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说得对,寡人先敬诸位爱卿。”姜王大袖一抖也将酒爵端了起来。
群臣受宠若惊,连忙端酒改坐为跪高呼王恩浩荡,与太后和姜王一起满饮而尽。
秦羽当然也要喝,对于古代正式场合喝酒的礼节他很不习惯,要双手端平与面同高,广袖垂下刚好将喝酒的动作遮住,真是够麻烦的。
好在旁边就有导师,清漪的动作相当标准。从侧面能够将她喝酒的动作一览无余。
“江山永固,不但要靠大王群臣齐心协力,还要靠将士们守卫疆土,百姓们安居乐业。此次边关战役大胜妖魔,秦大食当居首功,所以这第二杯酒哀家和王儿敬秦大食。”
太后说完,竟然转向秦羽端起了酒杯,这第二杯酒竟然要敬秦羽。
于是群臣心中都暗暗呼了一声:“来了!”
什么来了?第三个正题来了,太后给秦羽敬酒,摆明了是要将边关战胜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之前朝堂上吵得那么凶,必须在今天有个结果。
秦羽当然也知道太后的用意,连忙端着酒杯站起身谦虚道:“太后万万不可这样说,当居首功的是边关的将士们。如果没有他们拼死抵挡妖魔,我们这些食院大食早就被妖魔生吞活剥了,所以秦某是万万不敢居功的。”
话音刚落,清漪完全不给刘御史开口的机会,立刻道:“秦大食你这话就不对了,难道带来神药治好瘟病。拯救数以千计将士性命的不是你?”
“是我没错,可……”秦羽还没说完就被清漪打断。
“是你就对了,如果没有你治好疫病,将士们还没上战场就一命呜呼了,怎么可能去抵挡妖魔?怎么可能取得守卫战的胜利?”清漪说完目光扫过全场,“所以,秦大食你居首功是理所应当的,诸位以为呢?”
刘御史刚想开口,又被别人抢了先,抢走话的是老丞相。
“老夫倒有不同的看法。”老丞相此言一出满场皆惊,所有人都知道丞相是支持秦羽的,上次朝堂争吵,几乎将功劳全都归结到秦羽一个人头上,今天这是怎么了?脑子糊涂了不成?
刘御史眯着眼睛想了想,似乎明白了老丞相的用意,不由扯着嘴角冷笑了一声。
“哦?丞相大人有何高见?”清漪道。
“老夫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没有秦羽治好疫病,将士们就无法抵挡妖魔,也就无法取得胜利,可再往前推,秦羽为什么会去边关呢?如果没有调令,秦羽可能救得了将士们吗?”
顿了顿,老丞相朝太后和姜王躬身行礼扬声道:“所以老臣认为,当居首功的其实是发出调令之人!”
一番话说得许多达官贵人都呆住了,之前朝堂争吵的时候,明明是在争发出调令之人,也就是尤郡守有没有罪,罪有多重,怎么一转眼变成当居首功了?这转变的也太快了吧。
“没有调令,秦大食就不会去边关,也就不会治好将士们的并,守卫战就不会去的胜利,听起来好像的确有几分道理,王儿你认为呢?”太后显然早就和丞相通过气。
“好像是挺有道理的,这大概就是父王说的因果吧。”姜王颔首道。
秦羽听完也瞬间明白过来,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有功,但在乎尤郡守是不是有过,如果尤郡守受到重罚,被流放甚至斩首,难以想象尤鹜会受到多大打击,尤鹜是他的朋友,帮助朋友的父亲义不容辞,区区功劳何足道哉。
“大王,太后,丞相大人一席话令秦某醍醐灌顶,秦某也认为功劳不在我,而在发出调令之人,如果没有调令,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旁边尤鹜眼眶登时红了,鼻子发酸感动的直想哭,姜王、太后、丞相、清漪和秦羽,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帮助她父亲。
(第二更)
章 三百九十四:神逻辑()
秦羽终于完完全全明白了太后邀请自己来王宫过节的目的,奖赏和示好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救尤郡守,只有他主动将功劳让给尤郡守,才能最大程度将过失化为功劳。
按理说区区一个郡守不应该被王室如此重视,但谁让尤郡守是促成这次战役胜利的关键人物呢?如果尤郡守受到重罚,肯定会遭到将士和百姓非议,进而对王室心生怨念和不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姜国王室一代代都信奉着这句话,历代君王都明白,亿万子民才是王国的基础,没了亿万子民的拥护,即便拥有再强的军队,再多大食都没用。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尤郡守,绝对不能让尤郡守出事,要知道老百姓可不管究竟是谁坚持要罚尤郡守,只要罚了,就是王室的锅。
刘御史之所以坚持要罚尤郡守,一方面是掩盖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就是要让王室背锅。
王室的民意越差,刘家的权势和影响力自然越大,虽然不能明着取而代之,但暗地里掌控整个国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听了秦羽的话,清漪、老丞相等人都不禁暗暗点头,换成普通人,自己的功劳被夺走,肯定会不高兴甚至一怒之下反驳,而秦羽却毫不居功,坦然将功劳拱手送出,如此宽广的心怀实在难能可贵。
“秦大食,你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你依然功不可没,哀家认为,你和尤郡守都是功臣。”
太后微笑颔首,对秦羽愈发满意,之前只听其名不见其人,此时亲眼所见才发现,秦羽比她想象中还要成熟稳重,如此隆重的场合非但不紧张反而能一步步逼得刘家吃亏,足以看出是见过大世面的。
秦羽拱手刚要说话。只听刘御史冷嗤道:“秦大食,丞相大人,按照你们刚才的逻辑,我还可以往前推。如果没有妖魔来袭,尤郡守就不会私自下令调派大食参战,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功劳应该属于妖魔呢?”
听了刘御史的话。老丞相的脸色登时沉了下来,太后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不愉,再怎么说功劳也不能推到妖魔身上吧?
“刘元鑫你这话什么意思!”老丞相怒道。
“我是按照你的逻辑推出来的,难道没有道理吗?”刘御史说完,池灵珊立刻接口。
“妾身还能继续推,如果没有妖族魔族,妖魔就不会来抢粮,尤郡守就不会下调令,而妖魔传说是妖祖魔祖的后代,按照丞相大人和秦大食的逻辑。功劳应该属于妖祖和魔祖。”
刘御史道:“妖祖魔祖哪来的?还不是天地中生出来的,再往前推功在天地,没有天地就没有本次大胜。”
许多官员都默默低下头不敢掺和,道理上刘御史和池灵珊说的没错,但实际上却又胡搅蛮缠的嫌疑。
“御史大人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秦羽呵呵一笑率先反驳。
“怎么没道理,你说出个所以然来。”刘御史冷冷看着秦羽。
“好,那我就说出个所以然给你听。”秦羽略一思索扬声道,“就以你儿子刘灿举例吧。”
听到刘灿二字,刘御史登时瞳孔收缩,池灵珊更是双手猛然握紧。她跟着来就是为了趁机找秦羽麻烦,可谁料秦羽竟然如此难对付。
“诸位听好,刘灿之所以被我撞碎食海,是因为他用了圣书铁劵强行要求和我食海对撞。往前推,如果他没有暗害我,我就不会和对赌食海,再往前推,如果他老老实实呆在王都,就不会和我认识。还能往前推,如果二位不生出这个儿子,接下来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再再往前推,如果刘家的祖宗不存在,接下来的事情更不会发生。”
顿了顿,秦羽突然笑了出来:“按照这个逻辑,刘灿食海破碎,是不是可以归咎于刘家的祖宗呢?如果没有刘家的祖宗,刘灿的食海可能破碎吗?御史大人,池夫人,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你!”池灵珊气的脸都白了,一时间却找不到反驳的话,秦羽的推导方法和她刚才一样,既然战功能归到妖祖魔祖身上,刘灿食海破碎的锅就能扣到刘家祖宗头上。
“强词夺理,胡说八道!”刘御史重重拂袖怒道,秦羽故意那刘灿举例子,分明就是故意的。
清漪嗤一声笑了出来:“怎么是强词夺理呢?明明说的很有道理,御史大人能将功劳归于妖魔,刘灿食海破碎怎么就不能归咎于刘家的祖宗呢?”
老丞相朝秦羽投去赞许的眼神,嘿然道:“老夫也有一个例子,刘岚之所以敢猖狂到藐视王室的地步,是因为刘元龙养了这么个儿子,而刘元龙又是刘家家主的儿子,再往上推一代代追溯,刘岚猖狂岂不也是刘家祖宗导致的?”
“丞相大人说的妙,就是这么个理,任何事情都可以往上推,甚至直到世界诞生之初,这样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应该就事说事,而不是故意胡搅蛮缠,此战的功劳向上只能推到尤郡守这一环,再往上毫无意义。”
秦羽说完面朝姜王和太后抱拳洪声道:“所以我认为,尤郡守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即便非要纠结过失,也是功大于过不该受罚。”
“我爹真的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才下调令的,请大王太后明鉴!”尤鹜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带着哭腔喊道。
“请大王太后明鉴!”老丞相颤巍巍拄着手杖单膝跪地。
姜王看向太后,太后点了点头,姜王立刻明白母亲的意思:“寡人觉得诸位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
便在这时,刘御史突然站了起来:“大王不可!”
所有人都看向刘御史,刘御史快步走到雅亭前单膝跪下,语气异常凝重:“大王万万不可,不论尤郡守有什么功劳,功有多大,违反法典都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不罚反赏,法典威严何在?历代先王威严何在?”
霍然抬头,刘御史的音量骤然拔高,如平地焦雷响彻整个后花园:“如果大王执意要赏,那么微臣也只有辞官一途了!”
(ps:压岁钱是什么?淡淡的忧伤,让我回到童年吧!)
章 三百九十五:药王再发威()
辞官?
好啊,秦羽差点乐的笑出来,他是巴不得刘御史辞官,朝中少了这么个大祸害肯定会安宁不少,王室的压力也会骤然减轻。
当然,秦羽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没点依仗刘御史敢以辞官相要挟?刘御史之所以敢这样说,就是看准了姜王和太后不敢答应。
“果然不愧是老狐狸,连输两步,却用一招釜底抽薪全都搬了回来。”秦羽心中暗暗思忖。
事实上,姜王和太后真的真的很想答应,如果可以,母子两甚至愿意哭着送刘御史滚蛋,可真的不行啊,因为……
这不,原因立刻就出现了,刘御史的党羽太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大王,法典乃国之根本,万万不可开先例啊!”
“大王,如果御史大人辞官,下官也只能告老还乡了!”
“大王,下官愿随御史大人一起辞官!”
“大王……”
就好像早有准备似的,呼啦啦大半官员都跪了下来,一个个都表示如果刘御史辞官他们也辞官。
场面登时乱了套,如此声势浩大的辞官行动,绝对是姜国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过的,偏偏此刻发生在了年少的姜王面前。
“这,这……”姜王私下里早已和太后、清漪以及老丞相通过气,虽然知道刘御史会极力阻止,但还是没想到刘御史居然做的这么绝
“刘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后凤颜微寒语气转冷。
“太后,法典乃祖王所立,历代先王恪守法典将其奉为治国之本,可以说法典代表了祖王和历代先王的意志,如果不严惩违反法典之人,等于动摇祖王和历代先王的意志和威严,动摇国之根基啊,请大王太后三思!”
“请大王太后三思!”刘御史一派官员齐声附和。
糟了个糕,好不容易给尤郡守开辟的无罪之路又被堵死了。老丞相面色阴沉,尤鹜更是眼泪都掉了出来,她不明白自己父亲到底哪得罪了刘御史,为什么刘御史一定要做的这么绝。
姜王没了主意。太后沉默了,清漪蹙眉不语,谁都没了办法,眼看情况就要彻底脱离掌控,眼看尤郡守就要难逃严惩。秦羽再次站了出来。
“大王,太后,秦某有话说。”
“秦大食请讲。”姜王就好像抓住救星似的,连忙将主动权抛给秦羽,太后看向秦羽,她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局面,清漪等人也都看向秦羽,想看看秦羽究竟有没有回天之力。
秦羽拱手道:“既然御史大人非要给尤郡守定罪,不如让我们先听听尤郡守自己怎么说。”
“对对,来人。立刻将尤郡守带上来。”姜王想也没想立刻下令。
不一会,只听叮当有声,尤郡守被带了上来,尤鹜转头看去登时泪奔,原来尤郡守双手双脚竟然都带着枷锁。
“爹!”尤鹜扑到尤郡守身边直掉眼泪。
“乖女儿别哭,你爹我没事的,放心吧。”尤郡守笑着抬起被沉重锁链束缚的手莫莫尤鹜的头。
慕容雪在旁看着也红了眼圈,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心中对尤郡守愈发感激,如果不是尤郡守下令调派大食参战。边关战士就挡不住妖魔,砂糖县很可能会妖魔抢掠,父亲和哥哥都会陷入险地。
“是谁给尤郡守带如此沉重的枷锁的?嗯?还不快快解开!”老丞相气的胡子直跳。
见老丞相发怒,随行的侍卫连忙掏出钥匙想要解开枷锁。谁料却听刘御史一声断喝:“不可,戴罪之身来见大王,岂能不带枷锁,丞相大人你是想害他再违反法典一次吗?”
这话说得够狠,凭空将屎盆子扣到了老丞相头上。
“多谢丞相大人关心,这枷锁下官就先带着吧。不重。”尤郡守笑笑,他这个当事人反而显得比双方争吵的人还轻松。
秦羽道:“尤郡守,我代表大王和太后问你,你为什么要私自下令调派食院大食呢?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法典的吗?”
听了秦羽的问题,所有人都微微一愣,秦羽不是要帮尤郡守脱罪吗?这么问岂不是将罪名板上钉钉?
尤郡守苦笑一声道:“如果时间允许,我当然会先启奏大王,得到王命后再调派食院大食,可当时的时间根本你不允许,妖魔随时都会来,每一刻都耽误不得。”
“推托之词,食院大食赶到边关用了好几天,赶到之时妖魔都还没来,你怎么就没有时间启奏大王?千里传书是摆设吗?”刘御史冷声质问。
“我说了,我不知道妖魔什么时候来,正因为不知道我才更不敢耽搁,万一妖魔来得早怎么办?”尤郡守辩解道。
“万一?好一个万一,今后人人都拿万一当借口,法典还能限制谁?谁还将法典和王命当回事?”刘御史冷笑。
清漪、老丞相、姜王和太后都漏出担忧之色,尤郡守这话说的是事实,但的确不聪明,等于将话柄送到刘御史手中。
“我不敢拿战士们的命和老百姓的命去赌……”尤郡守还没说完就被秦羽打断。
秦羽一挥手阻止尤郡守继续说下去,转而问道:“敢问尤郡守,用千里传书启奏大王需要多长时间?”
尤郡守算了一下道:“少则三天,多则五天。”
“不可能吧,千里传书速度极快,即便王都遥远也绝对不可能这么久。”秦羽居然否定了尤郡守的话。
“秦羽你到底什么意思!”尤鹜气的眼泪直流。
秦羽不理尤鹜只是盯着尤郡守,尤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