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哪有民间市场空间大。
东宫的属臣众多,元康初年,中书监何劭、卫尉裴楷、吏部尚书王戎、太常张华、卫将军杨济、尚书和峤,曾称“东宫六傅”,他们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老臣,司马遹名义上的师傅。
这六人中,裴楷是贾后的表亲,去世的最早,元康初年就去世了。和峤性至俭,甚至有些吝啬,元康二年也已经去世,杨济是杨骏之弟,因为杨骏之事,被诛灭三族。
现在还活着的四人中,张华是朝中支柱,首辅大臣,也是被人认为是贾后的心腹,他每日日理万机,有心却无力过问东宫之事。王戎就是那个竹林七贤中最小的那个,也是活的最长的一个,可惜只有才气,却并无嵇康、阮籍、刘伶的骨气,和山涛、向秀一样投靠了司马氏政权,最终还谋得了高官,可惜这人和他堂弟王衍一样,心思不放在朝政上,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就知道清谈,不过也就因为如此,贾南风这才容得了下。何劭这人只知道和稀泥,周游于各方势力中,谁也不得罪。不过同样是混日子,他却比王戎潇洒多了,每日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换着吃,十分骄奢,从不亏待自己肚子。王戎虽富甲京城,好利而又十分俭吝,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自己生活也十分节俭。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yu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现在看来何劭、王戎或许只是乱世之中保全自己性命的障眼法。
因此司马遹虽贵有这么多著名的师父,要么去世了,要么就不问世事,要么就没时间。东宫的主要文武大臣是太子舍人杜锡、王敦、杜蕤、鲁瑶,太子洗马江统、潘滔,詹事裴权、左卫率刘卞等人,这些人中都还好说话,只有江统、杜锡二人虽然非常正直精忠让人敬佩,但又过于迂腐,死认书理,开办大市之事他二人肯定是致死坚决反对。虽然林易可以凭太子的身份命令下去,但这却会伤了两位忠臣的心,得不偿失。这才深夜把他们二人过来,先给点甜头,然后略施小计,让他们钻进套子里,让他们对开通大市之事口不服至少心要服。
不过,到底选谁来管理这大市呢,林易心中一时却十分犯难,东宫的人才虽多,但“轻商”的思想在中国读书人心中是根深蒂固,更没人愿意学这些经商的“贱学”。;
第七章 办大市 不拘一格选人才()
林易虽然前世没学过什么经济学、管理学,但是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所以只要了半个多时辰,他心中的大市就有了大概的轮廓规划。但是他身份特殊,肯定不能走在前,到底找谁来管理这大市呢?
对!就是他,一个熟悉的人名映入了林易的脑海中——太子舍人王敦。
此人出身当今显赫无比,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族之一。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数百年来真是名人辈出,数不胜数,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当今尚书令“王衍”、以及后来和“王敦”一起奠定东晋基础的“王导”。
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孝感动天,此为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之典故。汉末天下大乱,王祥于是扶持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母亲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扶住拐杖才能站起。王祥年过半百才出仕为官,一生清廉高洁,德行高尚,位列三公,高寿无疾而终。
相比同父异母的哥哥王祥,王览当时名声仅次于他,品行也十分优秀。王览与兄长感情要好,生母朱氏憎恨王祥,非但在丈夫面前中伤王祥,更经常施以虐待;但王览始终站在王祥一边,更劝生母不要虐待和针对王祥。后知道朱氏有意毒杀王祥,更不顾可能误服毒药危险去抢毒酒和先行试菜。王览官至光禄大夫,封即丘子,最终也是高寿无疾而终。若论后代兴盛,王祥后代大多默默无闻,隐于山林,而王览其后代之中多贤才,在东晋时期尤为兴盛。王导、王敦都是他的孙子,王羲之是他的重孙。
王戎和王衍也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他们的祖父王雄,曾任曹魏幽州太守。王雄和王览也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他们的爷爷叫王仁,曾任东汉青州刺史。因此从族谱上了来看,王戎、王衍、王导、王敦等当世名士都是未出五湖的堂兄弟。
从亲情上看,王敦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驸马,也就是司马遹姑父,还有一层关系,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发展,司马遹将来的太子妃王惠风,正是王衍的小女儿,因此无论怎么算,王敦都是外戚身份。此人不仅有才还有大胆,正史上此人后来权倾天下,是东晋开国第一个个权臣,最终身败名裂,开了东晋南北朝权臣谋反夺位的先河。
琅琊王氏也是魏晋时最著名的美男家族。世说新语记载,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还遇到了王戎、王敦和王导在座,在另个屋子,又见到王诩和王澄。出来后,他对人说:“今日太尉府一行,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美玉。”成语“琳琅满目”即源于此。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门阀士族最讲究的时期,做什么事情都要比出生,不仅要比爹比妈,还有比爷爷比祖宗。王敦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代,此人虽然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更不喜欢溜须拍马,自持出身,“我王敦是什么身份,你贾谧又是什么身份”,他心底下根本就看不起贾谧之流,或者说根本不屑于加入贾谧的“二十四友”这个圈子,但也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名士。
据说王敦刚娶襄城公主时,上厕所见漆箱中装着干枣,本是用作塞鼻防臭的,王敦却误以为公主府上解手也吃果子,于是一股脑吃了个精光。出来后,侍女举着金盆盛着水,用琉璃碗装着洗手用的澡豆,王敦却把澡豆倒进水中喝下当饭吃了。众侍女见状都掩口而笑。
石崇家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有十几个美女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厕所以后,这些婢女要把客人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给客人换上新衣。凡是上过厕所的衣服,即使再华丽,也不再叫客人穿了,很多客人害羞,都不好意思如厕。而王敦在石崇家上厕所,一群美人把自己脱光换衣服,王敦却跟没事人似地,神情还十分傲慢,侍女们私下说,“这个客人性情可以做贼!”
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一次王导和弟弟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几杯酒,却硬拗着偏是不喝。结果石崇连杀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杀他自己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可见王敦性格上是不拘小节,风流不羁,但却没有当世名人雅士优柔寡断的性格,可以说他是心狠手辣,果断异常。如果按照当今世俗标准从东宫属臣内选三好学生,肯定是江统、杜锡等人,可现在并不是选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并不一定适合做大市的市令。
果真如林易所猜测那样,王敦一听林易的想法后,十分拍手赞同,不等林易说完就毛遂自荐,愿做这个市令。不过林易也不把宝都压在王敦一人身上,毕竟王敦这样的人才不会一直都在东宫干下去,将来肯定是出京为封疆大吏。现在是创办初期,需要王敦这样有家族背景八面玲珑的人才,不过他相信有他在背后指导,只需要王敦在前台出面,以他的能力肯定能搞好各方面关系。等到一切走上正轨后,找到熟悉的人接班,王敦就可脱身。
林易现在所规划的大市和以前的东宫并无两样,但是具体结构却明显不一样,以前是零零散散分别在一条街道上,各自为售。他现在想把洛阳官民所需要的肉、禽、蛋、蔬菜、粮油等农副食品,布匹、铁具等日用品、和酒楼、茶馆等消费服务场所统一放在一个大市场经营,明码标价,顾客ziyou挑选商品,既方便了洛阳百姓购买,也节省了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这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超市。
“这大市里的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却不缺乏,从东宫大市直接搬来即可,伙计、走卒可从宫女太监中直接选拨。但是都要经过统一培训后方可上岗,市场内要统一着装制服,树立良好形象。东宫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的宫女太监,而大市一时也吸收不了这么多人,若他们选择留下来,东宫依然会留下他们,月俸和以前不变,只是暂时让他们在后园种菜、饲养牲畜。毕竟西市只是林易最初的计划,最后还要建立遍布京城各地的卖场连锁店,甚至延伸到生产、运输等一条线上。”王敦认真记录下来林易的一言一语。
“所以不管如何,我们的质量要童叟无欺,价格要全城最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尊重和信赖,最终占有更多的市场。”林易把这重点又对王敦强调了一番。
“价格全城最低?若如此,殿下所为真是京城百姓之福,只怕我们不仅没有利润,本钱也会很快亏空!”王敦疑惑道。
“即使现在未有利润并不代表将来没有!况且有没有你试一下就知道了”林易心中十分胸有成竹。
“不知殿下给这大市起什么名字!”王敦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问道。
“圣人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名利是罪恶之源,而耍小聪明谋取名利则是人的劣性所致,名利与小聪明是两大凶器。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无利就是利,无利才是有利,我们所办之大市若要放眼长计,不能以利为第一目标,那就叫弃利平价大卖场吧。”林易早已想好了大市的名字。
“如此费尽心思,办大市就不是为了盈利吗?”尽管林易解释了半天,王敦并没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毕竟这是20世纪市场营销界的大杀器之一“以低价和质量快速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口碑,赢得市场消费群体。”王敦只是感觉这么做好像有那么层意思,但又不知道究竟为何如此。不过幸好殿下已经安排好一切,他只要执行就行。
更让王敦感到震撼的是他感觉殿下今日的变化太大,他来之前的路上刚遇到出宫的笑容满面,如沐chun风江统、杜锡两位大人,果真如江、杜二位大人所言,殿下刚刚已经听取了江大人的“五谏”。他本以为太子所办的大市还只是为了玩乐,最终还会引起朝野老臣和百姓背后指指点点,因此他其实并不想摊这趟浑水,但是太子找到他来,又把他所有的宏图规划都描写了一遍,他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这才主动抢先做了这市令。但他真正一看到太子的设想后,就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若他所做的结果真如太子所愿,那他将来的从龙之功上将重重画上一笔,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说干就干,君子无戏言,林易果真一切都按照江统“五谏”的要求那样,力争做个一个圣明的君主,大市也就这样指派王敦在热火朝天的筹办中。
林易的诏令刚一发,整整一下午东宫就已经沸腾了,无数宫女太监杂役兴奋地奔走相告,真是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喜的是终于逃离的东宫这座富丽堂皇的牢笼,本以为离开了东宫,就少了生计来源,更喜的是太子依然聘用他们,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只是有小部分人却是十分不情愿的,往日虽是轻则招致怒骂,重则鞭打,但是作为贾后在东宫的探子,每月他们可以额外得到很多的赏银,自然看不上林易给他的俸钱。
林易之所以辞掉如此多的宫女、太监,他其实还是怀有私心的,他不喜欢如此亲密地被人伺候,毫无隐私,况且宫内人员臃肿,开支太大,何乐而不为呢!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他现在整天是活在贾后一党的眼皮底下,宫内有大量的宫女、太监都被贾后和贾谧收买了,若要查处,不仅无从下手,更会打扫惊蛇。此时却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那些平时怀有二心的宫女、太监都找个正当的理由都撵出东宫。不仅留下了勤政爱民的名声,让东宫那些老臣老泪纵横,高呼英明,还拔除了眼疾。;
第八章 真假戏 图穷匕现见真章()
不知不觉中,林易忙碌了一下午,处理了无数政务。从纨绔太子变为勤政爱民的太子,这看来还真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东宫只是很小的朝廷都让焦头烂额,若是整个天下,只怕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要从紧了,难怪嬴政统一六国,登基为帝以来,这么多皇帝,留下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好名称没有几人,于此林易也越发佩服那些人。一个人不仅能管住自己的yu望,更能控制自己的懒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长年累月干同一件事情,真是需要莫大的毅力。
这天最终还是黑了,他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出现了。美色虽好,却如毒酒,况且他也不是随便的人,内心深处却不想和这女人有任何接触。
自从林易宣布遵守江统的“五谏”后,东宫这一般文武大臣兴奋地大醉了一场。若是其他大事,林易还可找江统、杜锡、王敦、司马雅、刘卞等东宫心腹大臣商议一下,可这毕竟是难言之隐,关系到他自己命根子的事,如何开口?
“管他个娘的,即使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闯,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不就是个女人吗,上!”林易也喝得醉醺醺,终于决心一把推开了房门。
“殿下,你不喜欢臣妾了吗,为何把臣妾孤单单地留在房中半天,刚还在门外徘徊了这么久?”若是常人家的女子说这话,应该是梨花带雨,忍不住让人心疼。可从这陈舞口中说这话时,明明是责问的口气,却让人感觉是是一种勾引的味道,撩人心炫,恨不得扒开她的衣服,狠狠地收拾她一番。
陈舞身上厚重的外套已经脱了下去,一身紫色的亵衣更显得身材玲珑有致,前凸后翘。脸上也画了少许淡妆,显得比白天更加娇媚十分,两片锁骨微微高耸如藕荑,妩媚流转,露出一片白皙,更加显得胸部饱满,让胸前的两粒都若隐若现。
林易早已顾不得什么形象,一下把她拉到了怀里,芬香满鼻,顺势直接把她压到了大床上,四唇相接。
“司马遹,快快现身吧,我正在把你的女神压在身下亵渎!”林易心中默念道,关键时刻他还是希望身体中那yin魂出来拉他一把,让他兄弟软下去。即使是有不举的名声,他现在也不在乎了,只要最终拥有了大晋这万里江山,到时候还不是想要多少女人就要多少。因为这一人,失去整片森林不说,只怕会丢了性命。林易此时虽是意乱情迷,意识深处还是十分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