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洋看了看拿着手机走出了教室的门外,接了起来“喂,兵哥,怎么了?”
“老板,我们来东京了,已经站在软银集团总部大楼的下边了”
李兵的话语缓缓的从电话里边响了起来,孙洋能够听得出来,李兵的声音有些兴奋。
“好,去吧,如果能够把孙振义留下就留下,如果不能的话,就直接接手软银集团,你就暂时的坐镇软银集团,然后我们再慢慢的物色软银集团的ceo”
孙洋缓缓的交代到,倒不是不能直接让李兵负责软银集团,而是非凡集团还需要李兵。
而且孙洋内心也是希望孙振义能够留下来的,这是个人才,绝对的人才。
“好的,我知道老板,已经给猎头公司发涵了,让他们帮忙物色一个合适的人物”
李兵挂了电话,深吸了一口气,一挥手带着人走进了软银集团的总部大楼。
孙振义这个时候,正在办公室内处理着文件,把手里收购过来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家一家的查看着,哪一家的发展潜力大,适合继续扩大投资。
哪一家公司是可以在观望一下,看看要不要继续投资。
孙振义和孙洋不一样,孙洋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入股和投资,凭借的是他的记忆,和远超现在10多年的眼光。
记忆里有没有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不是未来发展的比较好的。
但是孙振义,从一开始投资,一直是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和公司的发展情况,所以孙振义要花在这个上边的时间要比孙洋多的多了。
简单的比方来说,孙洋知道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直接投资就可以了。
但是要是换一个人,就需要收集打量的资料,仔细的分析到底会不会爆发战争,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孙振义正研究着的时候,办公室的们就被人敲响了,孙振义皱了皱眉头,喊了声进来。
一般这个时候,助理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的话,是不会打扰自己的,而且今天自己也知道没有什么重要的行程。
“董事长,一家海外离岸公司,手里拿着咱们公司股权的证明书,说是要见您。”
助理看着孙振义紧张的说道,很显然他也不到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风投公司,还是那几家新进的离岸公司?”孙振义看着助理问道。
“不是风投公司的人,但是是不是那几家离岸公司就不清楚了,对方没有说。”
助理唯唯诺诺的说道,孙振义的威严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行了,带对方到会客室吧,我一会就过去。”孙振义点了点头,但是在心里却暗暗的猜测着对方是离岸公司的哪一家?
持有公司股份的几个人和公司他都知道,助理也清楚,现在有可能的就是那几家新进的离岸公司了,一家那点股份,孙振义还计划着怎么把他们踢出局呢。
所以才让助理把他们领到会客室,会客室那是什么地方,见客人,见外人的地方。
孙振义从心里就没有把他们当成软银集团的自己人,要不是为了急于收购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那些股份。
孙振义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持有公司的股份,稀释原本的股权结构。
虽然并没有给他们董事会的席位,但是那也是30%的股份啊,放在他们手里就是一个隐患。
孙振义一边想着,一边站了起来,不管怎么样,这些离岸公司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投资的这些公司经过自己研究都属于优质的公司。
等到互联网时代的寒冰期过去以后,互联网就是自己软银集团的天下了。
“几位是?”孙振义推开会客室的大门走进去以后,发现在坐的几位全都不认识,心里有些疑惑,然后看着一个白皮肤的欧洲人开口问道。
这应该就是他们的领头人了吧,毕竟那些离岸公司的背后全是国外的公司。
“您好,孙董事长,我是东方离岸公司的董事长李兵。”
李兵笑着和孙振义握了握手,然后几人都坐了下来。
李兵的出面,虽然让孙振义有些诧异,但是东方离岸公司的名字一抱出来,还是让孙振义心里有底了。
“给孙董事长看看。”李兵给了手下一个眼色,然后旁边的人,会意的的从包里拿出了一沓厚厚的文件。
“这是,”孙振义有些疑惑的从助理手里把文件给接了过来。
他的疑问,李兵没有回答,看了就知道了。
孙振义接了过来,第一份是东方离岸公司的股权证明书复印件,着没有什么好疑惑的。
东安离岸公司本来现在就是软银集团的股东,着证明书也是软银集团开出去的。
孙振义一边看着一边笑着说道,“李总,拿股权证明书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孙振义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第二页,mi离岸公司关于把软银集团的股权转让给东安离岸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
这mi公司也是当时非凡集团下属的离岸公司之一。
孙振义看着这份合同脸色有点不好了,mi公司也是通过股份置换进入软银集团的离岸公司之一,他当然也清楚。
当时主要就是为了不让这些离岸公司进入董事会,所以才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至于这些离岸公司会把手里软银集团的股份卖给别人,孙振义一是因为一直在计划着很快就能够把这些人给清理出去,所以就没有提。
二也是因为,当时给的价格那么高,这些离岸公司都坚决的要股份,而不要钱,说明这些离岸公司应该是看好软银集团的,这也是孙振义当时没有把不能够转让这一条加进合同里边的原因。
第708章:接受软银(中)()
但是孙振义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还没有下手的时候,这东方离岸公司就开始下手了。
竟然已经开始收购起其他离岸公司的股份来了。
捏着手里厚厚的一踏资料,孙振义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抬头看了看正襟危坐的李兵,心里有点烦躁不安。
不过表面上却没有流露出不安的神情,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只不过脸上已经没有了虚伪的笑容,表情有些冷了。
孙振义继续往下看着,“gif&g离岸公司关于软银集团股份转让给东方离岸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股权转让协议书。”
“嘉德离岸公司关于软银集团股份转让给东方离岸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股权转让协议书。”
“卓信离岸公司关于软银集团股份转让给东方离岸公司的股权转让”
“安圭离岸公司关于”
孙振义一份一份文件往下看着,只是越看脸上的表情却越冷。
他明白了,这特么应该是早就算计好的了。
不然的话,不可能这么快的就收购到这么多离岸公司的股权。
这距离自己全部收购过来才多长时间啊。
一个月多一点吧,这么短的实践,就是调查清楚哪家离岸公司持有自己公司的股份都费劲,离案公司的保密制度还是挺好好。
更不用说联系上,并且都收购成功了。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从一开,这些离岸公司就是属于一家公司的。
其实这种可能性,孙振义不是没有猜测过。
只是这些离岸公司投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时间,也不集中。
资金的来源更是,各个国家的都有。
自己收购这些股份也是后来才决定性下来的。
谁家公司要是投资,不一家公司投资,还注册这么多的公司分批次的头资。
而且资金来源也整的这么复杂,除非是有病。
所以孙振义就把这种可能性给排除了,这才同意这些离岸公司以股份置换的方式。
一点一点的持有公司股份,稀释了公司股权,进入了公司。
毕竟那么一点股份,而且还没有董事会的投票权,孙振义不认为能对于自己公司构成什么威胁。
所以才同意了,这些离岸公司的要求。
但是却没有想到遇到了孙洋这个奇葩。
其实孙洋把资金的来源,和资金分散开来,最初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对付软银集团。
而是那会小心翼翼的怕,激起入股,或控股公司的反击。
尤其是那几家后世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公司。
但是没有想到,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孙洋的意料。
还没有顾上对付那些互联网公司,竟然直接和软银集团抗上了。
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孙振义一页一页的仔细的翻看着,手都有些颤抖了。
软银集团的股权经过这些离岸公司稀释以后,这些离岸公司虽然每家公司手里拥有的软银集团的股份都不多。
但是加起来,却达到了软银集团股份的30%股份。
也就是说,凭借现在的情况,这家东方离案公司,要是把那些离岸公司手里的股权,全部弄到手的话,就是达到了软银集团公司的30%。
一跃就会成为软银集团最大的股东。
东方离岸公司也会对于软银集团形成相对控股。
虽然说这些公司当然的股份都没有对于董事会的投票权。
但是也形成了很大的隐患。
30%的股份啊,已经完全超过了自己。
成为了软银集团,最大的股东。
不过虽然因为,孙振义还是保持着镇定,坏自己大意了。
不过就是这样也无所谓,他们没有董事会的投票权。
30%的股东,和3%的股东也查不到哪去。
孙振义心里想着,继续往后翻去。
看完了最后加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
孙振义松了口气,又翻开了下一章。
等有机会必须马上把这东方离岸公司给踢出局。
掌握着公司40%的股份,这根本就是一定时炸弹。
这特么拥有的股份也太多了点,拥有30%以上,在这种集团公司里边就属于大股东了。
现在这东方离岸公司竟然拥有40%的股份。
孙振义一边考虑着自己对于公司董事会的控制力度。
股市上的拿10%的股份,现在东方离岸公司已经持有40%的股份可,几乎已经快到一半了。
幸好没有达到51%的股份,这特么要是达到了51%的股份,行成了绝对控股。
这软银集团也就相当于易手了,再也不姓孙了。
不过后来孙振义知道了,这家公司还姓孙,只不过不是自己的这个孙。
孙振义想着,手有些颤抖的到开了追后一页。
那白纸黑字的写着11%的股份,让孙振义大惊失色。
一下子就浑身瘫软的靠在了椅子上,感觉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这个朝鲜人籍,日本人,却拥有着中国名字的人。
从年轻的时候,就拥有庞大的计划。
并且一步一步的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入股雅虎,入股
巅峰的时候,拥有几百亿美元的财富,比世界首富也只差一点。
成为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
还短暂的做过一天的世界首富。
互联网泡沫的奔溃一下子让他的财富人间蒸发了一半以上。
不过这也并没有打垮孙振义,这个小个子坚信互联网行业还会迎来属于他的春天。
他积极的规划着,为互联网渡过寒冰期以后,公司的发展规划着。
并且还趁着互联网行业的寒冰期,想努力的加快集团的发展。
收购了中国互联网行业200多家公司的股份。
做着成为互联网行业无冕之王的梦想。
只是就在上一秒他还自信满满,下一秒却发现,自己的那些规划,全部都是一个梦。
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虽然这在企业的发展史了,好多公司都经历过。
并且屡见不鲜,美国苹果,中国的新浪,都是到最后董事会把创始人给赶出了公司。
但是当这种事情正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
谁都一下子难以接受。
第709章:接受软银(下)()
李兵他们也不说话,并不着急的催促孙振义。
李兵打量着会客室内的陈设,高大的落地窗,明亮简洁的地板,暗灰色的会议桌。
真皮的沙发,坐在上边让人感觉很舒服。
这以后就是自己喜洋洋集团的了。
孙振义当然不会觉得这是假的,完全没有造假的必要。
足足五分钟,孙振义这才回过神来,观察着李兵等人。
现在他也终于知道前段时间股市上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对方被套牢以后并没有着急。
原来对方从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钱。就像从一开始的时候,这些离岸公司一样。
看着李兵等人正拿主人的姿态观察着会客室内的一切。
孙振义心里又是一阵酸楚,前一秒还是自己的集团,自己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下一秒,这间公司的真正主人就变成了人家的了。
不过李兵等人并没有以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对待孙振义。
多多少少的让孙振义心里有一丝的安慰。
“李总,不知道您有什么安排?”孙振义试探着来口了。
这就是现实,现在这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市值达到800多亿美元。
就是互联网寒冰期市值都达到350多亿美元的公司已经属于对方了。
孙振义一时之间有些心灰意冷,奋斗了这么久。
一时失手,竟然就输掉了自己半生的心血。
虽然对于软银集团他早已经达不到绝对控股,甚至于相对控股都达不到。
但是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或则一家机构达到绝对控股,甚至相对控股的都没有。
所以他凭借着自己创始人的身份,再加上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再集团内部养成的威信。
在软银集团里还是说一不二的,所以软银集团还是他孙振义的。
但是现在,这东方离岸公司持有软银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了绝对控股的51%。
那么自己创始人的身份,长期以来正确的领导着软银前进形成的权威。
这一切在那白纸黑字写着的51%的股份面前,就都成了一个笑话。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好多公司,创始人都会至少保持51%的股份,形成绝对控股的原因。
绝对控股当然会限制公司的发展,甚至有的时候,一言堂会让公司走上错误的道路。
但是绝对控股却能够很好的保持一家公司的姓氏。
“孙董事长,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咱们集团能够先把公司的股价拉升起来,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然后我们再考虑公司的问题,这样也给孙董事一个缓冲的时期,我知道这种事情发生在谁身上,都一时间难以接受,但是我请孙董事长能够理解一点,这是资本世界,弱肉强食是唯一法则,三天以后,我们再过来。”
李兵笑着站了起来,然后带着人准备往外走去。
在孙振义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又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着孙振义说道。
“对了,孙董事长,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保密,不然的话消息传出去,对谁都不好。”
李兵说完就带着人走了,今天过来就是通知一声。
至于为什么让孙振义拉升软银集团股价,那是因为孙洋没钱了。
早就护不住软银集团的盘子了,所以只能够让软银集团来拉升了。