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已经悄悄换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躲了起来,没人相信商丘还守得住。既然守住几天又能怎么样,商丘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被秦军攻破只是迟早的事。

    城外的秦军休整一天之后,蒙轲立即下令发动全面进攻,六万步兵,不分主次的从四面发起猛攻,战鼓震天,杀城动地。

    蒙轲做好了十分准备,结果只用三分的力气,就攻破了城头。

    城头上不管多铎如何疯狂地砍杀后退之人,无心再战的清军还是四散而逃。

    苍天幂幂,日光暗淡,多铎站在城头上,看着蜂拥而入的秦军,看着狼奔豕突的清军,知道商丘守不住了。

    “天啊!大清!老天爷你对大清不公啊”

    多铎歇斯底里地嚎叫着,想持刀自刎,刀架到了自己脖子后,眼泪噗噗直掉,哭得跟个娘们似的,咬了几次牙,却始终下不了手。直到被秦军扑倒在地。

    擒住他的秦军士卒欢呼阵阵,生怕多铎自杀让到手的大功打了折扣,于是几个秦军士卒也不管多铎如何嚎叫,三下五去二把他剥了个精光,然后用五花大绳绑在门板上抬到蒙轲前面。

    蒙轲一看,手下的将士欢天喜地抬来的,竟是一头光毛猪,性格稳重的他,也不禁为之莞尔

    ******************

    ps:求订阅,求推荐,看得爽,打赏两个饼仔再好,啊哈!

    《明扬天下》书友群:363048878欢迎各位加入!

第588章 勺湖莺歌啼晚风() 
***

    蒙轲六万步兵疾攻半日,大破商丘,生擒多铎、宁完我、马喇希、巩阿岔、谭泰、左梦庚、李率泰等满清重要将领,俘获清军二万余人。《更新最快网站:》

    此战影响深远,勒克德浑连开封也不敢呆了,匆匆撤过黄河北岸。

    山东的东方盛趁机出击,凭着手下两三万义军,横扫鲁南,各城皆望风而降。

    大捷的消息传回到淮安,秦牧击掌而起,连道三声好。

    李源也高呼一声:“天下定矣!”

    “恭喜吾王,贺喜吾王!”随驾淮安的大臣纷纷起身,向秦牧道贺。

    “诸卿同喜,哈哈哈”秦牧展颜而笑,十分爽朗。

    即便是司马安这样稳重的老臣,也不禁有点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的感觉;

    这下子,天下大势真正明朗了;

    整个黄河以南,已经尽入大秦之手,剩下山西与北直隶,攻取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秦一统天下已成定局,司马安这些人作为大秦的开国功臣,将和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一样,永垂史册,百世流芳。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诸卿准备一下,再过两日,本王决定移驾开封,坐镇中原。”

    “是,秦王。”

    众人朗声回答,个个欣然。

    秦牧移驾坐镇开封,这是很必要的,大秦一下子光复数省之地,全部从南方派遣官员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南方有没有这么多官员可派。就算有,这么做也不利于今后的长久安。

    现在大秦的京城已经选定在金陵。如果任用的官员也全是南方人,那么北方人心里肯定会有所不满,会认为自己被边沿化了。明初那种南北之争,将难以避免。

    北方本就残破,难以治理,一但这种南北之争严重到一定程度,很容易会让北方的百姓离心离德,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叛乱便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了。

    秦牧回到后院,心情舒畅的他与红娘子泛舟勺湖之上,在画舫上共进晚餐;

    红娘子开了一坛好酒,俩人一边喝一边聊,谈起要移驾开封之事,红娘子非常高兴,因为她老家就在河南。

    “建奴败局已定。还用得着你去开封吗?”红娘子脸蛋红扑扑的,她这么问,显然是怕秦牧改变主意,不去河南了。

    她是贫苦出身,同情下层百姓苦难,这些年来。河南一直是起义军和明军的主要战场,在战火与灾荒的双重摧残下,河南残存不堪,民不聊生。

    红娘子自然希望他这个皇帝亲自去看看,直观地了解一下河南百姓的苦难。

    将来他在处理天下大政时。出于同情,或许就能给河南的乡亲更多的照顾。

    秦牧等她斟好酒。端起喝了一口,说道:“开封我是必须去的,一来可以鼓舞前方将卒的士气,让他们再接再厉,尽快破敌;

    二来,女真之后还有个蒙古,也必须趁机解决,否则女真覆灭所产生的势力失衡,很可能会让蒙古从中获利、壮大,迅速成为我大秦的另一个大敌;

    所以本王不但要前往开封,等燕京打下来之后,还要北上燕京,争取乘势分化瓦解蒙古各部,一劳永逸。”

    红娘子听了他的话,微微有些失望,她追问道:“你北上中原,就只会了这些吗?”

    “莺儿,坐过这儿来,我再跟你细说。”

    “你先说。”

    “你不乖乖的听话,我就不说了,本来这种军政大事,我一向就不会和后宫之人提的,和你聊聊,已经是例外了。”

    红娘子只得起身,坐到他怀中去,她身材高挑,坐下来几乎跟秦牧平头;

    秦牧搂着她的腰肢,闻着她身上的体香说道:“自然不光是为了这些,本王北上中原,是要从当地挑拔一些官员,招一些贤才,以平衡一下南北的差距;

    如今朝中大臣,多为南方人,长此以往,十分不妥。再正直的官员,也有一些私心,总会对家乡多一些照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大臣的家乡遭了灾,他一定会尽量给家乡多争取一些赈灾钱粮,为此甚至不惜把灾情成倍夸大。

    朝中都是南方官员,将来方方面面,南方的百姓就会更到更多的照顾,而北方的百姓没人为他们说话,本王又不可能亲自去查看,百姓就会感觉朝廷对他们不公;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隐患,南北失衡的隐患还有很多,所以本王必须北上,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但越早着手越好。”

    红娘子虽然没有想得这么深,但听说秦牧要平衡南北差异,她已是满心高兴,破天荒地回过头来,主动亲了他一下。

    “这还差不多,这才象个好皇帝。”

    “呵呵,这还是莺儿你第一次说我的好话呢。”

    “只要以后你做个好皇帝,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天天给你说好话都行。”

    她的英气里惨着几分温柔,脸上的肌肤也比以前白皙了一些,屏添了三份美丽。

    秦牧的手忍不住悄悄上移,感觉着她身上惊人曲线,最后覆在她那巍峨的"shuang feng"上。

    红娘子身体稍动了一下,没再反抗,身体软软地靠在他胸膛上,任由他的大手在自己的"shuang feng"上侵掠。

    “本王北上,自然还要亲自去看看北方的民生,这些事不亲眼去看看,光听下面的官员上报,太抽象了,不利于治理。就象是隔靴搔痒,难以搔到痒处。只有去看过之后,心里有了个底,将来才不容易被下面的官员欺瞒。”

    “嗯嗯,你一定要去看看,这些年河南的百姓日子过得太苦了,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你去看了就知道,我没骗你的。”

    画舫外夕阳西下,湖面上倒影着满天的红霞,向晚的清风从湖面吹来,船舱四角的风铃叮叮微响,如鸣佩之声清脆。

    怀里的红娘子在他的撩拨下,呼吸渐重,脸色潮红,一如湖上的霞光,他含笑问道:“莺儿,想不想为本王生个孩子。”

    “想”红娘子脱口答道。

    “那还等什么?”

    “就知道你没想好事”

    红娘子轻嗔一句,却是欲拒还迎,秦牧麻利地解开她上衣的扣子,扯开裹胸,把她那对硕大挺拔的"shuang feng"释放出来。

    她这这"shuang feng"就象一对白玉雕成的大木瓜,粉光致致,弹性惊人。红娘子回身就抱,秦牧顺势低头含住那顶端的红樱桃,让红娘子不禁发出一声吟哦,如莺喃燕语。

    “莺儿,它好象又大了一些,这是我的功劳。”

    “你不要胡说了好吗嗯嗯哦”红娘子虽然不象李香君她们一样,受过专业技艺训练,但她野性未脱,就象一匹野马,总是给秦牧一种不同的滋味。

    她这硕大的"shuang feng"也是其她几个女人无法比拟的,足以令人流连忘返。

    与她燕好,秦牧往往也更直接。就在这画舫之上,在向晚的清晚中,他双手并用,迅速将她剥得一丝不挂;

    这是一具足以让人销魂蚀骨胴体,"ju ru"细腰,玉腿修长,丰臀肥美,偏偏她俏美的脸上还带着几分英气,让人不由得充满了征服的欲望。

    今天红娘子特别配合,主动为他宽衣解带,送他一个长吻之后,转身俯趴在柔软的虎皮坐垫上,将她那雪白肥美的丰臀高高翘起;

    那玉股春湾,露湿芳草,桃花粉瓣,让人无比销魂。

    秦牧不禁大喜,他最鼓欢的,就是从后面骑乘这匹尚带野性的胭脂马,此刻马儿雪股高翘,俏脸回望,眸中似羞非羞,似是发出邀请

    呼!秦牧长吁一口气,提枪上马,噗的一声,长驱直入,那温暖紧迫的感觉,让他浑身热血直冲上脑;

    趴着的红娘子也不禁螓首高扬,发出一声让人销魂蚀骨的娇吟,“啊”

    ************************************

    ps:求订阅,求推荐!

第589章 风雨飘摇的大清() 
******

    镂花的轩窗,靛青色绣红花的窗幔,窗下的黑漆彭牙圆桌上,摆着宝蓝色掐丝珐琅的果叉。◆真正无弹窗的网◆

    铺猩猩红坐垫的玫瑰椅,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屏风,雕红漆戏婴博古架这房中所有的装饰,无不透着王侯之家的奢华。

    雕龙凤呈祥紫檀大床上,传来男人沉重的呼吸,和女人婉转的娇吟,透过床前朦胧的轻纱,可以看到一对男女一丝不挂的身体正在碰撞着。

    多尔衮喷出满口酒气,低吼一声,身形稍停,然后喘息着倒下;

    杜勒玛愕然转身,这次多尔衮动作粗暴,如同野兽一般;她本以为要忍受好久,不想刚刚入巷,他就一泻如注,反而让杜勒玛被弄得有些不上不下,十分难受。

    她默默地扯过薄衾,盖住自己丰满的胴体,顺带把多尔衮也盖好。

    她本是豪格的福晋,豪格惨死狱中,她也被多尔衮占为己有。

    为了儿子富绶的性命,起初她只能含泪装欢,但时间长了,恨也淡了,有时还会对多尔衮有些期待。

    她是个性格比较单纯的女人,被关在这后院里,对外面的事情不太了解,只知道局势对大清很不好,却不知道,多铎已经全军覆没,大清军已经末日将至。

    今日多尔衮接到多铎全军覆没的消息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当时也不知道范文程他们在说些什么,浑浑噩噩地回到后院。猛灌了一壶酒,茫茫然走到杜勒玛房中。见面就粗暴地把杜勒玛推倒,却是力不从心

    前院里,已是风声鹤唳,范文程、刚林、冯铨、陈名夏、冯国柱等人惶然无措,乱成一团,最让他们心惊的是多尔衮听到多铎全军覆没时的反应,整个人失魂落魄,仿佛行尸走肉一般。任他们怎么喊也没点反应。

    大清完了,真的完了

    末日将至的那种感觉,让范文程等人如坠冰窖,那种冷意直透进了骨髓里,方寸大乱的刚林惶然问道:“范学士,平时你足智多谋,你倒是说说。眼下可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大清就剩下何洛会与阿济格统领的那点人马,军心涣散,士气全无,还能怎么办?

    范文程下巴的须子轻轻颤抖着,艰难地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一个“清”字,陈名夏连忙问道:“范学士。这是何意?”

    范文程摇头不答,望着纸面上的“清”字,恍惚间,这“清”字在慢慢变红,仿佛在流血一般

    他知道。现在唯有行壮士断腕之举,一口气撤出关外。远遁东北,或是联合科尔沁部,向西迁徙,重新去过逐水而居的生活,大清或许还在一丝生机。

    但是,一但倒退出关外,满清内部一定会追究入关失利的责任,当初是他与宁完我极力怂恿多尔衮入关的,到时他第一个逃不掉,全家的下场会凄惨无比。

    刚林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在殿中转来转去,最后一咬牙说道:“这样不行,必须得请王上出来主持大局,这消息隐瞒不了多久,一但其他人得知,只怕会让满城大乱,各位,请随我来,咱们一起去促请王上。”

    这些人都是大学士,但满清的大学士与明朝的大学士不同,他们不是内阁辅臣,充其量只是多尔衮的幕僚,没有多尔衮,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事到如今,刚林也顾不得许多了,拉上众人,直接往后苑里闯,把多尔衮从杜勒玛的床上拉了起来。

    多尔衮整个人就象虚脱了一样,脸色灰败,勉强穿上衣服随刚林等人来到前殿,喝了杯浓茶醒了醒酒,靠在罗圈椅里喘着粗气,那样子看上去就象个行将就木的人。

    “王上,大清危在旦夕,为了大清的命运,王上您可要振作起来啊!”

    “是啊,王上,您要是不振作起来,大清的天可就真的要塌了呀!”

    “王上,事情或许还有转寰的余地,王上,您就说句话吧”

    刚林、冯铨、陈名夏、冯国柱跪在多尔衮面前,轮番规劝,只有范文程伏首不语,多尔衮无神的双眼转动了一下,望着殿外积热的阳光,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他其实才三十来岁,本应是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年纪,但自入关以来,一场场大败,如今更是把大清弄得风雨飘摇,朝不保夕;

    沉重的压力,无情的打击,让他未老先衰,看上去就象个垂垂老者。

    “范文程,你为什么不说话。”多尔衮突然开口,吓了大家一跳。

    范文程磕了一个响头答道:“臣有罪!”

    “你何罪之有?”

    “王上,臣当初臣实在没料到,秦牧会在湖广崛起得如此迅速,有能力抗我大清,臣有罪。”范文程本能地避重就轻;

    其实真说来,能力抗大清并不算什么,满清军民全算上,不过二三十万人,汉人只要出现一个稍稍有凝聚力的政权,能扛住满清第一波攻击,就不难迅速赢得天下汉人的心,从而凝聚起来共抗异族入侵。

    从秦牧打出民族大义的旗帜后,竟能迅速边沿化朱家正统的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初满清入关,本来就是一场豪赌。

    既然是赌博,就难免有输有赢,怪不了谁,范文程转湾抹角想表达的其就是这样的一层意思。

    “事到如今,你可还有何良策救我大清于危难?”

    “臣”范文程抬起头来,飞快地看了多尔衮一眼,发现他竟平静得出奇,范文程心头莫名有些慌张,仿佛自己的那点私心全被多尔衮看穿了一般,“王爷,当务之急,是收缩兵力,稳定人心。”

    多尔衮不置可否地继续问道:“就这些?”

    “王上应该立即召见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商议对策,现在蒙古各部中,只有科尔沁部还可以相信,因其与我大清实为一体。”

    “到了这个时候,你认为吴克善还会在意那点姻亲关系,和我大清一条路走到黑吗?”

    “王上,不光是姻亲关系而已,科尔沁部就在辽东边上,与我大清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一点王爷一定要对卓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