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名:《这就是足球,这就是欧洲杯》
领衔主演:齐达内,贝克汗姆,亨利,兰帕德,巴特兹
导演:上帝
出品:2004年葡萄牙欧洲足球锦标赛
勇者无畏——捷荷之战感言
当荷兰领先两球的时候,我在想荷兰历来心理素质不够过硬,领先一球的话很容易被对方扳平甚至反超,但是如果领先两球的话,依照荷兰的控制球能力,应该问题不大了。
但是我刚刚想完,荷兰队长科库(Cocu)就在中场一次横传失误,让捷克的巴罗什带球狂奔三十米,然后再两名荷兰后卫的阻截下把球传给了无人盯防的高中锋杨·科勒。接下来就是足球进网,捷克扳回一球。
真不给我面子,我在心里想着。这样的话,荷兰只领先一球,倒有可能被扳平了。
说实话,我倒比较看好本届欧锦赛的荷兰,因为他们拥有最好的球员,而且整体也不弱。他们有充满斗志的戴维斯,有刚刚夺得意甲冠军的西多夫,有世界上最好的中卫之一的斯塔姆,有禁区之王范尼,还有一批年轻有为的新秀……但是这场比赛却告诉我了,他们还有一个人物不可忽视,那就是他们德主教练艾德沃卡特……
我真不知道艾德沃卡特九四年怎么把阵容不整的荷兰队带入四强的,他还一直执教荷兰23岁以下国家队,现在队中不少年轻球员可以说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拥有不算差的过去,但是在昨天晚上他的表现却像一个娘们儿,是的,一个娘们儿!
从比赛的一开始,荷兰的战术没有什么错误,面对捷克这样的球队,荷兰有能力和信心进攻,于是他们做到了,他们有了十分钟内的两个进球。但是当捷克队扳平了比分开始,我隐隐的担心在下半场化为了现实。
可以说,让这担心成为现实的不是捷克,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按照正常的战术要求去进攻,去防守。一切都是艾德沃卡特送给他们的意外惊喜。我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何艾德沃卡特会把表现出色,没有体力问题的,没有受伤的鲁本换下去?而且换上来的竟然是已经34岁的波斯维尔了!我对他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他在曼城踢球,是孙继海的队友。但是艾德沃卡特显然不可能因为照顾熬夜的中国观众的情绪,换上来一个熟面孔,让解说员充满骄傲德说说这是孙继海德队友,也让中国球迷高兴高兴吧?
韩大大说艾德沃卡特此举是要稳固中场……我想吐他一脸。换下一个中场,增加一个中场是想增加中场优势?人数优势没有体现,质量优势也没有体现,我不认为孙继海的队友博斯韦尔比鲁本的控球好。面对捷克这样的球队还想缩回去防守吗?即使要缩回去,荷兰也没有这个资格,他们的防守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烂!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用自己的进攻把对方压在半场,即使不能压在半场,也可以让对方的后卫线不敢压上,从而减轻自己半场的防守压力。
但是我看到鲁本十分不情愿的下场的时候,我知道荷兰已经缴枪了。他们对于2:1满意了,他们以为捷克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了。所以鲁本狠狠的和博斯维尔拍了一下手,满脸的不解,满脸的不甘,满脸的委屈。他的表现绝对称的上是荷兰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但是却被保守无比的教练换了下去。
保守。这个词似乎是参加本届欧锦赛不少强队教练的共识。保守的西班牙,保守的意大利,保守的英格兰,保守的法国,保守的德国,保守的荷兰。唯一不保守的就是捷克,所以他们提前出线了。什么叫勇者无畏?捷克人给所有保守的教练好好上了一课。在面对出人意料顽强的拉脱维亚,捷克教练布鲁克纳派上了七名攻击手,最终拿下了顽强的拉脱维亚。如果你认为捷克此举是在欺负拉脱维亚的话,那么看看昨天晚上和荷兰的比赛吧!
连个教练面对场上据是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换人和调整,效果立竿见影。荷兰的效果是马上就丢了球,而捷克自然相反。杨·科勒这样的站桩中锋对于荷兰后方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尽管斯塔姆说我们不怕他。但是荷兰最后还是栽在了他的脚和胸下。他的一个胸部做球,让巴罗什打入扳平一球,而艾德沃卡特换上来的博斯维尔呢?除了一上来在禁区里面把球踢出界一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场上看见他了。这就是要增加中场优势,这就是要稳固中场……我无语了。
然后在比分被扳平后,艾德沃卡特似乎打起了小算盘,他把本上表现不错的范德梅德也给换了下去,前面就只有范尼有能力对捷克的防线造成威胁了。他认为面对连个强队都拿到一分,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然后最后一轮对弱队拉脱维亚,全取三分是肯定的。但是如果随随便便就把命运交给未来的话,未来真的会反馈给他所需要的结果吗?看看拉脱维亚的表现,艾德沃卡特连那点觉悟都没有吗?算计来,算计去的,结果最后反把自己算计进去了,荷兰输球也怨不得谁了,自己太不争气!
下半场被换上场的斯米切尔在88分钟的进球,彻底击溃了荷兰人的斗志和希望……他们连最后一块遮羞布,最后的一个希望都没有了。这就是保守的结果!内德维德今年上半年一直在郁闷,但是下半场他的几次远射却让人仿佛又看到了他巅峰时期的状态,可为什么荷兰人没有看到?为什么艾德沃卡特没有看到?为什么没有人专门盯防下半场的内德维德?
荷兰终为他们的保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比赛结束的时候,我甚至希望荷兰输给拉脱维亚,彻底告别欧洲杯。这样那个保守的教练也许才会反思,否则他还会意志认为命运之神会垂青荷兰,会垂青他。做梦去吧!
荷兰虽然只获得过一个重大国际比赛的冠军,尽管他们在世界杯上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还有激情,象征激情的橙色不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吗?只要有激情,就有荷兰。但是看看现在,这是荷兰吗?别开玩笑了,让他们换身衣服,不要辱没了“荷兰”这两个字!荷兰的足球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即使输球,也是在对攻中死去,也是无怨无悔的,也是让人击节叫好的!现在的荷兰,我已经无法再说什么了……
虽然我一直不喜欢捷克,因为我不大喜欢内德维德。但是昨天的比赛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尤其是他们在0:2、1:2和2:2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如既往的勇气。他们配得上这场胜利,他们配的上第一个进入八强的名头,他们配得上球迷的欢呼,他们也配的上荷兰球迷的嫉妒……
勇者无畏!捷克是勇者,所以他们赢了。荷兰不是勇者,所以他们输了。那么其他球队呢?能否从这场比赛上看到写什么呢?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你们看到了吗?你们还要保守吗?尤其是意大利!保守有意思吗?就能保证你们赢得比赛吗?你们靠保守赢得了什么吗?你们什么也没有赢得!
送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来给你们:
“足球不是这样踢的!”
送别
欧锦赛我一直是抱着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欣赏的,因为在欧洲没有我支持的球队。但是却有我喜欢的球队。西班牙就是其中一支。
喜欢西班牙是因为喜欢劳尔。但是今天凌晨,我却看到了劳尔无助的眼神。上个赛季在冠军联赛,在西甲联赛,在国王杯赛里面,我都看到了劳尔这种眼神。本以为在欧锦赛会看到一个浴火重生的劳尔,但是我没有这个机会了,劳尔也没有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了,他将永远背负着状态不佳,拖累了西班牙的骂名。人们会说劳尔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劳尔,让他在场上纯粹是因为他的名气而不是实力,贝莱隆表现的好,却为什么不让他首发,就是因为劳尔占据了他的位置。
但是今天不想谈那么多的是是非非,看着西班牙的球员在最后时刻的拼命架势,我心中总是在祈祷来一点奇迹吧!来一个法国是的扳平,反超我都不奢望了,反正平局就能出线……
但是托雷斯的门柱,劳尔的顶偏……
最后时刻塞斯换上了三个前锋,打算孤注一掷,但是一切似乎都晚了。葡萄牙拥有巨大的主场优势,他们踢得更加轻松了,如果不是卡西利亚斯和劳尔·布拉沃,西班牙还要丢球,但是极是这样西班牙还是要全力进攻,他们没有选择了,他们必须进攻!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进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等到最后时刻实在不行的时候再来呢?
我喜欢西班牙,胜过喜欢葡萄牙,所以我看球的时候衷心希望葡萄牙输球,或者打平,反正不要出线。但是事与愿违,西班牙输球了,而俄罗斯没有再进球,所以西班牙被淘汰了……
最后时刻我紧张的就像以前在看皇马的比赛一样,但是西班牙还是输了……
看着葡萄牙人在自己家门口欢庆胜利,真不是滋味!劳尔无助的接收葡萄牙人的安慰,他一定很辛苦吧?输了球却不能表现得太多,因为他是队长……菲戈是他的队友,他的朋友,但是两人的境遇却在此刻如此的不同。当劳尔摘下队长袖标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在擦汗,还是在擦眼泪……
足球有的时候真的很残酷,可是我已经感受了整整一个赛季的残酷了,为何在欧锦赛上还要继续感受?劳尔走了,以后的欧锦赛就少了一份期待,西班牙走了,欧锦赛对于我来说就少了一种味道。也许在不少葡萄牙球迷眼中,这是非常好的结局,两个在悬崖边上共舞的舞者,必须有一个要摔下去的。
西班牙摔下去了,被自己绊了下去。
再见西班牙,再见维森特,再见华金,再见莫伦特斯,再见卡西利亚斯,再见托雷斯,再见普约尔,再见贝莱隆,再见埃尔格拉,再见阿隆索,再见劳尔……
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但是今天凌晨,看着劳尔无助的眼神,我冷静的尝试宣告失败。
别哭,卡萨诺
想不出来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当我看见卡萨诺进球后的狂喜时,当他狂奔向替补席时,他以为自己是意大利的救世主,他以为意大利出线了,但是我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
因为三分钟以前我已经知道了电影的结局。直到了结局的电影一般都没有什么意思了,更何况电影的过程还是那么无聊。
意大利和保加利亚,丹麦和瑞典。蒙太奇不断的切换着,导演试图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出来。但是很可惜,当那个以后必将成为经典的2:2比分在赛前就被炒的火热的时候,我知道这电影终归还是一个观众祈祷最后奇迹出线的俗套三流电影罢了。
丹麦球迷兴高采烈的在赛前“准确”的的预测出了比分,都说足球结果是最难预测的,更何况更困难的比分呢?但是为什么这个比分所有人都猜中了?
毫无悬念的电影还有看的必要吗?有。看看演员们是否真的按照传中的剧本来演,看看命运是否真的无法抗拒。
卡萨诺几乎是意大利唯一一个在和已知的命运抗争的人,他凭了九十三分钟,腿几乎抽筋。当他在九十三分钟进球的时候,他狂喜,他高兴,他像飞上了天堂……但是十五秒钟以后,他痛哭,他不甘,他无能为力的瘫倒在地上……只是十五秒钟的时间,他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当一支球队处于危难之境的时候,总需要有有一个英雄来拯救球队与危难之中,给球迷们带来希望的曙光。而如果这个英雄又恰好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那就更好不过了。欧文曾经做到过,卡卡曾经做到过,鲁尼正在做着,他们都赢得了球迷和媒体,专家的一致欢呼。但是当轮到这个叛逆的意大利少年的时候,为何命运却是如此的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难道是因为卡萨诺长的不够帅,还是因为他太叛逆,不讨人喜欢?
他拼得精疲力尽,赢得了比赛,却输给了命运。他得到的是什么呢?仍然是蒙太奇,切到另外一边,那是全场丹麦球迷和瑞典球迷情同兄弟一般的庆祝和欢呼,还有对意大利无尽的嘲讽。他卡萨诺一个人的胜利在这巨大的命运反差之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他小时候被父亲抛弃的时候,他没有哭过。当他被人骂为私生子的时候,他回敬对方的只有拳头。当他面对在赛场上侮辱他的对手的时候,他用一场比赛39个进球来狠狠抽了对方的耳光。因为他的过去,所以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你很少会看见他流泪,他哭泣。你们所看到的都是叛逆,都是无所谓,都是不屈。但是今天凌晨,我看到了卡萨诺的眼泪,那一刻我想哭。对这么一个孩子,为什么命运却这么残忍?他抗争了,他不是茫然的在梦游。但是为何球队的错误和某些大牌队友的错误要一个孩子来承担?他踢球是因为热爱足球,为什么却要让他面临如此残酷的现实?如此无耻的一幕?还是说热爱足球在现代这个功利足球的大环境下,有什么错误吗?
九四年的意大利也保守,但是他们有巴乔,有这个孤单英雄,所以他们仍然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同情和喜爱。十年之后,同样的意大利,同样热爱足球的卡萨诺,但是为他准备的舞台几经拆掉,寻不见踪影了。
卡萨诺不是巴乔,所以意大利得到了潮水般的骂声和幸灾乐祸的声音。而卡萨诺的泪水已经被淹没在这滚滚大潮中了。
我为卡萨诺不甘,为他不值。你为何要生在意大利?为何要在被巴乔钦定为接班人后,面对与巴乔一样的局面,却要痛哭着接受完全相反的结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心志……你已经面临了太多太多的磨难和不公,即使再多面临一次又何妨?卡萨诺,你才22岁,你还有未来,你还有时间。你是一个肩负着天降大任的人,你必将成功。你今夜的泪水毕竟不会白流,你的梦想毕竟不会落空,你的……所以,别哭,卡萨诺。真的,坚强起来。昂起头,别让那所谓的命运压弯了你的脊梁,别让为那些不公而流泪,因为他们不值得你那样做。挺胸抬头走出这体育场。
别哭,卡萨诺。
没有失败者的比赛
关于比赛过程,不想多说,我想每一个半夜看球的球迷都会激动的睡不着觉的。
一百二十分钟的激斗,四个进球,快速的攻防转换,以及受伤,以及最后的点球决战。这是一场符合一切经典比赛性质的比赛。许多年后,人们谈起04年欧洲杯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这场四分之一决赛。
英格兰和葡萄牙联手为球迷们奉献了一常经典的比赛。应该说,英格兰过早的进球是将这场比赛快速导向白热化的转折点,而鲁尼的过早下场却让这场比赛失去了一些精彩。英格兰队不得不过早的收缩防守,因为替换鲁尼的瓦塞尔,本身就只是一个战术前锋,以往他的上场只是为了完成教练的战术要求而已,所以不能责怪埃里克松保守,因为他实在是出于无奈,如果不是鲁尼的受伤下场,英格兰一定能够赢得比赛,我有这个信心,看看葡萄牙在没有鲁尼的英格兰队面前的表现吧,全场无数次射门,却只在九十分钟内进了一个球,他们的进攻效率远远不如英格兰。
我猜中了一切,唯一没有猜中意外。鲁尼的以外受伤,他的过早下场,对于英格兰队的打击是全方面的。鲁尼在前面比赛的身勇发挥,使英格兰队在不知不觉之间患上了鲁尼依赖症。尽管这场比赛欧文重现巅峰状态,但是鲁尼仍然是对英格兰队信心的保证,和对葡萄牙队后防线重大的威胁。况且他的受伤还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