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徐潼臻手里的洗漱用具,顺口道了声谢谢,却听徐潼臻问道:“师父,我也能像你那样吗?”
知道这徒弟是见了他这一手相较常人简直难以想象的功夫生起了好奇心,当下拍了拍徐潼臻脑袋:“自然是可以的。为师会的都会慢慢教给你,只要你好好学,这些都不是难事。”
洗漱完毕,苏轼出来见了他一愣神,忽的问道:“牛鼻子,你成仙了?”
知非道人愣神:“什么意思?”
苏轼撇撇嘴,说道:“没什么。先用早饭吧。真没想到,一夜没见,人还是那个人,怎么就多了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大约我还没睡醒吧。”
知非道人苦笑,却也明白了苏轼的意思。大约是自己昨夜有所体悟,洗涤了心灵,是以整个人看起来较之以往更多了些许出尘之意吧。
一时无话。用过饭后,一帮小孩子又来到这里。苏轼看看外面晴好的天气,招呼着孩子们把桌子板凳搬到草坪上,开始又一天的教学。至于知非道人,将徐潼臻领到屋内,先教他读了两遍道德经,接着取出黄帝内经,教徐潼臻读了素问里的前两篇,确定徐潼臻能自己诵读,吩咐他今天将这两篇读熟了便可以自行安排,回头再与他讲解。
安排好徒弟,知非道人出来向着苏轼打了声招呼,便折身下山向着梓潼县城走去。
到了黄昏时分,知非道人才扛着两袋米面,晃晃悠悠的往破庙走来。入得庙内,苏轼的学堂早已下学,眼下正在给徐潼臻讲解大学。见知非道人回来,微微点了点头:“搁厨房那里就好。”
知非道人不满道:“喂,苏子瞻,过分了啊。”
苏轼笑道:“能者多劳嘛。呶,我还在帮你教徒弟呢。”
知非道人放下米面,把潼臻赶去做饭,他坐到苏轼面前:“子瞻,我最近有点事情,不太方便带着潼臻一起,你便多替我照顾潼臻几日吧。事情一了,我再回来,然后带着潼臻四处游历。意下如何?”
苏轼问道:“你明天就要走?”
知非道人说道:“那倒不是。还要在你这里小住几天,等把潼臻的功课安排好了再说。”
苏轼道:“若是比较急的话,你的那几门经典我也可以代授。”
“急倒不是很急。但也不好耽搁太久。”知非道人说道:“以子瞻的学识教潼臻经义自是没有问题,只是贫道还要传些基本的锻体法门。这一点子瞻可不见得做的过来。”
苏轼笑道:“这个倒是真的。君子六艺我虽然都有自信,但说到练气吐纳的功夫,还真是门外汉,一窍不通。”
知非道人也笑道:“子瞻过谦了,只是些养身的健身法门。其实我的想法是子瞻和潼臻一起学。毕竟潼臻尚小,我要教的虽然简单,但有些东西未必能够理解,我怕他练岔了路子,还要子瞻好好照看才是啊。”
苏轼迟疑道:“这个恐怕就不大合适吧。如果你的事情不用太长时间,大可以等你归来时再做传授。”
知非道人道:“子瞻莫非要贫道承认不大擅长教授门生,寻你做个苦力才能答应?”
苏轼无奈:“你呀,就没几句话正经的。好吧,这份情子瞻领了。不过,可别指望我会给你奉茶什么的。”说罢,两人相视大笑。君子之交,向来如此。
第18章 青城了前诺()
接下来的几日,知非道人全力教授苏轼和徐潼臻全真大道拳。看这两人练得似模似样了,教授完毕的知非道人才提出离去,完成和青城派的约定。
这几日的相处,知非道人和徐潼臻之间也培养出了几分师徒情感,临别时徐潼臻坚持要将知非道人送出七八里地,上了官道才在知非道人的劝说下回去。
踏上了去青城的路上,知非道人忽然感觉身上多了些担子,那是源于徐潼臻身上的。既然收录人家做了弟子,那自然是要将他好好培养方是尽到师父的责任与义务。
一路无话,知非道人惦记着徐潼臻,只想快些了了青城山一事,早早回去调教他的宝贝徒弟。是以日夜兼程,不过两个日夜便赶到了青城山脚下。一路风尘仆仆自不必说,看看天色将晚,心道:“不若明日在上山吧。我这一身狼狈,不好生打理下也确实不方便。”便就近找了户人家借宿。
次日清晨,知非道人留了点散碎银子,谢过那户人家,踏上了青城山。
青城山,一名丈人,一名赤城,一名清城,西岳佐命之山。为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环列三十六峰一百零八胜景,诸峰环绕状如城廓。知非道人缓步徐行,只见得水秀、林幽、山雄。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不由感叹道:“果真道家祖庭,青城天下幽,名副其实啊。”
拾级而上,不多时,直到知非道人快到了青城派门口,都看到了青羊宫,才见有青城弟子出现。不等他们询问,知非道人便主动说明来意。那弟子听了,说了声:“道长请稍等片刻。”随即招呼另一位巡山弟子前去通报,自己当先引路:“道长请随我到殿内饮茶。”
知非道人自无异议,随他身后,片刻功夫,便已来到青羊宫正殿。自有弟子奉上茶水。又等了半刻钟,便见司马林并一干长老鱼贯而入。司马林将众人一一介绍,知非道人也一一行礼。双方见礼完毕,分宾主坐下,也不客套,直入正题。
事实上,双方早有默契。知非道人以加入青城派以协助青城派复兴,换取青城派道家一脉的典籍藏书,这般各得所需,两全其美罢了。
不过,司马林并没有上来就谈知非道人和青城派心照不宣的交易。在对知非道人加入青城表示欢迎后便说道:“知非师弟上回在燕子坞言道知道是谁杀害前掌门,现在此地并无外人,杀父之仇不报实在枉为人子,还请师弟告知详细,其中有何内情,仇人又到底是谁。”
知非道人对此倒是比较满意,若是司马林先问的不是这个,反倒会叫他瞧之不起。不过,看着这里众多青城派的长老,知非道人也略有犹豫。
司马林见此,知到他的顾忌,便说道:“师弟大可放心,在这里的都是我青城派的老人,都是信得过的,绝对忠于青城派。”那些个长老也都说些指天发誓的话,让知非道人告知内情,定要为前掌门报仇云云。
知非道人心里道:“那个诸保昆之前不也是你信任的师弟吗?”心里这么想,口中却是将原著里看到的加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却是将事情都放在了慕容博的身上。
青城众人自然是将信将疑,毕竟,江湖皆知慕容博死去已经二十多年了,突然说这人假死脱身,挑动江湖动乱,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些。
知非道人又道:“诸位或有疑虑,但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不用太久,便会真相大白,诸位且瞧好吧。”司马林自是不甘心这么个答案,但话说到这个程度,却也只好接受了,一时间众人情绪都不太高。
沉默了一小会儿,司马林旁边那位长老开口说起另一件事:“知非道长愿入我青城,执掌道家一脉。现在青城式微久已,却不知以知非之见,我青城派当如何浴火重生?”
却是上回在燕子坞见过面的姜师叔。知非道人抱拳道:“此事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大容易。我青城之所以式微,主要原因还在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失去了传承。说难,指的是传承找回艰难,说容易,那是只要有一本好的武学心法便可。姜师叔以为然否?”
这些其实大家都明白,姜师叔点点头:“不错。”
知非道人又自说道:“贫道这里却是恰恰有一部道家武学心法,唤做九阴真经。此功法不仅有伐毛洗髓之神效,更能快速积聚内力。凭此便足以使青城派重新崛起。然后收拢青城派道家一脉,凭借九阴真经,加上贫道所知的青城武学特点,结合青城藏书,集众人智慧重新推演出‘诀中诀’。届时侠家一脉扬名江湖,道家一脉精研到藏,推演武学。两脉配合之下,何愁青城不兴?”
司马林道:“知非师弟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如此,道家一脉还要师弟多费些心思。”
知非道人笑道:“这个自然。我想,若是‘诀中诀’真的可以重现,怕是整个青城山的道士都不会拒绝入我青城。更何况有那么多道藏做饵。”
司马林也笑道:‘既然师弟有此自信,为兄也不多言。不知这九阴真经’
知非道人将早抄录好的九阴真经心法递了过去。经文里除了内功心法和易经锻骨章,便连总纲也抄录其上。司马林草草翻过,大喜过望,说道:“师弟这门心法果然不凡,便是不能复原‘诀中诀’,只凭这九阴真经也足够我青城派崛起了。”
随后,众长老在司马林带领下站了起来,恭敬地施了一礼:“谢道长授艺大恩”。知非道人坦然受之,这是谢他传授九阴真经的恩情,不受反而不好。
随后,便是入门仪式,只是非常时期特殊情况,是以一切从简。只是知非道人郑重向着司马林大礼道:“道家一脉知非,拜见掌门师兄。”司马林还礼,众长老再次见礼:“见过道家掌宗。”知非道人再度还礼,便算是完成入门仪式,正式成为青城道家一脉之首了。唔,虽然眼下青城道家一脉好像就他一人。
第19章 君子不妄语,戏谑是知音()
入了青城派,一切便都名正言顺了。从司马林那里得来了藏经楼的通行凭证,便一头扎入了藏经阁。仗着自己数世轮回后出现的过目不忘的天赋,知非道人将里面的经卷悉数记了下来。他也不求甚解,须知前贤智慧何其广博渊深,只能在日后慢慢参研。
出了藏经阁他便开始整合青城道家一脉,然而,真的开始了他才觉得有些失望。倒不是他这边力有不逮,事实上,在那些经书的诱惑下,青城山的众道士都对青城派道家一脉抱有极大的热情,甚至是主动要求加入。令他失望的是侠家一脉的举动。在得到九阴真经后,他们对重振道家一脉兴致缺缺。少了他们的帮助,孤身一人的知非道人如何撑得起青城派道家一脉?便是饮食起居,那也解决不了啊。“罢了,到底是一直厮混江湖,目光不能长远,心胸气度还有格局都小了些。”
自嘲一笑,又想到:“算了,人家自己都没这份心思,我这又是操的哪门子闲心去想着统合青城道家,推演‘诀中诀’?话说,这些道藏典籍落在这帮子人手里真个是明珠暗投了。若果落在青城山上的那些个道士手中,怕是另有一番光景吧,至少,作为道家祖庭的青城,断不会式微至此。”
他又想到:“幸好,我收了个好弟子,算是有了传人。要不然,哪怕是不情愿,也会在这里好生栽培出几个苗子才能放心吧,那样可就真难为死贫道了。至于现在嘛,最多找几个道观,暗中传下这些藏书,至于能不能结果,那是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和我何干?反正贫道打算浪迹江湖,也是在替青城扬名。我那弟子也算是青城山的道士,这也就够了。”
“明天便离开青城山吧,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听天由命吧。”
傍晚时分,回到苏轼的塾院时,小潼臻犹在诵读道德经,知非道人面露微笑悄悄走了过去。苏轼出得门来,见了知非道人,笑道:“哟,回来了。”
知非道人颔首:“怎么,不欢迎?”
“哪儿能呢?”苏轼抄着双手:“欢迎之至。”
徐潼臻收起经书,起身恭敬道:“师父,您回来了。”
知非道人微笑点头:“回来了。我离开的这半月时间,功课怎么样了?”
徐潼臻挠挠头:“弟子这些天已经将道德经和阴符经背下来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篇已经记下,‘灵枢篇’还没有开始学习。不过其中许多地方,便是苏老师耐心教导,弟子也还是云里雾里,不能体会。”说到这里,徐潼臻自觉地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知非道人拍拍徐潼臻脑袋:“好孩子,你很不错了。为师可没料到你能学得这么快,那经中深意,须得有一定的阅历才能体会,你小小年纪,不必深研,不求甚解才是对的。”
微微顿了下,瞥了眼一旁微笑着的苏轼,又说道“不过潼臻啊,有些话是不能直接说的。你瞧,你这说了苏老师教导后你还是体会不了,这不是在说苏老师讲得不好吗?虽然你没这个意思,但是为师会不会这么想呢?就算为师不这么想,苏老师自己会不会这么以为呢?瞧瞧,苏老师脸都黑了”
徐潼臻毕竟少年,还真以为自己见罪于苏轼,先是应了知非道人道:“师父教训的是,弟子知错了。”又是忙不迭的向着苏轼解释道歉。知非道人在旁边看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苏轼先是宽慰了徐潼臻,少年才知道师父是在借自己拿苏老师开涮。心里叹道:“自家这师傅,年龄不大,也这么为老不尊。”只是毕竟是做弟子的,哪能抱怨师父,只用一双澄澈的眸子幽怨的看着知非道人。
这边厢苏轼却不会惯着知非道人:“牛鼻子,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言传身教,老师什么样子,弟子也会受到影响。似你这般没个正行,我还真怕潼臻这孩子被你教坏了。”
知非道人不理他,却对着徐潼臻说道:“好徒儿,为师是个道士,那你也差不多了。刚才你这苏老师骂为师牛鼻子,那也是骂了你。咱们师徒同仇敌忾,怼回去,叫他酸书生怎样?”
徐潼臻的目光更幽怨了。
苏轼笑道:“你看,公道自在人心。牛鼻子,你还有什么话说?”
知非道人能够无视苏轼的揶揄嘲讽,却敌不过小徒弟潼臻无邪的眼神。干笑两声揭过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潼臻啊,全真大道拳练得怎么样了?”
徐潼臻应道:“弟子也不知道练的怎样,这就演练一遍,请师父指点指点。”待得知非道人点头,他便后退几步,来到草坪中间,拉开架势,一招一式地练了起来。
知非道人只道他习武日短,根本谈不上有所成就,当初将全真大道拳传授给他旨在筑基罢了,心里并没有太多期待。然而在徐潼臻演练开来之后,知非道人可就说不上是个什么心情了。
全真大道拳本是一门道家拳法,虽是基础,却也讲究的是冲淡平和,阴阳相济,自在逍遥的意境。
当然,知非道人原本也没指望徐潼臻能做到这一步,设想中,徐潼臻能够一板一眼地把套路使出来不出错就可以了,哪知这弟子天分实在太高,打出来的拳法行云流水,收放自如。若只是如此,知非道人那也只会高兴不已,可混账至极的是是这拳路中谦谦君子的儒门气息你是怎么打出来的?你师父我也做不到啊!
知非道人嘴角抽搐,看看还在那里一脸满足的苏轼和站在自己面前略有些小骄傲,等着自己夸赞的徐潼臻,知非道人无力的叹了口气:“好徒儿,咱们练得是道家拳法啊。”心里却道:“看来要把我这徒弟早些带走了,免得被苏轼带歪了。过个几年再让他随苏轼学儒吧。”
看看因为自己一句话而有些茫然惶惑的徒弟,知非道人只得又说道:“不错,潼臻你天赋很好,练得也很好,为师很满意。为了奖励你,明天为师便带你游历天下。”
苏轼问道:“未免迫促了吧?”
知非道人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这种事情,向来宜早不宜迟的。”看徐潼臻似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