我们,他们日以继夜的辛勤耕作,把一个个血汗钱捐了出来,换成了我们手中的刀枪,身上的战袍,口中的饭食。他们供养着朕,供养着你们,是为了什么?

    他们求的不多,只希望咱们能保疆卫国,还天下一个太平,让他们不再受到敌人的杀戮,不再遭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伤痛。

    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将士们,现在,用你们的行动,告诉天下的百姓吧!

    告诉他们,你们是这个国家的脊梁,不会让他们再颠沛流离,你们可以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可以把一切烽火挡在大秦疆域之外,可以让他们安心地耕作、生活!”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十万将士怒海奔涛般的呐喊声中,秦牧纵马回到检阅台,带着文武大臣,中外使节,登上检阅台。

    中军大都督刘猛,海军大都督狄中行驰马到台前,翻身下马,铁甲铿锵,躬身向秦牧一拜道:“臣,刘猛,狄中行,启奏陛下,海陆两军将士已经准备完毕,等待陛下检阅!”

    此时,有些百姓才注意到,这次阅兵,绝不紧紧的陆军,除了阵列中有穿着海军服饰的士兵外,从幕府山向北望去,可见长江上,风帆如云,炮口洞洞。

    其中一艘巨大得让人惊叹的巨舰尤其醒目,“宝船!那是宝船!”有人失声惊呼。

    没错,那就是龙江船厂用了几年时间,仿制出来的郑和宝船,不但仿制出来了,而且还作了不少的改进,让得它航速更快,船上的布置更为合理,可利用的空间更大。

    整艘宝船长45丈,宽16丈,四层十二桅,锚重4千8百斤,所有的帆和锚都需要用绞盘来收放,它巨大的身影,就象一个移动的水上堡垒,需要三百人才能操控。

    它的出现,引起了无数的欢呼,它是华夏造船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消失了两百多年,它早已成为一个传说,但现在,它再次出现了,必然会把华夏的海洋霸权再次推巅峰。

    在宝船后边,还有一艘修长的战舰特别引为注目,因为它用的是西式的软帆,桅杆特别高,可谓是高耸入云。

    它就是大秦第一艘飞剪式帆船,它的速度是其它战舰的两三倍,毫无疑问,它如果杀入战场,光是速度就会敌人目瞪口呆。

    它修长的舰体不但十分优美,而且能摆放更多的火炮,单舷的火炮数量达到了三十六门。

    今天,天子要检阅的是海陆两军,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天子检阅之后,海陆两军将直接杀向血雨纷飞的战场!用一份份捷报告诉天下百姓,大秦军的黑色铁流,能支撑起天子发起的最强音: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

    ps:因为中午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码出这章来,所以不敢承诺,现在刚刚码出来,赶紧上传,说实话,现在腰背酸痛,连求票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兄弟们,我拼了,愿能换一些你们手中的月票,真心求月票,别让我太心凉,有你们的支持,我才有动力啊。

    (。。)

第764章 战前阅兵(下)() 
感谢盟主darkin2014的万金之赏,鞠躬感谢。

    ******************************************

    起风了!

    幕府山下黑甲成阵,旌旗如云,战马声嘶,金戈如林。

    从天空俯视下去,但见森森军阵如同一个个钢铁铸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