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把这些泡菜坛收进龙角空间放好,顺道把每个坛子蕴含的宝气也吸收干净。
凶神恶煞威胁里面的张嘉萝小姑娘,给我看好这些酒,打烂一个,我把你煮了吃。
张嘉萝小姑娘茫然恐惧望着空间上头,怎么也找不到说话的人,害怕地离泡菜坛远些。
小乌蹦蹦跳跳跑到泡菜坛前面,钻进地下托起一个坛子飞快回到张嘉萝跟前,邀功似的点头挥手。
张嘉萝对小乌摆摆手,吃力小心抱起泡菜坛放回原处,摸着小乌脑袋,低低说话。
小乌懂事的点头,翡翠精灵鸟依然还是只有一个乒乓球大,钻出张嘉萝胸口,萩萩叫了两声。
这个大恶魔,把我关在这里,我好恨他。
收掉泡菜酒坛,开启天眼仔细看了看这片废墟,得出初步判定,这里原先应该是个厨房,废墟下面还有几口铁锅,这些不值钱的玩意,金林才懒得去收。
跟着向前面走了十来米,这是一处很阴凉的地方,也成了废墟,废墟底下金林竟然看到了好些鱼干,肉干,居然还要些水果核。
怪不得山上面竟然有桃树,香蕉跟榴莲,看来也是这帮人种的啊。
这个地方是整个山洞王国最阴暗的角落,潮。湿通风,最适宜放置此类物品,由此可见这帮人也是很懂科学的。
几百年的肉干,金林可是没胆子去尝鲜。
放弃这里,金林沿着平整的石条板走到山洞王国建筑最多的居所。
眼前这片建筑群应该是山洞王国里最核心的所在,占据了整个山洞的三分之一还多。
位置最高的是北面的一座宫殿,保存得非常完整,飞檐斗拱,朱红金漆,一看就是皇家帝宫。
天眼对这座宫殿的感应最强。
不过金林并没有即刻上去,而是站在塌掉大半的建筑群前,仔细寻摸这些建筑结构。
虽然大部分的建筑都已崩塌毁坏,但支撑建筑的柱子仍然给金林带来了惊喜,都是上等的小叶紫檀老料。
小叶紫檀是南洋诸多国家的特产,看到这个并不奇怪,但这些小叶紫檀个头粗大,最小的那根都有一尺多宽,随便拉一根出去都值几百上千万。
这些东西金林自然不会放过,拍拍龙角,上百根小叶紫檀老料尽数进了龙角空间,下一秒龙角就开始报警。
金林一看,坏了。空间不够用了!
张嘉萝小姑娘现在正左手搂着小乌,右手抓着精灵鸟躲在两平米的角落,样子十分可怜。
我说龙龙,你就不能再变大点吗?吃了那么多指骨舍利,你就长了这么点?
这里面宝贝那么多,你叫我怎么拿得走?
龙角表示很无辜。
进阶总也有个过程好伐?你见过吃了十碗饭的小孩睡一觉起来就变小伙子的没?
这些宝贝龙角比金林更喜欢,都是上千年的好东西,丢一件都心痛。
这处差不多一千平米的建筑分成几个区域,左边一排大约二三十多间房间应该是休息区,里面都有桌椅床榻之类的家具。
正前方这排属于办公区,里面有不少文房四宝类的家伙什。
大部分小叶紫檀支柱都被龙角收取,金林很容易就在一间办公区里捡出来一个椭圆形砚台。
神手立马给了四星评级。
金林吓了一大跳,定眼细看,悚然动容:“端砚!”
用手指按在端砚中心,深深呵了口气,整个砚心顿时显露出湛蓝碧绿色彩,一层层水气便自出现在砚心。
呵气成墨!
端砚绝品无疑!
端砚产自粤省肇庆,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名传千古。
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再看这方端砚,长约二十厘米,宽约十二厘米,砚心大约占一半,砚心两边雕刻松竹图案,外带两行楷书字。
翻转过来,看了看砚台背后,略微遗憾,这方端砚没有款识。
没有款识并不代表不是绝品端砚,从雕工上来看,应属元明两代无疑,也值个不少银子。
把端砚收进空间,金林接着在废墟里扒拉,光是砚台就有好几十方,无一不是上好端砚。
这几十方端砚里,各种雕工都有,款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好几方都刻有主人款识。
其中有一方端砚刻有兰亭集图。
砚长进一尺;宽二十厘米左右厘米;厚达十公分,呈紫色。砚面额松竹掩映亭翼;飞檐重阁;下临池涧为墨池,池中有浮鹅二支;涧上有一桥。
大平面处微凹;为磨墨处。四周刻有山水、草木;竹篱及王羲之;谢安等九位兰亭大家。
九位大家生动活现,或谈笑、或弈棋、或观书;或书写、或垂钓;坐立行卧;各自意态闲旷神怡;栩栩如生。
这方紫端砚个头如此之大,在端砚中也是极为罕见,雕工更是出神入化。
在这方端砚背后,刻有程济二字。
尼玛,捡到宝了!
捡到宝了!
程济呐!
建文帝二十二亡臣之一。洪武年间的翰林编修。
就是这小子,当年在蜀地做教授的时候,夜观天象,成功预测到来年有刀兵之祸。
没多久,朱棣那老小子就起兵靖难了。
0175失去一切的苦命皇帝()
建文元年,北方靖难兵起,建文帝立马把程济从狱中放出来,并升为征北军事,在徐州狠狠让朱棣吃了个大败仗。
后来帝。都沦陷,建文帝问计于程济。答天数已定,出走可免。然后就跟着建文帝流亡天下去了。
后世也有杂家、野史家推测,程济是朱重八老皇帝留下来的一枚棋子。
最后关头,老皇帝的遗诏就是程济拿出来的。
按照遗诏里说的:“建文从鬼门出,随臣从水西门御沟行,济亲为帝祝发。帝至鬼门,一舟靠岸,舟人乃神乐观道士王升。”
一行三十二人到了神乐观,逃处帝都,先去了滇南,辗转西南各地,最后亡命天涯,不知所踪。
这程济也算是个异人,估计这座海岛就是他寻摸。到的。
这方紫色端砚宝气蕴含充沛,神手给的居然是四星评级。
天眼开启照射下去,端砚呈现蒙蒙淡金之色,年代至少也是八百年之上。
感情这方端砚还是宋代的宝贝。
这下可赚大发了。
美滋滋收好程济端砚,金林把另外一方天眼显示赤金色的端砚给找了出来。
这方端砚为绿色,也是端砚中的极品,巴掌大小,有砚盖。
盖上刻有“巧匠摩云斫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固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没得说,这又是方名家砚台。
这首端砚诗的作者叫朱翌。字新仲,号潜山居士。跟岳飞一个时期的名臣,不受秦桧待见,贬韶州十九年直到秦桧挂了才重上朝堂。
其他三十多方端砚神手给的评级都是三星到四星之间,这方砚台给的是四星半,天眼显示为纯金色,年月接近千年。
千年端砚这可是少见的宝贝,又是名家所用,传承有序,价值不菲。
挨着挨着把几十方端砚看罢收好。金林着手下一步行动。
到了这份上,就算是历史文盲也知道这地方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藏身之所了。
北面最高处那所宫殿定然是朱允炆的寝宫无疑。
这个苦命的皇帝,被自己爷爷立为皇太孙那天就注定命运多舛,结局悲催。
不过金林把他的寝宫放在最后才寻摸,最好的东西肯定留到最后才品尝不是。
这片区域应该是朱允炆臣子们的办公室加住宿楼了。
流亡异乡还不忘建立小朝廷,时刻准备着反攻大业,的确够惨够苦。
废墟下面,金林还找到了不少笔筒、镇纸一类的东西,种类也五花八门。
另外还有玉印、玉带,玉勾,玉带板,玉雕、玉佛、玉观音好些个玉器。
质地都是上好的和田籽料跟青白玉。
玉器多为方形、长方形、桃形等,圆形。表面常雕琢各种花鸟鱼虫,福禄寿,飞禽走兽等图案。雕工不乏精品。
其中不少玉器都有淡淡紫气隐现,只有皇室御用的玩意才能现出这样的紫色。
玉印最令金林惊喜,好几方大青印都是建文帝六部委专属印。其他大多都是跟随朱允炆的二十二亡臣的亲印。
好东西呐。
金林心里早笑开了花,不停吸收着玉器上的星级宝气,不断将这些玉器往空间塞。
收拾掉玉器,朱允炆臣子们的六部衙门加宿舍下面就剩下些黄金白银,桌椅板凳类的东西。
这些玩意金林可不稀罕,挑挑拣拣,收了一些镇纸、笔筒、干涸的朱砂。
书籍也有不少,但基本都废了,也没抢救的必要。
好几张完整的黄花梨、小叶紫檀椅子桌案,金林也捡出来。这些都是精品,带着宝气的精品,必须得收掉。
基本上没啥遗漏的宝贝,金林转身直奔最高的北面建文帝寝宫。
建文帝朱允炆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太祖朱元璋视之为嫡长孙,深受宠爱。
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登基,人聪慧,颇受朝臣爱戴。
他的削藩政策也进行得很顺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几个王叔乖乖认命废为庶人或被。干掉。
要不是自己叔叔朱棣,没准这小子也会成为神武高宗级的千古一帝。
朱元璋死后,燕王奔丧被拒,哭嚎而去,当年就打着清君侧名义发动靖难,实则就是害怕被削藩。
先下手为强,历史上无数人无数次都这么干的。
造。反总得找个借口不是。
朱允炆可是正统,又得朱元璋宠爱,生前也做了不少布置,兵强将广远胜燕王朱棣数倍,整个大明包括附属国朝鲜等国都在支持正统。
然而天道不眷顾朱允炆,神仙来了也没法子。
朱棣前期被打得很狼狈,身败名裂也在分分钟的事。
后来在朵颜三卫相助下缓过气来,几场大战恢复信心扭转颓势,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北平,渡江直击金陵帝。都。
短短几年功夫,花花江山就落入朱棣手里,城破之日,朱允炆举火自尽。
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
太监们对朱棣说这些就是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以朱棣那不亚于自己老爹的德行怎么会相信这等荒诞不羁的东西。
登位大典之后,朱棣最残暴的一面显露出獠牙,不比自己的老爹差。
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抽筋下油锅,女眷们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
就是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但这些还不够啊。
朱棣虽然执掌了大明万里河山,但老爹朱元璋的皇帝印玺没拿到手,民间打着建文帝招牌举事的也不少,文臣内阁们对自己也不服,毕竟自己不是正统,难免会被人诟病。
朱棣迁都之后立马建立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在全国设立特务机构站点。
最高首要任务就是追查朱允炆下落,第二嘛才是镇压各种叛乱。
这段时间东厂番子尽出,杀得人头滚滚,家破人亡。
朱允炆有几个老臣效忠,化为和尚装作道士,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时时不忘反攻大计。
但失去了一切的废帝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天时地利都没了,人和?
有卵用!实力才是一切。
作者题外话:今日限免!照样五更!免费看书,就在今天!
0176白端砚()
随着时间推移,此消彼长,别说反攻,就连保命都成了问题。
无奈之下,只得听从程济的计谋,转向福建,逗留数月,最终决定南下婆罗洲。
反攻举事!?
再议吧!
真正忠于朱允炆的不多,削藩政策严重打压了明朝王室实力,其他藩王对此颇有微词。
若不削藩,朱棣能不能成事,还得两说。
但朱允炆毕竟是朱重八开国帝王亲自册封的皇储,生前为了防止帝孙孱弱,诸王做大,也留下很多后手。
因此朱允炆在后来几十年时间处处绝境逢生,逢凶化吉,也托了不少死忠的福。
就打在云南,黔宁王沐英的儿子沐晟,后来的黔国公就对朱允炆死心塌地。保其在滇省衣食无忧,并参与反攻大业。
随着东厂的建立,云南成为东厂监视的重中之重,沐晟找不到机会举义,又得保护朱允炆周全,很是耗神。
朱允炆也察觉到大势已去,转而向闽南逃遁,最终心灰意冷,选择出海,至此一生,再没回归大明。
但各个死忠们对朱允炆可是倾力资助。几十艘大船物资堆积如山,各种需要一应俱全。
而另外一边,朱元璋的第一谋士道衍和尚也在行动。
朱元璋可是留下不少宝藏给朱允炆,以做将来之用的。
但朱元璋也没想到朱棣却是个奇葩。
短短几年就坐稳了皇帝位置,拿现在人的话说,人家都姓朱,谁做董事长不都一样么,干。我们这些小虾米啥事。
没多久朱棣又弄出来永乐大典拴住了文人们的心,封住了士子们的嘴。
再搞出个东厂,太监执掌配合锦衣卫更是要了文臣们的老命。
道衍和尚谋略再高也回天乏术,只得按照跟朱元璋生前君臣商量的计策来,为朱允炆寻找最后的归宿。
很快道衍和尚就在南洋婆罗洲找到了这座堪称神迹的小岛,并提前派人在岛上施工完善基础设施。
大明境内待不住了,二十二亡臣也是死的死,亡的亡,程济遵从道衍和尚指令,带着朱允炆一行一百多人乘船南下,到了东山岛,开启漫长枯燥的等死旅程。
原先东山岛上设施堪称完美,山洞里有现成的淡水,足够几百号人之用,山上还种了不少果树蔬菜,放养着牛羊鸡鸭,完全自给自足的世外桃花源。
到了这里,朱允炆依然豪情壮志,每天想着的都是反攻复仇,开设小朝廷,每天照常上朝批文,俨然一个勤政爱民帝君。
道衍和尚被东厂盯得太紧,直到死也没再回东山岛。
过后,东厂,锦衣卫不知道怎么打听出朱允炆在南洋的消息,立马赶紧上报。
于是就有了堪称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征途郑和下西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直到死,建文帝都是朱棣的一大隐患,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建文不死,我心不安!
七下西洋,借着宣扬大明天朝之威名,实则是为了追查建文帝的下落。
浩浩荡荡的船队上,番子跟锦衣卫再加无数朱棣亲卫,一旦发现建文帝,立马诛杀。
然而结果出人意料,也改写了历史。
朱棣先病死在紫禁城,朱允炆后客死东山岛,大明江山传递下去,俩叔侄最后都成了历史的过客。
三保太监并没有找到朱允炆,却找到了苏麻离青,从此大明青花永成经典。
带回来花梨、紫檀,从此给后世留下无数精品,就连慈禧老佛爷死的前一天都在寻找小叶紫檀跟花梨以做备用。
最大的成就是开启了南洋移民的浪潮。
金林却是不在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