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的南方仍处于战乱之中,群雄纷起,诸侯割据。阴无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一位名叫浩星奇的年轻将军,两人一见如故,便立誓共同打天下。
阴无崖虽然自幼便受其母天娇长公主的熏陶,对这个天下怀有超乎常人的野心,但他的志向却从来都不是那个皇位。他真正所向往的,是成为一位能够辅佐明君治理天下的贤臣。
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并不是一个惯于发号施令、鼓动人心的强权人物,他所擅长的是为这样一位人物去出谋划策,从而通过这位强者之手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
而他之所以看中了浩星奇,便是因为浩星奇的身上具备了成为一位开国君主所需的全部素质——野心勃勃、头脑敏锐、胸襟开阔、英勇善战以及领袖魅力。
就这样,他们两个年轻人带领着一帮热血男儿,也加入到了争夺天下的行列之中。经过数年浴血苦战,他们终于在与群雄的角逐中争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了一个虽然实力尚弱,但已初具争霸之能的诸侯国——裕。
然而,随着那些弱小势力一个个被吞并消灭,剩下来参与争夺天下的列强都是一方之雄,与他们相比,裕国便成了最弱的那只鹿,随时有成为别人猎物的可能。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迫在眉睫的危机,当时已被浩星奇尊为国师的阴无崖在苦思良久之后,给这位时刻面临灭国之险的裕王出了一个主意——向隐族求助。
刚一听到这个主意时,浩星奇并未太往心里去,只因他也听说过隐族人的传统,绝不会相助任何一方争夺天下。可是在阴无崖一番劝说之下,为解燃眉之急,浩星奇只好勉强答应去重渊走一趟,虽然在他心底早已认定,此行必会无功而返。
在去重渊的路上,阴无崖才向浩星奇说出了关于清平公主的故事,并告诉浩星奇,他唯有向清平公主求婚,才能得到她以及隐族人的帮助。有了这种帮助,他们不但能够击退列强的围攻,而且一定能够最终争得天下。
浩星奇虽是半信半疑,但他素来敬服阴无崖的谋略智计,便同意了他的提议。不过当时在浩星奇的心中,迎娶清平公主只是一项取得隐族帮助的和亲之策。
浩星奇那年二十六岁,身边已有了两位如花似玉的夫人,而且这两位夫人又各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对于那位传说中的清平公主,他并没有多少仰慕之情,不过是将她看作是一场政治联姻的对象而已。
可是,浩星奇的这一想法,却在他见到清平公主的那一刻完全改变了!
当他们一行人进入重渊两日之后,眼看前面隐族大族长所居的城市已遥遥在望。时近晌午,他们便在一块林边的阴凉处下马歇息,想赶在日落前到达那座被隐族人称为“隐都”的城市。
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稍作休整之后,他们就纷纷起身,准备上马继续前行。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叫,接着便是“哗哗”的水声。
听起来似是有人落水,浩星奇忙一个箭步向水声传来之处飞奔过去。他的那几位亲随怕主人有失,也赶紧追了上去。
转眼跑到了一处溪边,浩星奇却猛然停了下来,对着那位正站在溪中的白衣少女发起呆来。
那位白衣少女此时也发觉有人出现,不由转头向岸上看去,一对秋水剪瞳正看入浩星奇痴然迷惘的双眼之中——
白衣少女只是微微一怔,随即便提着衣裙的下摆,赤着双足从溪中一步一步走上岸来。她来到浩星奇的面前,清丽之极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问道:“可是我方才的叫声惊扰了公子?实是抱歉得很!”
浩星奇这才回过神来,虽略觉尴尬,但他乃是见惯世面之人,很快便恢复了一向的洒脱从容,对那白衣少女拱手施礼道:“是在下过于鲁莽,还请姑娘不要见怪!”
白衣少女仍是微笑着道:“只要公子不见怪就好。”
这时那几个亲随也赶到了,齐齐站在浩星奇的身后。
白衣少女见了又是一笑,“既然是误会,我便不再耽搁公子赶路,不过还是要多谢公子仗义相助之德。”
“姑娘客气了!”浩星奇再次拱手为礼。
白衣少女方要转身回到溪中,不知何时赶到的阴无崖却在一旁出声问道:“姑娘可是清平公主?”
白衣少女当即转回身来,看着阴无崖,含笑不语。
“公主方才可是在溪中捉鱼?”
白衣少女疑惑地打量着面前这位风神俊秀的年轻人,脸上慢慢露出了一抹惊喜之色,“无崖哥哥——,你是无崖哥哥!”
阴无崖方含笑点头,那位白衣少女却已奔了上来,一把将他抱住,流着泪道:“你走了之后,便没有人陪我捉鱼,方才好大的一条鱼,竟从我手中溜掉了……”
那几位亲随直看得下巴都快掉了下来,没想到这世上竟还有如此不拘小节的公主殿下!
而浩星奇的眼中却是异彩连连,尤其在看到清平公主那对白净的玉足之后,他的唇角不觉露出一抹颇具兴味的笑意。
番外篇一 国师无崖(二)()
浩星奇事先并未料到,自己能够如此顺利地见到清平公主,而他更加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向公主求亲的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不顺利。
到达隐都,他拜见过大族长并献上了礼物之后,便提出了求亲之议。大族长听后只是点头微笑,说隐族人的嫁娶事宜皆是要与其本人及尊长商定,他这做族长的不过是到场见证与恭贺一番罢了,实是做不了任何人的主。
听大族长这么一说,浩星奇一时倒真不知该怎么办了。他毕竟也是身份尊贵的一方之王,怎能就这般冒冒失失地自己跑到公主府上去求亲?
于是,阴无崖便主动承担起了媒人之责。毕竟清平公主是他的表妹,而其母宁后也是他的舅母,有这层亲戚关系在,登门拜访便也是一件极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与清平公主母女叙完了别后之情,阴无崖便开口代浩星奇提出求亲之议。宁后虽未当即表态,可面上皆是一片为难之色。清平公主倒显得落落大方,直接拒绝了浩星奇的求亲。
这种结果的出现,其实早就在阴无崖的意料之中。
大族长袖手旁观,一来是规矩向来如此,身为大族长也无任何权力干涉族人的自主婚配;二来,就大族长本意而言,他也是极为反对这桩亲事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绝不愿清平公主离开重渊。
清平公主的封号在重渊虽是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与其他普通的名字并无二致。但是清平公主这个人,却对许多隐族人有着极不寻常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即便是在人人安居乐业的重渊,仍不免会有贫富之差,高低之别,而清平公主所做的事,就是要尽力消除这些差别。虽然她还只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女,但她学识渊博、聪敏睿智,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清平公主召集了许多年轻人,一起开办医馆和学堂,专为穷人和他们的孩子提供帮助,而且分文不收。做这些事当然需要许多的钱,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靠那些年轻人募集而来,而很大一部分却是来自族中的公银。
清平公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而且她还具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特质足以令她成为一名极其出色的说客。每年族中长老合议族中公银支出款项之时,清平公主都会逐一对其进行游说,最终让长老会同意,划拨出一笔钱款作为那些免费医馆与学堂的资金。
清平公主从十二岁起就开始做这件事,而到了她十五岁时,她自己竟然也被族人推选为长老之一,令她有了更大的能力去为那些医馆和学堂筹钱,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那些贫穷族人的生活,同时也为清平公主赢得了族人的尊敬与景仰。
这样一位对隐族举足轻重的人物,大族长当然不希望失去。而且他还要考虑到,清平公主若是离开,恐怕有一部分愿意追随她的人也会跟着离开,而那些人又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对隐族来说,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何况在那些离开的年轻人中,一定会有大族长自己的儿子——凌天。
至于说到清平公主的母亲宁后,她当然是最不想让清平公主离开的人。宁帝与城偕亡,宁后失去了家国,更失去了夫君,唯一留在身边的便只有清平公主。这个女儿如今已是她的一切,她又怎会舍得让她远离,去外面那曾夺走了她夫君的险恶世界中浴血厮杀,甚至丢掉性命?
而清平公主本人之所以不同意这门亲事,是因为她心中已有所爱——凌天,那个飘忽如风、御箭如神的男子。
求亲失败,浩星奇自是心情沮丧,不只是因为裕国将面临危难,更主要的是,他不得不对自己承认,得不到清平公主,才是真正让他感到难过与失落的一件事。
不过浩星奇毕竟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王者,既然所求不得,他自是不会再去死乞白赖,便同阴无崖商量着尽快返程。裕国还处于随时会被攻击的危险之中,他身为国主,岂能长时间在外面滞留不归?
阴无崖却劝浩星奇在重渊多留三日,三日之后再返回裕国不迟。浩星奇一向信任阴无崖的判断,既然他认为事情尚有可为,自己何不再耐心地等上三日,看是否真的有机会峰回路转,令自己得偿所愿呢?
见浩星奇点头,阴无崖不由微微一笑,道:“反正在驿馆中也是无事可做,主公何不随我一起去外面走走?”
于是,一连两日,浩星奇与阴无崖在隐都四处闲逛,除了茶馆酒肆,还有集市店铺,但去的最多的,却是城中的医馆和学堂。
那日晚间回到驿馆之后,阴无崖便与浩星奇进行了一番彻夜长谈。
翌日一早,阴无崖陪着浩星奇亲临公主府,再次向清平公主求亲。
清平公主虽是不解且有些不愿,但最终还是同意与浩星奇见面一谈。
“听说公子这两日在隐都逛了很多地方,还去过城中的医馆和学堂?”
见浩星奇面对自己时有些许的紧张,清平公主便主动笑容可掬地打破了僵局。
“确是如此。这里的其它所在除了较为繁华之外,与裕国的街市并无太大分别,只是那些医馆和学堂,实是令在下耳目一新!”
清平公主神色柔和地笑了笑,虽没有说什么,却也算是一种无声的赞许。
“寻常所见的医馆,平日多是由三、两位大夫看诊,大一些的也不会多过四、五位,前来问诊之人皆是排队相候,最多分出内症、外症的不同而已。可是在此处的医馆,竟是有十几位大夫同时看诊,问诊之人也视其症状不同,而被分成各自不同的队列,由不同的大夫诊看。
如此一来,诊病的时间便可大大缩短,而各位大夫业有专精,诊病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此法虽看似简单易行,可是在裕国乃至其他的国中却从未有此先例,足可见想出此法之人实是不凡,竟能有此奇思妙想!”
此时浩星奇已完全没有了最初的拘谨,越说越口若悬河,特别是他见清平公主一直坐在那里笑眯眯地听着,知道自己的这番话虽还不足以打动她,但起码没有令她生厌。这对他而言便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于是他更加卖力地说了下去。
“此番回去之后,在下便要在裕国推行此法,而且也要从库银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开设一些专为穷人诊病的医馆,虽不能尽解其疾苦,至少也可稍减其病痛。”
清平公主听得明眸连闪,欣喜地问道:“公子果真有此打算?”
浩星奇微微一笑,道:“在下虽然力弱,但为了天下人,自然是能多做一分,便要多做一分!”
清平公主收起了笑容,沉静地看着他,问道:“那么在公子心中,都想为天下人做些什么?”
浩星奇剑眉微挑,朗声道:“在下自知能力浅薄,实不敢说能为所有天下人谋福祉。但是至少在裕国一境,我要让百姓们都过上安乐富足的生活,人人有其田,户户有其产,这也是我取国号为‘裕’的初衷。”
见清平公主的脸上没有任何回应,浩星奇又继续说道:“方才说过设医馆,而我最想在裕国设立的却是学堂。民智开启少不了教化之功,若是裕国的子民都有机会读书识字,那么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之后,他们也会像隐族人一样,不仅有各种奇思妙想,而且能够身体力行,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成果。
只不过开设学堂并不像开设医馆那般容易,多投些银子和多请些大夫便可。学堂的精髓之所在便是先生,若无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先生来教授,那学堂也不过就是个摆设。故而在下诚意相邀,恳请公主能驾临裕国,助我开设医馆、兴办学堂,为裕国百姓尽一份心力!”
清平公主眨了眨明亮的大眼睛,突然笑道:“公子的愿望虽好,可是裕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内忧而是外患。强敌环伺之下,裕国还能独力支撑多久?到了城破国灭的那一日,再多的医馆和学堂又有何用?”
浩星奇却是洒然一笑,道:“裕国虽然弱小,却也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想当初我与国师相约一同打天下,起兵时只不过数百人,而后便一日日壮大,直至拥有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更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和百姓。
只要我与国师还在,那些追随我血战多年的将士们还在,裕国便不会亡,而裕国的百姓便不会成为任人欺凌的亡国之奴。
即便退一万步说,裕国真有不幸覆灭的一日,在与国偕亡之前,我的心中至少也会有些许安慰,毕竟我曾为裕国的百姓做过一些好事!”
清平公主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清亮如水的明眸久久地看着浩星奇。
番外篇一 国师无崖(三)()
这时浩星奇突然站起身,向清平公主深施一礼,道:“公主!因在下明日便要离开,临行前,想将胸中肺腑之言向公主一吐为快,若有何失礼得罪之处,还请公主海涵!”
清平公主虽没有说话,却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来此之前,在下其实对公主所知甚少,而提亲之举,亦是出于利益考量,希望能通过联姻来得到隐族之助,让裕国得以渡过眼前的危局。
可是自从在下见到公主之后,对公主实是万分倾慕,而在了解了公主为隐族人所做的那些事情之后,这种倾慕业已变成爱重。若能得到公主俯允,肯屈尊下嫁,我浩星奇便在此立誓,尊公主为裕国之后,而公主所生之子也将成为裕国的太子。”
浩星奇目光炯炯地看着清平公主,停顿了一瞬,又接着道:“当然,若是公主不肯垂青,在下也绝无怨言,毕竟能得见公主芳容,已是三生有幸!只不过令在下抱憾终生的是,因我自己德行不够,难以赢得公主芳心,却让裕国百姓为此痛失了能够过上安乐生活的希望!”
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极深,而且分量极重,竟然令清平公主也不由得微微动容。
她垂眸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公子的一番心意实是令清平感动不已!然而这毕竟是人生大事,还请公子容清平细细思量一番,待明日公子离开前再给你答案,可好?”
浩星奇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清平公主这次不但没有一口回绝,而且还以一种商量的口吻与他相约,看来事情已大有转机,甚至可以说是成功在望!
他虽是想竭力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